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黄金交易 > 中国近十年黄金走势

中国近十年黄金走势

发布时间:2020-12-29 10:56:29

『壹』 黄金十年的经济建设

1930年-1936年间,工业部门增长率达到8-9% ,尽管估计有这样的增长率,但增长的起点很低,在民国的40年中,整个工业部门在国内生产中所占比例基本没有变化。
工业成长显著的分别为电力工业、煤炭工业。农业方面,也有以乡村自治、合作社和平民教育为三大乡村建设政策,并开始在外来资本的冲击下被动享受到的近代经济 。此阶段中国经济在官僚资本及私有资本化的历程颇有很大弊端,但在轻工业逐渐成形鼓舞下,中国的近代工业化初现端倪。
1933年,中国的工厂、手工业、矿业和公用事业的产量,仅构成国内净产值的10.5%。手工业产量占工业部分的67.8%;工厂占20.9%;矿业占7.0%;公用事业占4.3%。估计为4691万的非农业工作人口中,1213万(25.9%)受雇于手工业,113万(2.4%)受雇于工厂,77万(1.6%)受雇于矿场,4万(0.09%)受雇于公用事业。
黄汉民通过对30年代工业产值发展趋势的分析,指出虽然1930年代前期中国的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但工业发展总趋势是在跌宕起伏中继续有所发展,并在1936年达到了近代历史上最好水平。例如发轫于1920年代的针织、丝织、染织、印染、毛纺织等轻工业都有长足发展,而且又产生了一批新兴行业,如电器用具工业、电机工业、染料工业、酒精工业、酸碱工业等等,新兴行业又促进了工业部门结构调整。此外产品种类增多,一小部分国货产品开始替代了进口外货。其次,工业地区分布也在扩大,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有了提高 。
十年建国时期中国重工业建设,主要以国防工业为核心。具体工作则是由资源委员会进行的。1932年11月成立的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4月改名为资源委员会),主持者是钱昌照、翁文灏,其他委员还包括著名学者胡适、丁文江、杨振声、张其昀、吴鼎昌、张嘉璈、陶孟和、范锐、吴蕴初、刘鸿生、万国鼎、沈宗瀚、王世杰、周览、徐淑希等人。1930年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主要是由这些人主持的。这个机构和这些学者,为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1935年4月,国防设计委员会与兵工署资源司合并,改称为“资源委员会”,隶属于军事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创办与国防有关的工矿企业。1936年3月,资源委员会根据国防需要和可能的经济能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预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内地建设与国防需要直接相关的重工业和矿业,充实中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但是因腐败和资金短缺,以及战争破坏,导致重工业大部分成为纸上谈兵,无从落实。
由于国民政府的重视与推动,上述重工业及厂矿,小部分已建成投产,而大部分都停留在筹备阶段。在冶金工业方面已建成的有湖南茶陵铁厂、湖北灵乡铁矿、江西钨铁厂、四川彭县铜矿、湖北大冶、阳新铜矿、中央炼铜厂、湖南水口山铅锌矿、云南锡矿、青海金矿、四川金矿等;在燃料工业方面,有江西高坑煤矿、天河煤矿、湖南湘潭煤矿、河南禹县煤矿、四川巴县、达县石油矿等;在化学工业方面,有氨气工厂及无水酒精厂等;正在筹备举办中的有中央机器制造厂、湖南湘潭飞机发动机厂、中央电工器材厂、中央无线电机制造厂、中央电瓷制造厂、四川长寿水电厂等等。
1937年,这些工厂的产品产量为钢铁3万吨,电力153.3万度,煤2万吨,净钨砂1.2万吨,锑1.46万吨,精铜9吨,铁砂0.63吨,电报机425具。
这些厂矿的建成和投产,奠定了战时国防工业的基础。因为资源委员会设立的这些厂矿大多是当时国内没有或非常缺乏的行业,不少与国防建设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钢铁工业、飞机制造业、电工电料业、化学工业、钨、锑等矿产业。
抗战开始后,资源委员会兴办的已运转的各个重工业机器设备,有不少都拆迁到大后方,成为当地工业生产的骨干企业,提高了大后方的工业水平,继续为直接支持抗战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
不过在这段期间,晚清时候建设的汉阳钢铁厂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年钢产量稳定在5万吨,该厂于1925年停止生产,国民政府统治十余年间始终没有恢复生产,惹起争议。不过有论者指汉阳钢铁厂自1925年起十多年未能恢复生产可能跟它自1904年起长期向日资举债终致日资所入侵有关。另外民国时期,中国炼钢水平极端落后,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钢铁价下滑也是重要因素。 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本是中国国民党立党纲领之一,早在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就在同盟会的纲领中列入了“平均地权”的内容。北伐后,国民党宣布其农村政策:“改良农村组织,整理耕地,制定最高租额之法律,增进农人生活。”其城市政策是“颁布劳工法及工厂保护童工及女工。”1926年10月,北伐军进军湘、鄂期间,为动员农民支援北伐,国民党在广州召开有大量左派参加的中央和各省区代表联席会议,通过《最近政纲》,规定“减轻佃农田租百分之二十五”,减轻农民负担,统称“二五减租”。1927年5月,国民政府颁布《佃农保护法》,规定“佃农缴纳租项不得超过所租地收获量百分之四十”,“佃农对于地主除缴纳租项外,所有额外苛例一概取消”,“佃农对于所耕土地有永佃权”。但真正实行过的只有浙江省,该省的“二五减租”幅度较大,佃农实际所得远大于地主,因此,自始即受到城乡地主阶级的强烈反对,最终浙江省政府迫于压力取消了减租办法,而大部分省份连装模作样的减租条文都没有。
总括而言,国民政府在平均地权的措施上,因遇到阻力甚大,能力先天不足。旋即停止实施,几乎没有什么建树。
农村复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复兴农业是国民政府这一时期喊得颇为响亮的口号。其目的除了发展国民经济之外,也是为了消除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改革运动带来的影响。政府设立了农村复兴委员会等一系列农业结构,任常委担任首脑。政府救济农村金融,减免部分农产品税,对进口粮食征税;设立农业实验所指导农业生产,开办农业推广区等。治理黄河、淮河、长江以及太湖等水利委员会也相继成立,以兴修水利工程。尽管国民政府为农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挽救农村经济的措施发挥的实际效用有限,几乎属于空中楼阁,政策基本上可以算是破产的。
有论者指出整个十年建国期间,中国都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环境,地方的基层管治还须倚赖地主豪绅,国府并未能完全掌控农村政权,导致其施政收效甚微。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其次是中国的农业经济跟欧美的农业经济根本不同,中国属于一种小农经济,由于经营规模小,透过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这必须籍壮大工业并从农村大量吸取劳力,从而把农业人口控制在总人口的20%以内为前提,以当时中国落后的的工业水平显然是做不到的。既然无法实现机械化生产,也就难以实现农产品商品化,难言把整个农业推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1930年代中期以后,爆发连串灾荒,水利建设停滞不前,技术落后,不断的内战和紧接着爆发的抗战,最终把农民推向了难以生存的边缘。
技术改良
在农业技术改良方面,也是有气无力。例如在33-37年间,国民政府先后设立了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稻麦改良所和中央棉产改进所。工作就是引进美国棉种,改良小麦和稻米品种以及实验杀虫剂和化学肥料。到最后也未有实际成果。
除上述的研究机构外,国民政府也成立部门来促进农业发展。譬如行政院于1928年2月设立农矿部,1933年4月成立农村复兴委员会,1938年4月设置农产促进委员会。 1927年10月25日,国民政府制定《中央银行条例》19条,规定“中央银行为特许国家银行,在国内为最高之金融机关,由国家集资经营之”,并设筹备处于上海。1928年10月8日,国民政府修订《中央银行条例》为20条,由国民政府拨款2,000万元。11月1日,中央银行成立,总行设于上海。
1930年代的宋子文,任中央银行总裁期间对中国金融改革贡献不少。 厉行经济改革,统一货币,改革自清末以来金融货币制度混乱情况。国府早于1927年北伐之后,在英美的支持下使用白银为抵押,开始筹备统一货币。
1933年3月8日,国民政府颁布了银本位币制造条例,实行废两改元。具体办法规定1元银币为一切交易的本位币,每银币1元(成色为0.88,总重为26.6971厘米)易银7钱1分5厘。上海的金融机构于3月10日一律改用银元,其他都市自4月6日起一律改用银元。1933年7月1日起,中央造币厂的新银元开始流通。
在大萧条后期,美国为了转嫁国内危机,在1934年5月通过购银法案,提高银价大量采购白银。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由是年7月至10月中旬的3个半月,出口即达2亿元之巨,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原币制。有见及此,国府随即于1935年11月4日实施法币制度,将银本改变为外汇本位,以纸代银。
央行则随即出台新的货币政策,这对稳定中国货币非常成功,可以誉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彻底的一次币制改革。中国第一种全面流通的不兑现钞票法币的问世,完成了货币统一并使币值脱离银价,迈入了现代化管理通货。随之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开始加深,相对地,各地地方势力,甚至租界洋行的利益有所削弱,使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民间及中外银行所存白银和银元纷纷交给政府,半年之间,达国币8亿元。另一方面,纸币则逐渐代银元而为通货。银元的流通量在1933年3月约14亿元,自1935年11月法币开始流通,半年之间达9亿余元,到1937年6月达14亿余元。辅币方面上,中央银行于1936年2月开始发行20分、10分、5分镍质辅币及1分、半分之铜质辅币,以完成十进新制,解决当时辅币混乱的状况。
可惜国民政府大量发行钞票支付内战军费,法币发行量急剧上升,最大面额高达六十亿元 。这使得法币政策的后续实施成为了世界罕见的恶性通货膨胀 。间接掠夺了大量国民财富,导致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财政税收方面,国民政府在此时期建立起统一的税务机构。以金融措施针对各地税务机构重叠、税关林立、滥收税政、擅自留中央税款弊病全面整顿,改革税政,统一征收机关,使各项税皆归统税机关征收。
在实行关税上力争自主:1928年到1934年,先后和外国政府多次谈判,通过四次关税改革,使海关关税大为提高,显著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大改善了十年建国初期财政紧绌的劣势。不过在收入提高的同时,开支也随着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内战频繁和腐败大增缘故。
右图列出南京政府1928-1937年间九个财政年度的主要收入和支出。省和地方政府的支出在1938年以前数量仍然很大,以后在战争时期,与中央的支出相比急剧下降。但即使把省和地方政府的支出加在中央政府的支出上,总数也仅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一个很小的比例,在1931-1936年期间,仅占3.2-6%。美国可以比较的数字是1929年占8.2%,1933年占14.3%,1941年占19.7%。就国民收入而论,国民政府的支出为数很小,这既反映了国家税收基础的狭窄,也反映了有限规模的现代经济部分,这个部分实际上被要求承担国民政府税收的最大负担。
赤字的弥补主要靠借债,1927年至1937年间,政府所借各种内债共达35亿6,700万元。偿债及军费支出占整个支出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偿债支出占25%到20%,1927年至1935年间,共偿还债款31亿1,000余万元,包括内债22亿1,000余万元,外债6亿3,000万余元,赔款2亿8,000万余元。
在1928举行的全国财政会议上,中央政府正式把产生国民收入的65%田赋让给各省。这在当时与其说是一种政策,目的在于改进从北京政权继承下来的公认是混乱的财政管理,不如说是南京政府对政治现实的一种承认。它意味着,为了报答空泛的政治支持,中国的中央政府放弃对一部分经济的任何财政要求。放弃了对一种不公平的田赋制度进行彻底检查的任何尝试,结果是一大部分潜在的农业税收被截留,社会不能将它用于公共福利。
国民政府在整理财政的过程中,还建立预算度、推行直接税、废除苛捐杂税和废除厘金。废除厘金方面,1927年7月,国民政府颁布裁撤国内通过税条例,但因时局动荡,延至1931年1月1日实行。至1931年6月,各种厘金及由厘金变名之税捐,一律取消,使国内货物得以畅通无阻。在废除苛捐杂税方面,国府1934年7月通饬各省废除苛捐杂税,至1937年的3年间,全国25省市共废除苛杂7,100多种,废除款额达6,700多万元。在推行直接税方面,1936年7月公布“所得等暂行条例”,是年10月1日正式起征,首先开征的为公务人员薪给报酬所得,和公债存款利息所得,到1937年1月,又推及其他方面。这四点财政措施,足以纳中国财政于正轨。
就在中国迈向工业现代化之际的1937年起,日本发动了中日战争,并陆续大量增兵入侵中国。据统计,1930年代末期-1940年代中期的中国,因为此战争所造成的损失至少6000亿美元,而后果就是让中国现代化进程至少延宕20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53年之后才得以恢复。

『贰』 中国楼市是否还会有另一个“黄金十年”

中国楼市不会有另一个“黄金十年”。
可以预见,到2020年,中国房地产的刚版需,会比现在大幅下权降达到三分之一左右,因为适婚人口大量减少,城镇化速率大幅下降,所以在大城市的商品房需求也会明显减弱。
事实上,三四线城市房价已经没的涨了,一二线城市房价,因为人口暂时还有流入的原因,还能维持几年的好光景。但是,从2021年开始,中国人口开始小幅下降,并且每年下降的人口数量会逐渐增加。到2030每年减少的人口数量将超过500万。到2040年每年减少人口数量达到1000万左右,并且这种人口大幅下降的状况会持续40年左右。如此长时间大幅的人口减少,恐怕没有那个城市的房价能幸免。当然,如果以汇率大幅贬值来缓解房价下跌,那么到时候就不是房价降不下来,其他物价都飞天了。

『叁』 十年前的黄金和现在的黄金相比哪个更好

黄金作为一种来金属实物,质源量只能用纯度来衡量。通常情况,越纯的黄金价值越高,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黄金的纯度会越来越高,从技术角度,现在的黄金冶炼技术肯定比十几年前的好。但是现在作为商品买卖的黄金首饰,根据不同的纯度分不同的种类,与十几年前的比较,肯定有好的,也有差的。

『肆』 2000年到2010年为什么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黄金十年

从国内来看,国家在经济、教育、文化、科技、军事、国防、民族上都做了较为完善的统筹安排,特别是经济和科技两方面。在经济是龙头的前提下,大力加大对科技教育的经费投入,如2000年的两免一补政策,及鼓励创新的政策。

在民生方面,国家也做了不少努力,免除农业税,这不仅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而且在某种层度上,减少了生产成本,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是不容易的。继续改革开放的良好风气,积极参与世纪间的交流,当然我把它也归于国内因素,主要是政策原因。

在我国特色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国由企业及各大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将他们推到市场当中,进行竞争。使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从而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国内民族大融合,先富帮后富,去的良好效果。国内统筹资源,人力,物力,资金,协调各地区的发展,因地制宜。

国外的话,中国2001年加入WTO组织,逐渐融入到世界竞争当中,坚持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不断发展自己。在本世纪,世界呈现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状态,给我们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并且在2001年的911事件,为我们的发展赢得一定的空间,主要是美国改变了对我国的战略政策,因为我们都知道,在20世纪末,我国发展最大的阻力是来自于美国,而911给美国的打击使美国从新审视与我们的关系,因此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虽然有悖于国际和平)。

还有就是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也是一大保证,如与东盟等。

综上,在国内和国外的两个因素下,中国迎来黄金十年。









(4)中国近十年黄金走势扩展阅读:

重要意义

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

一、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并加快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实施步伐,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村困难群体的亲切关怀。

认真落实好这项政策,对于促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密切配合,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两免一补”资金不得用于城区、农村比较富裕家庭的学生,也不得平均分配、轮流享受。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的少数民族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要予以重点支持。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贫困家庭学生优先进行资助。

中央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应统一纳入省级财政国库管理,实行分账核算,集中支付。

三、中央财政从2005年春季起将提高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小学每学期每人35元、初中70元、特教35元。中央免费教科书的范围必须是国家规定课程必设科目的教科书,不包括地方课程教科书及各种辅助性教材。地方课程使用的教科书,由地方财政免费提供。

四、中央免费教科书要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由省级教育、财政部门委托有资质的政府采购机构进行统一采购,降低出版、发行等环节的费用。节省的资金继续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使受助范围不断扩大。

各地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中央补助标准,合理确定免费教科书版本。凡通过政府采购等能够将价格压到补助标准之内的,可以选用彩色版教材,否则应选用黑白版或双色版教材。同一学校、同一年级教科书种类、版本要做到一致。

五、各地要严格实行资助政策公开、资助对象公示等制度,资助范围和工作程序要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等有关方面的监督。

六、各地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同时,确保地方政府负责的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的落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免杂费资金由地方财政在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有资金中统筹安排,足额到位。

2005年年初预算已经安排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的地区,要优先用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尚未安排资金的,也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确保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的落实。

从2005年春季学期开始,凡享受中央免费教科书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地方政府必须同时免除杂费,免除杂费的标准要严格遵守“二费制”标准,并且不得再以任何名目向学生收取其他费用。

各地要结合财力,逐步对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并在2007年底以前落实,补助形式和补助标准由地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七、各地要加强对“两免一补”工作的组织领导,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既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又要合理分工、明确责任,确保“两免一补”工作的顺利实施。

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分配管理中央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筹集和管理地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会同教育部门确定贫困家庭学生的标准和范围,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等。

教育部门主要负责收集涉及“两免一补”政策的有关基础数据,组织确定资助对象,组织发放教科书;会同财政部门确定免费教科书种类、版本等。省级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工作。

八、中央财政对于“两免一补”工作做得扎实、资金安排到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通过中央对地方基础教育“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给予奖励;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地区给予通报批评,性质严重的按规定通过相关财政手段处理。

『伍』 黄金价格十年走势图为什么升了又降

黄金来为美元信用体系对标自,与美元指数明显负相关。从本质视角来看黄金为美元信用体系的对标,后者可用美元指数表征。

历史回溯表明大多数时段金价与美元指数明显负相关,因而认为研究金价大致等同于研究美元信用体系,即美元指数,而美国经济及货币(利率)相对于其他经济体的强弱为影响美元指数的关键性因素,也即影响金价的关键性因素。

并非所有的通胀及风险事件对金价都有助涨作用。从中长期视角来看,黄金的抗通胀属性并未脱离“黄金本质为美元信用体系的对标”的分析框架,因为历史上每轮金价走强往往对应美元信用体系的示弱(或坍塌),此时美国经济往往相对走弱,呈现高通胀(或通胀中枢上移)。

(5)中国近十年黄金走势扩展阅读

而不同类型的通胀对金价影响各异:

1)温和通胀预示美国经济向好,此时金价大概率走弱或横盘;

2)恶性通胀(或经济泡沫化)预示美国经济陷入泥沼,此时金价往往走强。从短期视角来看黄金的避险属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回溯表明只有冲击到美国自身经济及信用体系的风险事件才能对金价产生明显影响如石油危机及次贷危机。

『陆』 黄金十年内价格最高是那年

你好,
黄金十年内价格最高的是2013年7月,黄金现货价格: 316人民专币/克
2016年06月06日
黄金现货价格: 262.03人民币/克
黄金(Gold)是属化学元素金(化学元素符号Au)的单质形式,是一种软的,金黄色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金是最稀有、最珍贵和最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国际上一般黄金都是以盎司为单位,中国古代是以两作为黄金单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

『柒』 能看到近十年黄金K线图、分时图的软件,无论国内外,只要能有这方面数据就行

如果单是国内抄的数袭据,所有软件都可以。
只要下载了历史数据,就可以看到这些年来的所有走势,包括K线和分时。
以通达信为例,下载了历史数据之后,切换到某个股票的K线,移动方向键的左右键,移动到你想要的某个日期,回车,就会显示那天的分时走势。

外国的不了解,我想也是差不多的,因为所有的走势都是保存在数据库里的,投资者应该可以调用作为参考研究。

『捌』 近十年黄金价格走势

近十年黄金价格走势:最初2010年7月的平均黄金价格为1194.48美元/盎司,经过一番起落2020年7月黄金价格上涨至1773.5美元/盎司。整体是一个冲高回落再冲高的趋势。对国际黄金价格走势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8个。

1、金价美元:由于国际黄金价格以美元计价,黄金价格走势与美元汇率走势的关系变得非常密切,历史资料显示,两者常常呈逆向互动关系。

2、金价原油:众所周知,抗通胀是黄金的一个主要功能,而国际原油价格又与通货膨胀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国际黄金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具有正向运动的互动关系。

3、商品市场:随着金砖四国经济的崛起,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需求日益增强,再加上国际对冲基金的炒作,导致有色金属、贵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从2001年开始强势上扬,高企的价格引起了全球经济界的担忧。

4、股票市场: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黄金价格的走向与经济状况、股票走势相反。这种变化体现了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如果投资者预期经济发展前景良好,预料股市将繁荣发展,自然会将更多的资金投向股票市场,黄金市场的资金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

5、政局震荡:国际政局和各国之间的战乱也常常影响黄金价格。当出现政局动荡或战乱时,经济发展会受到相当负面的打击,这种情况将造成通货膨胀,人们会把目光投向黄金投资,这时黄金价格可能会大幅上涨。

6、中央银行:世界各国央行是黄金的最大持有者,假如央行开始抛售黄金,那黄金短期内价格将会下跌。

7、金融危机:当金融危机来临,人们会觉得将钱存在银行并不安全,于是大量资金将涌向其他投资渠道,例如买黄金。当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出现不稳定的现象时,黄金价格很大机会会出现上涨。

8、通货膨胀:如果一个国家的物价相对稳定,代表其货币的购买能力也稳定。如果一个国家发生通货膨胀,则该国货币的购买力将会下跌。这时市场资金将会转向黄金市场,从而推动黄金价格上涨。



(8)中国近十年黄金走势扩展阅读

黄金价格类型:

1、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包括现货和期货价格。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变化方向和幅度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因为市场走势的收敛性,黄金的基差会随期货交割期的临近而不断减小。从理论上来说,期货价格应稳定地反映现货价格加上特定交割期的持有成本。

2、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根据生产成本建立一个固定在市场价格上面的明显稳定的价格基础。随着技术的进步,找矿、开采、提炼等的费用一直在降低,黄金开采成本呈下降趋势。

3、官方价格:这是被中央银行用作与官方黄金进行有关活动而采用的一种价格。在准官方价格中,又分为抵押价格和记账价格。

『玖』 从长远来看,未来五年至十年黄金是上涨趋势还是下跌趋势

黄金具有避险属性和商品属性,长期是看涨的

『拾』 黄金在以后几十年里会贬值吗

当然会贬值!30年前前1克黄金,70元,今天一克黄金210元,表面看你的黄金没贬值,回增值答了三倍,实际上呢,30年来大部分物品的价格都涨了10来倍,黄金的价格才涨三倍,你说黄金是在增值还是在贬值?如果你30年前有几万元,你把都用来买黄金了,现在你把黄金都拿去换成钱,你自己说你是赚了还是亏了?

阅读全文

与中国近十年黄金走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期货松绑影响股市吗 浏览:999
股票上升五浪 浏览:988
上海杉众投资靠谱吗 浏览:332
11万台币兑换人民币 浏览:739
海美基金 浏览:316
外贸信托其他费用普通代扣 浏览:222
成都卖房买方贷款 浏览:317
3000阿里换多少人民币 浏览:947
昆山外汇管理局电话 浏览:938
股票里GDX是什么意思 浏览:106
美国期货每日交易时间表 浏览:730
一块钱英镑能换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226
古德理财投资公司 浏览:391
长江证券基金认购怎么撤回 浏览:148
me期货 浏览:756
公积金贷款1年 浏览:373
打新股票仓位 浏览:568
天涯推荐股票 浏览:999
股指期货最少多少资金 浏览:740
华枫投资 浏览: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