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公司的定期報告是最好的參考材料!上交易所網站或者巨潮資訊網下載!
大公司的定期報告里都有盈利情況分析!
❷ 中國哪幾家ST的上市公司從08年開始盈利
26家ST公司實現盈利 根據交易所對於ST公司撤銷特別處理的要求,繼今年初已有5家公司摘帽之後,由於重組後盈利能力大幅改觀,凈資產狀況達標,包括ST浪莎(600137)、ST天目(600671)等在內的部分ST公司有較大的摘帽希望。 http://www.stockstar.com/info/darticle.aspx?id=GA,20080313,00804635
❸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如何
上半年,我國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A股滬深兩市上市公司作為國民經濟建設的主力軍,積極主動響應國家戰略大局,聚焦主業和實業,穩健經營、運作規范,上市公司質量穩步提升,盈利能力不斷加強。
總體來看,目前上市公司基本面良好,轉型升級成效顯著,投資回報逐步提升。相關證券策略團隊認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目前在高位運行。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將向著高質量發展,以科技升級、消費升級和製造升級驅動的新經濟動能將不斷加強。另外,居民資產配置將從房地產轉向標准化金融資產,外資和養老金等長期資金正在加快布局權益市場。因此,中長期角度看,A股市場和上市公司相關標的仍具有非常好的配備價值。
❹ 什麼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就是公司賺取利潤的能力。一般來說,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指正常的營業狀回況。非正常的營答業狀況也會給公司帶來收益或損失,但這只是特殊情況下的個別情況,不能說明公司的能力。因此,證券分析師在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時,應當排除以下因素:證券買賣等非正常項目、已經或將要停止的營業項目、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別項目、會計准則和財務制度變更帶來的累計影響等。
❺ 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對其股價有什麼直接影響
當然,這是主要的影響,正常情況下,大致是公司盈利增加,股價上漲,盈利能力下降,股價下跌。
無人問津的股票股價當然不好看。
❻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我們可以利用盈利能力的有關指標反映和衡量企業經營業績,同時通過盈利能力分析發現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銷售利潤率
銷售利潤率(Rate of Return on Sale)是企業利潤總額與企業銷售收入凈額的比率。它反映企業銷售收入中,職工為社會勞動新創價值所佔的份額。其計算公式為:
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銷售收入凈額×100%
該項比率越高,表明企業為社會新創價值越多,貢獻越大,也反映企業在增產的同時,為企業多創造了利潤,實現了增產增收。
(二)成本費用利潤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是指企業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它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耗費與獲得的收益之間關系的指標、計算公式為。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該比率越高,表明企業耗費所取得的收益越高、這是一個能直接反映增收節支、增產節約效益的指標。企業生產銷售的增加和費用開支的節約,都能使這一比率提高。
(三)總資產利潤率
總資產利潤率(Rate of Return on Total Assets)是企業利潤總額與企業資產平均總額的比率,即過去所說的資金利潤率。它是反映企業資產綜合利用效果的指標,也是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和所有者權益總額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利潤率=利潤總量/資產平均總額×100%
資產平均總額為年初資產總額與年末資產總額的平均數。此項比率越高,表明資產利用的效益越好,整個企業獲利能力越強,經營管理水平越高。
(四)資本金利潤率和權益利潤率
資本金利潤率是企業的利潤總額與資本金總額的比率,是反映投資者投入企業資本金的獲利能力的指標。計算公式為:
資本金利潤率=利潤總額/資本金總額×100%
這一比率越高,說明企業資本金的利用效果越好,反之,則說明資本金的利用效果不佳。
除了以上指標我們還可以通過從銷售情況看企業盈利能力,從稅收政策對盈利能力的影響;從公司利潤結構,資本機構;從企業的盈利模式企業的行業地位等來判斷公司的未來盈利狀況。
具體可以參考:http://ke..com/link?url=BvI_TJP-_
❼ 上市公司股價歷史一直跌代表公司一直虧損嗎
朋友你好,公司股價下跌有四種情況:
1.經過一段時間的炒作,公司股價已到了估值不合理區間,這時股價就會下跌重回股價合理區。
2.證券市場整體處於下跌趨勢,這時會有90%的股票附和大盤下跌。
3.公司盈利能力確實下降並被公布出來。
4.該公司所在的行業處於經濟周期低谷或者政策低谷,這時股價也會連續下跌。
祝你好運朋友~
❽ 為什麼上市公司出售資產(比如子公司)所獲得的收益可以記為當年盈利總體的資產不是沒有變化嗎只不過
這里的「所獲得的收益」是指「收入」減去「資產原值」以外的利益,不是指「原值」版。尤其是子權公司的變賣,或多或少都會升值或貶值的,不會是原值。
只要用到「收益」這兩個字,一般都不是指原值,原值更多地用「價格」一詞表述。
❾ 滬深上市公司2017盈利怎麼樣
4月底,滬深上市公司全部按期對外披露2017年年報信息。2017年,滬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27.97萬億元,同比上升14.46%;共實現凈利潤約2.62萬億元,同比上升18.55%,增長率創近年新高。2017年,深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0.4萬億元,同比增長23.46%;實現凈利潤7295億元,同比增長20.58%;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同比增長19.71%,盈利質量明顯提升。
綜觀業績狀況,滬深兩市公司在經濟發展的韌性、結構優化、新動能等方面呈現出多個新亮點,高質量發展的趨勢正在形成。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這是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表現,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成果。
實體經濟再上新台階,高端製造顯活力
股東回報意識推動現金分紅創新高。滬市公司回報股東的意識不斷增強,現金分紅水平持續維持高位。2017年,滬市公司分紅整體比例為37.92%,高於去年約5個百分點。統計顯示,共有1000餘家公司推出派現方案,占公司總數的74.47%,同比增加約5個百分點;合計派現8111億余元,同比增加約18個百分點,現金分紅金額再創歷史新高。
從公司分布情況看,持續穩定高比例分紅公司群體已形成,滬市單年分紅比例在50%以上的企業194家,30%以上的778家。其中,有370餘家公司連續3年分紅比例超過30%。
當然,年報也反映出,在落後產能加速出清市場環境下,部分上市公司仍然存在階段性經營困難或風險,多家公司出現虧損。更為嚴重的是,部分公司主營不暢,甚至公司長期失去造血能力,淪為市場所詬病的「殼公司」,面臨退市風險。
此外,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規范運作風險。特別是一些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出現信用風險,利用不同形式損害公司利益,干擾公司經營,甚至直接出現資金佔用、違規擔保問題。對於這些情況,交易所將繼續從嚴監管,防範出現重大風險。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❿ 請問在哪裡能獲取到各個上市公司詳細的歷史數據
我記得我以前老師讓我們找一家公司做財務分析報告案例分析的時候,在新浪內上點財經,再輸入上市容公司的代碼,就能查詢到很多資料,有沒有十年我不清楚,不過三五年肯定有。你要的資料不知道有沒有,要不你去看看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