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黄金交易 > 使用gdp指标具有哪些利弊

使用gdp指标具有哪些利弊

发布时间:2021-06-05 10:57:13

Ⅰ gdp指标有哪些缺陷

GDP指标的缺陷一般认为有以下四点:
一是GDP 不核算家庭为自己提供的没有报酬的家务劳动,不能完全正确反映社会的劳动的成果;
二是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和资源消耗的代价。也就是说GDP无法衡量增长的代价,不能度量因环境变坏所付出的社会成本;
三是GDP不能完全反映物质满足人们需求的普遍性;
四是人均GDP还掩盖了收入差距的扩大,不能反映财富分配的公平性,不能综合反映人均生活质量,不能衡量快乐、幸福等价值判断。
虽然,单纯利用GDP指标来衡量地方官员的政绩,有助于激励地方政府官员努力实现更多物质产出的积极性,但有可能会导致诸如生态环境和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
供参考。

Ⅱ 简述GDP指标的主要局限性

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首先,GDP没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政府部门提供的行政服务、公共安全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环境保护服务等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GDP核算以市场活动为主体,它衡量经济活动的标准尺度是市场价格,由于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存在市场价格,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利用政府部门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投入的成本来衡量其价值,而这些投入成本远不能反映这些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差异。不同国家的产品质量、拥有的品牌数量差异很大,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国家的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差异很大;不同国家的排放强度也具有很大的差异。GDP没有反映出这些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

第三,GDP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富的增长。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所拥有的财富存量,而不仅仅是当期新增加的财富;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所拥有的财富存量,而不仅仅是当期新增加的财富。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会导致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导致财富存量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财富存量不能与经济增长率保持同步增长,从而GDP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富的增长。

第四,GDP没有反映非市场性家务劳动。家务劳动对于人民生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家务劳动的市场化程度截然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不管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高低,这些劳动本身都是存在的,但由于GDP只计算市场化的家务劳动,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其GDP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比性。

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社会进步。一是GDP没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务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由于GDP利用政府部门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投入的成本来衡量其价值,它没有充分反映这些公共服务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二是GDP不能反映就业状况。GDP反映的是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但是它并不涉及多少人参与了这种生产成果的创造活动,更不涉及还有多少人希望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去,因此,它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就业状况。三是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GDP是一个生产指标,不是一个收入分配指标,它只是利用这几种收入形式反映生产活动成果,不能完整地反映收入初次分配,更不能反映收入再分配,从而不能反映一个国家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四是GDP不能反映社会福利改善情况。例如,GDP不能反映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的改善情况。

GDP不能反映资源环境的变化。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但是经济发展势必消耗自然资源,也往往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消耗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例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等,GDP没有反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GDP也不能全面地反映人类的自觉行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善。因此,国际上有人提出绿色GDP的概念,这是一个科学的理念,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计算绿色GDP,还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统计部门正式发布绿色GDP数据。

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一是GDP没有充分地反映行政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从而它不能全面地反映这些公共服务的改善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二是由于GDP不能反映就业状况、收入分配状况和社会福利状况,从而它不能反映这些方面的社会进步所带来的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三是由于GDP不能反映自然环境的变化,从而它不能反映环境损失和环境改善对人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Ⅲ GDP核算的利与弊

GDP的好处是可以衡量社会财富的增加,目前还没有其他更好的衡量方法。坏处如下:
经济产出总量增加的过程,必然是自然资源消耗增加的过程,也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过程。而人们从GDP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这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传统的GDP核算体系下,至少有三个问题没有考虑到:环境资源的耗减核算、环境资源损失成本的核算和资源环境的恢复成本、再生成本和保护成本的核算。环境和生态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的一部分,由于没有将环境和生态因素纳入其中,GDP核算法就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核算出来的一些数据有时会很荒谬———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能增加GDP。 面对我国尚未完全摆脱的粗放型增长,有学者直言不讳:过于单纯注重GDP的增长,必然会进入这样一个怪圈———传统的GDP核算可能助长为追求高的GDP增长而破坏环境、耗竭式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

Ⅳ GDP的弊端有哪些

GDP增长不包括人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和恶化,也不包括资源产出比例的高低,更不包括人民幸福指数。
GDP只是个数字,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尺,但是现在被绝对化了。

Ⅳ GDP指标体系有没有什么缺陷这些缺陷应该如何解决

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反映经济走势最重要的指标,但它没有扣除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所造成的损失。这些缺陷是没有办法解决,只能说在核算GDP值时把这些问题考虑进去,所以经济学家提出绿色GDP的概念,来弥补核算的差错。

Ⅵ 现行gdp指标有什么不足之处

局限性如下:

(1)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2)GDP没有包括环境质量。设想政府废除了所有环境管制,那么企业就可以不考虑他们所引起的污染而生产物品与劳务。在这种情下,GDP会增加,但福利很可能会下降。空气和水质量的恶化要大于更多生产所带来的福利利益。

(3)GDP也没有涉及收入与分配。人均GDP告诉我们平均每个人的情况,但平均量的背后是个人经历的巨大差异。由此可见,就大多数情况,但不是对所有情况而言,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一个好指标。

(4)GDP概念是源自于交换产生财富的原理。这个原理的基本条件是:一是交换必须自愿,二是交换必须不妨碍第三
人,三是交换必须在两个清晰的产权主体之间真正发生。假定不符合这三个条件,那么所得出的GDP数值的准确性恐怕就得大打折扣,或者说GDP的数据就会有
瑕疵。如强制交易的GDP、妨碍他人的GDP、出口创造的GDP、投资产生的GDP 、消费带来的GDP等等都会影响GDP的总有效积累。

Ⅶ 将GDP作为干部政绩主体考核指标所带来的严重弊端有哪些

单纯以GDP作为规划目标指标有多种弊端:

1.减少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内资源。一些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指标,大量引进的外资不仅占用了我国的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而且造成污染、损害了生态环境。更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引进外资,违规竞争,以低价转让土地使用权,造成土地资源长期损失,使一些农民失地又失业,影响社会稳定。而一些外商仅仅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不注重提高劳动者素质,人口资源难以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2.全面可持续发展缺乏可靠的民族经济基础。对一些地方来说,引进外资可以迅速地增加本地的GDP总量,然而引进外资越多,民族企业受到挤压越大,经济增长越依赖外资和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民族经济基础。由于外资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经济结构调整受到制约,使我国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引进外资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而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经济发展的自主性。

3.内需扩大缓慢,失业增加。单纯追求GDP指标,使一些地方引进外资时不注意引进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相互之间恶性竞争,低水平重复引进,结果外资只带来了过时的技术或产品生产链中低附加值的环节,让出了市场却没有换来技术。在一些领域内,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所占份额增加而民族企业日益萎缩。同时,一般来说,外资吸收的就业比民族企业少得多,最终导致民族经济发展缓慢,内需不足,失业增加。

4.影响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由于对国外投资不能增加本地的GDP总量,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引进外资的积极性很高,却没有激励国内本地常住居民对外国投资的动力,企业对外投资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整体上看,影响了地方企业对外国投资的热情,使走出去的战略进展缓慢。

5.弱化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如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规划中追求相同的经济发展指标——GDP指标,一些地方政府在受到资源制约或者受到管理手段和政策工具约束时,就会与中央政府争夺调控权,进而寻求中央政府政策的空隙,打擦边球,导致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在地方执行中大打折扣,弱化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和力度。

6.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金流出增加和民族企业融资困难。随着出口增加和外资引进加速,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增加,外汇储备增多。为了防范外汇风险,我国政府以外国政府长期债券形式持有外汇储备。政府持有的外国债券越多,资金流出也越多。由于资金流出,民族企业难以有效地利用外汇储备资金,出现了资金闲置和企业融资困难并存的局面。

7.增加国际贸易摩擦。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指标,鼓励企业扩大出口,不注重内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企业在出口中对外恶性竞争,经营秩序混乱,特别是出口产品低价竞销,更容易引发国际贸易摩擦。

8.GDP指标会高估我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国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疑虑。外商在我国的投资能够在GDP中反映出来,而外商从我国汇回的利润却无从体现,这将产生影响我国经济总量及增加率与外商所在国相应指标的客观真实性。

阅读全文

与使用gdp指标具有哪些利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投届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938
合伙企业从事股权投资 浏览:177
一元人民币等于多少捷克钱币 浏览:66
贷款承诺函赎楼 浏览:764
32新加坡币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959
新兴筹管股票 浏览:267
一百块钱人民币可兑换多少港币 浏览:328
005449基金赎回有费用吗 浏览:135
中国最可能上市的期货公司 浏览:87
天图资本投资骗局 浏览:487
外汇户头是 浏览:3
690捷克克朗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99
襄阳外汇控流出 浏览:542
指数基金一定拆分吗 浏览:897
公募基金年度报告披露要求 浏览:805
熊猫币福字币投资 浏览:1000
2014年北京92号汽油价格 浏览:717
2017年12月份长江铝锭价格 浏览:518
什么样的人做期货夜盘 浏览:123
春生科技基金 浏览: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