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不同市場效率下的投資策略分別是什麼
1、小市值策略:建立在過去IPO管制與並購重組濫發的制度性常量上。目前以及在可預期的未來都很可能會失效。
2、低市盈率、市凈率策略:建立在過去三至五年的市場或行業周期之上,如果市場周期趨弱,或者行業永久性不再增長,那麼此策略很可能會局部失效。
3、輪動策略:不同公司之間的輪動在於基本面發展的均衡性與股價變化的不均衡性,不同資產之間的輪動在於不同資產的非相關的波動性,而如果上述不均衡與波動趨弱,或者資產及個股的基本面發生大的差異,輪動策略將失效。比如不同銀行基本面的便在這兩年產生了較大的差異。
4、建立在自身固有能力圈的策略:內涵很廣,比如某位投資者擅長捕捉半導體行業成長股邏輯,在行業演變到一定階段後,一定階段特有的邏輯可能會失效。甚至包括對於善於捕捉題材股的投資者,在A股散戶越來越少,市場越來越有效的情況下,策略的有效性將逐步喪失。同樣的例子與可能性還可以列舉很多,因為此處不是本文重點,就不再贅述。如何確保自己過去成功的投資理念與策略能夠持續有效,而不是「路徑依賴」,是本文需要回答的最核心的問題。
同樣,可從幾個維度去闡述。
1、尋找底層邏輯通過前文的舉例,我們可以發現,路徑依賴的核心問題在於對某些核心變數的忽視——因為變數在某一時間段的恆定而忽視了它的重要性以及可能會發生及帶來的變化。因此,最好的解決方法是,確保打通我們投資策略與研究分析的底層邏輯,尋找到所有重要的核心變數。而不是盲目地去採用一些不完整的演繹邏輯與線性的歸納邏輯。
2、自我否定與進化在意識到主要因素發生變化以及策略逐步失效(而不是均值回歸)的時候,要勇於進行自我否定,克服沉沒成本、聲譽損失以及各種心理所帶來的障礙。與否定相應的便是自我的進化,不斷捕捉新出現的影響事物發展的核心因素,不斷思考並總結其中的聯系與邏輯,不斷在新的領域拓展自己的能力圈。而這一過程,並不一定意味著要改變自己的核心投資理念,可能更多地只是實踐應用領域的拓展與轉變。而對於有些策略,則可能意味著從理論到策略本身的全面否定。
3、守拙越是復雜的策略,面對的越是復雜的事物與環境,需要考慮的因素就越多,就越難以對所有因素與底層邏輯進行充分的把握。在過去通過不斷跨越「七尺柵欄」獲勝的投資者,很難確保在未來某次跨越時不會摔跤。守拙的含義是尋找簡單明確的投資策略或實踐對象,放棄為了短期收益或更高的超額收益去挑戰復雜的機會,不斷等待與跨越「二尺柵欄」。
4、做時間的朋友做時間的朋友,意味著將策略建立在恆久不變的事物之上,忽視短期的、容易變化的事物。做時間的朋友,意味著將投資收益的來源建立在國家發展、社會文明進步、人們需求演變的大趨勢之上。只要我們投資策略的目標期限足夠長,就可以超越大多數周期性與短期因素的影響,而幾乎不用去擔心「路徑依賴」的問題。
最後總結關於投資策略有效性的認識:「一項長期有效的投資策略必須具備三個特徵:
第一,它是普遍適用的。你不能只是一個細分行業的多頭,它漲到頭你怎麼辦?或者只是小資金適用,大資金不適用,規模上來怎麼辦?第二,它是持續有效的。每年都變的策略不叫策略,沒有人能保證每年都想出一個辦法然後次次戰勝市場。
第三,它必須是不斷進化的。只有不斷地進化才能保證你能持續戰勝市場,否則很容易被有效市場的魔咒所摧毀。——反過來講,如果投資理念和策略不是同時具備以上三個特徵,那麼它無法保證在長周期內戰勝市場。」以上供參考。
㈡ 當前的股市環境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投資策略
受隔夜美股影響,周邊市場今天全線下跌,其中泰國跌幅最大,跌幅超過3%,韓國與日本跌幅都超過2%,台灣下跌了1.87%。而A股再次表現了強大的生命力,在多頭主力的大力捍衛下,5日均線被牢牢站穩,近期強勢的銀行、地產、石化雙雄等權重股領跌,雖多少打擊了投資者做多信心,但航天國防,生物制葯強烈護盤,從穩定性看,上海本地股、新能源、創投這類所謂主題投資品種相對穩定。指數老是跌不下,投資者在多次進出、神經已經麻木的背景下,不排除市場潛伏著一場風暴,雖然我們為多頭的強勢護盤而喝彩,但同時也需要控制好倉位,把資金放進安全口袋。
㈢ 股市的基本投資策略有哪幾種
你還別說,這個真的有點難度的8808
㈣ 除了定投指數基金還有哪些投資策略
一、牛市:滿倉買入策略
簡單說就是直接一次性全倉買入。這種策略需要較強的擇時能力,買入的點通常是比較低的位置。
在單邊上漲市場里(即「牛市」),滿倉策略通常是較為合適的策略。因為,在單邊上漲市場里往往指數回調的空間較小、回調時間也很短暫,市場沒有給出充分的回調買入的機會,導致投資者容易陷入一路踏空的處境。
比如:2014年中旬至2015年中旬,中證500指數是單邊上漲市場,在這種市場環境中,低位滿倉買入策略無疑是最優選擇。
二、震盪市:分批買入策略
分批買入法是一種比較保守的投資方式,在對當前市場沒有較大把握或沒有持續現金流來源的情況下,最好不要一次買入,可以採用分批買入的策略,對於不具備精準擇時能力的大多數投資者而言,這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分批買入策略是指將計劃投資總額分成幾等份,指數每下跌一定百分比,就買入一份。比較適合「震盪市」,因為分批買入策略在震盪市的時候能夠進行低成本吸納,分攤成本,後期市場反彈或反轉時就能領先滿倉買入,獲得更高的收益。
例如,我們將本金分為30%、30%、40%這樣的三份,第一次買入30%,後面指數下跌15%,則補倉30%,再下跌15%,再補倉40%。但要注意這里的分為三份和下跌15%買入,只是舉例說明,並不是最優方案。可根據具體的市場環境設置不同的參數。
對於不同的市場環境,我們要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雖然滿倉買入的方法能夠在持續上漲的市場環境下獲得最大的收益,但是這種方式就像是一場賭博,風險也較大。大多數投資者可能都不具備精準的判斷能力,對選擇何時進場、何時止盈可能並不明確,因此,為了更好地化解這種風險,我們可以採取分批買入的策略,分攤成本,謹慎投資。
四、熊市:金字塔買入策略
金字塔法買入策略可以看成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分批買入策略,就是市場越是下跌,越是加倍買入的操作策略。
適合「熊市」下跌的環境。因為即使是暴跌市場也會有反彈,下跌不可能是無限制的,每次下跌都意味著繼續下跌的可能性減少,因此加倉的數量應該逐漸加大。
舉個例子:我們把本金分為4份,分別是10%、20%、30%、40%。第一次先買入10%的倉位,待後面指數下跌15%的時候,則加倉20%,再下跌15%,再加倉30%,逐層遞進的方式直到倉位配置完畢。同理這里只是舉例說明,並不是最優方案。
辨險識財在這里介紹的三種策略(滿倉策略、分批買入策略、金字塔法買入策略)都比較適合手裡已經有一定積蓄,同時對市場整體環境和未來走勢有一定預判能力的投資者。
指數基金的投資策略還有有很多,比如大小盤輪動策略、行業輪動策略、網格交易法策略等,並且這些策略並沒有誰優誰劣,而是各有所長,我們需要做的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不同市場環境來選擇合適的策略。
㈤ 股市中有哪幾種投資策略
股票交易系統是自己選股、買賣、持倉的行為指南。是否有一套適合自己、適應市場的交易系統,是能否持續穩定盈利的關鍵。
1、自選股
應該建立自己的自選股股票池,動態管理、持續跟蹤自選股,時機到來時可買入。自選股票的選股邏輯: 熱點題材股、成長股、困境逆轉股、低估股、資產突變重組股、套利股等。
2、組合原則:適當分散
當出現買點時,應利用組合的方式進行買入,注意適當分散投資。可以避免滿倉或者重倉單一股票的黑天鵝事件和長時間不漲或者被套的心態急躁問題。股票組合應該是不同行業、不同題材的股票。
3、順勢而為
順勢加倉持倉、逆勢減倉或空倉,絕對不用逆勢而為。嚴格遵守生命線操作紀律,當大盤和個股的價格運行在生命線上時做多,反之看空。生命線主要指均線,一般短線操作是10日均線、中長線操作20日或者30日均線。
4、倉位管理
分批買入和賣出,當出現入場時機時,應分批買入多隻股票,同理當賣出時機出現時,也應該分批賣出,注意自己的倉位控制。當大盤強勢放量上漲,個股普漲時,應重倉操作;反之則需要減倉或者空倉。
5、持續完善操作系統
依據上面的幾點,即可建立自己的操作系統。平時操作時,需嚴格按操作系統進行操作。操作系統建立後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操作,不斷改進完善自己的操作系統,確保自己持續穩定的盈利。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新手在不熟悉操作前不防先用個模擬盤去練練,從模擬中找些經驗,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㈥ 想問 當前我國證券市場是有效的嗎為什麼這種市場下應採取哪種投資策略急求🙏
市場本來就是無效的,也就是所說的隨機漫步理論。堅持反向理論,比如現在大宗商品,原油大跌卻是進場抄底的好機會,因為價格夠便宜
㈦ 如何制定投資策略
首先就是要確定好投資方向,你進入投資外匯市場,是要進行短期投資、中期投資還是要長回期投資答,待確定好這個計劃後,在進入市場進行布局,如果是進行短期投資,那麼最重要的就是要著重進行技術面分析,然後在適當的時機進入,然後在根據技術分析確定什麼時機是最佳的出局點。資金的規劃。在做好風向之後就要確定資金量的投入。資金量的投入要根據方向來劃分,如果是長期方向,那麼可以投入較多的資金量。短線就不要投入較多資金,最好保持在自己資金量的三分之一。攻守要相互結合。在制定計劃的時候首先要做好受的一環節,只有能守住就不怕攻沒有動力。止損點的設置。止損點的設置根據操作的階段不同要有相應的變化,如果在長線操作中就要設置較大比重的止損,防止因一時的價格下跌而被清掃出場。中線就要側重於技術面的分析。在相對風險較高的外匯市場中,如果能在每一次的操作之前都能夠做到這樣的策略制定,就能夠將風險降低到最低點。
㈧ 在半強式有效市場中,投資應採取的投資策略是: 為什麼
主動投資策略,基本面分析。「主動」就是直接投資如股票等,被動式就是請專業者來幫助如基金
㈨ 如何確定投資策略
散戶的錢不多,應將資金集中,不要買超過2隻股票,而使用倉位來對股票進行調節。這裡面有幾個原因:其一,股票越多,越看不過來,也管不過來,投資是一個很嚴肅並且很花心思的事情,一個人要管那麼多股票,在資金量較小的情況下必然會顧此失彼;其二,中國股市的特徵往往是板塊輪動,當你把寶壓在了不同的版塊上,必然造成今天這個版塊好了,另一個版塊就差了,綜合起來,市值的增長會非常緩慢;其三,分散投資容易造成不健康的心理預期,當你買了一隻股票漲了10%,卻只賺了500塊,從盈利比來說其實不小了,可是相對於你總的資金池而言,500塊又很雞肋,造成原本可以獲利了結的,變成猶豫不決。其實長線還是短線,基本上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對於投資收益的預期不同,選擇的投資策略自然不一樣。
目前看來,很少見到能夠持股1年以上的投資者,這或許也與A股市場的行情切換速度有關。觀點:如果對投資收益的預期是跑贏銀行定存或者CPI,那麼最好以長線為主;對風險對抗能力較強的趨勢投資者,可以選擇短線;周期性和非周期性股票,對於絕大多數的非周期類股票,其實長期持有基本上可以獲得超越普通股神的收益,當然長線投資就需要對公司的基本面進行研究,這比較費時費力。學會控制倉位,是每個散戶的必修課。強烈地建議每個姓名在踏入股票市場買賣之前,將錢放在股票賬戶裡面1個月不要交易,看看自己是否能夠忍得住。如果你真能忍住空倉持有現金,那麼恭喜你,你的投資成功了一半。
㈩ 我國當前股市的行情的看法,對於當前市場投資應該採取哪些投資策略,對於家庭和個人有哪些理財組合
現大盤處於築底階段,選擇底部的、盤子適中的、業績不錯的、股價較低的、基本面較好的、近二年未爆炒過的股票長期持有,必有厚報!本人建議50%的資金投資股票、40%的企業債券(8%以上利率、交投活躍、信用評級好的)、10%的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