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黄金交易 > 2018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量

2018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量

发布时间:2021-05-20 23:16:13

① 为什么衍生金融工具产品的交易量和份额越来越大

1这是金融市抄场逐渐走袭向成熟的标志,2衍生金融工具比传统工具更具有个性化,时代化的特点。3金融衍生品可以不断被创造,通过集体甚至个人都有条件创造,甚至可以改变整个金融市场内的服务机构的格局。4金融衍生品大多不是平白产生,而是建立在传统工具上的变种,适应性更强。5现在还不是很大,将来还会更大。

② 目前中国大陆现有的衍生品产品有那些,以及其对应的市场是什么

国内现有金来融衍生品有国债期源货,股指期货。即将上市的是股指期权,国债期权,以及大宗商品期权。国内曾经有外汇期货以及认证股权,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先后消失。衍生品的价格上海金融交易所可以看得到,资料方面的话,中国知网比较全!

③ 金融衍生品的现状及前景

衍生品是英文(Derivatives)的中文意译。其原意是派生物、衍生物的意思。

金融衍生品通常是指从原生资产(Underlying Assets)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由于许多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相应科目,因而也被称为“资产负债表外交易(简称表外交易)”。金融衍生品的共同特征是保证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进行全额交易,不需实际上的本金转移,合约的了结一般也采用现金差价结算的方式进行,只有在满期日以实物交割方式履约的合约才需要买方交足贷款。因此,金融衍生品交易具有杠杆效应。

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

金融衍生品市场可以分为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OTC)市场。自1980年代以来,两类市场的衍生品交易均取得了长足发展:1986~1991年间,交易所市场和OTC市场交易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36%和40%;1991年两市场的未清偿合约名义价值分别达3.5兆美元和6兆美元,其中利率合约在两市场均占据了主导地位;2001年末,交易所市场合约名义价值已增长至23.54兆美元,OTC市场增长到了111兆美元,并且全球OTC市场的市值达到了3.8兆美元。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巨幅增长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流动性增强型(即增加现货市场流动性)金融创新的需求,OTC衍生品交易的增长迎合了机构投资者对风险转移型金融创新的需求。

金融衍生品前景

金融机构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以美国为例,参与衍生品交易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非银行储贷机构(Thrift)和人寿保险公司三类,其中商业银行是最早和最熟练的参与者。根据三十国集团1993年的一份报告,被调查的大部分金融机构参与了金融衍生品交易,其中有92%的机构使用过利率互换,69%的机构使用过远期外汇合约,69%的机构使用过利率期权,46%的机构使用过货币互换,23%的机构使用过货币期权。BIS的统计显示,金融机构在全球OTC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交易额稳步增长,2001年较1995年提高60%。交易主要发生在金融机构之间,日均交易额由1995年的7100亿美元提升至2001年的1.2兆美元,金融机构间交易占市场的份额由1995年的80.7%提高到2001年的86.7%(见表7)。

银行无疑是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主角(尤其在OTC市场上),1970年代末以来,银行日益热衷于金融衍生品交易,例如,美国银行业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十分活跃,从1990年到1995年,银行持有与衍生品相关的资产增长了约35%,达到3.1兆美元,其间银行持有的衍生品合约名义价值增加了2倍。银行是金融互换市场的主要参与者,1992年末全球利率互换合约的未清偿价值达6兆美元,持有头寸最大的20家金融机构占到三分之二强,其中银行占了18家。

非金融机构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显然不如金融机构活跃,例如目前非金融机构只占到OTC金融衍生品交易额的10%,与1995年相比其市场份额有明显萎缩(见表7)。根据三十国集团1993年报告,被调查的非金融类公司中,使用过有利率互换、货币互换、远期外汇合约、利率期权和货币期权的公司的比例分别是87%、64%、78%、40%和31%。

随着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整个银行业对于汇率风险管理方面的要求会比以前更高。加强市场风险管理,除了政策性、技术性的要求外,还要努力向国际上通用的风险管理模型方法看齐,做好各种准备,在努力推动市场创新的同时加强市场风险管控,从而使我国衍生产品市场在持续、健康、稳步的轨道上发展。

④ 什么是金融衍生品

金融衍抄生品(derivatives),是指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金融衍生品还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混合金融工具。

⑤ 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有多大

自20世90年代以来,场内和场外两个市场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91年两市场的内期末未到期合约金额容总量1(Notional Amount Outstanding)分别达3.5万亿美元和6万亿美元;而2007年6月末,交易所市场的未到期合约金额总量增长了26倍,达到95.06万亿美元,OTC市场的未到期合约金额总量则增长了85倍达到516.4万亿美元。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巨幅增长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流动性增强型(即增加现货市场流动性)金融创新的需求,OTC衍生品交易则迎合了机构投资者对风险转移型金融创新的需求。

⑥ 对目前金融衍生市场的看法

摘要:
金融衍生品作为金融市场新生的工具,无论从其具有杠杆效应的特点,还是从其具有规避风险的作用来看,金融衍生品都呈现出“创新”二字所带来的活力。金融衍生品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发展迅速。本文就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及其问题进行阐述,并对比国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结构的建议和看法:建立健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金融衍生品市场和现货市场协调发展;鼓励金融衍生品的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金融交易的透明度。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市场,金融创新

金融衍生品作为金融市场新生的工具,无论从其具有杠杆效应的特点,还是从其具有规避风险的作用来看,金融衍生品都呈现出“创新”二字所带来的活力。因此,金融衍生品在金融市场的地位不可小觑。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经过早期的尝试及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仍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并且,对比分析了欧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我认为,差距不仅仅是与过去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现状作比较,更要分析国外金融市场的成熟之处,取其精华,学习借鉴。本文还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场结构的建议和看法,更全面的阐述未来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方向。

一、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20
世纪 90
年代,金融衍生工具登陆中国,商品期货、国债期货、利率远期及外汇期货等品种先后出现。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经历了蓬勃发展、清理整顿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其间衍生品种类十分丰富,涵盖了农产品、金属、化工产品、能源、金融等众多领域。在
2005 年 5
月推出债券远期交易后,又陆续引入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外汇掉期和货币掉期等衍生品,交易量逐渐增长。根据衍生品的形态,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这四大类在我国得到了良好持续的发展。。我国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在近年的成交量均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2010
年 4
月即将推出股指期货。推出股指期货这一金融衍生品种并合理的加以诱导利用,不仅能够降低金融风险,而且还能促进股市的进一步发展。推出股票指数期货对于我国证券市场是一项创新。而与金融衍生品脱不了干系的美国次贷危机从美国金融市场到全球金融市场再到全球实体经济逐步演化开来,并于
2008
年下半年开始传到到中国,虽然以商品期货与外汇期货为主的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并未收到严重影响,但金融危机被冠以“衍生品”泛滥之名,所以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方向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来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在不断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趋向于国际化。随着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变和利率设定政策的改变,大量的金融衍生品已是辅助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工具。并且,金融衍生品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其发展加快了金融创新的步伐并为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尽管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较快,仍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一)市场规范化建设不足

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不仅没有做到严格规范的起步,而且其监督管理也处于混乱的状态。首先表现在多头管理上,证监会、人行、国家发改会、财政部、地方政府以及护身证券交易所都享有一定的管理权。这些导致市场缺乏稳定性、交易所之间存在不平等竞争等问题。其次,交易制度和交易程序不规范。一般来说,各金融衍生市场的具体管理制度依各自情况而定,但就其总原则和规章来说,是要一致规范的。

(二)现货市场规模不匹配

由于衍生品的派生性,任何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都需要成熟完整的现货市场作为保证。没有合理的现货市场规模,就不会有合理的市场价格。市场容量越小,就越容易造成价格的人为控制。所以现货市场的规模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市场价格机制和对远期市场的定价问题。

(三)金融衍生品创新不足

金融衍生品的基本功能是对风险的转移和规避。但是有些品种的衍生品并未起到预期的作用,这就说明金融衍生品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创新力。
创新是金融衍生品生产力的所在。国外银行的金融创新,实在金融期货和金融业务等方面发展,二我国金融创新多停留在创造概念性的品牌效应和争占市场份额上。虽然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第一要务仍是发展,而任何一个市场的突破和发展必然依赖于市场的持续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突破现在所处的“瓶颈”,不会有所发展。

(四)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信用评级制度缺乏透明性和独立性。交易信息存在匮乏、价值低等问题。我国目前采取政府批准的模式,但银行间市场产品基本上没有信息披露。同时,我国是一个对金融价格管制较紧的国家,金融衍生品价格市场化程度不高,国家政策对金融衍生品变化影响较大,而金融衍生品的价格与利率、汇率等基础性金融产品价格密切相关,因此,信息披露制度是很重要的。在金融创新中,各金融机构都把其金融产品的创造过程看作是商业机密,这一点就使得其在披露方面较为局限,再加上这些金融衍生品本身的复杂性,即使专业的投资者也会经常感到眼花缭乱,无法做到真正的信息披露,不利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综合上面的阐述,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才能保证其健全的发展。

二、对比国外金融衍生品市场

欧美发达国家集中了全球绝大部分的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全球
80%以上的交易分布在北美和欧洲,近年来这种集中趋势更加明显。欧洲的市场份额由 2000 年的 29%,上升到 2006 年的
42%。而且欧美仍然延续着竞争对立、互相促动向上的格局,美国在衍生品市场以 CME 拔得头筹,欧洲则以 EUREX 和 EURONET
为左膀右臂争得霸主的地位。它们分别依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历史背景,形成了适合本国发展的衍生品发展道路,这是欧美在金融衍生品市场立于长久不败的重要原因。
欧美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如下特点:

(一)交易品种丰富,投资者结构以机构为主

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的品种类型很丰富,涉及股票、指数、汇率和利率等品种的期货、期权、互换和远期交易,其中交易所市场主要交易期货、期权等标准化合约,OTC
市场主要交易互换、远期等非标准化合约。

目前,机构投资者持有美国股票市值的
80%左右,而机构投资者占美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量也大致为
80%,这也充分说明做股指期货真正寻求套保需求的也只是能够进行多种股票投资的机构投资者。

(二)全球化趋势明显,交易所竞争力增强

观察
2006 年各大交易所在股票期货、期权和股指期货、期权的交易量情况可以发现,股票期权交易量以美洲占先,Eu-ronext.Liffe
交易有下降的趋势,巴西的圣保罗交易所交易量居南美之首;美国的表现略逊于欧洲;股指期货方面,CME
一家独大,不过EUREX和EURONEX的总体市场分量要多一些。从以上对欧美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现状及其特点的分析,我们要深思熟虑其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并吸取适合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优点。我们可获得如下几点启示:1、集中精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是欧洲国家迅速成为全球衍生品交易中心的重要经验之一。专注是欧洲衍生品市场得以在短时间内取代美国在该领域的长期霸主地位的重要原因。同为以股票类衍生品为发展龙头的模式,作为欧洲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经验,可以对我国未来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2、在集中发展优势品种之后,在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且成熟之时,会有更多衍生品种的需求用以规避现货市场的风险。未来我国金融衍生品也将走一条依据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以股票衍生品为主体,利率、汇率等衍生品种共同促进市场繁荣发展的道路。3、美国直接融资的金融制度促进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格局的形成,机构投资者也利用衍生品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对冲各种风险。随着我国金融制度的逐步健全,http://bank.money.hexun.com/
银行、基金与 http://insurance.money.hexun.com/
保险等机构将逐步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未来市场投资者结构也将以机构为主体。4、欧洲交易所的全面并购给衍生品市场带来了全面推广电子化、网络化交易的模式。提高交易所乃至期货公司的竞争力也是我国未来发展衍生品市场的关键问题,降低费率、引入合作与竞争机制、实现规模化经营,是我国衍生品市场乃至全球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对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结构的建议和看法

(一)建立健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

对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需要社会各相关主体共同参与并且协同监管,真正建立起市场参与者自控、行业自律、政府监管三方面协作的管理模式。这里着重强调的是政府监管这一方面:应加大对经纪机构的准入监管力度,经纪机构只有向监管当局申请取得与交易者之间的交易条件的批准后,才能进行交易,这样,监管主体就成交易者的“代理人”,站在维护交易者利益的立场上行动,以交易者的利益最大化作为行动基准。同时,我国政府还应加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监管与合作,更多时候来自国外金融机构的风险会更加难以控制。

(二)金融衍生品市场和现货市场协调发展

金融衍生品和现货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稳妥建设现货市场,对于扩大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丰富交易品种、改善市场结构、完善市场功能、优化资源配置,乃至对于稳定资本市场,增强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现货市场交易量的扩大会大大刺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打造现货和衍生品融为一体的市场。

(三)鼓励金融衍生品的产品创新

创新是金融衍生工具生命力所在,是其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新产品创新提供新机会,提供新的交易手段,产生新的盈利模式。因而能促进交易量的持续增长。但我们还是要积极鼓励创新,目前我国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创新的思路上,总结目前银行间金融衍生品产品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推出人民币利率期权等衍生产品交易,丰富金融衍生产品的品种,促进各类结构性的场外金融衍生品不断丰富。

(四)完善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金融交易的透明度

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重大的信息披露及有关政策的公布均有严格的程序,泄密者和传播谣言者将会受到惩罚,以保证正常公平的交易。金融衍生品必须相应披露信息,揭示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和风险,并且将信息披露与反欺诈条款相连结。探索新的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也是防范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的重要举措。
综合上面的阐述,我国急需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创造更多的衍生品。金融衍生品的重大意义是提供了风险管理的工具。我认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有问题,我们就应解决问题。既要满足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让金融衍生品为中国的实体经济服务。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仍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今年我国不断开发实行新的相关产品和政策,使得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既充满希望又有必然存在的障碍,任重而道远。

⑦ 各大行业年贸易交易额、最赚钱行业数据哪里可查

目前世界
现货黄金日交易量:约810亿美元,以200交易日计算,年交易量约16万亿美元;
石油期货日交易量:约400亿美元,以200交易日计算,年交易量约8万亿美元;
忘了告诉你,全世界每年的otc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量在2008年已经突破680万亿美元;而每年的资本资产大约是39万亿美元;期货交易量大约是20万亿美元;期权交易量是39万亿美元。
你别告诉你不知道啥是otc,自己慢慢网络去吧!

⑧ 金融衍生产品的区域分布

金融衍生品区域分布结构: 欧美发达国家集中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全球80%以上的交易分布在北美和欧洲,这种集中趋势更加明显。1999年末的未清偿金融期货和期权合约名义价值中,有全球80.5%属于北美和欧洲,到2002年6月末,这一比例上升到了93.7%,北美地区的合约价值占到总价值的64.6%。
美国是全球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主要市场,但其地位正在趋于下降,美国交易所成交的金融衍生品合约在1986、1988、1990、1992、1994年分别占全球交易量的91.4%、74.7%、65.1%、53.5%、44.7%;欧洲市场的增长最为显著,1994年的交易量是1986年的399%;其间日本的交易量大约增长了7倍。从交易额统计看,直至1986年,美国尚占有交易所市场交易额和未清偿合约价值的80%份额。1990年后,美国以外的市场日趋活跃,交易增长率开始超过美国,到1995年,美国以外市场的交易额已超出美国,而未清偿合约价值稍逊于美国。从交易量统计看,1990年后美国以外市场衍生品交易的活跃趋势更加明显。 金融机构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以美国为例,参与衍生品交易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非银行储贷机构(Thrift)和人寿保险公司三类,其中商业银行是最早和最熟练的参与者。根据三十国集团1993年的一份报告,被调查的大部分金融机构参与了金融衍生品交易,其中有92%的机构使用过利率互换,69%的机构使用过远期外汇合约,69%的机构使用过利率期权,46%的机构使用过货币互换,23%的机构使用过货币期权。BIS的统计显示,金融机构在全球OTC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交易额稳步增长,2001年较1995年提高60%。交易主要发生在金融机构之间,日均交易额由1995年的7100亿美元提升至2001年的1.2兆美元,金融机构间交易占市场的份额由1995年的80.7%提高到2001年的86.7%。
银行无疑是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主角(尤其在OTC市场上),1970年代末以来,银行日益热衷于金融衍生品交易,例如,美国银行业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十分活跃,从1990年到1995年,银行持有与衍生品相关的资产增长了约35%,达到3.1兆美元,其间银行持有的衍生品合约名义价值增加了2倍。银行是金融互换市场的主要参与者,1992年末全球利率互换合约的未清偿价值达6兆美元,持有头寸最大的20家金融机构占到三分之二强,其中银行占了18家。 非金融机构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显然不如金融机构活跃,例如非金融机构只占到OTC金融衍生品交易额的10%,与1995年相比其市场份额有明显萎缩。根据三十国集团1993年报告,被调查的非金融类公司中,使用过有利率互换、货币互换、远期外汇合约、利率期权和货币期权的公司的比例分别是87%、64%、78%、40%和31%。

⑨ 全球利率市场及利率衍生品量化交易实务与策略(上)100分

股指期货与个股对冲博取正阿尔法策略、商品期货与现货对冲策略、跨期对冲策略内、跨市场对冲、容跨品种对冲、统计套利、股票与期权对冲套利、可转债与正股对冲套利、期权跨式对冲套利、事件驱动型对冲套利、ETF与成分股对冲套利,国债期货与国债主力品种现货的套利对冲等等,以后随着中国金融产品的丰富,会有越来越多的包括利率、外汇产品在内的量化追踪套利模式。

⑩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主要交易

金融和商品市场他的主要条件就是他这个伤里面的这个东西是廖新极限的,他说它里面的这个东西的话,都可以作为这个主要交易的这个经济来源之一。

阅读全文

与2018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外汇管制限额 浏览:288
股指期货后买基金 浏览:254
2880表价格 浏览:232
中林集团信托 浏览:193
在陆金所里投资安全吗 浏览:315
期货大行情特点 浏览:239
买基金用什么账户 浏览:903
英镑对人民币汇率建行 浏览:185
股票简单解释 浏览:34
pe股票ttm是什么意思 浏览:825
海航投资值得长线吗 浏览:358
什么股票赚钱最快 浏览:295
东亚银行信托 浏览:890
电子账户交易密码忘了 浏览:241
专利权金融资产 浏览:81
工商银行2017年投资 浏览:260
股票为什么要每日做t 浏览:987
锌价格西藏矿业 浏览:504
扬州股票开户 浏览:437
智鑫药业股票 浏览: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