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投資界肖鋼

投資界肖鋼

發布時間:2021-06-20 22:33:00

Ⅰ 近日肖鋼怎麼沒音訊

轉載來自清華金融評論微信公共賬號引用鳳凰網的相關分析文章: 《余額寶負責人回應收益率下降:收益率並非最重要》 「我們並沒有把收益率作為最重要的目標,而是堅持做最好的風控。」天弘基金旗下增利寶基金經理王登峰在面對媒體關於余額寶收益率接連下滑,告別「6時代」的質疑時這樣解釋,「我們始終在投資者教育上引導用戶有正確的收益預期,不要過於關注收益率,強調閑錢理財、小增值大快樂。」 無論是不是天弘基金的投資者教育真的起到了作用,余額寶的用戶據稱已經超過了A股股民的人數,甚至引起了證監會主席肖鋼關於資金壓力的擔憂。從最新一組數據來看,余額寶受益率下滑的趨勢並沒有改變用戶的狂熱:截至今年2月26日余額寶用戶數量突破8100萬,而就在2月6日,余額寶的用戶數還是6100萬。 目前余額寶的規模已經突破4000億元。2013年6月13日上線的余額寶,在短短半年的時間里,不單單自己成為了資本市場的「理財神器」,截止去年年底所創造的2500億的規模更是令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天弘基金一夜之間坐上基金規模行業第一的寶座。然而如此大規模的資金從銀行遷入余額寶賬戶,天弘基金成為炙手可熱的基金新秀,互聯網金融帶來的形勢劇變,對於這一切,虎視眈眈者眾多。 從央視評論員鈕文新聲討余額寶是銀行身上的「吸血鬼」到銀行大佬們奮發圖強推出自己的「寶寶軍團」圍剿余額寶,再到中國銀行行業協會打算釜底抽薪將余額寶存放在銀行的資金納入一般性存款管理。互聯網對傳統金融行業的逆襲正以一場關於余額寶的戰役為名席捲而來,而余額寶的流動性風險與收益率成為了最大的話柄。 遠高過銀行同期活期存款的收益率一直是余額寶的殺手鐧,也一直是競爭對手比如財付通等其他「寶寶」競相超越的標的。但春節前後收益率節節攀升的余額寶卻沒有能夠延續走勢,自2月下旬開始逐步降低。「由於余額寶的本質是貨幣市場基金,它是市場利率的追隨者,而不是決定者。去年12月及春節前資金利率再度走高,余額寶的收益也高了,之前資金利率低,余額寶的收益也降低。如果貨幣市場走弱,余額寶的收益回歸將是一個穩定地回歸過程。」增利寶基金經理王登峰對余額寶的利率「追隨者」角色一直瞭然於胸。表面看上去,余額寶似乎只是一個「巨無霸」追隨者,然而量變引起質變。人民日報不久前刊文稱「余額寶正在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或許,連余額寶的創造者都難以想像,只是換了一個銷售渠道、巧妙組合的貨幣基金居然會掀起這樣的狂風大浪,甚至被推到了中國金融改革的前沿陣地。 在中國這樣熱衷「改革」議題的國家,被推至台前的余額寶一方面被捧紅捧高,另一方面也被放到顯微鏡下仔細探究。「余額寶作為貨幣基金,在產品定位上已經表明它是為我們廣大的寶粉提供一個「現金管理」的好工具。」雖然余額寶的定調還算中肯,但突破4000億的體量產生的放大效應已經使得任何潛在的小風險都能驚動投資者脆弱的神經。作為理財產品虧損的可能便是令人擔憂的一環,盡管國內所有貨幣基金歷史上從未發生過年度虧損,業內只有2隻貨幣基金發生過1天虧損。 而收益率下滑帶來的不僅是余額寶用戶「每天都少賺錢」的抱怨,更可能引起大面積兌付帶來的流動性風險。據王登峰表示,余額寶的客戶定位於大量普通的個人客戶,客單量小、行為比較分散,藉助大數據分析,提前准備頭寸,余額寶相比於傳統貨幣基金來說,對流動性把握更為准確。此外,通過資產到期,自然轉換成現金資產來應對可能的流動性沖擊。 盡管如此,不斷膨脹的貨幣基金帶來的銀根放鬆,已經使得貨基收益率普遍下降成為不爭的事實。余額寶改變過度倚重協議存款,調配債券的投資結構調整已經提上日程。「近期隨著協議存款利率的回落,天弘增利寶基金的協議存款投資比例會有所下降,短融、短期國債、金融債等投資比例會有所上升,但變化不會劇烈,而是穩步調整。」 除了穩步過渡收益率下降時期以外,余額寶要證明自己,恐怕還亟待監管問題的釐清。余額寶的基金募集業務應該歸證監會管,而吸收資金的業務應該歸銀監會管。這直接導致網友吐槽這個「沒媽管」的孩子在營銷手段上「大打擦邊球」:只提示高收益,不告知高風險。 盡管據天弘基金指出,增利寶基金產品於2013年3月8日正式被證監會受理,並於5月23日正式核准,並且今年證監會亦再次官方表態承認「余額寶」是「貨幣市場基金產品的組合創新」。然而這種組合創新如何進入實質性監管階段仍然是渾水一片。原招行行長馬蔚華並不認可余額寶,認為是銀行資金兜了個大圈子,增加了資金成本,於實體經濟無益;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則認為「這是創新,創新需要觀察,雖然挑毛病肯定有,但要給予空間」。業內意見不只是一個方面,剛召開的兩會上,銀監會前主席劉明康對記者隔空喊話,表示自己還沒有用過余額寶,還要學習一下。監管層對於新事物的「接受遲滯」或許意味著打破監管真空,出台針對「余額寶們」的規范細則尚需時日。 好消息是,周小川行長已於4日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肯定不會取締余額寶。」這意味著在一段時間內,消費者們仍然能夠在享受余額寶的流動性便利的同時獲得至少高於銀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的收益率,而這一點或許正是「銀行存款議價時代」的肇始。 歷史的車輪永遠是前進的,會碾碎一切阻礙,所以站在對的一方,顯得如此的重要。這或許能說明行業規模第一的「天弘基金」搜索率只有「余額寶」品牌的十分之一卻仍然甘做配角的原因。增利寶基金經理王登峰的一句話或許能為此下注腳:「我們在為8100萬余額寶用戶做一場關於什麼是貨幣基金的投資者教育,為大眾提供一場為基金『正名』的展示。」

股市為何大跌

當前股市大跌的原因:

多數將目光指向了超日債違約事件引發的海外市場對中國信用風險暴露的過度解讀,以及上周末公布的宏觀數據低於預期引發通縮擔憂、維穩時點結束、新一輪IPO等疊加因素。而具體到行動上,基金經理也是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降倉位。

「黑天鵝」來了
3月10日,A股大幅低開探底,行業板塊盡墨,中石油全天試圖護盤,數度拉升,無奈銀行、保險及有色砸盤勢頭兇猛,最終跌幅超過5%的個股達到738隻。滬指以跌破2000點整數關口點位1999.06點收盤,下跌2.86%,創今年以來最大跌幅。
當天,亞歐股市也被波及;其中日經225指數跌1.01%,香港恆指下跌1.7%。相較而言,歐美情況好很多,歐洲股市周一收盤跌0.5%,美國道指下跌0.21%。
值得注意的是,10日當天,國內期市也遭遇「黑天鵝」,滬銅、鐵礦石、螺紋鋼、焦煤、玻璃等多個品種跌停;另外,橡膠跌逾4%,滬銀跌逾3%。
此後兩個交易日,雖連續藉助地產等藍籌股脈沖來維穩指數,但未見匯金、社保等「國家隊」護盤。3月12日,股指寬幅震盪,滬指一度跌破前低1984點,但在銀行等權重板塊帶動下回升,截至收盤,滬指跌0.17%,報收1997.69點。
隨著拋售越趨激烈,最常聽見的問題是市場究竟何時見底。A股曾於2012年12月、2013年6月及2014年1月跌至約2000點水平,每次觸及2000點水平後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反彈。不過反彈幅度越來越弱,高點也越來越低。
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3月12日向記者表示,對比每一隻上證成份股於2005年及2008年市場觸底時的估值及其目前估值,並以相應的市值加權平均來計算,目前上證指數[-0.17%]的估值仍較前期的底部高出15%-20%,當前滬指跌破2000點並不奇怪,此輪市場底部理論上約為1600點至1800點之間。
洪灝強調,銀行股估值是滬指走勢的關鍵,若銀行估值未能回升,上證指數可以跌得更低。此外,必須密切觀察銅和鐵礦石期貨及周期性股板塊表現,現在2000點只是一道馬其諾防線,隨時可破。
蝴蝶效應
誰是這場突如其來下跌的幕後黑手?海外投資者和海外媒體紛紛指向超日債違約所引發的蝴蝶效應。
3月4日晚, ★ST 超日發布公告稱,「11 超日債」本期利息將無法於原定第二期付息日3月7日按期全額支付,僅能按期支付共計人民幣400 萬元,而全部應付利息為8980萬元。該債券系深交所上市的民營企業高收益債,CCC評級,2017年到期,年付利息,規模10億元。
這是中國公募債券領域出現的第一單違約。
目前來看,蝴蝶效應真或假很難有答案,只是在時間上或可印證:超日債違約事件3月5日發生後,國內股市和期市反應並不強烈,但由此揭示的信貸違約風險上升,在海外投資者之間連續發酵,並在3月7日(上周五)觸發倫銅暴跌近4%,為兩年來單日調整之最。
隨之而來的負面因素還有,3月9日中國PPI數據和2月出口增速下滑推波助瀾,大宗商品價格急跌,市場對經濟增長前景謹慎,從而導致焦煤、鐵礦等期貨品種走跌。
據一位海外投行人士向記者透露,他最近幾天在和海外投資者接觸中了解到,海外投資者多認為,部分中國公司以銅作為借貸抵押,如果企業違約,貸款人有機會斬倉賣銅;但市場憂慮超日債只是冰山一角,中國有大量企業以銅作融資,拋售可能會觸發連鎖效應,引發銅價再下跌。
針對這種現象,高盛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明確指出,過去幾年來,銅融資是中國影子銀行系統中另一個重要的套利工具,這些影子交易產生金融杠桿,而如今,融資的循環即將告終。
記者注意到,有悲觀的海外投資者甚至認為,超日債違約可能會令多米諾骨牌效應擴散,變成另一場雷曼危機。
擔心或許不是空穴來風。事實上,3月份城投債到期量確實已開始增加,而即將到來的二季度還會迎來鋼鐵、有色和煤炭等過剩產能行業信用債和信託產品到期的高峰。
據同花順[0.04% 資金 研報]數據統計,目前A股上市公司發行的未到期的公司債[-0.07%]還有460起,合計規模為6706億元。記者注意到,其中就有和★ST超日處在同一行業的天威保變[-5.09%資金 研報],其3月11日公告去年巨虧52億元。此外還有去年預虧30億元的華銳風電[-1.90% 資金 研報],這兩家公司分別發行了總計為16億元和28億元的公司債。
讓投資界關注的是,美銀美林認為,超日債違約可能引起連鎖反應,或將令超日債成為中國的「貝爾斯登時刻」,促使投資者重新評估信貸風險。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期間,隨著次級抵押貸款價格下挫,貝爾斯登的兩只對沖基金被迫申請破產保護,這家陷入困境的銀行於同年3月被出售給摩根大通。6個月後,雷曼兄弟宣布破產。
基金經理降倉位
「從規模上看,超日違約與雷曼事件相比僅屬小事,投資者擔心的是,超日債違約或會引發投資者拋售公司債,市場恐慌並影響經濟。幸好,從近一周國內公司債市場看,並未出現大幅下跌。」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向記者強調。
交銀施羅德基金固定收益部孫超稱,從超日債近一年運行狀況看,國內市場對超日債違約已有預期;在微觀個體方面,超日債的發行主體是典型的產能過剩行業(光伏行業),此次付息違約可以視為信用風險的局部、可控釋放。
孫超認為,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優勝劣汰、鼓勵企業兼並重組,本是應有之義。在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擋期,後續類似的個體信用風險可能會繼續暴露;但在底線思維下,個體信用風險並不足以引發系統性和區域性的金融風險。而市場所關心的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性質則與超日債違約截然不同。
有意思的是,對於超日債違約對市場的影響,國外研究機構更為悲觀。
瑞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向記者指出,國外和國內對中國經濟的擔心不是同一個方面的,最近一些信託和公司債方面的違約,讓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是不是能夠持續保持增長產生了一些懷疑。
但在她看來,公司債違約可能會有一些問題,但中國整個金融系統的流動性非常充裕,目前中國出現類似雷曼事件的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非常小。
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表示,互相傳導的投資者情緒或是壓死市場的稻草,海外期市大跌的負面情緒勢必傳遞到A股市場,「3月7日晚大宗商品全面暴跌,其中鐵礦石、銅都是典型的中國元素,除了海外QE的因素,很難說與中國經濟較弱脫得開干係。」
楊德龍向記者透露,最近基金經理調倉方向是減持小盤股、成長股,轉戰到食品飲料、醫葯等行業,並且在最近兩周的大幅調整中,基金經理順勢降低了股票倉位,目前股票型基金的倉位已降至85%左右,偏股型在80%左右。楊德龍的調研顯示,上周調整前,股票型基金整體倉位還在89%左右。
誰是新的成長點
全國兩會上不斷傳出的消息顯示,2014 年將是內地資本市場的改革年。
證監會主席肖鋼3月1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鑒於目前QFII 占市值的比例還很低,因此仍有很大的潛力,將進一步擴大QFII和RQFII的額度,證監會也正與有關部門處理QFII 的稅收政策等問題。
與此同時,3月以來,市場中有關IPO結束暫停繼續推進的討論亦開始增多。上周末,證監會、交易所分別表示,爭取今年出台退市改革辦法,盡快出台創業板再融資等,發審會將在3月份啟動,但當月或不會有企業發行。這些表態都意味著新一輪IPO重啟已迫在眉睫。
楊德龍表示,除了融資銅等渲染恐慌情緒的外圍消息、近期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當前經濟增長面臨下行壓力之外,IPO技術性暫停的結束預期也對股市產生壓制。
萬家基金認為,IPO重啟以及一季報和去年年報將導致股票行情出現分化,在市場風險偏好下降的情況下,對主題投資將開始轉向謹慎。

博時新興成長[0.19%]基金經理韓茂華也認為,近期進入了上市公司年報的密集披露期,接下來一段時間,市場對主題類的炒作可能會相對冷卻一些。
在瑞銀證券首席策略師陳李看來,短期市場仍舊偏弱,需要等待風險的釋放,但未來預計仍有結構性行情,只是傳統老主題上漲最快的時候可能已經過去。等到風險期過後,陳李建議關注醫療服務、信息安全相關的軟硬體、LED等「次新」主題,「只要未來能看到新的訂單或者新的項目,市場就會給予更高的估值。」
長江證券[0.24% 資金 研報]分析師鄧二勇也認為,短期市場處於脆弱期,配置上,改革元年去杠桿約束下經濟整體下行趨勢難改。

閱讀全文

與投資界肖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招商e貸款額度 瀏覽:469
股票量價齊跌說明什麼 瀏覽:368
方正重組理財 瀏覽:392
過戶多久拿到監管資金 瀏覽:977
近期的理財詐騙公司 瀏覽:721
260108基金今天凈 瀏覽:647
貸款提車上路需要多久 瀏覽:383
證券咨詢公司的投資顧問 瀏覽:382
杭州南海成長股權基金 瀏覽:373
合肥鑫匯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671
基金控庄的股有什麼特點 瀏覽:958
醫院股權融資 瀏覽:245
信託產品圖片 瀏覽:201
中原高速03月07日資金揭秘 瀏覽:515
怎麼買萬達股票 瀏覽:306
湖南源匯信託 瀏覽:891
汽車融資網站 瀏覽:747
外匯價1美元人民幣 瀏覽:649
方正科技股票價格 瀏覽:802
景順長城動力混合基金凈值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