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和利用的金属。由于它稀少、特殊和珍贵,自古以来被视为五金之首,享有其他金属无法比拟的盛誉。到目前为止,黄金主要应用于金融储备、货币、首饰等。20世纪晚期,黄金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业金属,在计算机、通讯和航天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黄金也是央行储备货币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资源状况
到2009年底,世界黄金储量为47000吨。世界黄金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南非、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美国和智利,这六国储量合计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另外,黄金资源储量较多的国家还有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加纳、墨西哥和秘鲁等(图1)。
黄金价格连续走高的原因是美元贬值、通胀预期、央行购金、黄金供给和需求等。
(1)美元贬值。国际黄金价格以美元标价,两者基本形成反比关系,即美元下跌则金价上涨,美元上涨则金价下跌。近期,美元兑6种发达国家货币汇率加权指数(DXY)已经创下一年来新低75,离上年历史低位70.6仅一步之遥。2009年3月以来,该指数在半年的时间内跌幅高达15%,直接推动了金价的上涨。
(2)通胀预期。在黄金平价时代,黄金具有较好的抗通胀特性,直到今天,黄金仍然具有一定抗通胀作用。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多国纷纷调低利息,并实施了相当规模的宽松货币政策。此举引起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发生通货膨胀的担忧,推动黄金投资避险需求上升。
(3)央行购金。央行增持黄金储备给黄金市场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促进了黄金投资。2009年4月,中国公布黄金储备增加了454吨,储备量已达1054吨的消息。俄罗斯2009年1~7月也增持黄金储备48.9吨,部分独联体和中东国家央行也少量增持了黄金储备。
(4)黄金需求。2009年全球市场黄金需求量为3455吨,比上年减少9.35%。来自印度和中国等世界新兴经济体对贵金属的需求与日俱增,也是金价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冲基金的发展对黄金的投机行为日益加强,同样成为推高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
六、结论
(一)世界供需趋势
投资黄金热潮继续升温,黄金价格不断攀升,世界黄金市场供需矛盾凸显,2009年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形势(表9)。2009年世界黄金供应总量为4026吨,比上年增长11.68%,其中矿产金供应量2570吨,比上年增长6.68%。2009年黄金市场需求量为3455吨,比上年减少9.35%。
表9 2004~2009年世界黄金供需平衡表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二)国内供需趋势
我国黄金产量呈现平稳快速增长的势头。2009年,我国黄金产量达313.98吨,同比增长11.34%,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一位(表10)。我国黄金产量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有:第一,自2006年全球黄金价格大幅上涨以来,促进了国内黄金市场的进一步扩大,黄金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稳步健康发展。第二,近年我国黄金产量的大幅提高,得益于国外合资公司在中国黄金开采量的大幅增长。我国黄金需求逐年增加,投资需求越发明显。2009年,我国珠宝首饰和纯零售投资合计消费量427.5吨,比上年增长8.9%。截至2009年,我国黄金供需缺口达109吨,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可供储量不足,难以满足需求,金矿资源接替问题相当严峻。
表10 2002~2009年我国黄金供需平衡表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汇编,2000~2009;中国黄金协会资料
(朱勃霖)
B. 我国黄金产量最高的省份是
山东省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先秦时期隶属齐国版、鲁国,故而别名齐鲁。山权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西部为黄淮海平原,连接中原,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毗邻,南及东南分别与安徽、江苏两省相望;中部为鲁中山区,地势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为山东半岛,伸入黄海、渤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畿,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均临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C. 我国黄金产量连续13年全球第一,2019年产量多少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黄金产量380.226吨,与2018年相比减少20.894吨,同比下降5.21%,但我国黄金产量仍继续稳居全球首位,自2007年以来已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
从消费来看,2019年我国黄金消费量1002.78吨,比2018年同期减少148.65吨,下降12.91%,我国黄金消费量连续7年位于世界第一。
眼看着国庆假期即将到来,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消费高峰,国内多地的黄金商家都在积极备货。河南某珠宝城运营总监宋恺表示,“我们要求至少比去年同期备货要高10%到20%。”
(3)黄金产量变化扩展阅读:
中国黄金协会: 二季度黄金消费和回购回升
虽然今年上半年我国黄金消费同比2019有所下滑,中国黄金协会有关负责人指出,进入二季度以后,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好转和各项促消费政策的落地生效,黄金消费和回购量同比降幅度较一季度均收22个百分点。
此外,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1—6月份销售2020版熊猫金币2895.8公斤,同比2019年(2682.19公斤)增加了213.6公斤,增长了7.96%。
随着金价的上涨并持续高位运行,上半年黄金回购量同比增长162.88%。
D. 我国的黄金产量怎么样在全球排第几
中国虽然不是黄金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近几年黄金产量确实最高的国家。2019年我国的黄金产量是380.226吨,稳居全球首位,自2007年已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不过自2016年起我国的黄金产量有所下降,而进口黄金则在升高。
中国黄金产量最多的省份是山东,金矿储量也是全国第一。2019年山东的黄金产量为176.7吨,高于产量第二的河南接近90万吨,山东的矿产丰富,已经发现的矿产高达150多种,石油、铁、铝、金等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
E. 我国黄金产量连续13年全球第一,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绝对是好事,因为黄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太重要了。
三、如果一个国家黄金储备非常多,那么就能获得非常高的民心,黄金对国家、个人来说有着极强的清债能力,每个国家都会把黄金当成国际事务支付的货币,而且黄金储备和外债支付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根据国际要求,一个国家中如果有黄金的话,国际评定机构会提高它的资信度,黄金越多信誉度越高,而且黄金对于一个国家的制度也是非常重要,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替代,黄金是一种权威性的储备资产,所以一个国家黄金越多越好。
F. 黄金产量对金价的影响
目前来说黄金产量对金价的影响不是太大,而世界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对黄金的价格影响比较大。
20世纪70年代以前,黄金价格基本由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决定,国际上黄金价格比较稳定。70年代初期,黄金价格不再与美元直接挂钩,黄金价格逐渐市场化,影响黄金价格变动的因素日益增多,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 、供给因素
(1)地球上的黄金存量:全球大约存有13.74万吨黄金,而地上黄金的存量每年还在大约以2%的速度增长。
(2)年供求量:黄金的年供求量大约为4200吨,每年新产出的黄金占年供应的62%。
(3)新的金矿开采成本:黄金开采平均总成本大约略低于260美元/盎司。由于开采技术的发展,黄金开发成本在过去20年以来持续下跌。
(4)黄金生产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变动状况:在这些国家的任何政治、军事动荡无疑会直接影响该国生产的黄金数量,进而影响世界黄金供给。
(5)央行的黄金抛售:中央银行是世界上黄金的最大持有者,1969年官方黄金储备为36458吨,占当时全部地表黄金存量的42.6%,而到了 1998年官方黄金储备大约为34000吨,占已开采的全部黄金存量的24.1%。按生产能力计算,这相当于13年的世界黄金矿产量。
由于黄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储备资产逐渐转变为生产珠宝的金属原料,或者为改善该国国际收支,或为抑制国际金价,因此,30年间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无论在绝对数量上和相对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数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黄金市场上抛售库存储备黄金。
例如英国央行的大规模抛售、瑞士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准备减少黄金储备就成为国际黄金市场金价下滑的主要原因。
2、 需求因素
(1)黄金实际需求量(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一般来说,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决定了黄金的总需求,例如在微电子领域,越来越多地采用黄金作为保护层;在医学以及建筑装饰等领域,尽管科技的进步使得黄金替代品不断出现,但黄金以其特殊的金属性质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趋势。
而某些地区因局部因素对黄金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如一向对黄金饰品大量需求的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1997年以来黄金进口大大减少,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及韩国的黄金需求量分别下跌了71%、28%、10%和9%。
据统计,中国人均黄金消费量仅有0.2克,与世界最大黄金消费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印度人均黄金消费量为0.85克,相当于中国人均黄金消费量4倍以上。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人均收入看,中国大大高于印度。因此,中国有着非常大的黄金消费潜力,前景非常可观。
(2)保值的需要。黄金储备一向被央行用作防范国内通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投资黄金主要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达到保值的目的。在经济不景气的态势下,由于黄金相较于货币资产更为保险,导致对黄金的需求上升,金价上涨。
例如:在二战后的三次美元危机中,由于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趋势严重,各国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市场对美元币值的信心动摇,投资者大量抢购黄金,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1987年因为美元贬值,美国赤字增加,中东形势不稳等也都促使国际金价大幅上升。
(3)投机性需求。投机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利用黄金市场上的金价波动,加上黄金期货市场的交易体制,大量"沽空"或"补进"黄金,人为地制造黄金需求假象。在黄金市场上,几乎每次大的下跌都与对冲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黄金在即期黄金市场抛售和在 COMEX黄金期货交易所构筑大量的空仓有关。
在1999年7月份黄金价格跌至20年低点的时候,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在 COMEX投机性空头接近900万盎司(近300吨)。
当触发大量的止损卖盘后,黄金价格下泻,基金公司乘机回补获利,当金价略有反弹时,来自生产商的套期保值远期卖盘压制黄金价格进一步上升,同时给基金公司新的机会重新建立沽空头寸,形成了当时黄金价格一浪低于一浪的下跌格局。高赛尔金银研发中心高金表示:"黄金市场价格走势并不完全由市场供需来简单决定,也不是由各国央行在其间简单博弈,其中投机性因素对价格的影响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3 、其他因素
(l)美元汇率影响。美元汇率也是影响金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黄金市场上有美元涨则金价跌,美元降则金价扬的规律。美元坚挺一般代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美国国内股票和债券将得到投资人竞相追捧,黄金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汇率下降则往往与通货膨胀、股市低迷等有关,黄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体现。
这是因为,美元贬值往往与通货膨胀有关,而黄金价值含量较高,在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加剧时往往会刺激对黄金保值和投机性需求上升。
1971年8月和1973 年2月,美国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在美元汇价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黄金价格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顾过去20年历史,美元对其他西方货币坚挺,则国际市场上金价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贬值,则金价就会逐渐回升。
(2)各国的货币政策与国际黄金价格密切相关。当某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由于利率下降,该国的货币供给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可能,会造成黄金价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国内资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欧洲和日本,各国由于持有的美元净头寸增加,出现对美元贬值的担心,于是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并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但在1979年以后,利率因素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日益减弱。比如2005年美联储十一次降息,并没有对金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惟有在 "9.11"事件中金市受利。
(3)通货膨胀对金价的影响。对此,要做长期和短期来分析,并要结合通货膨胀在短期内的程度而定。从长期来看,每年的通胀率若是在正常范围内变化,那么其对金价的波动影响并不大;只有在短期内,物价大幅上升,引起人们恐慌,货币的单位购买力下降,金价才会明显上升。
虽然进入90年代后,世界进入低通胀时代,作为货币稳定标志的黄金用武之地日益缩小。而且作为长期投资工具,黄金收益率日益低于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但是,从长期看,黄金仍不失为对付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
(4)国际贸易、财政、外债赤字对金价的影响。债务,这一世界性问题已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象。在债务链中,债务国本身如果发生无法偿债的现象将导致经济停滞,而经济停滞又进一步恶化债务的恶性循环,就连债权国也会因与债务国之关系破裂,面临金融崩溃的危险。这时,各国都会为维持该国经济不受伤害而大量储备黄金,引起市场黄金价格上涨。
(5)国际政局动荡、战争、恐怖事件等。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事件都将影响金价。政府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而支付费用、大量投资者转向黄金保值投资,这些都会扩大对黄金的需求,刺激金价上扬。如二次大战、美越战争、1976年泰国政变、1986年"伊朗门"事件等,都使金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比如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组织袭击美国世贸大厦事件曾使黄金价格飙升至当年的最高近$300/盎司
(6)股市行情对金价的影响。一般来说股市下挫,金价上升。这主要体现了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如果大家普遍对经济前景看好,则资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资热烈,金价下降。反之亦然。除了上述影响金价的因素外,国际金融组织的干预活动,该国和地区的中央金融机构的政策法规,也将对世界黄金价格的变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7)石油价格黄金本身作为通涨之下的保值品,与通货膨胀形影不离。石油价格上涨意味着通胀会随之而来,金价也会随之上涨。
G. 历史上什么朝代黄金年产量最多
“中华民族的黄金史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黄金的民族之一。司马迁在《史记·食货志》中就有记载:“虞夏之中,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布、或刀、或龟、贝。”可见,在公元前22世纪末的夏朝时代,先民们就以黄金作为货币了。”古籍《尚书·禹贡》中,有“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的记载。据考证,金三品是指金、银、铜,说明在传说中的大禹时期,先人就已把黄金作为贡品。
这些记载表明,早在4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就使用黄金,但发现早于使用,而且最初的使用早于文字记载,所以,中华民族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可以再上溯千年到5000年前,几乎和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一样源远流长。
我国是人类农耕自然经济制度的典范,在全球农耕经济主导的历史时期,我国政治最为稳定,经济最为发达,因而我国农耕经济持续了数千年。农耕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农桑为本、稻禾为丰是农耕自然经济的基本国策,轻工商,禁矿业,严重地抑制了我国的黄金生产,因而在我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朝代,黄金产量每年仅有二三万两(小两:一市斤为16两)。
中华民族悠久的黄金生产史并不等于发达的黄金生产力,在我国国力最为衰微的清朝末年,我国黄金生产却留下了一个闪光的瞬间。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末年国力衰弱,国民贫寒,成为全球列强瓜分的对象,沦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清朝末年在经济上乏善可陈,但黄金生产却在沉闷中展现出了一抹亮色。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清朝的黄金生产出现了一个发展的高潮,创造了一个之后数十年没有超越的产量高峰。
清朝前期因禁止开采金矿,每年黄金产量仅有5000两左右,而之前的元、明两朝,年度黄金产量也仅有万两左右,但清朝末年的16年黄金年均产量高达28万两,比清朝前期增长了50多倍;1911年产量更高达48万两,创历史最高纪录。
这个高峰虽把中华民族的黄金产量纪录拉升了数十倍,但并没有形成连绵的山脉,而只是一个突兀的孤岭。
我国黄金生产出现高峰的时期,也正是全球黄金开采业出现飞跃时期:15世纪末至16世纪末的百年,总计只生产了750吨左右黄金,而19世纪后半叶的50年生产了1万吨黄金,因而19世纪的100年,黄金产量超过了之前5000年的产量。
H. 如何看待我国黄金产量连续13年全球第一这件事
我国黄金产量连续13年全球第一,说明目前我国对于黄金的需求量还是十分大的,所以每一年的产量才会特别高。同时说明我国关于黄金方面的物产丰富,能够提供丰富的黄金。
I. 我国黄金产量连续13年全球第一
是的,近日,中国黄金协会、世界黄金协会联合发布了《中国黄金年鉴2020》和《全球黄金年鉴2020》。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黄金产量380.226吨,与2018年相比减少20.894吨,同比下降5.21%,但我国黄金产量仍继续稳居全球首位,自2007年以来已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
据央视财经,在河南最大的珠宝城,不少消费者前来选购黄金饰品,其中大多来看婚庆产品。珠宝城的负责人说,从七月开始,他们的黄金消费出现明显增长,七八两个月的销售额都超过了去年同期。
河南某珠宝城运营总监宋恺表示,7月份比6月份环比增长11%,8月份比7月份环比增长达到36%。65家门店中,有六成的门店销售额超越去年同期20%到30%。
(9)黄金产量变化扩展阅读
现货黄金价格报1944.45美元/盎司:
本交易日(9月17日),现货黄金价格开于1958.80美元/盎司,目前来看,受到今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的目标水平,且承诺将维持利率水平直到通胀持续上升,短线上黄金价格出现跌势,截至目前,徘徊于1940美元/盎司关口附近,报1944.45美元/盎司。
现货黄金昨日走势反弹,但在美元回升之后承压,抹去日内涨幅,最终收于1959美元附近。本交易日亚盘初,现货黄金维持震荡偏弱。
尽管美联储维持鸽派论调,但市场已经基本消化这一预期,金价得到的支撑有限。不过分析指出,在美联储维持宽松、政府加码刺激的背景下,黄金仍然有较大的上涨潜力。
J. 2008年我国黄金的产量为多少吨
1月31日,中国黄金协会发布2018年度黄金行业数据。2018年,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1151.43吨,连续6年保持全球第一位,与2017年相比增长5.73%。国内黄金产量为401.119吨,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与2017年相比,减产25.023吨,同比下降5.87%。
看消费,国内黄金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其中,首饰和金条、工业及其他用金继续稳定增长,金币销售略有下降。2018年全国消费黄金首饰736.29吨,同比增长5.71%;金条285.20吨,同比增长3.19%;金币24.00吨,同比下降7.69%;工业及其他105.94吨,同比增长17.48%。
(10)黄金产量变化扩展阅读:
2018年,中国黄金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重点黄金企业集团境外矿产金产量已达23.4吨。
中国黄金购买俄罗斯克鲁奇金矿70%股权;紫金矿业收购塞尔维亚最大铜矿RTB Bor项目和加拿大Nevsun公司,合计投资额超过200亿元;山东黄金在香港H股主板挂牌上市,迈出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的第一步;赤峰黄金2.75亿美元收购老挝Sepon露天铜金矿,并成功交割。
“我国黄金企业走向海外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中国黄金协会会长宋鑫表示,中国黄金企业“走出去”紧随“一带一路”倡议布局,并从过去零散、不自觉的“走出去”过程发展为现在主动、有意识的海外布局阶段。
不同企业步伐有快有慢,但都在陆续加大“走出去”力度,国际化的整体进程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