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進戰略投資者應該考慮哪些關鍵因素
首先,戰略投資者必須具有較好的資質條件,擁有比較雄厚的資金、核心的技術、先進專的管理等,有較好的實業基礎屬和較強的投融資能力。其次,戰略投資者不僅要能帶來大量資金,更要能帶來先進技術和管理,能促進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並致力於長期投資合作,謀求長遠利益回報。第三,引進戰略投資者,要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省市縣應各有不同,不要僅認為國際500強、國家500強才是戰略投資者,對有資金、有技術、有市場,能夠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形成產業集群的,都是戰略投資者。
2. 百度阿里騰訊等將投資中國聯通是真的嗎
8月16日消息,中國聯通香港稱,網路、阿里巴巴、騰訊、京東、中國人壽等將投資中國聯通,交易總金額780億元。
戰略投資者向聯通A股公司認購約90億股新股,並向聯通集團購入19.0億股聯通A股公司股票,共占擴大後已發行股本的34.9%,價格為每股人民幣6.83元。
聯通表示,戰略投資者包括騰訊、阿里、網路、京東,還有蘇寧、滴滴、用友等垂直行業企業,並且中國人壽、中國中車等投資者。今日中國聯通在香港發布公告稱,自今天上午9時起,在港交所暫停股票買賣,以待發出一份有關本公司內幕消息的公告。
在傍晚發布的財報中,聯通香港稱,A股公司擬通過向一些戰略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及其他方式結合的方式募集資金,還將引入一項員工激勵計劃,方案尚需獲得相關監管機構及A股公司股東大會批准。
7月24日,中國聯通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聯通集團已於近日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於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方案的批復。
3. 為什麼公司在上市前要引入戰略投資者
一般上市的公司對如何運作企業上市都不太熟悉,引進戰略投資者是多重需要版。
1,股本結構變化能起到合理權包裝和宣傳廣告作用。
2,一般機構投資者都常年進行股權投資,了解和熟悉企業上市要走的流程。擁有非常廣的人脈。
3,投資風險和利益共享。( 一般風險投資都是不會冒很大風險的,是追求投資高收益的有選擇投的)。
4,投資雙方上市收益最大化。
4. 中國聯通董事會提前換屆有哪些高管進入管理層
中國聯通今晚發布公告,公司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於公司董事會換屆暨選舉第六屆董事會董事的議案》共14項子議案。公司董事會提前換屆,王曉初、陸益民、李福申、尹兆君、盧山、李彥宏、廖建文、胡曉明獲選舉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馮士棟、吳曉根、呂廷傑、陳建新、熊曉鴿獲選舉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獨立董事。此外,公司監事會換屆暨選舉第六屆監事會監事的議案也獲通過,監事會提前換屆。
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表示,中國聯通與互聯網公司業務合作已經全面展開,在多個領域展開合作,例如大王卡等新的營銷方式,主要針對年輕人,實現低成本獲得客戶。中國聯通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以及新零售等領域的合作將陸陸續續看到。
5. 聯通混改募集資金用於干什麼
據報道,來根據撤回前的混改源方案,此次引進的戰略投資者與中國聯通主業關聯度高、互補性強,有助於將二者的優勢相結合。通過與新引入戰略投資者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領域開展深度戰略合作,推動公司重點業務和產業鏈融合發展。
中國聯通還在下午發布的公告中透露了混改方案時間表,下一步,聯通A股公司與聯通紅籌公司協商以定向配售或參與供股等方式認購聯通紅籌公司股份,注入資金並完成內外部審批。聯通A股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本次非公開發行方案,並提交相關監管機構批准。不過,隨著聯通撤銷公告,這一時間表可能也存在新的變數。
6. BATJ入局聯通會帶來什麼
8月16日,中國聯通的混改重組方案蓋頭揭開。聯通集團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中國聯通(600050)發布混改方案,網路、阿里、騰訊、京東等四家互聯網巨頭,以及多家垂直行業企業和兩家基金,以780億元人民幣的總對價,成為中國聯通的戰略投資者。
具體到這次的戰略投資者名單,之前盛傳的緋聞對象BAT三大互聯網巨頭悉數在內。
8月16日,中國聯通的子公司聯通運營公司在北京分別與騰訊、網路、阿里巴巴、京東等合作方,以書面方式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這次入局的民營資本,騰訊佔比最大,投資110億元,佔5.21%。
中國聯通之前與騰訊就有了很深的業務合作。比如2016年10月,雙方聯手推出售 價19元的「騰訊大王卡」——針對騰訊應用(比如、QQ、騰訊視頻、QQ音樂、騰訊游戲)的定向流量優惠套餐。 僅僅通過這一套餐的合作,騰訊在短短的半年時間里,就給聯通帶來2000萬的用戶。
此外,中國聯通和阿里、網路、京東也早已展開業務合作。
聯通作為目前第一家集團級混改的企業,合作者不拘客戶大小,各個戰投公司業務取長協作,在新金融、電商、AI等新業務模式上實現合作,在CDN,物聯網等資源上實現共享,業務協同。
7. 中國聯通混改後股權結構會怎麼變化
2017年8月16日,中國聯通正式宣布混改方案,BATJ等14家戰略投資夥伴正式入局,開啟中國聯通混內改。容混改完成後,聯通集團對中國聯通的持股比例從原來的62.7%降低到36.7%,戰略投資者占股35.2%,員工持股2.6%,公眾股東25.5%。
8. 簡述企業引入戰略投資者的要求
首先,戰略投資者必須具有較好的資質條件,擁有比較雄厚的資金、核心的技術回、先進的管理答等,有較好的實業基礎和較強的投融資能力。其次,戰略投資者不僅要能帶來大量資金,更要能帶來先進技術和管理,能促進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並致力於長期投資合作,謀求長遠利益回報。第三,引進戰略投資者,要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省市縣應各有不同,不要僅認為國際500強、國家500強才是戰略投資者,對有資金、有技術、有市場,能夠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形成產業集群的,都是戰略投資者。
9. 戰略投資者的引進有什麼要求嗎
一、尋求意向投資者
在准備引入戰略投資者之前,首先要對境內外的風險投資公司有個整體性了解,即目前有哪些風險投資公司,公司設在什麼地區,資金實力如何,知名度如何,已投資了哪些項目,公司經營業績及投資范圍等。然後再根據本公司的需要尋求意向投資者。通常情況下,尋求意向投資者可通過以下途徑進行:
1。通過網上查詢。目前有不少風險投資的專業網站,這些網站對本公司的投資方向、已投資項目和資金實力都有比較詳細的介紹。
2。查閱「風險投資公司大全」等專業資料,在這些書中常會有一些關於風險投資公司投資方向和投資項目等信息。
3。通過各類創業投資協會等機構尋找,如北京、上海、深圳都成立了創業投資協會,這些協會經常組織新項目發布、投資洽談和創業沙龍等活動。
4。通過各種研究、咨詢等中介機構介紹,如各類投資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證券公司等機構,都會有很多項目和投資信息。
二、選擇鍾情投資者
在尋找到意向投資者之後,創業企業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眾多的意向投資者中選擇3-5家作為鍾情目標,然後再開始與他們接觸、面談。但在接觸之前,一定要認真了解一下這些投資者的基本情況,如資質情況、業績情況、提供的增值服務情況等等。在對意向投資者的了解中要注意考察以下幾個方面:
1。戰略投資者的基本情況。比如投資項目偏好,資金來源是否多渠道,是否可以確保以後的追加投資,在行業內是否有一定的聲譽和網路關系,公司的組織形式和決策機制是否高效科學等。
2。戰略投資者的業績情況。如戰略投資企業的項目情況、比較成功的案例和主要業績,包括投資收益率和對風險企業的支持能力,戰略投資家個人的特長和工作風格,與企業的合作方式等。
3。戰略投資者的資金規模和投資行業。判定其是否能夠滿足本企業的投資需求,並是否熟悉本企業所在行業情況等。
4。戰略投資者提供增值服務的情況。判定其是否能為企業在上市、吸引機構投資者,提升企業品牌的能力等。
5。戰略投資者與投資銀行的關系。判定其是否具有資本運作的能力,從而可以幫助企業安排後續融資、兼並收購、資產重組、企業託管等。
與戰略投資者接觸面談
當選擇到鍾情投資者之後,就需要與投資者進行接觸面談,在與戰略投資家接觸面談過程中,企業還要具有一種堅韌、頑強的精神,一旦基本條件吻合,就應採取一些有效的手段,如企業能得到某位令戰略投資者信任的律師、會計師或某位行業內的「權威」的推薦,他獲得風險投資公司信任的可能性就會提高許多。在與戰略投資者的接觸面談前,企業自身應准備好必要的文件資料。一般包括:
1。企業基本資料。如關於創業投資企業的管理者個人情況、利潤情況、戰略定位以及退出的簡要文件。
2。商業計劃書。關於公司情況的詳細文件,包括經營戰略、營銷計劃、競爭對手分析、財務文件等。
3。公司管理團隊情況。關於公司管理隊伍、專業計劃人員的詳細介紹。
4。營銷資料。一切直接或間接與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關的文件。
在所有這些文件中,最重要的是企業的商業計劃書。該計劃書除了要簡明扼要、表達准確、突出財務狀況並附有數據外,還應表現出管理者的能力和遠見。企業的商業計劃書應該由熟悉公司業務和投資業務的律師或會計師草擬,其主要內容包括:公司背景、所需金額及用途、公司組織機構、市場情況、產品情況、生產狀況、財務狀況、前景預測和風險因素等。 舉行正式談判
當戰略投資者經初步認定企業有投資價值後,他們就會與企業進行正式談判。這是整個引入投資者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在多次談判過程中,將會一直圍繞企業的發展前景、新項目的想像空間、經營計劃和如何控制風險等重點問題進行。雙方一旦對上述問題達成初步共識後,就會涉及具體問題。
1。入股事宜
在投資者初步決定投資後,企業就會與其談到交易的價格問題,這是一個較易引起爭議的環節,企業要爭取主動,努力為自己的企業賣個好價。但也要注意,風險資本與其他資本不同,企業引入風險資本,要留出相應權益給戰略投資者,否則,戰略投資者是不會進入的。
企業在與戰略投資者達成一致後,雙方需就重大原則問題簽署正式協議,其內容包括投資項目、條件和承諾等。但一定要注意該協議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法律及政策規定,而且還要經過公證。
2。討價還價
由於企業和戰略投資者對投資前的公司價值的評價會有很大差異,在項目的評估過程常要經過雙方多次的交鋒,每一方都會試圖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去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
風險投資家在考慮每個投資項目的交易價格時,必須要考慮補償其他交易的損失,否則他就會再也籌集不到錢,也就不會再有資金提供給下一個企業家。根據經驗數據測算,由於投資初創企業的失敗率較高,風險投資家對投資初創企業所期望的回報率常常達到10:1,而對投資非初創企業所期望的回報率為5:1.
此外,在風險投資家心目中,僅有一個想法和幾個人的公司要比已具備了管理隊伍的公司價格低,而僅具備了管理人員的公司又要比已產生銷售額和利潤的公司價格低。隨著企業的成長和企業風險的降低,創業企業在風險投資者面前的價值也在不斷上升。顯然,創業企業的階段越早,其投資前的價值也越低,這時,風險投資進入的盈利潛力也越大。因此,在與戰略投資者討價還價時要掌握這一原則,把握好尺度。
簽定合作協議
談判階段完成後,如果風險投資家認為該項目前景看好,那麼便可進行投資合同簽定程序。
戰略投資者和企業雙方簽署有關文件標志著創業企業爭取投資過程的結束,同時也標志著雙方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系的開始。在投資合同書中,創業企業和風險投資者雙方必須明確下面兩個基本問題:一是雙方的出資數額與股份分配,其中包括對投資企業的技術開發設想和最初研究成果的股份評定;二是創建企業的人員構成和雙方各自擔任的職務。
簽定正式協議後,雙方即應履行協議。風險資本必須按時到位,資金按計劃使用,重大事件必須及時通報,每月或每季度必須將公司財務報表送交審查。戰略投資者作為公司股東,也可能參加公司董事會或直接參與其管理,其目的是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提供及時的決策信息來使損失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
10. 聯通混改,BAT中誰入局的可能性最大
4月11日,聯通再發公告,就混改方案繼續與市場打啞謎,「鑒於本次重大事項的相關實施方案仍在進一步論,4月12日起繼續停牌。」
不過,當日,《國際金融報》記者獨家獲悉,中國電信或入股中國聯通,至於員工持股計劃,「聯通已經表示,核心員工可以持股」,「很有可能以小沃科技有限公司為試點」。
傳聞:BAT中信入局
聯通混改之路始於去年。
2016/10/9:中國聯通發布公告,「控股股東聯通集團正在研究和討論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方案」。
2016/11:中國聯通與BAT先後簽署合作協議,有分析稱,中國聯通混改最終可能引入阿里、騰訊和網路,但BAT至今未做回應。
2017/4/5:聯通A股和H股雙雙停牌,聯通集團稱,正在籌劃並推進開展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相關的重大事項,該重大事項擬以聯通A股公司為平台,可能涉及聯通A股公司的股份變動事宜。
有消息稱,聯通混改將通過定向增發擴股和轉讓舊股的方式對中國聯通股權結構進行調整,聯通集團持有中國聯通股權由62.74%減至36%;引入信息產業領域實力相當、主業關聯度高、互補性強的國有資本佔19%,初步備選對象是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等;引入互聯網等領域的若幹家境內非公企業及員工持股共佔20.06%;公眾股東佔24.94%。
中國電信參股
有沒有其它的混改方向?
4月11日,聯通A股已停牌5個交易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向一位業內人士咨詢聯通混改具體方案時,該業內人士透露:「聯通和電信合作日益緊密,根據內部資料顯示,未來中國電信會入股中國聯通,但具體入股多少並不確定。電信應該只是象徵性注資,為日後合作打下基礎。」
電信和聯通攜手?出乎意料,但有跡可尋。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過去1年多來,兩家運營商在網路建設和業務經營方面多有攜手。
3月31日,為落實提速降費要求,促進全網通可持續發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攜手召開「落實提速降費,推廣六模全網通終端行動發布會」,聯合發布了推廣六模全網通終端的五大行動舉措,提出2017年全網通終端銷量佔比超85%的目標。
早在2015年12月,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就共同助推六模全網通終端普及,並聯合發布了《六模全網通終端白皮書》。所謂六網六模通,就是GSM、CDMA、TD-SCDMA、WCDMA、TD-LTE、FDD-LTE。即同時支持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2G、3G、4G.
事實上,中國電信CEO楊傑在2016財年業績發布上也談到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合作,並表示,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技術和制式相似,因此,凡是有利發展的,都會考慮合作機會,沒有任何限制,目標是達到雙贏局面。
有專家指出,電信與聯通合作,甚至未來入股聯通,一方面,是為了推動業務整合,節省成本,增強競爭力;另一方面,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一家獨大,電信聯通不得不抱團。
根據三大運營商2016年的財報,中國移動營收為7084億元,大於中國聯通(營收2742億)和中國電信(營收3532億)之和。4G用戶方面,中國移動4G用戶達到5.35億戶,中國電信為1.22億戶,中國聯通1億戶。
試點:小沃科技或推員工持股計劃
中國聯通混改方案最遲將於6、7月份落地。近日,多家國企發布員工持股計劃實施進展的公告,那麼,聯通會在混改方案中引入職工持股機制嗎?
據業內人士和多位專家預測,聯通混改引入員工持股機制可能性非常大。上述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聯通已經表示核心員工可以持股,但是核心員工如何界定,尚不明晰。
聯通員工持股計劃有望開展的原因有兩個:
一、從管理風格看,中國聯通現任董事長王曉初,原為中國電信董事長,曾在中國電信就新興業務、ICT(信息通信技術)業務等方面引入過員工持股方式,受市場肯定。因此,王曉初在中國聯通推進員工持股機制,阻力應該不大,畢竟有助於驅動業務模式快速突破。
二、電信運營商的業務一般分為兩大塊:傳統業務和新興業務。在新興業務上,不存在產權不明晰的問題,有利於推進員工持股計劃。
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聯通的員工持股計劃很有可能以小沃科技有限公司為試點。
小沃科技有限公司:小沃科技是隸屬聯通的全資子公司,主營業務為應用商店和游戲業務,中國聯通對其認繳出資額為2億元。2016年,小沃科技給開發者的分成收入達到12億元,相比2015年增長了近30%,APP的分發量從2014年的10億次增長到了2016年的18億次,平台的日活躍用戶從2014年的1200萬增長到了2016年的6500萬。
小沃科技總經理魏欣在2015年1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小沃科技原是中國聯通的一個基地,當初是做分發應用商店,後來把游戲放過來,因為業務發展比較好,去年年底獨立出來成立了小沃科技,不久的將來會引入戰略投資者,作為第一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試點。
一旦將小沃科技選為員工持股計劃的突破口,中國聯通內部第一批分享到混改蛋糕的會是誰呢?
記者查閱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現,小沃科技董監高共計8人,分別為:馬嵐,張俊楠,劉傑,李嵐,項立剛,魏欣,楊榮,王玉。其中,張俊楠為董事長,魏欣為總經理兼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