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投資電競館真的大盛游戲講是一門好生意嗎
投資電競館確實會有不少收益,因為目前青少年電競的愛好者越來越多,電競館也是目前相對掙錢的一門生意
㈡ 電競行業項目投資評估
朋友你到這里是要不到的,關於LOL一些數據目前沒有公開的
㈢ 國家對電競行業的投資
從現在市場來看,國家對電競的投資還是很多的。也非常支持電競比賽。從給他們的獎金到各個設施。就能看出來。國家很重視電競比賽確實是我們國家的電競比賽。那選什麼也非常厲害。拿了很多世界幾根軍不管是跟哪個國家相比?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㈣ LOL 你有什麼好的計劃電競基金
練好輔助,專注輔助!可以這么說一般一場戰役里,輔助的技術永遠是平均水平的水桶的短板,白金4的輔助真實實力換算成中單很可能只有黃金5的水平,所以也算是一個捷徑吧,專注輔助上段真的很快!1,輔助永遠會缺。2,adc有時可以左右戰爭的成敗,但是可以左右adc發育的卻是輔助。選幾個目前最強勢的輔助去練吧,好多跟我技術差不多的朋友都是靠輔助輕松上了白金,鑽石,我是白銀四
㈤ 電競館值得投資嗎品牌電競館加盟需要多少錢
樓主你好,關於你這個問題,個人見解如下(不喜勿噴):
1、從大環境來看,國內現在電競氛圍發展良好,國家給出了許多政策紅利,互聯網網路服務執照的開放、將電競列為體育項目等,使得電競這塊還有很大上升空間。許多資本也是瞅准了這個現狀,AT、電商巨頭及各類投資公司等等,硬體廠商更不用說,爭相進入,歸根結底還是電競的受眾太廣了,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喜歡這個,所以做推動電競文化普及化、大眾化發展的事情,屬於順勢而為,不會那麼吃力。
2、從行業來看,現在整個行業還處於一個摸索階段,如果歸到網咖行業,發展上有太多掣肘、不一樣,但跳出網咖行業,前期又有相關性(都是服務場所,面向都是玩家),所以整個行業任處於一個摸索階段,雖有諸多風險與困難,同時說明行業還有很大的發展、增值空間。做得比較早的有老牌硬體廠商明基,旗下電競館現在發展如何,可以去了解一下。
3、從盈利模式來看,上點提及主要目標客戶來自民間電競愛好者,但因表現形式與網咖不一樣,它會存在一個類似生態鏈的模式。除了民間電競愛好者,游戲開發商需要推廣游戲,硬體廠商需要推廣硬體,賽事承辦方需要場地辦賽事,商業綜合體需要利用電競引流等等,從上到下,從游戲開發商、硬體廠商、賽事主辦方、賽事承辦方、電競周邊產品廠家、商業綜合體、普通玩家等,都能算是它生態鏈一環。
4、再講講投資回報,我身邊有這么兩位朋友(真人真事,兩人互不認識),都投資了電競館,一個掙錢(A),一個虧錢(B),A的到現在已開到第五家,從電競館獲取的年利潤能讓他再投一家不用掏任何本金,B的開了半年就轉賣了。那這兩個人有什麼不同呢?A妥妥一位富二代,喜歡打游戲,家族在當地有些資源,A想做點事給家裡看,打算開個電競館,但不會運營,於是多花了些錢加盟,做了全託管,只負責吆喝自己朋友過來,發揮長處。B則是一位拆二代,看到電競這么火,將拆來的錢投了電競館,因為是近乎自己80%資產,B處處都很上心,不會的、不懂的各處學習請教,但仍運營不好,虧損四個月後,B選擇了轉賣減少損失。
5、最後,有句話叫「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投資任何項目都是有風險的。
綜上,開電競館是否真的會賺錢,應該沒人能給你一個肯定或者否定的答復,畢竟沒有依據的答復都是耍流氓,耍流氓可以口嗨不用承擔風險!
只能說它現在的投資環境還可以,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風口項目。
㈥ 電競館如何投資
選品牌是最關鍵的,大品牌積累了多年的品牌效應、市場口碑和行業資源,這是選擇加盟模式最關鍵的地方,現在網吧這個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網吧都從休閑轉向電競,目前有明基、網魚和傑拉三個電競館的品牌,比較早的是明基電競館,投資金額適中,不像網魚那種上千萬的投資,運營能力也要比傑拉好一些,畢竟是在國際電競市場有一定影響的牌子。
㈦ B站為什麼要燒錢投資電競戰隊
12月18日,B站官方宣布,在原先LPL戰隊IMay的基礎上組建BLG戰隊,進軍《英雄聯盟》聯賽。官方沒有公布任何與收購價格相關的信息。界面新聞記者詢問B站方面,對方表示暫沒有更多細節公布。
B站聯運的游戲在該階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依靠一款游戲——《Fate/Grand Order》(以下簡稱「FGO」)的游戲。2017年5月,隨著FGO國服推出更新,新英靈黑貞德進入卡池,FGO國服拿下了首次登頂 App Store 暢銷榜的好成績,甚至在某一天「超越」了《王者榮耀》。
界面新聞記者曾經報道過,作為小眾的二次元游戲,FGO的成功被認為是B站游戲聯運成功的標簽。報告顯示,這款游戲每月占整體游戲收入的80%左右。陳睿認為,B站做游戲並不明確是變現手段,而是把它當成內容。
「B站在變現方面可能會做的比較謹慎,但目前來看還是挺健康的。變現主要來自於用戶的消費願望。」陳睿認為,「創造大家喜歡的內容的平台,不會面臨真正變現的問題。因為娛樂、內容,大家因為開心而買單,這是非常自然的需求。」
5月底,B站上線了一款《碧藍航線》。上線初期在 iOS 暢銷榜排名前十。現階段穩定在前30名左右。
《碧海航線》首月預計貢獻了超1.2 億元的收入。未來應能穩定在5000萬左右/月的收入規模;今年發行計劃中大作還包括自研的《神代夢華譚》、《一血卍傑》等, 全年游戲收入可能超過20億。未來游戲收入非常可觀。
二、B站已經投了30多家公司了
從2010年成立,發展到2017年,B站已經是上海一家成立超過七年的公司,融資總額超5億元。大多數用戶關注的是,它從2013年A輪拿到數百萬美元的融資到現在,已經融到了D輪,背後站的有IDG、H Capital這樣優秀的資本方,有華人文化產業基金這樣的文化傳媒產業資源,更有騰訊這樣的巨頭。B站上市也成了眾望所歸。
多數用戶沒有注意到的是,B站已經投資了超過30家大大小小的公司,投資金額從百萬到千萬不等。而類似今天這種3000萬買下LPL戰隊的手筆不在少數。以下投資數據均來源於IT桔子:
從該報告來看,B站最大的一筆投資是冠名上海東方籃球隊俱樂部。人們在調侃「嗶哩嗶哩」籃球隊的冠名時,其實B站在該項投資上花費達8000多萬元人民幣,占股15%。
其它幾筆千萬級以上的投資分別是針對文化創意產業,排序依次是南京米漫文化、上海欣雨動畫設計公司、廈門翼下之風動漫、珠海嬉皮士網路科技。其中南京米漫文化也在4500萬人民幣以上規模。
三、完善電競版圖
以B站今年20億人民幣的銷售預估額來看,投資一家電競俱樂部似乎是理所應當。電競市場火熱,B站有理由搶占賽道,培養自己的戰隊。如果運營的好,或許也有靠戰隊盈利的可能。
從官網上看出,B站加大了對游戲頁面的運營,上線了很多新款游戲的直播內容。
B站有一群最年輕的用戶。據陳睿在第五屆網路視聽論壇上透露的數據,「B站的用戶群是中國互聯網用戶群里最年輕的群體,90%是25歲以下、以90後和00後為主的用戶群體。」
中國10-25歲的用戶,人口一共是2.6個億,B站區間應該是0.9個億。我們可以推算出,超過50%的城市的年輕網民以及超過80%的一線城市的中學生和大學生是B站的用戶。這群用戶代表未來。
繁瑣的注冊流程更是篩掉了一些「偽二次元粉」。在B站發彈幕或者評論首先要經過100道題的「測試」。在過去四年,通過「測試」用戶達到了三千萬人,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過去幾年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的人。
B站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B站用戶中,有大量的電競愛好者。B站的Up主和主播們,也有很多很多內容是基於電競游戲創作,因此B站用戶喜歡電競。」
當B站不斷完善自己的二次元、游戲版圖時,B站離上市也越來越近了。
㈧ 電競行業是否會成為新興行業投資的話收益高嗎
電子競技員和電子競技運營師到底是什麼樣的職業?就業前景又如何?
投身電競就是當職業選手?
說到電子競技,很多家長視之為「洪水猛獸」,認為就是「打游戲」「不務正業」。但在看過電子競技員的職業定義後會發現,電子競技絕對不是「打游戲」那麼簡單:根據定義,電子競技員是從事不同類型電子競技項目比賽、陪練、體驗及活動表演的人員。
伴隨電競產業的爆發,電子競技運營師也應運而生。作為電競產業從事活動組織及內容運營的人員,電子競技運營師需要完成包括電競執行、電競運營、電競策劃等核心工作內容,促進企業電競活動及內容質量的產出。目前,在國內,除了電競賽事相關企業外,電競產品運營企業、贊助商、直播平台、電競俱樂部、廣告公司等都需要電競運營師崗位,尤其缺乏擅長經營管理、市場運營及內容製作的「電競+」的復合型人才。
「投身電競並不等於當職業選手,不應把電子競技和電子游戲混淆,電子游戲有一些消極的地方,電子競技正是瑕不掩瑜的部分。電子競技可以為電子游戲糾偏。」亞奧理事會終身名譽副主席魏紀中認為。
㈨ 電競這個行業這么火,投資個什麼電競項目會比較掙錢
電競職業培訓
㈩ 電競行業開始變火了,如果你有足夠的資金,會不會考慮投資電競行業
電競行業發展機會跟發展空間巨大,在投資熱度方面,電競行業不必娛樂行業差,從2014年的電競熱潮開始,到2018年,電競行業已經獲得了將近75億元人民幣的融資,其中的直播行業獲得的融資尤為突出(虎牙、斗魚直播平台總共獲得了67億元人民幣的融資)。
綜上,現在電競行業非常火熱,但是資本擁堵,大多流向了直播行業;直播行業也依舊存在著電競人才不足、負面消息等問題。但從長遠來看,電競將會向著「體育」跟「文化」兩個大方向發展,我覺得還是十分有投資潛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