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国2014年国债发行情况
2014全年共发行;
凭证式的发行4次;分别是3年和5年期;利息是5%,5,41%,时间;3月10日,6月10,,9月10日,11月10日
电子式发行5次;分别是3年和5年期;利息是5%,5,41%,时间;4月10日,5月10日,7月10日,
8月10日,10月10日
且每次发行都在当天银行开业2小时左右销售完毕。
⑵ 2014年的国债利率是多少分别的年限
2014年已经发行的储蓄式国债的年利率:
三年期 5% 五年期 5.41%
上个月发行的凭证式国债和本月发行的电子式国债都是这样的。
⑶ 国债规模的衡量指标
国债偿债率(10%以内)
国债依存度(警戒线20%)
国债负担率(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发达国家不超过60%)
国债债务率
3%的赤字率,60%的债务率
借债率(国际以10%控制上限,我国按照西方的经验3%-5%)
⑷ 2014年国债利率是多少
2014年最新的国债利率为:
3年期的为5%,5年期的为5,41%。
这是7月10日发行的电子储蓄式国债的利率。
⑸ 2014年国债利率多少
2014年国债利率是年利率4.42%。
财政部决定发行2014年记账式附息(五期)国债(以下简称本期国债),本期国债计划发行280亿元,实际发行面值金额280亿元。据了解,本期国债期限10年,经招标确定的票面年利率为4.42%。
投资者需使用个人国债账户和对应的资金清算账户(存折或银行卡)认购储蓄国债(电子式),单一个人国债账户购买单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最高限额为500万元。
国债利率影响因素:
1、在市场经济国家,市场利率是制约国债利率的主要因素。市场利率一般是指证券市场上各种证券的平均利率水平。一般的原则是国债利率要保持与市场利率大体相当的水平。
2、国债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场利率或银行利率,但二者并非完全一致,一般可以略低于市场利率。
这是因为国债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信用等级较高,安全性好,投资者即使在收益上有所损失,也愿意认购国债,这是世界上一般国家国债利率都稍低于市场利率的主要原因。
3、我国发行国债的历史较短,同时受客观经济条件的限制,对国债利率的选择还处于探索阶段。国债的利率水平和结构不尽合理。
从一般趋势来看,在利率水平上,国债利率应略低于市场利率或略高于银行利率。在利率结构上,应对不同期限、不同用途的国债规定差别较大的结构性利率。
⑹ 2014年国债利率表是多少
3月10发行的是凭证式国债,3年期利率是5.00%,5年期的是5.41%。
⑺ 公债规模衡量的指标有哪些
公债规模的衡量指标[1]
1.绝对量指标
一般来说,衡量公债绝对量的指标有以下几种。
(1)公债总额,也称公债余额,是指政府现存且尚未清偿的债务总额。这一指标反映了政府的债务总规模。在没有短期公债的情况下,公债总额是当年新债发行额与历年公债累计余额之和。
(2)公债发行额,是指政府在某一年度内发行债务的数额。这一指标是从政府收入角度衡量公债数量。在平价发行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发行手续费等因素,公债发行额就是这一年的公债收入。
(3)公债还本付息额,是指在某一年度内政府对公债的偿还额。这一指标是从政府支出角度衡量政府的债务负担。只有当公债发行额大于公债还本付息额时,政府才有公债净收入可以利用。
2.相对量指标
对公债规模的衡量除了可采用绝对量指标外,还可以采用相对量指标。而且由于相对量指标综合考虑了公债数额与国民经济和财政状况之间的关系,所以,相对量指标更具有普遍意义。国际上通用的公债相对量指标主要有三个,即公债依存度、公债负担率和公债偿债率。
(1)公债负担率。公债负担率是指公债余额占当年GDP的比重。用公式表示如下:
公债负担率=
当年公债余额
× 100%
当年GDP
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国宏观经济对政府债务的负担能力。一般来说,公债负担率越高,国民经济承受债务负担的能力越大,财政的偿债能力也越强。
(2)公债依存度。公债依存度是指当年的公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用公式表示如下:
公债依存度=
当年公债发行额
× 100%
当年财政支出额
该指标包括两种计算口径:当分母是国家财政总支出时,称为国家财政的公债依存度;当分母是中央财政总支出时,称为中央财政的公债依存度。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国财政支出对公债的依赖程度。公债依存度越大,说明财政的基础越薄弱,对债务收入的依赖程度越高,财政潜在的风险也越大。
(3)公债偿债率。公债偿债率是指公债的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用公式表示如下:
公债偿债率=
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
× 100%
当年财政收入额
公债偿债率指标反映了财政还本付息的能力。公债偿债率越高,扣除公债还本付息支出后,可供财政支配的收入份额越少,财政收入的压力越大。
除上述三个指标外,衡量公债的规模还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参考指标。例如公债发行额占当年国民收入的比重、公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等等。
⑻ 中国国债购买量,到2014年现在有多少了
环球外汇——(7月16日)美国财政部(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公布的国际资本流报告(TIC)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中国累计增持超过一年期美国国债1072.1亿美元。
中国前5个月的增持规模是该数据自1977年有记录以来最大的,甚至超过了中国去年全年810亿美元的新增购债规模。
数据显示,目前包括短期国债在内,中国总计持有美国国债1.2709万亿美元,仍是美债最大持有国。而去年12月底,中国持有美债总量为1.2700万亿美元;若不计短期美国国债,截止5月底,中国持有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总量为1.2633万亿美元,去年12月底为1.156万亿美元。
⑼ 简述衡量国债规模的相对指标及意义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状况我国国债发行始于1950年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1954年—1958年又相继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其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终止了政府举债融资,我国成为世界上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从1981年开始恢复发行国债,国债的发行主要用于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由于当时弥补财政赤字可以向银行透支,因此,国债发行规模较小,增长较慢。从1994年起,国家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出台了《预算法》,规定财政赤字不允许向银行透支,使得国债发行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并在以后逐年增加发行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大量发行国债筹集建设资金以投入基础设施等建设,为此,1998年国债规模达3310.09亿元。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至2006年发行量达44556.4亿元(详见下表)。我国国债对支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发行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
⑽ 国债利率表2014十年是多少
解析如下;2011年记账式附息(八期),10年期,票面年利率为3.83%.参考资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贝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