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穩健型理財產品是什麼
根據理財產品風險由高到低可以劃分為激進型,進取型,平衡型,穩健性和保守型,所謂穩健型理財產品就是風險相對較低的理財產品。
㈡ 什麼樣的理財產品適合穩健型的投資者
穩健型投資者的目的是在保證本金的基礎上盡量獲得高額利息,目前正規的穩健回投資理財產品答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第一、貨幣基金:它的標的主要是國債、央行匯票和商業匯票等,安全性和靈活性非常高,利息通常超過銀行一年期固定存款利息,適合短期投資。
第二、銀行定期存款:適合超過一年以上的閑置資金,採用此投資方式。
第三、逆回購:相當於借錢給央行,所以可靠性極高,尤其是在年終的時候,市場極度缺錢的時候,可以達到50%左右的收益。有一天期,三天期和其它各種期限的逆回購,適合具備一點投資知識的人群。
對於普通的穩健性投資者,從這三種理財產品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投資即可。
㈢ 穩健型理財產品
一、最常見也是最穩妥的理財產品
銀行存款可以說是一直以來最穩妥的理財方式,而且跟我國相關的法律規定,如果你的存款出現意外銀行可以給予最高50萬的賠償。因此,對於那些現金資產不是太多,並且理財觀念依然比較保守的朋友來說,銀行存款依然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雖然說這個銀行存款的利息太低,但是勝在穩定安全。如果想要更多一些收益,也可以選擇部分定期存款的方式,進行疊加收益。其實對於如今的年輕人來說,余額寶和銀行存款雖然本質上不一樣,但是在收益和風險度上都是差不多的。
第二、周期較長部分老年人會喜歡的理財產品
國債這么一個理財產品,可以說是非常常見並且存在時間也很久的理財產品。只不過這種理財產品不太受年輕人待見,而且周期較長也是一個問題。這種理財產品雖然存在時間也挺長的,但是受眾人群卻不多,一直在買國債的也還是原來的那一批人。
第三、不再保本的銀行理財產品
如果我們想有個收益更高的理財產品,那麼在市場上來看,銀行的各種理財產品也是可以考慮的。不過,如今銀行的理財產品已經不像上面的兩個產品可以保證保本呢? 不過,相比於那些地方平台的理財產品,銀行的理財產品虧本風險還是很低的,而且現在的門檻也降低了,一些存款不多但是又想嘗試新方式的人群,可以考慮一下。
第四、各種貨幣定期基金
貨幣基金的收益可以說是比上面更高了,同時也是絕大多數普通人能夠接受的最高風險等級了。當然,這里指的是那些時間不長的定期基金,而且必須是大平台推出的貨幣基金產品。
這樣的短期定期貨幣基金產品,不僅可以帶來更高的收益,也能夠保證一定的靈活性。即使說出現了虧損,那也是可以及時退出止損的。而且,這些基金產品通常在手機上就可以操作了,並不需要我們過於操心。
當然,除了上面的幾種理財產品之外,其實還有一些收益更高,但是風險也會隨之增加的理財產品。不過,站在一個對普通人友好的角度上,也就是上面這幾種比較適合我們了。
㈣ 穩健性投資理財產品有哪些
你好,穩健性投資理財產品有以下幾類:
余額寶
儲蓄式國債
股權眾籌
銀行定期存款
銀行理財
銀行背景P2P
㈤ 穩健性投資者如何理財
02020202廣發銀行上海分行理財師建議,由於穩健型理財產品收益率或將面臨繼續下探走勢,回穩健型投資者在關注銀答行理財產品同時,不妨將眼光也投向本金更安全、預期收益更高、投資期限更穩定的銀行代銷保險產品。
02020202不過,投資者購買產品時,不要盲目追求產品說明書所述的「預期最高收益」,一定請銀行理財師清楚告知所購買產品的資金投向與用途,並親做銀行提供的風險測評對投資風險有非常明確的認知,確保自己投資的資金在花得明明白白的基礎上保證收益。
02020202專家建議,市民理財應注意幾點:一是、在買理財產品時要選擇和自已風險評估相匹配的產品。其次,要注意看清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及比例,如果權益類等資產佔比較多,風險相對比較高。最後,客戶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在短、中、長期分散配置,提高資金利用效益。(完)
㈥ 什麼叫穩健型銀行理財產品
(招商銀行)招商銀行理財產品購買根據自身投資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資金流動性內等綜合考慮,您容可以進入招行主頁,點擊「理財產品」-「個人理財產品」-「搜索」,分類您需要的產品信息。
如需相應的理財規劃建議,請到招行網點或直接聯系客戶經理嘗試了解。【溫馨提示:購買之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㈦ 理財 裡面說的 穩健性 和保本 是一個概念嗎
理財裡面說的穩健性和保本不是一個概念。
理財的穩健性就是收益穩定版、安全,這類理財產品權收益不會特別高,風險也不會特別高。金融機構宣傳的穩健性理財產品並非一點風險都沒有,只是風險相對較低而已。一般情況下穩健性的理財產品其收益率也會相對較低。
理財的保本型,在產品到期時,至少投資者投入的本金不會發生損失。不過,有的理財產品保本是有條件的,並設置了到期保本條款,即持有至產品到期才保本,那麼投資者如若中途贖回,則該產品照樣不保本。
(7)穩健性理財擴展閱讀:
理財風險
1. 產品等級不一也有虧本風險;
2.理財產品力拚高收益,實際風險仍存;
3.預期收益不是實際收益;
10月初,銀監會正式發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進一步要求商業銀行對於理財產品的銷售必須明示風險。2008年底,銀行發行的4827隻理財產品中有500隻浮虧,佔10.35%。
4. 要詳細閱讀投資合同;
建議在購買短期理財產品時,不但要詳細詢問產品情況,而且要仔細閱讀投資合同,其中對於產品收益會有明確表述。
㈧ 銀行理財穩健型的會不會虧本啊
銀行理財產品分為自營和代銷,自營理財產品基本風險不大,就是收益太低,跑贏通脹比較困難。銀行代銷理財產品風險較大,不保本,需要我們自己承擔風險,所以選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