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農的財政投入
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財政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調整支出結構,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為贏得「三農」發展黃金期做出了重要貢獻。2003-2012年,中央財政「三農」投入累計超過6萬億元(2012年數據為年初預算數,下同)。總量上,中央財政「三農」投入從2144億元增加到12286.6億元,翻了兩番還要多;速度上,中央財政「三農」投入年均增長21%,高於同期財政支出年均增長4.5個百分點;比重上,中央財政「三農」投入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從13.7%提高到19.2%,達到將近五分之一。從千億到萬億,數量級跨越的背後,是中央財政「三農」投入穩定增長保障機制的逐步形成完善。
穩定增加涉農補貼規模
從2002年安排1億元設立良種補貼開始,中央財政涉農補貼種類不斷增加,范圍逐漸擴大,標准日益提高,到2012年已經形成了包含四項直接補貼、造林補貼、家電下鄉補貼等在內較為完整的補貼政策體系,補貼規模達到2000多億元,大大改變了國家與農民直接的利益分配關系。
一是實施四項直接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從最初大豆1個品種擴大到水稻、玉米、小麥等10個品種,基本實現主要產區全覆蓋。農機購置補貼單機補貼限額多次大幅提高,種類擴大到12大類46小類180個品目,共補貼各類農機具約564萬台(套),受益農戶約439萬戶。實施糧食直補政策,首次建立國家對數億農民的直接補貼渠道。不斷完善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有效彌補農資價格上漲造成的種糧成本增支。
二是實施農林生態保護和畜牧良種補貼。建立健全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逐步覆蓋到國家確定的牧區半牧區縣(市、旗)。探索實行符合國情的造林補貼政策,補貼范圍擴大到全國所有省份。陸續出台生豬、奶牛、肉牛、綿羊等良種補貼政策,全國共有300多萬農戶直接受益。
三是建立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制度。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險種增加到玉米、水稻、小麥等15個,各級財政保費補貼比例平均達到80%左右,累計帶動農業保險累計實現保費約600億元,為5.8億戶次投保農戶提供風險保障1.78萬億元。
四是實施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自2006年7月1日起,對經核定的大中型水庫農村移民,按照每人每年600元的標准,統一扶持20年。截至2011年底,全國納入大中型水庫後期扶政策范圍的移民共計2394萬人。
五是實施消費補貼。以直補方式對農民購買家電給予銷售價格13%補貼,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逾2.5億件,實現銷售額6000多億元。
著力加大現代農業投入力度
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中央財政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著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硬體」,提升農業科技水平「軟體」,改善農林生態「環境」,為探索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十年間,中央財政用於這一方面的投入始終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一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支持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先後實施三批共1250個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基本覆蓋了農業大縣和產糧大縣。啟動2209條重點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累計治理河長1.25萬公里。安排小型病險水庫完成除險加固任務5.27萬座,佔到現有小型水庫一半以上。支持耕地開發和土地整理、整治、復墾,加快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開展中低產田改造、高標准農田建設,加強重點商品糧棉油基地建設,促進糧食等優勢特色農業主導產業發展。
二是促進農業科技進步。積極支持農業領域科研工作,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加快農業技術推廣,實行測土配方施肥,推進糧棉油高產創建示範,啟動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初步建立起了符合農業科研活動規律、農業科技工作特點和財政預算管理要求的財政農業科技投入體系。
三是調動主要農副產品生產大縣積極性。出台產糧大縣獎勵政策,逐步創新推出產油大縣、超級產糧大縣和超級產糧大省獎勵政策,有效緩解產糧(油)大縣的財政困難。設立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累計支持生豬調出大縣1799個。
四是大力支持農林生態保護和建設。分期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累計減少森林資源消耗10.39億立方米。全面啟動退耕還林工程。正式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結束了森林生態效益無償使用的歷史。嚴格規范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復費徵收使用管理,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支持實施國家重點水土保持建設工程,完成治理面積7.63萬平方公里。
五是支持農業抗災減災救災。陸續出台糧食主產區抗旱澆水、冬小麥「一噴三防」等措施,支持防汛抗旱搶險、應急度汛及水毀水利設施修復,開展重大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基層動物防疫,推動氣象直接服務「三農」,實施全國山洪災害防治縣級非工程措施建設,落實蓄滯洪區運用補償政策,多次提高自然災害生活救助標准。
大幅度增加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支出
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方針,十年間,中央財政通過大規模、超常規的投入,逐步將農村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納入公共財政支出范圍,構建起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社會安全保障網路。到2012年,中央財政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支出已經將近佔到「三農」支出的半壁江山。
一是優先促進農村教育均衡發展。從2006年春季學期起,逐步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建立起中央和地方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全國約1.3億學生全部享受免學雜費和免費教科書政策,中西部地區約1228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獲得資助。陸續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等,支持改善農村教育條件。
二是促進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在試點五年內,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現全面覆蓋,各級財政對參合農民的補助由2003年20元/人·年提高到2012年240元/人·年。截至2011年底,參合人數達到8.32億人,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70%左右,門診統籌普遍推開。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建立後,困難農民的醫療費用負擔進一步減輕。
三是推動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經過3年試點,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同時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制度全覆蓋,1億多城鄉老人按月領取國家發放的基礎養老金。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斷提高全國農村低保平均標准和月人均補助水平。
四是大力促進農村文化計生事業發展。支持實施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農民體育健身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推進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支持實施全國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等,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體系。
五是統籌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和基礎設施改善。積極完善財政綜合扶貧政策體系,加大對貧困地區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引導專項轉移支付向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傾斜,保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穩定增長。將農村危房改造試點覆蓋到中西部地區所有縣和部分東部地區陸地邊境縣,超過2/3省份開展了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範工作,支持全國新改建農村公路272萬公里,逐年提高強農惠農富農項目在中央基建投資中所佔比重。
勇於承擔改革必要成本
為增添「三農」發展活力,推動體制機制改革順利進行,中央財政積極安排相關支出,勇於承擔取消農業稅收制度、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等所帶來的必要成本,構建了促進農業農村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一是深化農村稅費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鋪開農村稅費改革,進一步深化國有農場稅費改革,推進減輕大湖區農民負擔綜合改革。從2006年起,提前3年時間全面取消農業稅,終結了延續2600年歷史的「皇糧國稅」。二是推進縣鄉機構改革。到2011年底,全國33631個鄉鎮已完成或正在進行機構改革,占總數的98%,初步建立了符合農村實際和鄉鎮工作特點,精幹高效的鄉鎮行政管理體制。三是建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機制。以農民民主議事為前提,以農民自願籌資籌勞為基礎,通過民辦公助的方式,對符合規定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給予適當獎補,累計建成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98.5萬個,惠及億萬農民。四是支持農村金融改革。實施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農村信用社保值儲蓄補貼等政策,引導更多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農村,推進涉農金融機構改革發展。五是支持涉農體制改革。支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開,將家庭承包經營從耕地擴大到林地,豐富和完善了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此外,還積極支持農業科技推廣體制、農林水氣事業管理體制等改革,推動建立促進農林水氣事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在不斷加大直接投入的同時,中央財政還綜合運用稅收優惠、貸款貼息等財稅杠桿,積極開發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大力引導和激勵企業、民間團體、金融機構和農民群眾等增加投入,充分利用國際金融機構、外國政府貸款,初步形成了支持「三農」發展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從千億到萬億,是起點而不是終點,是開始而不是結束,是出發而不是到達。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中央財政將積極貫徹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繼續沿著科學發展的道路續寫「三農」發展新的輝煌。
Ⅱ 湖南亞太三農可不可以投資
湖南亞太三農可以嘗試投資,不過有風險需要謹慎。
亞太三農網是亞太傳媒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個農業項目網站,採取「網站+DM」線上線下結合的辦法,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環節,為家禽、家畜、養豬、海水養殖、淡水養殖、糧食、瓜菜、園林花草、樹木種植、果樹種植等行業提供資訊、商機、人才等全方位的服務。
中國三農網,最具影響力的三農電商平台,致力解決三農問題。三農網關心農業增長、關注農村穩定、關愛農民增收,為廣大農民朋友提供農業資訊,農產品價格行情,農業信息技術,推動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Ⅲ 三農資本投資的錢能要回來嗎
這個很難講,因為投資就要承擔風險,不是所有的投資都能夠收回的
Ⅳ 我在三農資本投資了,但三農資本倒閉了,怎麼才能把錢拿回來
三農資本不是被判的非法集資么?去法院申訴試試吧,找個律師幫你訴訟,勝訴了的話可以法院幫你要回你的本金,不過這種訴訟時間一向比較長,短時間內能拿回錢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律師也需要費用的。你有空的話,可以學習一下訴訟過程,然後去法院上訴吧
Ⅳ 三農資本是什麼意思
三農資本是上海熙明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太平洋產業投資基金管理版有限公司、安徽省風權險投資研究院及高管運營團隊共同打造的互聯網金融平台,總部位於上海市陸家嘴核心區銀城中路太平金融大廈,運營中心位於合肥濱湖新區高速金融中心。三農資本成立至今已發展成為全國互聯網金融百強企業,在上海、杭州、蘇州、無錫、合肥、長沙、深圳等30多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構。
三農資本獲得安徽太平洋基金戰略風投,由匯付天下實行資金三方託管、是iTrust互聯網信用評價中心AA評級企業,平台以為服務三農、中小微企業為宗旨,創新引入實力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基金公司、國有擔保公司作為債權轉讓方及擔保方,並以風險保障金實時墊付,為雄厚的民間資本提供高效實用的信息對接服務,促進民間資本的高效流通,為投資者創造真正可持續的價值回報。
Ⅵ 三農資本官網最新消息
三農資本最新消息,三農資本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庭前會議召開
2017年3月31日上午,三農資本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開庭前的准備會議——庭前會議在包河區人民法院第9審判庭召開。三農資本涉案人員21位被告人的辯護律師出席庭前會議,包河區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官出席庭前會議,包河區人民法院資深法官丁法官主持了會議。
記者從三農資本案件庭前會議了解到,由於三農資本涉及非法吸收的人民幣有20多億元,金額特別巨大;投資人有一萬多人,該案影響巨大,包河區人民法院曾向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該案由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但是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指定包河區人民法院審理該案。
3月31日上午,包河區人民法院第9審判庭辯護律師濟濟一堂,記者看到了安徽省最強刑事辯護團隊之一的北京盈科合肥律師事務所刑事律師團隊的胡瑾大律師。胡瑾律師告訴記者,盈科合肥律師事務所的鄧國敏律師、王強律師等多名刑事專業律師將出庭為三農資本案的被告人辯護。辯護律師既要維護被告人權益,又要維護投資人權利,盡量較少投資人損失。目前,律師們已經要求法院盡快拍賣被查封的被告人的車輛,將拍賣的車輛款用於返還投資人的損失。因為車輛被公安機關查封一年多來。
據了解,三農資本案件將在2017年6月份開庭審理。
Ⅶ 什麼叫三農資金
為支持三農政策而准備的專項資金
「三農」問題,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
針對三農問題的相關政策:
1、加大減免農業稅改革力度。2004年,全縣農業稅平均稅率由7%降到4%,降低3個百分點。在降低農業稅稅率的同時,同比例降低農業稅附加。
2、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堅持向糧食主產區和種糧多、產量高的農民傾斜的原則,2004年,按照國家規定的籌措比例,從糧食風險基金中安排541.3萬元,對全縣種植小麥、玉米的農民進行直接補貼。縣政府成立以縣長張業為組長的糧食直補工作領導小組,財政、發展和計劃、農業、物價、糧食、農業發展銀行等部門參加。5月底以前要全部兌現給種糧農民,6月15日公布補貼結果。
3、對購置和更新大型農機具給予補貼。嚴格落實國家、省、市的補貼政策,確保補貼資金落實到購機戶手中。同時,縣安排一定財政資金對農民購機給予補貼。
4、增加良種補貼投入。縣財政用縣長備用金50萬元,建設20個糧食生產示範村,鼓勵土地向種糧能手集中。同時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項目資金。進一步加強種子市場管理,強化種子市場監督檢查,嚴格控制種子價格,積極開展送種上門服務,確保農民用上放心種子。
5、穩定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認真落實支持化肥生產的稅收和價格優惠政策,繼續執行化肥生產企業電價優惠政策。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繼續由政府指導定價,核定中准出廠價,企業出廠價上浮不得超過中准出廠價的10%。物價局要加強對化肥出廠價和流通環節進銷差率、批零差率的監督管理,嚴格控制流通環節的加價幅度,降低化肥最終零售價格,真正讓利於民。農業、工商、質檢部門要嚴厲查處擾亂市場的不法行為,切實保護農民利益。
6、認真落實國家和省稅費減免及物價控制政策。在稅收、投融資、資源使用、人才政策方面,對農村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給予支持。對合法經營的農村流動性小商小販,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免於工商登記和有關稅費。進一步完善涉農價格和收費公示制度。對能夠給農民帶來實惠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管哪種所有制形式,都要在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給予一視同仁的支持。
意義: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中國的革命其實質上是農民的革命。農民一直就佔中國人口的大部分,農民的生活狀況關系著中國的社會穩定。在現在生產建設時代,農業也是工業、服務業等的基礎和支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難點和重點都在「三農」。當前農業和農村發展還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公共服務不足、農民收入增長困難問題還很突出,農業、農村仍然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最薄弱的環節。在現階段,只有實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方略,才能切實優化經濟結構和實現協調的、可持續的發展,才能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才能如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因此,取消農業稅,絕不僅僅是為了農業、農村的發展和農民的富裕,而是關繫到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民族的偉大復興。
Ⅷ 江蘇省三農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江蘇省三農投資有限公司是2008-06-20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南京市白下區中山南路101號21層E單元。
江蘇省三農投資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00067702U,企業法人繆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江蘇省三農投資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許可經營項目:保險兼業代理(按許可證所列范圍經營)。 一般經營項目:實業投資,投資咨詢,投資管理,投資擔保,經濟信息咨詢,會議、展覽服務,國內貿易。
通過愛企查查看江蘇省三農投資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Ⅸ 請問,銀行的管理、三農、投資三方面各有什麼特色
這個問題比較復雜,我也是剛剛畢業不久的,和你差不多的專業。我自己感覺是:
第一你家裡有沒有背景?第二,你想想哦那個是什麼樣的工作,是公務員還是?第三,你的學校知名度如何?
假如你想從事公務員,最佳的選擇是三農。現在國家不是提出來,工業反哺農業么,其次對公務員來說,基層的實踐很重要。在這個方面比較。三農問題很有潛能的,加上你家裡背景扎實的話,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
投資方面是需要一定的天生敏銳能力的,一般般的投資顧問型人才不缺,到處都是。一般建議不要輕易嘗試。但是相對來說,較三農體面,前途很有限制,但是穩定。
管理也是一樣,要求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但是更強調的是,經驗,管理層大部分都是到處挖,而不是招,畢業時可能會面臨很大危險,家裡背景好,選擇管理吧,一般般的條件,可以看看投資或者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