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在天天基金查數據看到 漲很多的基金持有人很少 跌很多的基金反而有很多人持有 為什麼有這種逆天結果
有這種情況出現,那些漲多跌少。的基金都是非常專業的投資者精選的。另一種情況,就是市場小白,普通投資者。沒技術,懶學習,只想賺大錢。
專業才能賺錢,這是行業硬道理。
❷ 基金為什麼比大盤漲得少跌的多
因為基金買的大部分是大盤藍籌股,這些股票在大盤上漲的時候漲得比較慢,而下跌的時候卻跌得比較快,原因是大盤股就好象一個很重的杠鈴一樣,往上推舉(拉升)都十分的費力(資金),但是下跌的時候不需要力(資金)。對於較輕的杠鈴(小盤股)來說,上漲的時候不需要費多大的力氣(資金),而下跌的時候少用一點力氣(資金)就可以護得住,所以跌的就沒有那麼多。
❸ 我的基金明明是漲勢,為什麼還虧錢
基金也是人在操作,沒有什麼東西是包賺的,虧錢很正常。一般來講,風險越大,風險收益也越大,希望風險小,那就選擇風險小的基金,簡單的判斷方法是,選擇收益率低的基金
❹ 投資基金的人很多,為何大多賺少虧多
因為真正了解基金走向的人並不是很多,而且基金的漲跌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投資基金的人才會大多賺少虧多。基金本身就是通過投資來賺取利潤,從而將部分利潤分給投資基金的投資者,但是基金卻分為穩定性基金以及風險性基金,穩定性的基金一般投資國債等風險性較小的產品,雖然風險小,但是產生的效益卻不高,風險性基金一般投資的是具有高風險性的股票,雖然產生的效益很高,但是風險性太大,因此這就出現了大多數人賺少虧多的現象。
對於普通的人民群眾而言,不管是投資基金、股票還是其它高回報產品,它們僅僅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我們還得繼續生活,千萬不要將個人所有的資產都投入進基金之中,從而讓自己的後路斷絕。
❺ 為什麼基金漲了,我卻虧了錢呢
基金漲了卻虧了錢是因為單位凈值是降了。
無論哪一種基金,在初次發行時即將基金總額分成若干個等額的整數份,每一份即為一「基金單位」。在基金的運作過程中,基金單位價格會隨著基金資產值和收益的變化而變化。
為了比較准確地對基金進行計價和報價,使基金價格能較准確地反映基金的真實價值,就必須對某個時點上每基金單位實際代表的價值予以估算。
(5)基金為啥漲得少虧得多擴展閱讀:
基金凈值的高低並不是選擇基金的主要依據,基金凈值未來的成長性才是判斷投資價值的關鍵。凈值的高低除了受到基金經理管理能力的影響之外,還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
若是基金成立已經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基金的凈值自然就會比較高;如果基金成立的時間較短,或是進場時點不佳,都可能使基金凈值相對較低。
❻ 為什麼基金漲了3個多點,最後還虧零點幾
基金的漲幅到最後還是虧損,就是因為你買的價格高於市場價格。
❼ 基金明明漲了為什麼賣出時候反而虧了這么多
基金明明漲了反而賣出是虧的原因為:可能投資者是看到的基金估值,基金估值只是盤中估算的,只能作為參考,實際的漲跌要等到晚上基金公司公布凈值才知道。
一般基金凈值和收益每個交易日21點~次日1點更新,QDII基金凈值T+2日更新。基金估值是第三方機構根據基金的歷史持倉及大盤情況在盤中預估的漲跌。而基金經理盤中可能還會進行操作,所以基金估值只能作為參考。
具體的收益只能以基金公司公布的基金凈值為准。專業機構則表現優異,年度有盈利的專業機構或產品合計佔比高達91.4%,其中盈利10%-30%的佔35.6%,盈利30%-50%的佔25.5%;年度盈虧持平的機構或產品佔5.9%,而年度虧損的合計佔比僅為2.7%。
(7)基金為啥漲得少虧得多擴展閱讀:
基金漲了反而賣出虧了的介紹如下:
個人決策更容易受到投資知識匱乏、從眾心理等多方面影響,從而產生行為偏差。投資決策方式上,67.1%的自然人投資者依靠自己分析做出投資決策,接受專業投資顧問輔導的投資者比例僅有10.1%。
對於一般機構投資者來說,在做出投資決策的方式上,59.9%的受調查者表示是由企業內部討論分析決定投資決策,25.0%的受調查者表示會參考券商研報或分析師推薦。
❽ 為什麼所有買基金的都是說漲的少,跌的多呢
你發財了,你會到處對別人說嗎?肯定不會,他們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