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私募基金保殼業務為什麼法律上不好通過
轉眼間,私募基金備案制正式實施已滿兩年。在經歷了將近兩年的「草莽式生長」後,私募監管自2015年年末起不斷趨向嚴格。隨著《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內部控制指引》、《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等文件的密集發布,2016年儼然成為私募的監管大年,行業在走向規范的同時將完成大浪淘沙。
春節前夕的2月5日,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了《關於進一步規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幹事項的公告》(下稱「備案新規」)。受備案新規影響,春節過後的首個工作周里,私募行業掀起了「保殼」熱潮,引申出的產業鏈上的第三方機構也齊齊上陣。
正當私募基金忙於「保殼」,中介機構價格戰正酣之際,2月22日晚間,基金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就私募備案新規實行以來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答記者問。該負責人在明確「通過第三方渠道發行的顧問管理型基金暫不能作為私募機構的首隻私募產品備案」的同時,還針對第三方機構的不良競爭提出了警示。
私募「保殼」忙
基金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月底,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5841家。其中,已登記但未展業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超過1.7萬家,佔到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總量的69%。空殼私募佔到了行業公司總量的七成,《關於進一步規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幹事項》的出爐,引發了私募圈的強烈反應。
備案新規的要點包括:為避免徵信亂象,私募以後不再發放紙質、電子牌照;不及時報送季度、年度等信息要被列入異常機構。拿到牌照卻不發產品的機構會被注銷資格,直指空殼私募的「命脈」;另外,新備案私募需要出具法律意見書;私募機構至少要有2名高管具有基金從業資格。
具體而言,三類私募基金管理人面臨資格被注銷的風險,且分別有對應的備案截止日期:新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如果6個月內仍未備案首隻產品的;已登記滿12個月且尚未備案首隻私募基金產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2015年5月1日前仍未備案私募基金產品的;已登記不滿12個月且尚未備案首隻私募基金產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2016年8月1日前仍未備案私募基金產品的。
備案截止日期確定,資格注銷危險當前,私募機構的「保殼」戰在節後正式打響。基金管理人紛紛在朋友圈轉發學習新規並進行自查,空殼私募則加緊發行備案首隻產品。
基金業協會官方網站私募基金公示系統顯示,節後第一個工作日(2月14日)有36隻私募產品成功備案,之後幾個工作日備案數量迅速增長,6個工作日內累計272隻私募基金完成備案。
此外,在「至少要有2名高管具有基金從業資格」的要求下,一些私募基金高管也正忙於報名參加資格考試。《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詢基金從業資格考試(預約考)的報名系統發現,最近一次考試時間為3月19日,分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考區,《證券投資基金基礎知識》、《基金法律法規、職業道德與業務規范》兩科目的考試均顯示「選擇的報考區域目前沒有空餘機位」。
私募機構忙不停,同處產業鏈中的中介機構也應聲加入大戰。因為備案新規引入律師審查及法律意見書制度,相關律師事務所也加入了分食蛋糕的大軍。「我們之前已經備案過產品了,但是現在不清楚協會要不要我們補交法律意見書。為防萬一,我們咨詢下來,一份法律意見書報價3萬到10萬之間的都有。」上海地區一家私募基金合規人員說道。
監管警示中介不良競爭風險
私募的「保殼」運動在節後第一周開展得如火如荼,但中介機構賣力宣傳、大打價格戰的情況也引起了監管層的重視。2月22日,基金業協會就備案新規落實中出現的市場熱點問題進行了答記者問。
「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和私募基金備案是私募基金自律管理的第一步,但絕不是』一備了之』。」該負責人提醒稱,私募機構應該避免因「歷史抱佛腳」似的草率登記備案,不顧及登記備案的程序性和實體性要求,給自身經營帶來後續不利影響,甚至引發與基金服務機構、投資者的爭拗和糾紛。
對於空殼私募能否發行「投顧類」產品作為協會首隻備案產品,基金業協會給予明確答復稱,通過第三方渠道發行的顧問管理型基金暫不能作為私募機構的首隻私募產品備案。
這也就意味著,私募機構通過擔任渠道的投資顧問,由渠道幫忙備案的「保殼」之路無法走通,若想成功「保殼」,空殼私募需自主發行產品。
「目前協會正在抓緊研究制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從事投資顧問服務的相關業務管理辦法。待相關業務管理辦法正式發布後,私募基金管理人可將其管理的相關顧問管理型私募基金產品,再按相關規定進行補充備案。」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
對於同樣在「保殼戰」中激戰正酣的中介機構,該負責人則提醒稱,相關中介機構在開展私募基金服務業務時,應當對私募行業法律法規和《公告》的內涵有充分理解和正確認識。「應避免一哄而上,盲目發展業務,切不可對面臨的法律風險、道德風險、合規風險視而不見。」該負責人稱,協會將持續關注私募基金相關參與主體業務發展情況,並適時開展自律檢查和核查工作。
此外,監管層還對參與機構的責任進行了明確:若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的委託,為有關基金業務活動出具法律意見書、審計報告、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等文件,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給他人財產造成損失,則將與委託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另外在法律事務方面,基金業協會負責人也對《法律意見書》模板、律師事務所資質、已備案機構是否需要提交《法律意見書》等問題做出了進一步明確。
具體而言,備案新規發布前已登記且有私募基金產品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基金業協會將視具體情形個案要求其補提《法律意見書》。而對於已登記但無管理規模、首次申請私募基金備案的機構,《法律意見書》則是必備的重要內容。
對於《法律意見書》的文本規范,該負責人則表示沒有官方統一模板,律師出具以後協會將落實監管,對意見書進行核查,還會視情況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或重大事項變更的反饋意見中提出進一步的詢問。在律師事務所和律師的資質問題上,協會亦表示並無太多限制,但也列舉了相應的鼓勵標准。
② 私募基金產品怎麼發行 私募基金產品發行流程是什麼
1.產品設置階段
⑴選擇基金管理人。選擇有成熟交易模式並有穩定交易記錄的操盤團隊作為基金管理人。具體評估過程由公司相關部門制定嚴格的制度嚴格執行(擬採用與合夥制企業合作模式)
⑵ 產品設計方案制定,包括具體操作模式,募集周期風險控制,募集規模,封閉期,承銷方式,資金投向,退出機制等。同時,進行路演等一系列的推介活動。
2.基金分銷渠道以及募集期規定
⑴基金開始發行期間,通過證券營業所網點和第三方機構等代銷渠道,向投資人發售基金單位。私募基金多採取自行發行的方式,即指基金發起人不通過承銷商而由自己直接向投資者銷售基金。
⑵ 發行期結束後,基金管理人不得動用已募集的資金進行投資,應將發行期間募集的資金劃入驗資帳戶,由有資格的機構和個人進行驗資。封閉式基金自批准之日起到募集期限內募集的資金超過該基金批准規模的80%的,該基金方可成立。
⑶封閉式基金募集期滿時,其所募集的資金少於該基金批准規模的80%的,該基金不得成立。基金發起人必須承擔基金募集費用,已募集的資金並加計銀行活期存款利息必須在30天內退還基金認購人。
3.基金運作實施
基金成立後,按照產品設置方案,進入封閉運行期。期貨公司盡風險監控義務,實施跟蹤該基金運作情況。
4.基金退出機制
封閉期滿後,按照產品設置方案進行分紅,退出。期貨公司協助辦理退出工作。
③ 私募基金被列入異常機構,會不會被注銷
不會被注銷,但異常的原因不同,處罰也不同,比如:因為未及時提交年度財報的機構六個月內只是在登記信息顯示異常,不耽誤正常的發行產品;因為失聯的話會禁止新發行產品
④ 私募基金異常機構
無法發產品,涉及到股東法人高管等人員變動,需要做重大事項變更,出法律意見書,沒有進行產品更新的,看是季報年報沒報還是什麼情況,需要走一些流程,這個可以操作沒問題
⑤ 私募基金被列入異常機構有什麼影響
列入異常機構的話 如果不整改是不讓新增產品備案的;其次是對於投資者算是一種提示風險,反過來說對你的募集會有不利影響
⑥ 私募基金管理人必須多久發基金產品
中國基抄金業協會2016年2月發布《關於進一步規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幹事項的公告》。
中國基金業協會對私募基金管理人依法及時備案私募基金提出以下要求:
1、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新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辦結登記手續之日起6個月內仍未備案首隻私募基金產品的,中國基金業協會將注銷該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2、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已登記滿12個月且尚未備案首隻私募基金產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2016年5月1日前仍未備案私募基金產品的,中國基金業協會將注銷該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3、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已登記不滿12個月且尚未備案首隻私募基金產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2016年8月1日前仍未備案私募基金產品的,中國基金業協會將注銷該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被注銷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若因真實業務需要,可按要求重新申請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對符合要求的申請機構,中國基金業協會將以在官方網站公示私募基金管理人基本情況的方式,為該申請機構再次辦結登記手續。
⑦ 發私募基金產品與機構戶有沖突嗎
沒有沖突,機構戶可以發行資管產品!自然人想要發行資管產品可採用掛靠投資公司或者成立公司來發行,一般是100萬起!
⑧ 私募基金管理人沒有提交年度財務報表怎麼整改
《登記和備案辦法》第21條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於每年度四月底之前,通過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系統填報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
根據《登記事項公告》,基金業協會對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交經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提出以下要求:
1. 自《登記事項公告》發布之日起,已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未按要求提交經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的,在私募基金管理人完成相應整改要求之前,基金業協會將暫停受理該機構的私募基金產品備案申請。同時,基金業協會將其列入異常機構名單,並通過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平台對外公示。一旦私募基金管理人作為異常機構公示,即使整改完畢,至少6個月後才能恢復正常機構公示狀態。
2. 新申請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的機構成立滿一年但未提交經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的,基金業協會將不予登記。
⑨ 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有幾種類型
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類型有:
1、股權類:申請需要比較多資料,如商業計劃書;投資意向書(項目合作方聯系方式,對擬投項目詳細描述,包含盡調過程、投資安排、募集安排、退出安排等);公司與第三方簽訂的外包協議或者是合作意向協議。
2、證券類:申請資料,如商業計劃書;擬發行產品情況介紹;公司與第三方簽訂的外包協議或者是合作意向協議。
3、其他類,申請資料是最少的,如商業計劃書 ;投資意向書
在在辦結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登記手續之日起六個月內必須要發產品,如果沒有發產品,其備案資格要被取消,只能重新備案,已備案的企業要在每年4.30號前要提交審計報告,否則列入異常,對於整改後的企業也要過6個月才能發產品。
目前私募基金管理人其他類型的登記與變更 需要的條件是企業有國企、上市公司背景,否則提交送審也是很難批復通過的。
私募基金對注冊資金這塊的要求並不高,他的備案機構是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還有我們的公司類型比較常見,有投資管理資產管理授權。只投資基金,還有財富管理他的經營范圍,有投資管理資產管理受託管理。
私募基金管理人通過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系統持續報送信息是實現行業自律監管的重要基礎性措施之一。私募基金登記備案制度實施兩年來,私募基金管理人對信息持續報告制度存在不適應,履行信息報告義務自覺性和合規意識普遍不強,導致私募行業整體統計數據不完整、不持續、甚至失真。
私募基金管理人完成季度、年度及財務報告、重大事項報告等相應信息報送整改要求之前,中國基金業協會將暫停受理該機構的私募基金產品備案申請。對於累計兩次未更新履行信息報送義務者,將其列入異常機構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