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黄金交易 > 2018年中国出口黄金

2018年中国出口黄金

发布时间:2021-06-06 02:14:26

㈠ 世界前5名黄金出口国是哪几个国家

抄全球5大黄金出口国分别为: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秘鲁、南非。

去年全球黄金产量尽管有继续上升,但涨幅仅仅2%,一些机构认为,黄金产量的上升,可能即将结束。


中国黄金协会2014,发布的《中国黄金年鉴2014》显示,2014年,中国进口黄金增长197.98%,达到1506.5吨,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进口国。从此中国跌出了5大黄金出口国。

㈡ 谁知道2018年目前黄金的金价是多少呢

不知道你现在还需不需要回答了,我还是大概说一下吧,最近一直都在黄金树上观察金价的变化,前几天是降到2 6 8了的,然后22号的样子开始涨了,目前已经涨到2 7 5多的样样子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纯手工望采纳谢谢!

㈢ 国家对于黄金出口有哪些政策

黄金进出口新政策 藏金于民应对美元贬值(一)

--------------------------------------------------------------------------------

新闻来源:21世纪珠宝网 发布时间:2005-12-30 9:54:44

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网站上发布了《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据规定,注册资本在3000万以上的企业均可申请进出口黄金制品。

“这是黄金市场进一步开放的前奏”,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侯惠民认为,这会使更多的黄金交易商融入国际市场,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进一步接轨。但与此同时,也有观察人士注意到,央行对进出口申请将实行“一事一批”,与此前的审批制度相比,有所趋严。种种迹象显示,在黄金进出口新政背后,正昭示着监管层对待黄金属性看法的微妙变化。

◆仅是“黄金制品”

引人注意的是,《意见稿》将其适用范围限定为“黄金制品”。据其规定,黄金制品是指含金量90%以上(含90%)的黄金制首饰、器皿和工业金制品。

有疑问的是,上述黄金制品是否包括原料金。记者日前致电负责此事的央行货币金银局。其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尚处征求意见阶段,还不便接受采访。

征询多位业内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从该《意见稿》的规定来看,其中的“黄金制品”应该不包括原料金,据此,上海黄金交易所内交易的标准金块,并不在此列。

据高赛尔金银有限公司首席黄金分析师杨易君介绍,国际上,自由进出口的并不仅仅限于黄金制品,也包括原料金。从这方面看,“央行的思路是渐进性的”。

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于2002年10月。作为1993年以来中国黄金行业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该所对原料金采用“集中竞价”式的市场化分配模式,一改此前施行多年的“统购统配”模式。

所谓“统购统配”,是指由央行代表国家对黄金进行统一的购买和分配。即:产金企业所产黄金必须全部出售给央行,而用金企业所需用金必须向央行进行申请,由央行按照计划统一分配。该体制的正式确立可以追溯到1983年新中国第一部黄金立法《金银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作为“统购统配”的必然逻辑,有关黄金进出口的事宜,在该《条例》中也规定由央行统一办理。其中既包括黄金原料,也包括黄金制品。

并且明确规定后者“由央行统一收购进行外贸出口”。作为例外,为了鼓励当时正在兴起的黄金首饰加工产业,《条例》及后续的配套规章允许境内的加工贸易企业从境外进口黄金原料,并制成产品出口。但整个过程,必须接受央行和海关的联合监控。其程序是:加工贸易的黄金原料进口,需到当地央行进行备案,海关不予设限;加工贸易的黄金制品在出厂前,则必须由所在地央行先行检查产品所含黄金重量,核对合同,并逐次登记,制发《金银产品出口准许证》。然后再由海关凭借央行的许可证放行,否则不准出口。

1988年,央行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通知,重申“金银的进口必须经过央行的统一批准。”至此,计划模式下的黄金及其制品进出口管制模式基本形成。原轻工部所属金银首饰加工企业嘉兴金帆制品金银有限公司的徐经理说,即便是加工贸易所进口的黄金原料,实际上也要列入央行的计划指标范畴,“因此,整个黄金及其制品的进出口完全处在央行的监控之下,央行才是实际上的惟一进出口主体。”这种模式至少持续到2003年。期间,尽管国内的黄金市场各个环节次第引入市场机制,但在进出口方面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黄金进出口权下放

2003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央行和外经贸部批准,获得黄金进出口权。但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商业银行办理黄金进出口收付汇及核销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3]93号)显示,其进出口权仍须由央行代理进行。

此前,早在1998年,为解决深圳市场上的黄金原料短缺,央行深圳分行经总行批准于1998年与瑞士银行合作开展了黄金寄售业务,开始探索利用国际市场的黄金资源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黄金需求的途径。

所谓寄售业务,就是国外的商业银行将其黄金寄放在国内商业银行的金库中,由国内银行按照中国的黄金管理政策,并根据国际黄金市场的价格、汇率变化等因素确定相应的价格,把黄金出售给境内的黄金饰品加工生产企业。这实际上相当于黄金进口。

按照时任央行深圳市分行副行长于学军在2001年《深圳金融》(第2期)上的介绍,寄售进境的黄金并不列入央行的计划指标,实行按需供给。这一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深圳黄金首饰加工产业的发展。

2002年10月,由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成立,出于统一市场的考虑,央行深圳市分行开展的寄售业务也随之停止。但正如于学军在上述文章中所说,“中国在近期和长期都会面临黄金消费大于供给的现实,寄售业务有其存在的必要”,因此,进入2003年,这一业务转由四大商业银行开展。至此,国外的黄金原料可以借道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登陆上海黄金交易所,进入中国市场。

工商银行某地方分行的一位黄金交易员证实,除了可以在国外市场上通过寄售业务买入黄金,也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反向操作卖出黄金。这样一来,事实上的黄金进口权至少从形式上分散到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与此同时,有关黄金制品的进出口权也被分配给中国珠宝首饰进出口公司等六家公司。黄金及其制品进出口权由央行独家把持的局面正在逐渐打破。

这里需要提及的背景,一是前述始于90年代末的黄金行业市场化进程,二是中国加入WTO后外贸体制的相应调整。

2004年9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上海的一个国际贵金属论坛上表示,中国的黄金市场总体上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主要存在三个问题。黄金还不能实现自由的进出口即是其中之一。央行下一步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就在周发表讲话的5个月前,2004年4月,中国对施行了1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进行了修订。实行多年的对外贸易专营格局被打破。新法规定,只要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的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到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办理备案登记,即可以办理进出口业务,海关将凭其备案登记办理相应报关验放手续。

从这个角度看,《意见稿》规定3000万以上的企业均可申请黄金制品进出口业务,“既是央行进一步开放黄金市场思路的体现,也是进一步贯彻《对外贸易法》的需要。”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炳南说。不过,相反的看法也存在。颐合财经首席经济分析师张卫星认为,黄金进出口目前没有必要放开,放开了也没有意义。

他解释说,一是由于目前国内金价与国际金价已经接轨,作为黄金制品加工企业来说,进出口黄金原料并无利益可图。企业用金完全可以从黄金交易所购买。二是现行外汇制度方面的限制。

于学军也持类似的看法。他曾公开撰文指出,在黄金市场开放的背景下,黄金进出口管理应当实行对进口放开,而对出口进行管制的政策。他解释说,管理黄金出口,一可以避免黄金进出口形成来回倒买倒卖,二可以避免逃、套外汇情况的发生。

如果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那么一旦汇率发生变化或场内外汇差不一致时,即可利用黄金进出口从中牟利。因此,在我国资本项目未实现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从外汇管理的角度考虑应当限制黄金自由出口。事实上,目前以寄售方式开展黄金进出口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每一次的交易都在外管局的监控之下,”上述工行黄金交易员向记者表示。

据其介绍,黄金寄售实行每售一笔实物交割一笔的模式。结算方面,在境内,商业银行与黄金饰品企业以人民币结算,在境外,与供应黄金的银行以外汇结算。“每做一笔业务,就要到外管局去批一次。”上述黄金交易员强调。“很显然,放开黄金进出口目前还不具备现实条件。”张炳南说。

一位业内人士也指出,尽管理论上,黄金进出口可以交给一般的工业企业,但从现实来看,却主要由商业银行操作。这是因为,与工业企业将其当作一般资产相比,商业银行主要把其当作金融资产来运作,通过开展各项黄金业务,诸如黄金租赁、黄金贷款、并到国际黄金期货市场上投资,来实现综合收益。

黄金进出口新政策 藏金于民应对美元贬值(二)

--------------------------------------------------------------------------------

新闻来源:21世纪珠宝网 发布时间:2005-12-30 9:55:31

◆“一事一批”

除了规定适用于“黄金制品”外,《意见稿》还明确提到对申请将实行“一事一批”的管理模式。

《意见稿》规定,央行的各分支机构为申请的受理机构和审批机构,并将根据一事一批的原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审批机关将依法为其办理进出口许可证。申请人据此证15个工作日内到海关办理进出口手续。

“从规定来看,央行似乎要把权力再收回来”,黄金投资分析师资格评审委员会秘书长刘涛12月26日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央行和海关总署曾于2003年12月22日联合发布公告。公告规定,“从2004年1月1日起,黄金及其制品的加工贸易进出口,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审批,海关不再凭中国人民银行的批件验放。但其中不能出口的黄金及其制品经批准内销的,仍按一般贸易进口管理,仍由中国人民银行审批,海关凭人民银行的批件并按内销有关规定办理核销手续。”所谓加工贸易,主要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也就是所谓的“两头在外”,原料来自国外,最后加工成的黄金制品也销售到国外。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赚取中间的加工费。事实上,多年来,加工贸易进出口占据了黄金制品进出口的绝对比例。

以黄金制品进出口量最大的广东海关为例,来自其今年1到11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广东口岸共进口黄金制品6.7吨,价值5362万美元。其中,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黄金饰品为6.6吨,占进口总量的98.5%。同期,广东口岸出口黄金制品136.9吨,价值13.4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黄金制品136.8吨,占出口总量的99.9%。因此,如果对黄金制品进出口业务实行“一事一批”,那么实际上央行意图将2004年下放的权力再度收回。

知情人士透露,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地方海关和地方央行在执行上述公告时,发生了分歧,“规定并未得到执行”。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也介绍说,尽管这两年国内的黄金产量一直在增加,但用金企业在交易所内却没有明显感受到可用黄金数量的增加。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黄金正在通过私下渠道进行交易。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以加工贸易的形式流到了国外。“从《意见稿》的第6条来看,央行重点规范出口的意图明显。”广西桂金贵金属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吴宏跃分析指出。

该《意见稿》第6条最后一款规定:出口黄金制品除了提交书面申请报告、《企业法营业执照》、《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黄金制品进出口合同等材料外,还必须提交黄金原料的销售发票、增值税发票。

◆藏金于民?

央行一面放开进出口权,一面又加强监管,在一些市场分析人士看来,央行正在对外释放“藏金于民”信号。

据了解,黄金储备与外汇储备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份额共同组成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承担着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职能。

公开的统计资料显示,各国央行的平均黄金储备量约为储备资产的9%,欧盟是25%多,美国约为60%。而我国央行按央行网站公布的2005年6月底的数据计算,黄金储备占我国总储备资产的比例仅约为1.2%,共计600吨。

随着近来国际金价高企,美元贬值,尤其是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在国家储备资产中增加黄金储备的呼声正逐渐走高。

张卫星撰文指出,低的黄金储备不利于我们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金融动荡,不利于我们应对美国经济出现问题和美元问题等,也不利于我国在亚洲区域货币构想中的地位。

所谓“藏金于民”,指在增加官方储备的同时,开启民间的黄金投资和黄金消费,这作为一种思路被提了出来。支持者常引用的例证是1997年以来东南亚国家抵御金融危机的经验。其时,居民个人投资与储藏的黄金,成为了国家应对国际政治与经济风险的一个重要后备力量。

最新的调查统计表明,我国民间黄金储量大约有4000吨,加上中央储备量大约600吨,人均消费仅为0.35克。尽管与2002年的0.16克相比,已经翻了一倍多,但是与国际人均年消费量相比,还要低很多。

不少观察人士均将黄金制品进出口权的放开看做国家意图“藏金于民”的一个信号。开启更多进出口渠道,可以与鼓励黄金消费、投资的政策形成良好的互动,扩大国内黄金消费市场的规模,增加民间的黄金储备。

此前,由于只有六家获批的企业拥有黄金制品的进出口权,其他企业如果进出口黄金制品,只能委托这六家企业来进行,无形中增加黄金制品的进口成本,缺少国际市场这个渠道,也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

在这个《意见稿》当中,首要的黄金制品就是黄金首饰,无疑为上述逻辑提供了想象的空间。然而,正如张卫星的研究指出的那样,我国黄金消费结构偏重在首饰用金上,而首饰用金不能算做真正的投资。

据张分析,如果投资者真的要把黄金首饰卖出去,至少要损失15%,因为从黄金到黄金首饰增加了诸如加工费、消费税费、黄金损耗、销售成本、首饰商利润等各种高昂的中间成本。

“通过首饰性黄金‘藏金于民’实际上是一种贬值行为。”张卫星说。他认为,藏金于民的关键是拓宽目前的黄金投资渠道,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黄金投资。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由于有关黄金投资的法律法规尚付阙如,黄金回购渠道目前仍不顺畅。以目前的民间黄金论,仍约有90%无法进入流通领域。

㈣ 中国历年黄金价格一览表

黄金价格一览表(单位:美元/盎司)

年份 最高 最低 平均

2009 1212.20 810.00 972.35

2010 1421.00 1058.00 1224.53

2011 1895.00 1319.00 1571.52

2012 1797.75 1540.00 1668.57

2013 1693.75 1192.00 1411.23

2014 1385.00 1142.00 1266.40

2015 1295.75 1049.40 1160.06

2016 1366.25 1077.00 1250.80

2017 1346.25 1151.00 1257.12

2018 1354.95 1178.40 1268.49



(4)2018年中国出口黄金扩展阅读:

历年金价上涨原因:

1、2009年金价上涨: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原先买入黄金以求避险的机构不得不大量抛售黄金来获得流动资金,黄金价格八九月份出现暴跌。

不过随着各国紧急救援措施的出台,黄金价格开始随后在08年年底至09年开始明显上涨。虽然黄金通常被视作避险工具,但当危机发酵到一定程度时,黄金也会成为被抛售的资产之一。

2、2012年金价上涨:

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不得不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因此连续几年贬值,黄金走强,2012年金价创下1920.8美元/盎司的纪录高位。

3、2016年金价上涨:

受英国脱欧、美元指数和全球股市走弱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避险情绪明显升温,黄金的避险功能凸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买入黄金,黄金价格猛涨近25%。2016年可以说是黄金白银的小牛市。


㈤ 2018年黄金现价多少升值空间大不大

根据目前市场价格来展示,黄金现货价格:273.8人民币/克,1294.3600美元/盎司;但是现在处于一个波动时期;具体想要每天查看黄金的价格可以去黄金树查看,每天实时更新;

㈥ 为什么贸易战大跌 黄金大涨

因为黄金才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货币,也最保值。

贸易战又称“商战”,指的是一些版国家通过高筑关税壁权垒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又通过倾销和外汇贬值等措施争夺国外市场,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报复和反报复措施。2018年12月20日,贸易战当选为2018年度经济类十大流行语。

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关税的总统备忘录;2018年3月2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

2019年5月13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9年6月1日0时起,对已实施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分别实施25%、20%或10%加征关税。对之前加征5%关税的税目商品,仍继续加征5%关税。

㈦ 我国是否允许出口黄金

2006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启动之前,只有央行可以进出口黄金。但自从上海黄金交易所启用,央行退出黄金进出口市场至今,除了中国银行之外,政府还没有批准任何一家国内商业银行进出口黄金。

㈧ 2018年黄金行情如何

刚刚过去的2017年,金价上涨了13%,国际现货黄金收盘于1300美元/盎司之上,录得7年来最大年度涨幅。2018年首周,金价延续2017年年末涨势,一度触及1325.88美元/盎司的三个半月高位,虽然目前金价涨势有所收敛,但2018年整体走势或不逊色于2017年。

投行普遍看好2018年黄金行情

根据2017年底集中发布的2018年展望报告,多数投行机构表示看好黄金的2018年走势。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全球大宗商品策略主管Bart Melek预计2018年黄金均价在1313美元/盎司,2017年以来的均价高出约4%。

CPM Group驻纽约总经理Jeffrey Christian指出,投资需求攀升对金价提供了支撑,他预计明年黄金均价将在1322美元/盎司。

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指出,欧美的政治不确定性因素众多,以及一些潜在的地缘政治危机来源,都有可能提振黄金需求。因此,黄金价格在今年有可能上涨,预计2018年底每盎司的交易价格为1350美元。

2018年购买黄金首饰需要注意什么?

购买黄金首饰最重要的就是,要购买正品。目前,市场上的黄金首饰从其含金量上可分为纯金和K金两类。纯金首饰的含金量在99%以上,最高可达99.99%,故又有“九九金”、“十足金”、“赤金”之称。

很多商贩用K金冒充纯金首饰进行售卖,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前一定要仔细辨认谨防上当受骗。接下来,小编就列举三种,供大家参考。

1、镀金首饰:手感轻飘

是在其它的金属首饰表面用电镀法镀上一层金色,颜色与真金首饰相仿,金黄光亮,新时较难辩认。但镀金首饰手感较轻飘,质地较硬,牙咬无印,用久易褪色。有的电镀不好的镀金首饰,颜色不是发红就是发白,或者发花。

2、色金首饰:凹凸不平

是指在其它金属表面包上24K或22K的金箔,如金箔的K数太低,其柔软性较差。包金首饰的外观与真黄金首饰相似,金光闪闪,又不易褪色,使人真假难辩。但仔细观察首饰的凹陷处、夹角处、背后等,可以发现有金箔凹凸不平,有翘边起皮的现象。

如首饰上有断裂接头,可从此看到金属材料的断面是外黄里白。此外,包金首饰的手感也较轻,质地较纯金首饰硬,牙咬无印,不易弯曲,久戴金箔易起皮脱落。

3、铜质首饰:色泽暗淡

色为黄中带红,发假,光泽较暗,质地较软,重量轻飘。铜合金首饰(铜锡合金),颜色发白,质硬质轻,久戴掉色,会使皮肤发黑。

最后,小编需要说的是,无论是镀金首饰、包金首饰、还是铜首饰、亚金首饰,一般不带类似黄金首饰的印签。此外,如果所带印签不同于黄金首饰,有的首饰刻有英文字母“GK”,其含义是“镀金”。如果印签字迹模糊不清、歪歪斜斜,消费者应通过辨认首饰上是否有印签、印签是否符合上述规定、印签是否清晰等方面内容,以判别黄金首饰真伪。

最后,2018年黄金或将大概率上涨,中长线布局开始,大好机遇就在眼前!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作者:百世论金macd5102

作者简介:黄金分析师,策略家,财经时评人

㈨ 央行限制黄金进出口审批什么意思

就是限制黄金进口的意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制定了《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办法》,现予发布,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
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行为,加强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黄金是指未锻造金,黄金制品是指半制成金和金制成品等。

第三条中国人民银行是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主管部门,对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实行准许证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需求,可以对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的数量进行限制性审批。

列入《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目录》的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口或出口通关时,应当向海关提交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签发的《中国人民银行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准许证》(附1)。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海关总署制定、调整并公布《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商品目录》。

第四条法人、其他组织以下列贸易方式进出口黄金及黄金制品的。应当按照本办法办理《中国人民银行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准许证》:

(一)一般贸易;
(二)加工贸易转内销及境内购置黄金原料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黄金制品的;

(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与境内区外之间进出口的。

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公益事业捐赠进口黄金及黄金制品的,应当按照本办法办理《中国人民银行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准许证》。

个人携带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境的管理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海关总署制定。

㈩ 中国有哪五大珠宝公司可以进出口黄金

我国在建国初期和很长时间内,一直对黄金实行严格的“统收统配”制度,取缔了任何形式的市场交易。1983年6月颁布的《金银管理条例》就是黄金“统购统配”政策的法律文件。《金银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办理黄金的收购和配售,制定黄金收购和配售价格,统一管理黄金进出口,负责审批黄金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及黄金来料加工业务。也就是说,在“统收统配”的制度安排下,凡金银收购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办理;凡需要使用金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审批和供应。也就是说,个人和机构严禁买卖黄金,就更别提进出口黄金了。只有人民银行代表国家买卖黄金,黄金实行严格的统购统销,价格实行国家统一定价。
过去,我国央行曾有关规定明确指出:个人出境只允许带50克黄金,私自交易判刑期5年。出入境黄金管理很严格,交易50克黄金以上非制成品即算做走私。个人携带的制成品黄金首饰一般不包含在内。但是数量过大也会进行检查。所以除了合理随身的首饰外,不可携带黄金出境。
80年代首饰市场逐步放开,黄金首饰可以实行来料加工,在外销售。
在2003年以前,我国只有中国人民银行具有黄金进口资格。即海外黄金进入中国市场,只能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这一个渠道。所以,这是一个半封闭、半市场化的渠道。
2003年3月,我国黄金市场开放一年后,经央行和外经贸部批准,中行、工行、建行、农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获得黄金进出口权。但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商业银行办理黄金进出口收付汇及核销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3]93号)显示,其进出口权仍须由央行代理进行。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为上海黄金交易所一级会员,具有代理黄金买卖等各项资格,因此他们开展黄金进出口业务后,被其买入的海外黄金可以通过上海金交所进入国内市场。从2002年10月31日上海金交所开业至今,国内黄金价格曾一路飚升,最高时比国际市场价格每克要高出许多,四家银行开展进出口业务后,不仅可以引进国外的黄金资源,同时也有助于国内黄金价格尽快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
随后,中国珠宝首饰进出口公司等6家企业获得央行批准,成为首批可以进口黄金及黄金镶嵌珠宝首饰的企业。但央行对具体进口方式及产品均有严格规定。
2005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网站上发布了《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
2005年12月20日至今,《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仍无下文。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政策处于胶浊状态。

阅读全文

与2018年中国出口黄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春生科技基金 浏览:819
沈阳新松股票代码 浏览:29
天能锂电投资理财是骗局吗 浏览:96
渤海信托电话 浏览:210
工资贷款包装犯罪吗 浏览:95
人民币的兑换哪个币最高 浏览:304
再生铜投资 浏览:70
传统外汇海星 浏览:897
期货外汇公司 浏览:388
掌众金额小额贷款 浏览:502
华天科技股票分析 浏览:746
海星股票 浏览: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714
帮贷宝贷款靠谱吗 浏览:92
ADx融资 浏览:380
p2p理财图片 浏览:939
国元证券基金托管 浏览:578
今日菜百黄金价格多少钱一克 浏览:29
速卖通外汇申报 浏览:89
人造肉概念股票基金 浏览: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