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公司風險控制措施

金融公司風險控制措施

發布時間:2021-04-15 01:22:31

A. 如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措施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最好的手段就是控制杠桿率的攀升。

B. 如何防範企業金融風險

金融風險防範包括四層含義:
第一,金融風險防範是針對一定主體而言的專。不同主體在金融市場中屬的活動方式和活動目的是不同的,其面臨的風險態勢和風險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防範的風險以及防範風險的措施也是不同的。
第二,防範風險的前提,是對風險有充分的分析和認識,即防範風險是一種自覺性的行為。
第三,防範風險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不能選擇不合規的措施和行為。
第四,防範風險的目的在於實現預期的目標,因此金融風險防範的程度可用預期目標的實現程度來衡量。

C. 金融行業如何防範安全風險

這些變化引發了金融行業的兩大戰略轉變:從以賬戶為中心向以客戶、服務、管理為中心進行轉變;從單一的經營模式向全球網路化、多元化的混業經營模式轉變。這些變革,將給金融信息化帶來新的機會和挑戰。 首先,銀行將全面部署與整合新一代綜合業務系統。 銀行業未來經營格局將是面向多市場、跨平台、多交易品種,因此新型的綜合業務系統將成為金融業的必然選擇。數據大集中已經基本完成,接下來必將是應用系統的整合。而新型的綜合業務系統將是整合應用系統的核心引擎。新型的綜合業務系統將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一、安全、穩定、可靠;二、靈活、多變、多功能,要快速支持金融行業快速的產品創新和差異化服務;三、以客戶為中心。 其次,更加強調數據的合理與有效利用 現在很多商業銀行已經實現數據的物理或邏輯集中,在數據大集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有效利用數據將成為銀行下一步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如使用數據倉庫、數據挖掘、商業智能、決策支持等技術,基於基礎客戶信息數據,通過信息挖掘、提煉,對銀行的業務流程、產品等進行改進,從而為銀行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視角,全面提高和改善銀行經營質量和服務水平。目前國內已經有多家銀行嘗試應用CRM系統,用於理財貸款、信用卡、中間業務等服務。 通過數據倉庫、商業智能等工具把原始信息變成有價值的信息。基於數據倉庫的決策支持系統(DSS)能夠幫助銀行實現對客戶的正確識別和經營風險的自動預警。通過數據挖掘技術,能夠有效地控制關聯企業的信貸風險,建立以客戶管理為中心的信貸決策體系和成本控制體系,保證商業銀行信貸資金的有效配置和信用風險的有效控制,從而體現商業智能和自動化處理的價值。 第三,更加註重數據安全與業務連續性風險 隨著信息技術在銀行普遍、深入的應用,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已經成為銀行業務正常運營最基本的條件之一。意外災禍、系統故障、人為操作不當、安全管理及措施的漏洞等都有可能造成信息系統不能正常工作,影響到銀行業務的正常運營。信息安全越來越成為銀行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中需要密切關注的問題。 第四, 銀行間數據將互聯互通 各個商業銀行間數據的互聯互通不僅是客戶的基本需求,也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需求,同時也有利於銀行間數據的共享、擴展各自業務的覆蓋范圍。著眼於此,數據標准化、集成化將是一段時期內需要重點關注與發展的領域。 第五, 前台業務處理系統與後台支持系統進行數據整合 完善的前台業務處理系統與強大的後台支持管理系統是商業銀行的兩大基礎系統,系統間的數據整合將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完善的前台處理系統是銀行運作、經營的基本系統,強大的財務、人力資源管理、利潤分析、風險控制、績效評估和戰略決策等支持系統是銀行正常運作和良性發展的支撐。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對兩大基礎系統間的數據進行整合有利於業務經營與發展目標的實現。 對安全提出新挑戰 金融行業的這些變革趨勢,對安全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戰。 首先,銀行業風險管控的要求本身就很高。新巴塞爾協議對銀行的風險管控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協議由三大支柱組成:一是最低資本要求;二是監管當局對資本充足率的監督檢查要求;三是信息披露要求。在銀行信息化過程中,銀行必須將自身的業務、技術需求與新協議中的要求結合起來,做到風險與收益、控制與效能的平衡。 其次,對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有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銀行數據的大集中,對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據集中的同時也伴隨著風險的集中,如何准確地在效率與安全之間選擇平衡點將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三, 個人數據的隱私保護成為一個關注點。支付卡行業數據安全標准委員會已經制定和發布了支付卡行業數據安全標准(PCI-DSS),對涉及支付卡的數據安全提出明確要求,作為該類數據的收集、存儲和使用機構,銀行需要在信息化中遵守相關的標准,以對個人數據的隱私性加以保護。 第四, 銀行業務的可靠性和可持續性成為銀行信息化中的重要目標。由於銀行經營活動的特徵,決定了銀行業務與數據必須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持續性的特徵,而這些特徵在銀行業信息化中將得到具體體現,如對系統、數據的高可靠性指標的要求,業務持續性管理的要求等。 實施六大措施對風險進行管理 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是金融行業在變革中需要面對的難題。建議可通過實施以下六種風險管控措施,多管齊下地防範金融風險。 首先,進行業務流程的改進,通過梳理和優化業務流程, 有效提高業務系統的效率、效果,有效控制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其次,進行資產負債管理(ALM),有效控制並預防流動性風險,降低因資產負債不匹配而導致的額外成本,並為經營決策提供支持,增強銀行盈利能力。 第三,應用系統風險評估與控制咨詢,實施業務系統風險與控制的評估、設計、審計服務,可以有效降低業務流程風險,避免人為控制出現的偏差與失誤。 第四,對信息安全與業務持續性進行有效管理,由於綜合業務系統的特殊性,需要對大量受保護的業務、經營數據和個人隱私數據進行風險評估,進而實現其保密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為保持銀行業務的連續性,需實施業務持續性管理,其中包括業務影響性分析、風險評估、確定業務持續性戰略、制定業務持續性計劃、實施業務持續性管理、測試與審計持續性服務等。 第五,實施企業信息管理服務(EIM),通過合理設計、適當選擇數據管理的方式,讓銀行優化業務系統平台。並通過使用數據分析與挖掘技術,實施高質量的數據管理。 第六,進行商業欺詐、反舞弊調查,可通過財務調查,發現、識別、評估並處理商業欺詐、舞弊行為,防止和挽回損失。 為了在中國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賽門鐵克公司最近對渠道體系進行了重大改革,並加強了對渠道商的合作。

D. 風險控制措施類別包括哪幾類措施

風險,就是生產目的與勞動成果之間的不確定性,大致有兩層含義:一種定義強調了風險表現為收益不確定性;

而另一種定義則強調風險表現為成本或代價的不確定性,若風險表現為收益或者代價的不確定性,說明風險產生的結果可能帶來損失、獲利或是無損失也無獲利,屬於廣義風險,所有人行使所有權的活動,應被視為管理風險,金融風險屬於此類。

二、管控措施

控制手段

具體說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部分:

1、控制體系

西方發達商業銀行的發展經驗說明,大凡風險控製得比較好的商業銀行,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不僅建立了完善的風險管理體制,而且建立了垂直的風險控制機構體系。具體說來我們應在總行一級設一個風險控制委員會,全行的首席風險控制官擔任這個委員會的主席。

2、獨立性

這種獨立性不僅表現在風險控制要獨立於市場開拓,還表現在程序控制、內部審計和法律管理三個方面。從程序控制上看,包括:採用合適的會計政策,確定合適的呆賬准備金比例,內部報告和外部報告;

從內部審計上看,包括:控制和管理政策的確立,控製程序完備性的測試,確認銀行內部的操作辦法符合外部監管的要求;從法律管理上看,包括:銀行活動符合法律要求,與監管部門保持聯系,為業務活動提供合同文本、警告違約風險等。

3、指標體系

完善商業銀行風險控制的各項指標體系,建立一套專門的信貸資產法律。風險控制主要是通過科學的風險指標體系來實現的,包括銀行資產的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等一系列指標,並根據這些風險指標及時提供的預警信號嚴格控制風險、消除風險。鑒於目前逃、廢銀行債務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非常有必要依靠法律的力量予以保護。

4、規章制度

商業銀行應當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風險控制制度體系,其中應包括建立健全以整體風險控制為目標的資產負債管理制度,以局部風險控制為內涵的授權授信、審貸分離及崗位操作與責任約束制度,以風險控制和評估為核心的風險管理制度和以風險轉化為內容的保障制度。

在貸款增量和存量考核方面,首先要堅持貸款第一責任人制度,即誰放誰收,存量方面除密切注意監測貸款的流動性比率外,還要對那些即將形成的風險或已經形成的風險貸款劃分責任,把貸款增量和存量在流動過程中形成的風險額與責任人的工資獎金掛鉤,建立貸款風險抵押承包制和責任人比例賠償制度,定期考評,根據任務完成情況兌現獎罰。

通過完善的規章制度使各業務部門相互制約,相互監督,既要給予業務部門應有的權力,又要防止將權力過於集中在某個部門。

5、獎懲制度

考核風險控制官業績好壞的主要指標當然是銀行的資產質量,而資產質量是由分散的單筆資產業務組成的,因而對全行總體資產質量狀況、單筆貸款的質量狀況應當清清楚楚記錄下來。對歷來風險控制嚴格、尺度把握准確的風險控制人員,銀行要有所激勵。如果經過審計和調查,發現市場拓展人員或風險控制官在一筆貸款運作過程中有故意過失,則應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處罰。

6、風險文化

要把風險控製作為一種文化、一種靈魂注入金融工作中。我們所說的企業文化,它是一種能支配企業行為的思想性、靈魂性的東西,而風險文化是一個成熟商業銀行文化的重要內涵,這個內涵就是風險威脅生存。

E. 風險控制的管理措施有哪些

風險管理的主要措施:

  1. 風險分散(多樣化相互獨立的投資形式)


2.風險對沖(購買與標的資產收益負相關的某種資產或衍生產品)


3.風險轉移(通過購買某種金融產品或採取其他合法措施將風險轉移給其他經濟主體)


4.風險規避(拒絕或退出某一業務市場,不做業務,不承擔風險)


5.風險補償(事前對風險承擔的價格補償)

拓展資料:

風險控制:

1.風險管理是指如何在項目或者企業一個肯定有風險的環境里把風險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減至最低的管理過程。風險管理對現代企業而言十分重要。

2.當企業面臨市場開放、法規解禁、產品創新,均使變化波動程度提高,連帶增加經營的風險性。良好的風險管理有助於降低決策錯誤之幾率、避免損失之可能、相對提高企業本身之附加價值。

F. 金融投資風險有哪些控制措施

正確答案為:A選項 答案解析:久期已成為市場普遍接受的風險控制指標。金融機構在實踐中通常會應用久期來控制持倉債券的利率風險,具體的措施是針對固定收益類產品設定「久期×額度」指標進行控制,有避免投資經理為了追求高收益而過量持有高風險品種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金融公司風險控制措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信信託公司網站 瀏覽:497
紅寶石信託 瀏覽:759
1910銅期貨 瀏覽:158
身份證理財好不好 瀏覽:241
北京做交易員 瀏覽:79
期貨期指費率 瀏覽:464
芒果出行融資 瀏覽:181
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江蘇分公司 瀏覽:372
並購基金信託 瀏覽:865
能源站融資 瀏覽:217
e租寶投資的項目 瀏覽:185
哪家科技創新基金好 瀏覽:718
重慶新億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843
證大無抵押貸款工作怎麼樣 瀏覽:795
鳳竹紡織的股票行情 瀏覽:979
匯鼎理財群 瀏覽:624
政府性價格調節基金 瀏覽:967
融資客的瘋狂 瀏覽:987
今日黃金價格一錢多少錢 瀏覽:587
超牛指標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