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想统计大盘盘中涨幅大于3%、5%、9.9%的个股数,并做成指标,谢谢
您好
任何一种股票软件和公式就是一个参考,您可以想一版下有几个股票软件可以赚钱,另外权这类股票软件和公式延后性很强,您操作的话不需要太跟股票软件较真,每天我作为操盘手这类软件和公式就是辅助,另外您要转化大智慧使用更加不科学了,建议您务实的研究股票模型计算和主力资金跟踪的方法以及经济数据研究,才是正确的事情。
㈡ 请教高手,如何编写一个副图指标,能统计出每天沪深A股涨幅大于9%的个股的总数量并连成线
需要有横向统计功能的软件才能做到。
编一条公式:
c/ref(c,1)>1.09;
然后在横向统计里设置,
最后再调用横向统计的那个数据就可以了。
㈢ 请问通达信有没有一个指标公式,能统计30天内下跌超过20%,股票数量的个数,并一定用图表形式来展现
N:=30;
ZDF:=(C-REF(C,1))/REF(C,1)*100;
XG:SUM(ZDF,N)<-20;
满足你要求的条件股票数量的个数,这个公式可以编写,
但是电脑计算时专,通达信用到纵向统属计,数据很大很多,会出现卡死,甚至崩溃死机。
你看到的秃瓢是软件自身带有的功能。
㈣ 求一个股票指标公式(通达信):最近1个月内,A股中个股涨幅超过沪深300指数涨幅的股票个数
可以编写通达信1个月内A股中个股涨幅超过沪深300的股票个数的指标
效果如下图
㈤ 通达信 行业板块 涨跌停 公式指标
可以编写行业涨跌停占比指标。
指标不光可以在行业板块下用还可以在概念板块下也可以使用
效果如下图。
㈥ 通达信,请教怎么做一个统计当天或者是监控当天涨停和跌停股票数量的指标出来,副图!
可以用通达信编写显示当日涨跌停的个股数量,但前提是你要说明一下计内算涨跌停的方法例容如是计算所有的包括科创st的还是排除这些的,
例如下图计算A股涨跌停数量并做成了柱状图,红色为涨停数量,绿色为跌停数量
(注意计算不需要新建什么自定义板块每天添加新的股票,直接用可以出现新的股票会自动加入计算)
㈦ 通达信怎么在历史行情指标排序上显示板块的涨停股个数
可以通过编写指标公式实现,在通达信历史行情指标排序上显示板块的涨停数量,你是想显专示个股所对应行属业的板块涨停数量呢,还是每个板块下的涨停数量呢,这需要说明清楚具体条件才好编写公式。
还有涨停是否需要剔除科创,上市未开板的股票等具体条件。
例如下图板块涨停数量指标就可以用在历史行情指标排序。效果如下图
指标可以用在副图上显示板块每日的涨停。
也可以用在历史排序上
该指标统计涨停范围包括st,科创,普通涨停。
㈧ 通达信公式统计当天符合某条件的股票数量
30日均线上方股票比例=(当天收盘价高于30日均线的股票数量/ 市场全部股票数量)×100%
公式:
1、自定义数据统计
{横向统计(30日线上、30日线下)}。
大于30:IF(C>MA(C,30) AND V>1,1,0); {生成30日线上横向数据。
小于30:IF(C<MA(C,30) AND V>1,1,0); {生成30日线下横向数据}。
2、比例曲线
线上股:=SELFDATA('30日线上');{对应横向数据 '30日线上。
线下股:=SELFDATA('30日线下');{对应横向数据 '30日线下'。
总家数:=线上股+线下股。
30日上比例:线上股/总家数*100。
(8)通达信涨跌股数量统计的指标扩展阅读:
1、当股价突然拉升并远离当天均价时,可以果断地抛出手中的一部分股票,待股价回落时再把它买回来。如果你判断准确并且“落差”较大,你会发现你刚刚卖掉的那几千股不仅可以一股不少地买回来,还可以多买几百股;
2、股价一直横盘,很可能向下破位,你不妨跟着“杀跌”。在更低的价位上再买入,这时买入的股数肯定比卖出时多。
当然这么做需要有很好的盘面感觉,而且一定不能计较你当初投入多少钱、套住多深。
不管是“高抛低吸”还是“往下做”,其唯一的目的就是努力把股票的数量越做越多,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在未来股价进入上升通道时,由于“乘数”和“被乘数”都变大了,故而能尽早解套、获利。
㈨ 请问高手通达信中统计沪深两市每日涨幅4.5%以上个股数量的指标如何写,先谢过啦
动态市盈率=股价/(2011/2012)每股收益
往回看5年
算出它的每股收益增长率
就能测算出它以后的每股收益
当然,这只是估值
㈩ 通达信显示最近涨停板数量的指标,如下图
你图中复的副图指标不制明白什么意思,但是那个什么z0显示有多少个涨停这个,很简单.
用下面的公式就是z0一直到z19.
X:=SUM(C=ZTPRICE(REF(CLOSE,1),0.1),20);
Z0:X;
Z1:REF(X,1);
Z2:REF(X,2);
Z3:REF(X,3);
Z4:REF(X,4);
Z5:REF(X,5);
Z6:REF(X,6);
Z7:REF(X,7);
Z8:REF(X,8);
Z9:REF(X,9);
Z10:REF(X,10);
Z11:REF(X,11);
Z12:REF(X,12);
Z13:REF(X,13);
Z14:REF(X,14);
Z15:REF(X,15);
Z16:REF(X,16);
Z17:REF(X,17);
Z18:REF(X,18);
Z19:REF(X,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