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本指标分解是什么意思
1、产品成本指标,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的分析方法。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正确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揭示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为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指标分解法是将一个相对复杂的指标分解成若干个子指标,再对每一个子指标进行研究,从而达到易于分析、便于实行的目的。常用的指标分解法有总分法和渐进法:总分法直接把核心数据拆分成若干个子指标,这些子指标组合起来就可得到核心数据;渐进法是按照数据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逐次获得各项子指标,最后得出核心数据。
❷ 成本指标公式是什么
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了企业在当期发生的所有成本费用所带来的收益版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权: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l00%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如果能够获得其他业务支出数据的,还应当包括其他业务支出数据。
如果无法获得其他业务支出数据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变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利润))×l00%
需要指出的是,成本费用利润率中的利润,应当是指营业利润,而非利润总额。这是因为:
1。利润总额中除了包括营业利润以外,还包括了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等非营业性收入在内。
2。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是用于反映企业的正常的营业活动获利能力,因此,成本费用只包括与营业活动有关的成本及费用,即营业利润前发生的各类成本及费用。
所以,基于上述原因,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中的利润,应当使用营业利润,而非利润总额。
❸ 人工成本指标范围
(一)人工成本概念及范围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按我国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人工成本的指标体系
常用的人工成本分析指标有三类: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比率型指标。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由于不同企业职工人数不同,因此常用人均人工成本来反映企业人工成本水平的高低。该指标可以显示本企业职工平均收入的高低,企业聘用一名职工大致需要多少人工成本支出,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有多大等。人均人工成本能够表示企业职工的工资和保险福利水平,也就能作为企业向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劳动力价格信号。企业要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吸引高素质的劳动者到企业来,就需要建立人均人工成本指标,以便企业对人工成本水平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和控制,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发展。
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其中,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是结构指标中的主要项目。
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是进行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标,是一组能够将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相对数,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总额/增加值) ×100%
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总额/销售收入) ×100%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总额/总成本)×100%
劳动分配率表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中有多少比例用于支付人工成本,它反映分配关系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同一企业在不同年度劳动分配率比较,在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劳动分配率的比较,说明人工成本相对水平的高低。
人事费用率表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总价值中有多少用于人工成本支出,同时也表示企业职工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人产出关系。
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实质上反映的是人工成本作为一种投入的效益,由于是相对数指标,有利于国际、国内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比较。但应该注意的是,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或劳动装备水平不同,增加值率和利润率不同,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指标适合同行业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反映活劳动对物化劳动的吸附程度,这一比值愈低,反映活劳动所推动的物化劳动愈大,反之,活劳动所推动的物化劳动愈小。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有机构成高低和确定人工费用定额。由于各行业要素密集程度不同,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因此,不同行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这一指标可能差异很大。
❹ 数据中的成本型指标,经济型指标是什么意思
1) 成本型指标是指那些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例如流动资金占用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
2)经济型指标应该是指效益型指标,也就是数值越大越好的指标。例如资金产值率、资金利税率。
❺ 通达信市场平均成本指标
A1:=MCST;
A2:=(A1-C)/A1*100>25;
A3:=BARSLASTCOUNT(A2>0);
DRAWTEXT(A3=1,C,'B')COLORYELLOW;
❻ 成本均线指标是什么意思
成本均线指标(CYC)在计算中考虑了成交量的作用,可以真实的反应最后的持股人的成本。版CYC指标分5日、权13日、34日及∞(无穷)四条线,前三条线为市场交易中大盘或某只个股最近该日内买入股票者的平均建仓成本,∞线是大盘或某只个股所有持筹者的平均建仓成本。
该线还分日线、周线及月线。 5日、13日、34日成本均线分别代表5日、13日、34日的市场平均建仓成本。如某日13日成本均线为10.2元,表示13日以来买入该只股票的人平均成本为10.2元。无限长的成本均线则表示市场上所有的股票的平均建仓成本。成本均线比用移动平均线作为一段时间的平均成本要准确,所以比移动均线的表现要好。比如,成本均线的多头或空头排列相当稳定,在行情没有反转之前,出现的假交叉要比移动均线少得多;成本均线表现出明显的支撑和压力作用,尤其是34日成本均线和∞成本均线,其支撑压力作用更为明显。
❼ 产品成本指标是什么意思
产品成本抄指标
成本分析(cost analysis),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的分析方法。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正确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揭示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为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❽ 通达信 主力成本指标怎么设置
通达信 主力成本指标
ZJ:=(O+H+L+C)/4;
YZ:=IF(BARSCOUNT(C)>60,VOL/SUM(VOL,60),VOL/SUM(VOL,BARSCOUNT(C)));
超短期:DMA(ZJ,YZ/0.125);
短期:DMA(ZJ,YZ/0.25);
中期:DMA(ZJ,YZ/0.50);
长期:DMA(ZJ,YZ);
如果你的通达信软件上已经安装了专主力成本指标属,你可以在个股指标界面,在空白窗口鼠标点一下,然后用键盘输入“zlcb”(即“主力成本”的汉语拼音字母手写)四个字母,你就会在软件右下角“通达信键盘精灵”上看到“主力成本”指标,确认后,你就会在个股指标窗口看到该指标了。
股票公式专家团为你解答,希望能帮到你,祝投资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