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去非洲做生意哪個國家好
做法也會不一樣,因為不能發足夠的貨,又沒法進其他貨換換運氣。如果你到非洲是想建工廠。但還有一些人去了就不想回來了,只要是日用品,幾百萬人民幣(相當於幾十萬美元)彷彿也做不了什麼,這樣往往使自己陷入被動,如果你是在非洲當地從其他中國人那裡批一貨,你要去這樣的地方嗎。
2.3.2.1 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面積92.4萬km2,人口約1.3億,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2009年,奈及利亞的石油產量為2.1百萬桶/天,佔世界總產量的2.6%(BP,2010)。
(1)政治經濟風險
奈及利亞政治局勢存在一定的不穩定因素。2010年5月5日,奈及利亞總統亞拉杜瓦因病去世,副總統古德拉克·喬納森繼任總統,奈及利亞政府運轉正常。奈及利亞有南北方交替掌權的政治傳統。執政的人民民主黨目前正在極力尋找有實力的總統候選人,來自南方的喬納森還沒有明確表示是否參選,代表北方政治勢力的奈及利亞前軍政府領導人巴班吉達已經表示有意參選。另外,奈及利亞前總統奧巴桑喬也計劃推舉自己的接班人。如果明年喬納森繼續擔任總統,那「北方人」將認為喬納森打破了奈及利亞的政治傳統,奈及利亞政局很可能出現問題。此外,奈及利亞南方的基督教徒與北方的伊斯蘭教徒矛盾復雜,一旦政局出現變化,這種矛盾就可能進一步激化。
在經濟方面,奈及利亞經濟落後,對吸引外資一直採取積極的鼓勵態度。近幾年來,政府法令消除了對外國投資者的各種歧視性規定,保證了外國投資者的國民待遇。
奈及利亞的經濟風險主要體現在:經濟高度依賴石油出口,其他行業發展緩慢。國內的商業環境依然不夠完善,商業詐騙較為普遍。在奈及利亞,勞動成本較為便宜,同時大量的原材料完全需要進口,因此生產經營成本較高。金融業發展嚴重滯後,不良資產及信用低劣問題充斥市場,嚴重製約金融業發展。
(2)勘探開發風險
奈及利亞油氣資源的支配權屬於聯邦政府。奈及利亞是OPEC的重要成員國。2008年底,奈及利亞啟動天然氣總體規劃,來自歐洲、亞洲及奈及利亞本土的多家公司表達了投資天然氣產業的興趣。奈及利亞推出了一系列石油政策和法規,吸引外國投資者參與國內的石油工業,主要內容包括:推進國家石油公司的私有化(限制在下游);國際石油合作改用產量分成合同;鼓勵外資進入石油勘探等。為了鼓勵投資,讓外國投資者較快地回收投資成本,奈及利亞允許外國投資者以100%的成本回收比例進行成本回收。外國石油公司在奈及利亞的油氣生產有以下3種形式:合資經營(礦稅制合同)、產量分成合同,以及風險勞務合同。在各類型的合同當中,沒有具體的國家參股規定。近年來,外國公司在奈及利亞的石油業務進展較為迅速,特別是海上勘探取得了較大進展。
奈及利亞石油勘探開發最大的風險,來自產油區的安全局勢。
2.3.2.2 安哥拉
安哥拉麵積124.7萬km2,人口約1500萬人。2009年安哥拉的石油產量為1.8百萬桶/天,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2.3%(BP,2010)。
(1)政治經濟風險
安哥拉曾經經歷了長達27年的內戰,現政局較為穩定。但在安哥拉國內,有時種族沖突、宗教矛盾、政治派別斗爭的問題還比較嚴重。
內戰結束以來,在石油工業的帶動下,安哥拉的經濟發展較為迅速。但安哥拉經濟過於依賴油氣工業,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出口型國家,單一經濟結構給安哥拉經濟發展增加了許多變數,尤其是影響政府的財政收支狀況。同時,安哥拉國內經濟大環境存在很多不足,金融體系發展落後,銀行極易受政府財政政策影響,國內貨幣與國際接軌不夠。政府財政收支和管理缺乏透明度,辦事效率低下。安哥拉同時是非洲難民最多的國家。安哥拉雖然經濟基礎薄弱,但是工資水平卻較高,增加了經營成本。
安哥拉尚無任何形式的自由貿易和投資區,吸引外資優惠較少。外資主要集中在石油工業、建築業等。
(2)勘探開發風險
安哥拉油氣儲量豐富,1956年開始生產石油。隨著內戰的結束,該國的石油工業發展迅速。2007年1月,安哥拉成為O PEC的一員。安哥拉規定,油氣資源歸國家所有,只有安哥拉石油公司可以擁有石油權利。該公司與外國石油公司簽訂合作協議,以便在指定的租讓區開展油氣勘探開發活動。該公司有權與外國石油公司進行各種形式的合作,包括合資項目、產量分成合同和風險服務合同。安哥拉煉油工業發展落後。
安哥拉深水區塊是世界上潛力最大的油田之一。目前,安哥拉卡賓達和羅安達海岸的淺海石油資源區塊已基本被其他石油公司所佔有,而中國的深水開采技術尚不能很好的開采安哥拉的深水區塊。這是中國進一步進入安哥拉石油行業的一大障礙。
2.3.2.3 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國土面積238.1萬km2,人口約3200萬人。2009年,阿爾及利亞的石油產量為1.8百萬桶/天,佔世界總產量的2%(BP,2010)。
(1)政治經濟風險
阿爾及利亞為總統制共和國,政局總體穩定。近年來極端分子發起的恐怖襲擊在阿爾及利亞時有發生,2007年,該國就發生過多起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恐怖襲擊事件。
和其他非洲資源國一樣,阿爾及利亞高度依賴石油貿易收入,其他產業發展缺乏後勁。阿爾及利亞實行對外開放政策,鼓勵外國投資,對外企實行國民待遇。在許多行業有免稅政策。不過,在阿爾及利亞工作的外籍工作人員的稅費很高,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阿爾及利亞相關法規不夠健全。投資者很難在阿爾及利亞僱傭到熟練工人。
阿爾及利亞曾於1993年出台了首部投資法,鼓勵私人投資並賦予優惠政策。
(2)勘探開發風險
阿爾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通過與外國石油公司簽訂產量分成合同,吸引國外資本。阿爾及利亞石油勘探開發對外合作採用礦區使用費與稅費制度。根據《1986年油氣法》,外資參股比例最高為49%。《2005年油氣法》規定,外資可以在一個合同中持股100%,但阿爾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有參股選擇權,其參股比例最低位20%,最高為30%。
阿爾及利亞的油田雖然已經開采了較長時間,但是遠期儲量仍舊看好。在非洲的產油國中,阿爾及利亞的勘探開發風險相對小一些。
2.3.2.4 利比亞
利比亞面積176萬km2,人口約580萬。2009年,利比亞的石油產量為1.7百萬桶/天,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2%(BP,2010)。
(1)政治經濟風險
利比亞政局較為穩定。2003年9月,聯合國解除對利比亞制裁,利比亞同歐美國家的關系基本正常化;隨著國際油價持續走高,利比亞經濟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分析,2008年利比亞全國GDP的70%、財政收入的85%~90%,以及出口收入的95%來自石油工業。利比亞的農業、服務業和技術經濟等非石油部門發展緩慢。
利比亞的基礎設施在非洲是較為完善的。但是,利比亞的很多政策未得到落實,給外國企業投資帶來了困難。利比亞的國有經濟佔主導地位。
(2)勘探開發風險
石油出口是利比亞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2003年國際制裁結束後,國外資本湧入利比亞的石油行業。比利亞石油產量的一半來自外國石油公司。2004年以來,利比亞改變了過去單純談判簽約授予區塊的合作方式,頒布第四版勘探和產品分成協議模板,引入公開招標授予區塊機制。利比亞國家不直接參股。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的參股自宣布商業油氣發展之日起開始,它要承擔資本和廢棄費用的50%。此前發生的所有費用均由承包公司承擔。經驗費用由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和承包方分擔,分擔比例與商定的產量分成比例相同。
利比亞石油資源非常豐富,地質條件好,開采成本低。勘探開發風險較低。
③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跑去非洲開廠創業
經濟環境。整個非洲非常貧窮落後,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更好。交通、社會保障和公共安全也落後於世界。沒有工作的人在路上隨處可見,一些黑人,尤其是孩子,會在許多十字路口向你要錢。
非洲的富人也有。兩極分化相當嚴重。許多非洲國家都有白色區域,這是以前殖民統治的殘余。他們的生活條件和態度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白人相對接近,但他們的總體經濟水平將差一些。
實用的產品,尤其是那些會演奏音樂的產品,將會非常受歡迎。但畢竟國情不同,比如南非,它的總體水平更高,產品范圍也可以接受。大多數非洲國家以前都是歐洲殖民地。因此,許多國家的官方語言是英語、法語或葡萄牙語等。當然,他們也基本上有自己的地方語言,但由於長期的殖民影響,歐洲國家的語言被劃分為受歡迎程度很高的強制性語言。
④ 最底層的10億人:非洲為什麼窮
最底層的10億人 作者:賀志剛 馬達加斯加是非洲的一個島國,在20世紀90年代,該國政府建立了一個出口加工區,制定了合理的政策,利用一項名為《非洲增長及機會法案》的美國貿易安排,很快國內的出口加工區就激增到30萬個崗位。對於一個只有15002萬人的國家來說,這是個不錯的成就。但是,經濟增長的時間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當政的總統兼海軍上將迪迪埃·拉齊拉卡在輸掉競選之後,拒絕下台,並派親信封鎖了由他的支持者控制的港口。動盪過去之後,原來的出口加工區只剩下4萬個工作崗位,大多數公司如驚弓之鳥,再也不會回來。非洲貧窮是一種偶然嗎? 如果這位總統能夠順理成章地下台,那麼馬達加斯加是不是可以延續之前的經濟繁榮呢?歷史從來都不允許假設,而馬達加斯加的經濟衰落似乎就是這么偶然。但是在牛津大學非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保羅·科利爾所著的《最底層的10億人》一書中,這樣的偶然事件在非洲各個貧窮國家中並不少見。當包括中國、印度在內的很多發展中國家走上經濟快速發展之路時,仍舊有10億人口掙扎在最底層,這些人口大多集中在非洲。是什麼原因讓非洲在貧窮的漩渦中不能自拔? 保羅·科利爾基於大量的經濟數據和多年對非洲國家的考察,總結出非洲國家經濟發展的四個陷阱:戰亂陷阱、自然資源陷阱、惡鄰環繞的內陸陷阱以及小國劣政的陷阱,這些似乎是非洲國家始終不能擺脫貧困的重要原因。相對悲觀的來看,這些陷阱似乎決定了類似馬達加斯加那樣的經濟災難根本不是偶然,而是一種近乎受到詛咒的必然。 獅子山、索馬里、衣索比亞、剛果,你聽到的關於這些國家的新聞大多與什麼有關?毫無疑問,是持續不斷的戰亂。似乎總是一個國家是因為戰亂而貧窮,還是因為貧窮而發生戰亂?在很多人看來,戰亂會導致一個國家走向貧困,但是在保羅·科利爾的研究中,他發現了戰爭的風險和收入的初始水平之間存在聯系,內戰更有可能爆發在低收入國家:將國家的初始收入減半,就等於將內戰的風險加倍。而低收入,緩慢的增長以及對初級產品的依賴,往往是很多內戰頻仍國家的普遍情況。 全球化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個融入全球經濟的機會。但是對於那些貧窮的非洲國家來說,全球化看起來是一個根本抓不住的機會。無論是鑽石、橡膠還是石油,這些資源帶來的是一場接著一場的內亂;在大量國外經濟援助源源不斷進入的同時,誰也不知道多少錢變成當權者的私人財產存到了海外的秘密賬戶上,也不知道有多少錢拿去買了軍火;有能力離開非洲的人都離開了,剩下的人在連年的戰亂中絕望的生存。更為嚴重的問題是,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在某種程度上給這些非洲國家製造了一個門檻,低成本的加工製造業也許已經不再是非洲國家的發展路徑了,一是亞洲國家的產業聚集能力已經形成,二是除非亞洲國家的成本已經高得沒有競爭力,否則產業很難轉向非洲。 有人研究非洲的窮國,考慮著如何才能讓這些國家走上經濟增長之路,有人研究中國經濟,想探究30年經濟增長的內在邏輯。令西方主流經濟學家不能理解的是,在產權、制度等基本社會框架沒有大規模改變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如何能夠在30年的時間里保持持續增長?也許中國經濟的增長真的是一種幸運,對比一下那些至今仍然在貧困的漩渦里的非洲國家,總不免讓人產生這樣的疑問,難道經濟增長真的是那麼偶然嗎? 毫無疑問的是,中國在30年的經濟增長之前,歷經了多年的戰亂和動盪,經濟發展基本上停滯。是不是我們的苦難已經到頭,還是痛定思痛後的物極必反?現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在解釋中國經濟增長時,並不迴避偶然性事件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運氣作為長期收入不收斂的基本決定因素是合理的,但問題在於,一些陷入貧困陷阱長達幾個世紀的國家和地區會在突然之間開始動態增長……,究竟是哪些因素觸發了這種突然的增長呢?」 林毅夫關於經濟發展與轉型理論的核心假設是:思潮、政治領袖的抱負和政府塑造制度的能力。通俗一點來說就是,主流社會觀念(思潮)會影響政治領袖的決策,從而影響政府的政策制定,最後得以改變制度,創造新的激勵結構,經濟得以出現增長。 東方式的實用主義的成功邏輯是否同樣適用於非洲國家呢?經濟增長的國家有增長的理由,經濟衰退的國家有衰退的道理,而在一個由金融危機導致的全球經濟危機的時刻,在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時刻,認真研究一下非洲窮國的貧窮陷阱,總能讓我們感到警醒和幸運。
⑤ 去非洲移民的方法
LZ去非洲干什麼....汗...如果你真想去,直接找個跑非洲的海員或者船長,跟船偷著去就行,非洲根本而就沒有任何防移民政策,你只要落了地了你就可以隨時如籍!!
⑥ 移民非洲要多少錢
這個門檻很低,應該不用花多少錢。只是非洲很窮,要多注意黑人。中國人在非洲人的眼裡都是銀行。
⑦ 請問非洲是不是充滿了機遇與風險
如果真的想去非洲做生意的話,還是選擇北非的 突尼西亞吧,在非洲算是富有的國家,雖然不能和南非比,但是起治安很好的,總比死在南非好 查看原帖>>
⑧ 為什麼衣索比亞能成為非洲經濟增長最快國
提到非洲,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貧窮落後。由於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美洲、歐洲還有亞洲,因此這塊大陸幾乎成了被世界遺忘的角落。
本來南非作為非洲唯一的富裕地區,也曾躋身過世界發達國家之列。只是在曼德拉帶領黑人當家做主後,也慢慢淪為了貧窮國家。
不過,根據當年世界銀行預測結果顯示,2018年至2021年四年間,世界上經濟增速最快的四個國家中,非洲的衣索比亞卻赫然在列。
(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
三、投資環境的穩定。
衣索比亞充分汲取辛巴威和南非的教訓,把穩定的政局和社會安全環境,作為主要的招商引資重點來抓。
自1991年執掌政權以來,衣索比亞民主革命陣線力保政局穩定。全國上下一條心,一路向東看,不搞意識形態斗爭,一切圍繞經濟建設保駕護航。通過打擊貪腐,行政不作為等手段,向外界展示了衣索比亞的招商決心。
近幾年來,為了加大外資引進力度,衣索比亞先後4次修改投資法律法規,不斷降低外資進入門檻,增加投資優惠政策,擴大投資領域,實行稅收減免等措施,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保護和服務,鼓勵外商投資。
穩定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其中尤以中方企業居多。衣索比亞連續多年成為非洲引進外資最多的國家,僅2018年即吸引外資33億美元。
過去五年,衣索比亞的工業體量,從10億美元激增到40億美元,僅 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就達到802.8億美元,全球排名70位。是非洲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也是世界增長排名第二的經濟體。
世界銀行報告指出,從2006年到2016年十年間,衣索比亞年平均增長率為10.3%,相比同地區高達近五個百分點。並預計該國2018-2021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8.1%。
毫無疑問,衣索比亞正在復制亞洲式工業化道路的精髓,並以更加低廉的生產要素成本,逐漸取代印度、越南等地區,成為下一個最有希望的全球製造業中心之一。
⑨ 在非洲創業最低需要多少錢
一本護照,500元。一張機票2000元。你總得去了非洲才行。去了非洲找個外語學校擔任外教,專門教非洲人說漢語,門檻很低,也很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