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查找中概互聯基金產品投資哪些產品及各自權重比例是多少
查找中互聯網基金產品可以投資比重
『貳』 常用的基金投資策略有哪些 常用的基金投
常用的投資策略有以下幾種:
1、基金定投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基金投資策略,也是最省心、最適合入門級選手的投資策略。
但是對於老司機,或者喜歡折騰的投資者來說,就不太滿足於這種簡單省心的投資方式,那感覺就像開慣了手動擋的車,突然開個自動擋,總覺得操控性少了那麼一點點。
2、單筆擇時,和定投不一樣,單筆投資的關鍵在於「擇時」。
這個策略應該不用我多解釋,很簡單,在市場的相對低點買入,相對高點賣出。
難點當然就在於怎麼判斷高點和低點了,一般來說做單筆擇時,最重要在於一個「等」字訣,不到最佳時機絕不出手,寧可錯過,不可過錯。
3、二八輪動。
這個策略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市面上也有很多對應策略做的組合,基本思路是這樣的:
「二」代表的是市場上佔比20%左右的大盤權重股,「八」代表的是市場上佔比80%左右的中小盤股。
通常會選擇滬深300指數作為「二」的代表,中證500指數作為「八」的代表,然後根據一定的量化指標,在滬深300和中證500之間做輪動切換。
這種策略通常在趨勢比較明顯的行情下比較奏效,但是在震盪市場行情下,就容易被反復打臉。
4、二八平衡。
和上面二八輪動不同的是,這里的「二」和「八」代表的是倉位,通常指的是20%的權益類基金搭配80%的債基,是一種經典的股債平衡策略。
這個投資策略的調倉閾值一般設置上下5%,也就是看權益類基金的倉位佔比,超過25%或低於15%,都會觸發再平衡,通過調倉將股債佔比重新恢復到20%和80%。
二八平衡的投資策略,特點是穩健、波動小。
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通常跑輸大盤,但在行情不好的時候,卻能讓你高枕無憂。也就是說,它犧牲了一部分收益,換來了投資過程中的安心。
5、50:50股債平衡,將上述二八平衡的股債倉位調整一下,各一半,就變成了50:50股債平衡。
這個策略起源於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在《證券分析》中提到的思想,權益類基金和債基各佔50%倉位,上下25%作為觸發調倉的閾值。
實際上,這一策略是二八平衡的基礎版,相比之下,二八比五五的波動更小,更容易讓人接受,所以,具體選擇二八還是五五,看各位的喜好了。
6、核心-衛星。
這一策略通常用在資產配置上,對於基金投資來講,「核心」對應的是低風險、長期穩定收益的基金;「衛星」對應的是積極進取的基金類型。
核心基金的佔比通常會高於50%,甚至70%-80%,這個策略有點像二八平衡,但倉位和基金選擇上更為靈活,只要把握「核心-衛星」的大原則就行,比如,60%的貨幣基金為核心,30%混基+10%股基為衛星,都是可以的。
以上就是我們比較常見的幾種基金投資的策略。
『叄』 我是新手,我想購買基金,但是不知道買哪種的穩定,而且投入資金少
五種組合任意選
為了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國金證券基金研究中心專門為投資者提供五類基金組合:
進攻型組合:華夏復興、嘉實成長、合豐成長、匯添富優勢、易方達中小盤,投資權重各為20%;
防禦型組合:國投景氣、興業可轉債、富國天益、鵬華成長、建信增利,投資權重分別為15%、15%、15%、15%、40%;
絕對收益組合:博時債券A、工銀強債A,投資權重各為50%;
靈活配置組合:華夏回報、合豐成長、興業可轉債、博時債券A、中海債券,投資權重各為15%、15%、20%、25%、25%;
封基組合:基金普惠、基金景宏、基金金盛、基金裕陽、基金漢興,投資權重各為20%。
1.在牛市中優先選擇指數基金,統計表明80%的基金跑輸上證指數,所以別指望自己能選到20%的優秀基金,而且即使跑贏指數也只是暫時的,在美國,2000多隻基金中某隻基金能連續5年跑贏指數5個百分點的基金經理已經是當成傳奇來介紹了。
2.買基金前一定要清楚這基金是股票型基金還是配置型基金,如果你選的是配置型基金,那漲不多可別怪基金經理.
3.除了指數基金,主動型的基金長期收益率是趨同的,記住一個基金業績不好,基金經理的日子比你們還要難過,他比你們還急,業績持續不好,他們是會被解僱的,換了個經理就是換了種投資思路,該基金的特性完全改變。目前中國的基金經理流動性很大,很難有一個經理能連續做滿兩年的,所以別問我某某基金是否適合長期持有,十年間經理都不知換了多少個,投資思路也變了好幾次,根本無法判斷基金的好壞。
4.如同時有幾只新基金發行,優選選新基金公司的第一隻基金。中油,澳信都是很好的例子。
5.千萬別太在意基金凈值,10元的基金和1元的基金收益率是相同的,因為你始終是用1萬元去買基金,10元的基金買1000份或是1元的基金買10000份,某日兩只基金都漲或跌了2%,你的兩只基金收益和損失是一樣的!因為漲的2%或是跌的2%都是按1萬元算的。而且一個基金能漲到10元,另一個基金徘徊在1元也是有原因的,說明了他們過去的業績區別,這種區別不會因為你的介入而改變,10元的還是會向20元奔去,1元的還是只會在1元。
6.別認為債券或是貨幣型基金是理想的投資品種,債券基金的收益率和銀行定期儲蓄差不多,而且要持有滿一定時間才會給你計算收益,貨幣型基金收益率更是和銀行活期儲蓄一樣,所以如果有投資者想買以上兩種基金那還不如存銀行。
7.別懷疑基金經理的能力,基金經理都是名牌大學研究生畢業並且在大型的證券公司工作過十年以上,不存在長期收益低於普通小股民的可能,現在特別是今年上半年的行情,一些新股民賺了很多錢,於是基民就覺得買基金不合算,基金經理能力不行,這是很錯誤的觀點。新股民的收益是建立在超高風險的基礎上的,這種投資思路遲早要還的,股市中10個人永遠只有2個人賺錢。
8.別指望自己能高拋低吸,市場運行往往是與人們預期相反的。巴菲特的股票從20元漲到10萬元,並不是一路漲上去的,也經歷過800跌到400,2000跌到500的時候,但巴菲特並沒有買進賣出,而是始終持有,連股神都沒考慮過高拋低吸,我們有什麼資格去預測走勢。牛市踏空是最不好的,與其整天考慮高拋低吸,不如老老實實拿著,做一個糊塗的投資者.
9.關於基金定投,低於三年是看不到任何效果的,而且就目前中國股市來看,5年後贖回也是極不合算的,因為5年後中國股市有可能正處在下跌通道中,所以我建議大家定投要堅持10年左右,那樣收益是非常驚人的。關於定投基金的選擇,我建議選擇大公司的基金,那些可以存在10年以上的基金公司,具體哪個基金是無所謂的,因為基金隨著基金經理的不斷輪換,基金的投資風格也是不斷變換的。
10.不要懷疑基金公司倒閉,買基金的錢會怎麼辦。這是個很無聊的假設,首先基金公司都是國內大型金融機構(四大銀行和證券公司)組建的,是不會輕易倒閉的,懷疑中銀國際基金公司倒閉就是在懷疑中國銀行會不會倒閉,其次,即使倒閉,你們的錢也是安全的會有其他基金公司接管你們的投資份額.
11.打消棄基金買股票的念頭,普通散戶百分之90以上買股票三年以上收益率都遠低於買基金的收益率,股票遠比你們想像的復雜,牛市賺錢是條狗也能做到的,有本事在熊市中賺錢,這只有基金有可能辦到。別羨慕有些股民錢賺得很多,他們遲早要吐出來的,這是鐵律。
12.最後告訴大家一條數據:世界公認的股神巴菲特的年收益率是24%。所以你身邊的所謂股神都只是暫時的,他們遲早會被打回原形。帶著一份平常心長期投資基金,別指望通過投資來暴富.
很多投資人在了解了基金產品後,知道它是一個專家集合理財的產品,但是,具體到買基金的時候,很多個人投資者卻常常會十分頭痛,上百隻基金,幾十家基金公司,到底買哪家的哪個產品好呢?
首先,弄清該基金的品種。最簡單的方法是看投資標的。也就是說,該基金是投資股票(股票型基金)、投資債券(債券型基金)、還是投資股票與債券(平衡型基金),抑或是貨幣市場基金。以上幾個類型的基金預期報酬與風險從高到低依序是股票型、平衡型、債券型、貨幣市場基金。
其次,誰是基金經理人。基金經理的操盤資歷、選股哲學、穩定性都會影響基金的績效。建議先到各基金公司網站上去查詢該基金經理人的基本數據與資歷,多了解一下基金經理的風格和過往業績。
再次,看懂風險系數。風險系數是評估基金風險的指標,通常是以「標准差」、「貝塔系數」與「夏普指數」三項來表示。新手只要大約掌握以下原則就行了:「標准差」愈小、波動風險愈小;「貝塔系數」愈小於l、風險愈小;「夏普指數」愈高愈好,該指數越高,表示基金在考慮風險因素後的回報情況愈高,對投資人愈有利。
最後,弄清基金走勢贏過大盤的意義。「基金與大盤走勢比較圖」的意義,在於讓投資人檢視該基金的長期績效是否打敗大盤。所以,此圖應該是以成立日為基準的完整圖表。另外,您還可以比較該基金走勢的波動幅度。如果該基金的高低點都比大盤波動來得劇烈,則表示該基金的波動比大盤大,風險也相對較大。另一方面,其實有的基金並不適合與大盤做比較,這裡面有一個選擇合適的比較業績基準的問題。比方說,有很多基金都會投資一部分債券,這樣的話,在選擇業績基準時,完全用大盤指數就不合適,比較出來就會有一定的誤導。
『肆』 權重股基金哪個最好
題材股
顧名思義,題材股是有炒作題材的股票.這些題材可供炒作者(所謂莊家)借題發揮,可以引起市場大眾跟風.例如,能源緊張了,一些替代性的生產酒精的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工廠就成為炒作題材,稱為新能源概念股,外資進入股市了,又出現了外資收購概念股,奧運申辦成功了,立刻就出現了奧運概念股.總之,一切可以引起市場興趣的話題,都是炒作題材,所涉及的股票,也就成了題材股.通常特指由於某一些突發事件或特有現象而使部分個股具有一些共同特徵,例如資產重組板塊、WTO板塊、西部概念等。
常被利用的炒作題材大致有以下幾類:
①經營業績好轉、改善.
②國家產業政策扶持,政府實行政策傾斜.
③將要或正在合資合作、股權轉讓.
④出現控股或收購等重大資產重組.
⑤增資配股或高送股分紅等.
概念股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種特別內涵的股票,而這一內涵通常會被當作一種選股和炒的題材,成為股市的熱點。其有具體的名稱,事物,題材等,例如金融股,地產股,資產重組股,券商股,奧運題材股,保險股,期貨概念等都稱之為概念股。簡單來說概念股就是對股票所在的行業經營業績增長的提前炒作。
1. 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中國概念股就是外資因為看好中國經濟成長而對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稱呼。也有稱中國概念股是「就是為了使人相信其謊言而編造的一切謊言」。
2.概念股是與業績股相對而言的。業績股需要有良好的業績支撐。概念股則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
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
『伍』 那些基金扎堆的股票,風險到底大不大呢
近年來購買基金的投資者越來越多,基金產品猶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出,目前基金產品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股票、債券、黃金、外匯、商品期貨等等產品的總和,成為了市場中數量最多的理財產品。股票型基金的數量越來越多,如何辨別其中的投資風險?
股票型基金是基金經理通過分散投資購買股票,所獲得的一攬子產品,相當於股票市場不好,或者基金經理建倉的標的走勢較差,都可能影響基金單位凈值的回調,從而讓投資者的收益降低。有些投資者可能會說:「我又無法辨別行情的好壞,我該怎麼辦呢?」騎牛看熊認為看不懂金融市場沒有什麼好害怕的,看清楚市場經濟形勢就可以,因為每一隻股票背後都是一家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的實體行業做得不好股價就很難有所表現,所以關注市場經濟也能讓自己投資賺錢。
在投資中最大的風險是買在了最高點的頂部,賣在了最低點的底部。2021年是市場經濟復甦的1年,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實體行業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會有所增加,那些「扛不住」的公司也會被淘汰掉,這時投資者可以藉此機會分批介入。這個位置可以採用基金定投的方式來購買股票型基金,哪怕節後指數連續調整也可以在回調中不斷加倉,投資者以固定的資金在固定的時間進行購買,利用目前的回調行情建倉參與,在之後反彈中逐漸獲得屬於自己的投資利潤。
『陸』 請問,國內哪些基金的投資標的含蘋果股票
3月22號剛剛發行的國泰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的成分股裡面就有蘋果。
除了蘋果,還有微軟、google、網路等等都是納斯達克100指數的成分股。
『柒』 基金投資具體怎麼挑選好點的基金公司
比如說我選的是富國基金,他讓我感覺更加安心,因為該公司成立時間較長,行業經驗比較豐富,因此基金的運作更安全。
目前富國基金出了富國中證價值ETF(512040)基金,其標的為國信價值指數,投資方向非常均衡,按照Wind一級行業劃分,權重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為工業(26.8%)、金融(20.1%)和可選消費(19.1%),相比其他價值類指數金融股權重過高的缺點,國信價值指數賦予更多權重在代表國家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行業中,也更為契合經濟發展的大方向。
『捌』 關於基金近幾年排名的問題
《福布斯》中文版本周發布了2011中國基金排行榜,納入計算的908隻公募基金和434隻非機構化私募信託產品中,共有50隻公募基金和20隻私募基金列入榜單。這是《福布斯》中文版第8次發布中國基金排行榜。排行榜顯示,偏股型基金中,國泰金鷹增長、大摩資源優選混合及華安寶利配置分別在股票型基金、激進配置型基金和標准混合型基金中拔得頭籌;債券類基金中,富國天利增長債券獲得第一;私募基金榜上,朱雀2期以3年63.18%的收益率名列榜首。。從今年的數據和排名結果看,居於領先位置的均為大中型基金管理公司,大公司占據人、財、市場口碑的先發優勢,這對小公司及後來者帶來嚴峻的考驗。值得關注的是,在偏股型基金經理45強中,華夏基金王亞偉以最近5年748.90%的總回報毫無懸念名列第一。而榜單前10強當中,來自陽光私募的基金經理占據7位,分別為孫建冬、田榮華、何震、馬宏、趙凱、張益馳、江暉。由於今年該榜單首次以近5年總回報為最重要的權重指標,因此對於基金管理人的投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標准。榜單顯示,鵬華普惠基金經理冀洪濤、鵬華價值優勢基金經理程世傑雙雙入圍。冀洪濤管理的基金普惠最近一年、三年、五年以及最高連續6月回報,分別為5.96%、55.97%、281.61%、124.34%,。程世傑管理的鵬華價值優勢基金最近一年、三年、五年以及最高連續6月回報,分別為6.52%、-3.8%、171.39%、100.1%。有業內人士分析,一家基金公司有多名基金經理入選,實際上反映出基金公司長期穩健的綜合投研實力。 長期走勢較好的股票型基金有華夏旗下的優勢、復興、廣發旗下的聚瑞、南方基金旗下的隆元、銀華旗下的富裕、優勢、優選等基金。可在投資中參考選擇。
『玖』 等權重指數基金是什麼意思,難道每個股票的權重都是一樣的
等權重指數基金,是指標的指數採用等權重編制方法,賦予每個指數成份股相同的權重,並通過定期調整,確保單個成份股保持權重的相等。以往指數基金的標的指數多採用市值加權的指數編制方法,即以上市公司市值計算成份股權重。 等權重指數基金或成為未來指數基金產品設計的一個新方向。
等權重指數基金的優勢:
與市值加權編制方法相比,等權重指數編制方法有兩大優勢:一是規避了市值加權指數編制方法中,成份股市值越大,權重越高的現象。市值加權指數以成份股市值為加權因子,成份股市值越大,其在指數中權重越高。而股票市值又等於股本乘以股票價格,也就是股票價格越高,該股票在指數中的權重也越大。這有悖於價值投資原則。等權重指數編制方法則賦予指數成份股相同的權重,並通過定期調整機制,對指數成份股進行高拋低吸,將一段時間漲幅過高的股票賣出,從而規避了上述風險。
從實證研究來看,中小市值公司中長期的表現往往優於大市值公司。因而,在一定時期內,等權重指數的表現也能夠超過市值加權指數。
『拾』 如何挑選適合投資的指數基金
提到指數基金,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指數基金不僅費率低廉、人為因素干預少、透明度高,而且長期堅持下來,所獲的收益也並不低,所以最近這幾年,深受廣大投資者的喜愛。
可是,指數基金也不好選啊。
比如跟蹤滬深300指數的普通型指數基金、增強型指數基金,都差不多快有100隻了。
這么多跟蹤滬深300指數的基金,你怎麼選?
所以下面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挑選指數基金的經驗。
1.基金費率
雖然指數基金的費率相對主動型基金而言,有明顯的優勢,但是不同的指數基金之前還是有差異的。秉承「省到就是賺到」的原則,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肯定是首選費率低的指數基金。
比如以滬深300指數為例。
在所有普通型的46隻滬深300指數基金中,其綜合費率(管理費+託管費)最高的基金達到了1.22%,而其綜合費率最低的基金僅為0.3%。
大家可別小看,每年節省下來的0.9%。
假設這兩只滬深300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都一樣,都達到了年均10%,那麼15年下來,綜合費率1.22%的基金投資回報率是253%,而綜合費率0.3%的基金投資回報是301%,前後相差了48個百分點。
2.跟蹤誤差
我們都知道,指數基金是完全按照指數的成分股和權重進行投資的。所以挑選指數基金的重要標准就是看跟蹤誤差。
雖然一般情況下,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都很小,但是不排除有些個別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會很大。比如華安德國30(DAX)ETF基金(513030)。
依據該基金的2018年中報顯示:
從2014年8月8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間,跟蹤誤差達到了20.51%。最近一年的跟蹤誤差也還有3.56%。
這樣的跟蹤誤差,對於指數基金而言,顯然是不合格的。所以大家在挑選指數基金的時候,還是要稍微看下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
3.基金規模
除了費率、跟蹤誤差以外,還需要注意基金的規模。因為不同類型的指數基金適度的規模,是不一樣的,所以下面就分開來講。
3.1 普通型的指數基金
一般來講,普通型的指數基金的規模是越大越好。因為規模越大,當遇到大額申購或贖回時,對跟蹤誤差的影響越小。同時,對於在場內交易的指數基金而言,規模越大,流動性也越好。
3.2 增強型的指數基金
對於增強型的指數基金而言,由於有基金管理人主動管理的成分,所以規模適中就好。因為如果增強型指數基金的規模太大,那麼會加大基金經理的管理難度,進而影響到基金的業績。
最後提醒一點,不管是普通型的指數基金還是增強型的指數基金,其規模都不能太小。因為規模太小,是有清盤風險的。一般而言,規模在2億以下的,都要謹慎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