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就是从南方来的资金,通常指通过香港市场流入A股的资金,也就是所谓外资。南向资金,自然是南下流入香港市场的资金了。
在股市中,“南”代表中国香港,“北”代表中国大陆。从沪港通衍生出来的概念。香港买沪市叫北上,沪市买香港叫南下。
8月19日,北向资金净流入84.83亿元,为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第六大单日净流入规模。同时,近期央行披露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占外资持股比例达63.71%。
沪深两市高开高走,放量攀升,午后涨幅进一步扩大。截至8月19日收盘,上证综指上涨2.10%,收于2883.10点;深证成指上涨2.96%,收于9328.97点;创业板指上涨3.5%,重回1600点上方。
(1)北向沪股通香港交易所71扩展阅读
中国大陆资本流动是受到管制不是自由流动的,但是香港的资本流动是自由流动的,人民币升值期间会有很多香港资金和国际资金通过各种非正常渠道进入内地,博取人民币升值的收益。
二季度大盘呈下跌态势,北向资金整体出现净流出,不过持股市值不降反升,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北向资金的选股能力。
从北向资金增持的前十大个股来看,医药股最受青睐。这与海外资金行业偏好一致。目前以养老金为代表的海外长线资金最青睐的行业为信息科技、医疗健康、公用事业和电信通信。
② 港股通和沪港通的区别,深港通好还是沪港通好
首先,两者规模、数据机理上会有些许不同
因上海、深证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在风格上存在天然的差异,沪港通和深港通在影响及作用机理上会有些许不同。
首先,深圳交易所股票数量占据了整个A股上市公司的60%,包括深圳主板、中小板以及创业板,与上证股票相比,深交所股票平均市值更小,交易及活跃度水平更高;
其次,从两市公司市盈率和市净率的走势可以看出,自09年之后深证股票估值水平大幅超越上证,当前深证股票平均市盈率大概是上证的两倍;再者,15年以来上证380的换手率普遍低于深证成指和中小创新指数,尤其是中小创新指数在活跃度上要显著领先;
最后,通过对比沪股通和深股通标的股票的差异,明显看到深股通标的中小盘股比例明显提升,以深港通方案获批当天收盘价格计算,满足深股通北向标的股中一半以上的股票市值都集中在60-200亿。
由此,在未来扩容后,深港通与沪港通的交易特征可能会出现显著分化,二者将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
其次,深港通与沪港通成互补
市场各方都在静待深港通的开通。此前,港交所总裁李小加曾披露,监管层倾向于11月中下旬以后的某周一开通,且尽量不靠近圣诞假期。安信国际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研究总监韩致立透露,11月28日、12月5日将是开通的热门日期,对应公布时间为11月12日至13日及11月19日至20日。
尽管此前深港通备受关注,但境内投资者对其依旧有所陌生。香港交易所中国客户关系及市场推广部助理副总裁张晓夏表示,深港通是在沪港通的政策框架下推行的,其监管制度、结算和交收等制度和沪港通完全对应、配套。但与沪港通相比,深港通有两大突破:一是取消总额度限制,仅保留每日额度;二是涵盖标的得以扩容。
张晓夏解释,沪港通作为互联互通的第一个机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保证大陆与香港两地市场不会出现太大程度的冲击,我们为其限定了总额度。但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他们在进行中长线布局时总有一个顾虑,即如果在布局中,这一总额度用完了该如何处理?政策上能否批复新的额度,始终是一个风险。深港通取消总额度限制,让海外资金和内地资金更为顺畅的进入到对方市场中。深港通的开通将两岸三地的三大交易所联系起来,使其成为一个事实性的共赢交易市场。
对于海内外投资者而言,深港通下有了更多的投资标的,这与沪港通形成有效互补。
第三,对港股的影响力,深港通>沪港通
( 1)人民币及A股背景的转变,引发资金南下潮:沪港通于2014年推出,相对2014年,目前的人民币贬值压力明显加大,而当前也没有A股的疯牛行情。加上港股处于估值洼地,以及港元与美元挂钩而美元作为避贬值的安全岛,资金南下的意欲明显增加。
( 2)互联互通将包括ETF品种: ETF作为一个便利的投资产品,极具吸引力,尤其对一些不太熟悉市场的投资者。香港的ETF投资产品非常丰富,ETF的纳入将能吸引更多资金南下,发行机构也会加大力度在港推出相关ETF产品。
(3) 后续会有更多互联互通措施:如李小加所指,深港通开通,完成了港交所市场的股票通,之后会进一步完善、增量、扩容。今后,将向其他的股票通、一级通、衍生通、商品通、债券通不断的进军。
(4)海外资金加入追逐。深港通获批推出,将催化外资加速抢滩港股,毕竟港股估值偏低。6月下旬起,港元一直保持强势(在强方兑换保证区域徘徊),一定程度反映海外资金的流入。
以上就是深港通与沪港通的区别,但就目前而言,“深港通”的总体方案设计仍然遵循了沪港通的基本原则,来自两市公司风格及板块差异的影响在短期可能不会得到充分体现。
③ 深市港股通和沪市港股通有什么区别
对比发现,两者不同点在于投资标的股票。
相较沪港通,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增回加了:市值50亿港币以上答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
最大的区别在于深市有中小板和创业板,深市的成长股是沪港通和港股市场的补充。与沪港通类比,深港通的标的不局限于A/H股同时上市,而将包含深市成分股;由于深市成分股与沪市有很大区别,这将丰富香港投资者的投资范围,但中国的高估值成长股能否得到香港投资者认同有很大悬念。
④ 股市里面,什么是北向资金什么是南向资金
北向资金,就是从南方来的资金,通常指通过香港市场流入A股的资金,也就是所谓外资。南向资金,自然是南下流入香港市场的资金了。
在股市中,“南”代表中国香港,“北”代表中国大陆。从沪港通衍生出来的概念。香港买沪市叫北上,沪市买香港叫南下。
2019年8月19日,北向资金净流入84.83亿元,为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第六大单日净流入规模。同时,近期央行披露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占外资持股比例达63.71%。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16473.00亿元,较一季度末的16838.88亿元减少365.88亿元。此外,二季度大盘呈下跌态势,北向资金整体出现净流出,不过持股市值不降反升,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北向资金的选股能力。
(4)北向沪股通香港交易所71扩展阅读:
中国大陆资本流动是受到管制不是自由流动的,但是香港的资本流动是自由流动的,人民币升值期间会有很多香港资金和国际资金通过各种非正常渠道进入内地,博取人民币升值的收益。
二季度大盘呈下跌态势,北向资金整体出现净流出,不过持股市值不降反升,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北向资金的选股能力。
⑤ 什么是北向资金和南向资金
1、北向资抄金:北向资金又被称为北上资金,北向资金通常是指通过沪、深港通从香港市场流入A股的资金,即资金由南向北进入A股市场。在中国股市中,一般“北”指的是沪深两市的股票,“南”指的是指香港股票。
2、南向资金:南向资金是指内地的投资者通过沪、深港通买入香港联交所股票的资金,即资金由北向南进入港股市场。内地的股票也有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而这个资金被称为南下资金。
(5)北向沪股通香港交易所71扩展阅读:
北向资金和南向资金的区别:
1、投资者不同
南向资金的投资者主要是内的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而北向资金的投资者主要是来自香港或者国际上的投资者。
2、资金流向不同
南向资金是指内地的投资者通过沪、深港通买入香港联交所股票的资金,即资金由北向南进入港股市场。北向资金通常是指通过沪、深港通从香港市场流入A股的资金,即资金由南向北进入A股市场。
3、每日限额不同
南向资金包含了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前往香港的资金,每日限额是沪港通下港股通和深港通下港股通每日额度各420亿元人民币。北向资金包含了通过港交所来到A股的资金,沪股通和深股通每日额度为各520亿元人民币。
⑥ 港股今天交易为什么北向资金停止进入了 是什么原因
因处于劳动节及香港佛诞日假期期间,昨沪股通及深股通关闭,5月6日照常开通。
⑦ 沪股通 港股通 北向 南向 什么意思
北上是香港人买A股。南下是内地人买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