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信泰富的主營業務是什麼和中信證券,中信銀行是什麼關系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中信泰富」)的業務集中在香港及廣大的內地市場,業務重點以基建為主,包括投資物業、基礎設施(如橋、路和隧道)、能源項目、環保項目、航空以及電訊業務。另外,透過其全資附屬機構大昌貿易行有限公司及慎昌有限公司進行貿易及分銷業務。 集團在港擁有多項物業項目,包括大型住宅及優質商用物業。於一九九七年,公司的總部大樓「中信大廈」更於中區海旁落成,為香港海濱的重要標志。
中信泰富斥巨資,分兩次從澳大利亞富豪克萊夫·帕爾默(Clive Palmer)手裡買下西澳普雷斯敦(Preston)磁鐵礦20億噸資源量大約25年的開采權,並有權再獲得40億噸資源量的開采權。
中信泰富於香港注冊成立,現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並為恆生指數成份股之一。中信泰富之最大股東為中國國際信託投資(香港集團)有限公司,是北京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
在由全球領先的財經雜志《巴菲特雜志》、《世界經濟學人周刊》和世界權威的品牌價值研究機構——世界企業競爭力實驗室聯合舉辦「2009年(第六屆)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中信泰富憑借優秀的市場業績和良好的品牌印象,榮獲「中國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大獎,為中國企業奏響華彩樂章。
中信泰富與中信證券、中信銀行都是中信集團的下屬子公司。
中信銀行原稱中信實業銀行,創立於1987年,2005年底改為現名。中信銀行是中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之一,總部位於北京,主要股東是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第一大股東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信證券與中信銀行、中信信託、信誠人壽保險等公司共同組成中信控股之綜合經營模式,並與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共同為客戶提供境內外全面金融服務。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前稱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信公司,英文為CITIC Group),是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准,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主要業務集中在金融、實業和其它服務業領域。
㈡ 中信的業務有哪些領域
中信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境內外業務涉及金融、資源能源、製造業、工程承包、房地產、信息產業等領域,具有獨特的綜合優勢。
近年來,中信集團在現代農業、環保、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戰略領域積極布局,並大力推進「互聯網+轉型」戰略,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雲計算等互聯網技術,重構商業模式和組織模式,打造有中信特色的產業互聯網,將中信集團打造成一家平台型企業。
中信涉及業務領域十分廣泛,主要業務和新興領域包括以下板塊:
金融
中信集團擁有「全牌照」金融平台,為客戶提供涉及銀行、證券、信託、保險等全方位金融服務,具有明顯的綜合金融優勢。
主要公司: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信託、中信保誠人壽
資源能源
在全球開發海外礦產和石油資源,重點投資戰略性資源,業務覆蓋勘探、開采、貿易。其中,中信金屬參與投資全世界最大的鈮鐵礦和銅礦,中信礦業國際投資澳大利亞最大磁鐵礦,中信資源在印尼、哈薩克等經營油田。
主要資源:磁鐵礦、鈮鐵、煤炭、原油、錳礦、清潔能源等
製造業
中信集團是首家與工信部簽約共同推進「中國製造2025」重大項目落地的企業,業務邁向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主要包括重型機械、特種機器人、汽車鋁制零部件和特種鋼等。
主要公司:中信重工、中信戴卡、中信泰富特鋼
工程承包
主要包括基礎設施、房屋建築、工業建設等工程的承包和設計,目前中信建設已發展成為具有承攬國際重大工程實力的綜合服務商,在一帶一路沿線等地擁有多個海外分支機構。
主要公司:中信建設、中信工程
房地產
專注商業地產的開發、銷售、經營和管理,尤其是大型綜合項目的開發,並通過參股方式間接參與住宅市場的發展。
主要公司:中信城開、中信泰富地產、中信和業
信息產業
在亞太地區提供國際電訊、衛星通訊等服務,同時旗下公司是除三大基礎運營商之外唯一擁有固定網路專線電路業務經營資質的基礎電信業務運營商。
主要公司:中信國際電訊、亞洲衛星、中信網路
消費
中信近年來積極布局消費領域。2017年中信股份、中信資本、凱雷投資和麥當勞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並成立新公司,後者成為麥當勞未來20年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主特許經營商。
中信還涉及文化出版、休閑旅遊、食品貿易等消費領域。
主要公司:中信出版、麥當勞中國、大昌行、中信旅遊等
現代農業
中信集團收購中國農業產業化的重點龍頭企業隆平高科,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並成立中信現代農業產業基金,打造現代農業上下游產業鏈平台。
醫療健康
中信醫療業務涉及醫療服務、健康管理等領域,旗下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是國際上接受試管嬰兒治療人數最多、妊娠率最高的生殖中心。
環境保護
中信在2015年完成對新加坡上市公司聯合環境的收購,並將其更名為中信環境技術。該公司是一家以高性能膜材料研發製造及應用為核心的高科技環保企業。
其他
中信集團還涉足基礎設施、通用航空等領域。
㈢ 瑞昌聯行物業服務宿遷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瑞昌聯行物業服務宿遷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7月30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物業服務,非學歷職業技能培訓,家政服務,房屋交易代理,水電安裝,綠化工程施工等。
法定代表人:楊遠龍
成立時間:2014-07-30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132100007549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宿遷市宿豫區金融財富中心A座金融辦公樓1201號
㈣ 中信泰富浙江有什麼房產項目
中信泰富廣場,位於寧波城市東擴核心,是由香港中信泰富集團投資並興建,集大型購物中心、國際精品商場及國際商務辦公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建築。
項目情況:中信泰富廣場(寧波)項目位於寧波城市東擴核心,毗鄰民安路、驚駕路等多條城市主幹道。項目周邊在建的軌道交通1號線,貫穿城市東西商業商務發展軸。車行約8分鍾即到達天一廣場等傳統商務核心區。
投資商:中信泰富(中國 )投資有限公司/寧波信富置業有限公司。
項目規模:項目佔地3.9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4萬平方米(含地下室2層)。寫字樓總建築面積約5.8萬平方米,商業面積約4萬平方米(A座1-3層精品商場約1.4萬平方米,C座大型購物中心1-4層約2.6萬平方米)。
寫字樓概況:總建築面積約5.8萬平方米;A座約3.7萬平方米,共22層;標准層面積約1900平方米,層高3.9米;B座約2.1萬平方米,共17層;標准層面積約1200平方米,層高3.4米。
寫字樓設施:電梯:瑞士迅達高速電梯;空調:A座義大利富田中央空調;B座VRV空調系統;停車位:地下792個,地上97個;外立面:雙層中空夾膠LOW-E玻璃幕牆;其它:公共區域精裝、中水系統、高級材料吊頂、架空地板(A座)、樓宇BA自控系統、二常一備供電系統等。
招商方式:寫字樓將引進國內外知名大中型公司。大型購物中心將引進全球知名生活類賣場,精品商場將引入時尚品牌旗艦、多元化餐飲及娛樂休閑等業態,全方位滿足客戶購物、娛樂、休閑等需求。
㈤ 中信泰富為什麼會巨虧155億,從中信泰富案例中如何看待金融衍生工具在企業經營中的作用
這個事情我大概是知道的,中信泰富當時在澳洲買了兩座礦就存在有遠期支付問題,而在遠期支付過程中存在一定匯兌風險,公司為了規避風險買入了累計杠桿期權KODA,但是這個期權本身是有投機性質的,而公司在操作上也非我們常規做對沖時用的套期保值操作,量價不對,標的也錯了。這樣以來澳洲央行的降息導致澳元在08年到10年大幅貶值,導致了巨虧!正常的操作是,比如兩年後支付30億澳元,為了對沖澳元升值的風險,應該鎖定30億澳元的賣出權證。
作用:
金融衍生交易又是一把雙刃劍,運作不當也會帶來更大的風險。首當其沖的就是市場風險,即價格走勢背離預期而導致的損失。衍生交易本質上是「零和游戲」,是交易雙方對市場價格未來走向的一種對賭,總存在「賭」錯而遭受損失的一方,在中信泰富外匯遠期合約下,澳元匯率的變化與中信泰富的預期不一致,未能持續未來上漲而是急劇下跌,由此產生的上百億港元損失就屬於市場風險。然而,該損失數額如此之大,這就與企業作為金融衍生產品終端用戶的地位不相符合了。中信泰富並非金融機構,管理層不能拿股東的錢去胡亂冒險。當金融衍生交易出現重大損失時可能存在一個追究責任的問題,分水嶺就在於公司參與衍生交易的目的是套期保值還是投機。
㈥ 青島全球財富中心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青島全球財富中心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06月0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區內土地開發建內設和投資,容房地產開發和經營,國有資產運行和資本運作,房屋租賃等。
法定代表人:褚衍坤
成立時間:2010-06-04
注冊資本:429154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21202000086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
公司地址: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苗嶺路15號青島金融中心大廈2715室
㈦ FFC金融財富中心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綿陽FFC金融財富中心
別名:龍溪谷二期
城市:綿陽
樓盤位置:明月新城大鵬路政務中心旁
開發商:綿陽金鵬置業開發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50年
建築類型:塔樓,高層,
公交線路:市中醫院(西)(公交站):江油2路;市中醫院(公交站):江油2路;江油8路;江油15路;江油25路;江油26路;中潤恆大國際商貿城南(公交站):江油25路;李家巷子(公交站):江油9路;(停運)江油4路;京鵬小區(公交站):(停運)江油4路;愛心學校(公交站):江油2路;江油8路;江油15路;江油25路;好時光愛心幼兒園(公交站):江油8路;江油國稅(公交站):江油8路;江油25路;川西北小區(公交站):江油8路;江油25路;紅廟小區(公交站):江油2路;江油8路;江油15路;江油25路;
其他交通方式:2路、8路、15路、25路、26路龍溪谷站 財富中心占據江油交通核心 匯豐北路、建新路、大鵬路、李白大道構成兩橫兩縱交通網 享有城市、城際雙重交通優勢 5分鍾直達汽車總站10分鍾火車站 40分鍾機場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1998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0%,共0棟樓,停車位600個停車位
周邊配套:商場 匯星超市,摩爾瑪,沃爾瑪 教育 中原愛心學校、中油幼兒園、生龍幼兒園 醫院 中石油醫院、江油市中醫院,江油市人民醫院 銀行 工商銀行、信用社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㈧ 中信泰富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啊怎麼虧你們多的啊和中心銀行有關系啊
2009年4月8日,67歲的榮智健宣布辭去中信泰富董事長一職,標志著中信泰富「榮智健時代」的終結,接任者是53歲的母公司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常振明
榮智健辭職後,甚至於有外電猜測,此事可能令榮智健面臨10年的牢獄之災。此外,傳出被視為榮氏產業主要繼承人的榮智健的長子榮明傑(目前擔任公司董事)可能辭職的消息
作為企業家群體中最特殊的一位,紅色資本家榮智健及其所代表的榮氏家族的命運,成為大眾最關注的問題(關注度遠遠高於中信泰富公司的命運)。現在下結論說榮智健將退出商業舞台,顯然為時過早;說榮智健的辭職意味著「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再次被驗證,榮氏家族將從此走向沒落更是無稽之談;唯一可以確認的是,作為紅色資本家的榮智健已經成為歷史。而這,也許正是榮智健在辭職信上簽名時最為傷感的地方
致命的「止賺不止蝕」合約
2006年3月,中信泰富動用4.15億美元收購了澳大利亞兩個分別擁有10億噸磁鐵礦資源開采權的公司的全部股權。這個項目使得中信泰富對澳元有著巨大的需求,到2010年,資本開支中澳元需求為16億,外加每年的營運開支約10億澳元,項目為期25年。
為了防範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 (前幾年澳元兌美元一直在大幅升值),2007年8月到2008年8月,中信泰富與花旗銀行、匯豐銀行等簽訂了數十份外匯合約,其中澳元合約占最大比重,中信泰富實際上最終持有90億澳元,炒匯金額比實際礦業投資額高出4倍多。
每份澳元合約都有最高利潤上限,當澳元兌美元匯率高於0.87時,中信泰富可以賺取差價,合約自動中止。但如果該匯率低於0.87,卻不能自動中止協議,中信泰富必須不斷以兩倍或多倍接貨。這一合約的特點是「止賺不止蝕」,澳元繼續升值,中信泰富最多可賺5350萬美元;如果澳元大幅貶值,則虧損是個無底洞。中信泰富把寶完全壓在了多頭上,做多澳元
金融海嘯的爆發,讓澳元急遽貶值。2008年10月20日發布巨虧公告日,澳元兌美元僅為0.7,依據相關匯率計算,公告日預計的總虧損為155億港元,如果不是主要控股股東中信集團提供15億美元的備用信貸,中信泰富將陷入破產境地。最終在2008年12月,中信泰富以虧損91億港元的代價結束了這場詭異的投機。
至於中信泰富為何要賭徒式地簽署這樣明顯不公平的協議做多澳元,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謎。吊詭的是,中信泰富早於2008年9月7日,已獲悉該公司巨額虧損,但直到一個半月後,公司市值損失過半才作公布。而就在這段時間,資本市場上中信泰富的沽空規模忽然急劇上漲,甚至是出事前的十幾倍。巨虧事件公布後,股價最低跌至3.66元,沽空者獲利眾多,而中小股民損失慘重。
事後榮智健稱,對於這項投資他事先並不知情,是財務部門繞過他所做的決定,而財務部門的兩位負責人(前財務董事張立憲及財務總監周志賢辭職)也最早被「問責」。不過,榮智健的女兒、前財務主管榮明方則只被降職,並沒有離開公司。榮智健還否認張立憲為「替罪羊」之說。
警方介入調查 榮智健遜位
2008年10月22日,香港證監會開始正式介入調查。香港證券交易所22日也表示,會跟進有關投訴。
為了應對困局,中信泰富在2008年10月21日深夜緊急宣布擬出售子公司大昌行的全部或部分股權,以獲取部分資金。在自救的同時,榮智健沒有忘記向母公司中信集團求救。關鍵時刻,中信集團再次伸手,決定向中信泰富注資15億美元用於重組外匯合同的部分債務義務。中信泰富也隨即終止出售大昌行。
在中信泰富積極解困的同時,證監部門對中信泰富的調查也在不斷深入。2009年1月2日公布公告稱,17位董事正接受證監部門調查,包括主席榮智健、其長子榮明傑及集團董事總經理范鴻齡,以及七位執行董事和七位非執行董事。不過,被認為是事件中的三位關鍵人物的榮智健愛女、前財務主管榮明方,因事件遭解僱的前財務董事張立憲及前財務總監周志賢,均不在調查名單內。
3月25日,中信泰富公布2008年業績。年報顯示,2008年,中信泰富稅後股東應占凈虧損為126億港元,其中,外匯合同所導致的變現及市場公允值的稅後虧損為146億港元。如果剔除該項虧損,則去年可以取得稅後溢利19億港元。「這是中信泰富成立19年來第一次虧損。」當滿頭銀發的榮智健道出這個事實時,據說當時整個發布會現場頓時陷入了沉寂。榮智健表示,仍有信心在2009年扭虧為盈,但盈利幅度難以預測。
憑借榮智健「紅頂商人」的背景,加上中信集團的鼎力支持,業界普遍認為,中信泰富「澳元門」事件,到此應該會畫上個句號。然而,4月3日,香港警方對中信大廈進行突擊調查,調查公司是否有董事作出虛假陳述,以及串謀欺詐的違規行為,使得事件陡然升級。4月8日,67歲的榮智健宣布辭去中信泰富董事長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