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和加拿大。 G7宣布「G7將採取果斷行動,並且使用一切手段,穩定金融市場和恢復信貸流動,從而支持全球經濟增長。」 但是,這份的簡短聲明並沒有包括任何具體的步驟。因而一經發表就招致「空無一物」的批評 !美國勞動部公布最新數據,9月份數據出現下滑,這說明實體經濟有很大的問題。現在美國的房價預計還有40%的下跌空間,消費投資情況不好,這可能拖累銀行業的次貸情況繼續惡化把美國這次7000億美圓的救市資金抵消了。 首先救市就需要錢來救而這最基本的東西做為世界第一富裕的國家美國卻出現了很尷尬的事,欠的外債數十萬億沒法還完的情況下經濟又出了問題美國是除中國以外的唯一一個可以靠強大的內需度過經濟危機的國家但是這次正好出問題的是內部問題而不是外部問題,所以這和上次的東南亞經濟危機不可同一而語如果這次危機在美國捉襟見肘的救市資金下擴大成全球金融危機,那可以毫不避諱的說美國可能經歷超過5年的經濟衰退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現在中國肯定不可能獨善其身現在的沖擊只是開始而已,並不像中國政府安慰中國民眾的豪無影響,後續負面影響必將陸續顯現出來,中國擴大內需的策略也是刻不容緩. 而既然這次危機才開始破產公司的步伐就不會到這里停止後面可以預期還會有很多美國的經濟巨頭紛紛倒下美國哪裡來這么多錢救市??所以中國政府的考驗才剛剛開始當然對中國股市的考驗也才開始希望中國股市能夠頂住大小非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壓力吧. 儲蓄存款利息稅暫免收:該政策是為了平衡存貸款利率下調0.27% 存款准備金率下調0.5%帶來的可能對資金流出銀行體系的沖擊,表面上降息是對股市是利好有鼓勵資金流出和鼓勵中小企業發展的意圖,但是儲蓄存款利息稅暫免收又暴露了政府不願意資金大規模流出銀行的願望.銀行仍然有囤積資金應付即將擴大的全球金融危機的動作,這符合政府鼓勵內需的總的宏觀策略,中國經濟其實是雙軌運行的,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資本投資市場)雖然有聯系但是卻並沒有出現同樣的趨勢,在股市都已經崩盤的情況下,而相關上市企業雖然有影響但是並不是致命的,這個政策已經體現出國家保實體經濟的意圖,所有的降息動作就是為了給實體經濟中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並沒有鼓勵資金流回虛擬經濟的意圖,這也是明智的,在金融危機下只要保住了實體經濟體系,危機過後國家要恢復是很輕松的,在資金面緊張的情況保實體經濟暫時假保虛擬經濟,有棄車保帥的意味! 客戶向證券公司借資金買證券叫融資交易.客戶向證券公司借入證券賣出叫融券.該消息初期對入市資有限,在很長一段時間後走上正軌後(可能在3年以上),規模才可能對市場產生較大影響,而且通過國外市場顯示,融資融券發展到相對平衡後有助漲助跌的左右,但不會改變大趨勢,如果在牛市中該消息是利好,因為會放大上漲的勢頭,而在熊市中該消息一定程度上是很大的利空,因為下跌趨勢也可能被放大,該政策是把雙仞劍,在不同的趨勢中作用正好相反,由於該制度涉及業務擔保品、保證金強制規定、強行平倉制度、結算風險基金、信用等級制度等,必須要注意因杠桿投資帶來的遠超過以前的投資風險。 當然作為想出貨的機構,就算是利空,機構、股票和媒體也會忽悠個人投資者一直看多該利好政策,並認為該政策是實質性的利好,當然他們只想讓個人投資者這么認為,他們心理很清楚,該政策可能幾年內對股市都不會產生什麼利好,甚至可能因為熊市中的助跌作用是股市跌得更厲害,而借所謂的利好出貨,個人投資資金接盤的意願更大,說到底和印花稅政策一樣的是掩護機構出貨的遮羞布。 在機構給散戶描繪美好未來時讓散戶去抄底時,機構在干嗎? TopView數據顯示,印花稅行情這兩周交易日機構凈減倉200多億(還沒算大小非的)! 散戶資金被套牢超過1500億! 機構機構這么看好後市干嗎在鼓勵散戶大膽抄底的同時自己卻瘋狂減倉,現在只能夠用瘋狂這兩個字來形容了。一波波的拉高出貨再配合一個個新的利好謠傳(市場謠傳節後將推出融資融券及T+0)(我反復給中小投資者提過,國家真的要出政策的時候是偷襲不是提前讓社會知道,有哪次不是這樣?回憶下吧!也就是說該謠言可能和前期謠傳了利好一樣說不準全都是機構造出來配合出貨的而謠言的結果都這只有一個,如果節後無法兌現那等待中小投資者只有風險)7、8月份利好滿天飛了2個月都沒出來可能還記憶憂新吧謠言利好的時候可能就沒利好,當利好謠言破滅消失市場跌出恐慌來了沒人相信利好了,可能利好才會出來,永遠站在大多數瘋狂投資者的對面可能也是理智之舉!在大多數人瘋狂失去理智和判斷力的時候保持一份警惕心沒有壞處。稍微理智清醒的基金經理很清楚現在世面上的所謂利好都是可有可無的,不影響大局的所以出利好就是堅決減倉,不過他們做得絕的是把不影響大局的利好做得像實質性利好給了個人投資者太多希望。 大小非問題不解決破1800隻是時間問題同樣也不會是最低點. 而2270是這次反彈的第一壓力位(已經失守),如果在該點位大盤就突破不了開始扭頭向下了。見好就收吧。 如果導致這次熊市的大小非問題真的如國家通過新華社評論所暗示的讓時間來解決,那解禁高峰期後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調整到位.主力出貨的行情沒底.底是機構大規模建倉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建議穩健對安全要求較高的投資者不介入,持幣為主輕倉觀望. 導致大跌的大小非問題直接導致了資金面的失衡,空方長期壓制多方,而在這個長期趨勢中資金面被空方占據,行情自然是長期震盪走低.這就是股票為什麼老跌的真正原因. 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足夠消滅主力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大規模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滿意請採納
2. 融資融券賬戶怎麼使用
您好,信用賬戶使用是很簡單的,只是比普通賬戶多了兩個選項,就是融資買入和融券賣出的兩個。
歡迎電腦端查看我的信息,望採納!
3. 融資融券後大盤趨勢會怎樣
補跌抄,探底後反彈。融資融券給襲市場帶來最多1500百億的資金,可以雙向操作,買賣標的股票。這些標的股票都是大盤藍籌股,盤子大波動小的。投融資融券門檻比較高,心理承受能力要求高。融資融券對市場本身影響不會太大,主要目的是維護市場穩定,不是暴漲暴跌,對它是否可以帶動整個市場暴漲期望不要太高。
4. 融資融券除了能夠提高市場的活躍度之外,還會有什麼影響
「證券融資融來券交易源」,又稱「證券信用交易」,包括券商對投資者的融資、融券和金融機構對券商的融資、融券四種。市場通常說的「融資融券」,是指券商為投資者提供融資和融券交易。簡而言之,融資是借錢買證券;而融券是借證券來賣,然後以證券歸還,即賣空。
影響:
對市場:短期影響不大,長期增強成交活躍性
初期的入市資金相當有限對市場的直接影響很小。由於信用資金在市場中的交易更頻繁,因此成交會更趨活躍。
· 對券商:三方面影響
1)增加利差收入。
2)提高傭金收入。
3)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戶群體。
· 對基金:短期影響微不足道
試點期間,融資融券業務沒有轉融通的資金參與,基金無法通過向券商融出證券獲得額外收益,因此短期來講融資融券業務對基金的影響微不足道。
· 對普通投資者:提供杠桿投資工具
融資融券業務給普通投資者提供了杠桿投資的工具,並使其在跌市中通過融券賣出而盈利成為可能
5. 融資融券是不是真的通過了所有的股全變成融資融卷了嗎/
穩健的投資者建議不入風險仍然偏大隻是機構放出來配合出貨的謠言而已.
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在熊市中連續下跌也會有反彈階段,但是反彈結束了沒有其他利好出台的情況下會繼續探底
翻翻歷史記錄吧,沒有一次降印花稅帶來過反轉,只是減緩熊市的步伐而已,使更多的場外資金介入被套,機構順利減倉.導致大跌的大小非問題不解決1800也不是底.
中國股市的不理性再次上演,投資者也不在意所謂的利好是否真的具有支撐大盤的左右,近期從機構到媒體再到股評一邊倒的噴多,感覺以前的大小非、中國經濟經歷的全球性危機似乎根本沒存在過一樣,對投資者來說也再也不是威脅了,只要未來繼續出「所謂」的利好那投資者就會瘋狂的介入搏殺,而利好的真實性和水分投資者根本不需要去驗證真假,只要出就是利好,匯金公司增持200萬股就成了重大利好(散戶比它買得多多了),中國石油公司22日增持6000萬股的消息就沒人去關心該消息的全部真實性(當天大單買入一共才4100萬股,加散戶買入的所有買入也才5100萬股,這6000萬股怎麼買的?)增持現在還只是個象徵性的動作而且裡面充滿的虛假數據,只不過已經被大盤漲得沒股可買這種心態左右的散戶會去關心這些數據中存在的貓膩嗎?美國降稅在中國也成了重大利好,成了炒作理由,難到投資者沒想到美國之前承諾的7000億救市資金降稅後從哪裡來,本來還可以通過提高稅來抽取(現在是降稅)一個利空在中國成了利好。而美國最新的國會表決結果是該7000億救市提案被否決,引發了全球股市暴跌 ,這其實也是預期之內的,動用納稅人的錢去救投資者的損失這從根本上引起了老百姓和很多大的勢力集團的抵制,為什麼投資者贏利的時候沒有納稅人的份,虧損時卻要納稅人去買單.這次否決該救市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民意在裡面.如果無法在現在將風暴剎住車,像雷曼這類超大型巨頭破產可能也只是開始而已.
首先救市就需要錢來救,而這最基本的東西,做為世界第一富裕的國家美國卻出現了很尷尬的事,欠的外債數十萬億沒法還完的情況下,經濟又出了問題,美國是除中國以外的唯一一個可以靠強大的內需度過經濟危機的國家但是這次正好出問題的是內部問題,而不是外部問題,所以這和上次的東南亞經濟危機不可同一而語,如果這次危機在美國捉襟見肘的救市資金下擴大成全球金融危機,那可以毫不避諱的說美國可能經歷超過5年的經濟衰退,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現在中國肯定不可能獨善其身,現在的沖擊只是開始而已,並不想中國政府安慰中國民眾的豪無影響,後續負面影響必將陸續顯現出來,中國擴大內需的策略也是不得以而為之.
就算這7000億後市能夠順利通過也很難扭轉現在美國國內的資金面,首先房地美這兩個企業帶來的負債就是近2000多億,雷曼公司就是6000億,而這次宣布破產的華盛頓銀行又帶來了近3000億的負債,而既然這次危機才開始,破產公司的步伐就不會到這里停止,後面可以預期還會有很多美國的經濟巨頭紛紛倒下,美國哪裡來這么多錢救市??所以中國政府的考驗才剛剛開始,當然對中國股市的考驗也才開始,希望中國股市能夠頂住大小非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壓力吧.
6. 做空怎麼借股票
1、目前國內市場的股票做空只能向券商借入股票賣出,因為券商手中有自營盤,他們自己會持有股票,如果這些股票是融資融券標的物,並且券商願意借出的話,你就能借出賣空。但是做空賺錢建立在股價下跌,而你從券商手中借出股票後下跌,那麼券商自己就賠了。
2、做空其實是客戶和券商對賭股價下跌,跌了客戶賺,漲了券商賺,但是無論漲跌客戶必須按融券額交利息。所以現在我們要學習西方股票市場的轉融通業務。
3、也就是說借出股票的不一定是券商,可以是這支股票的持有人,然後專門設立一個市場來供做空者按一定利率借入股票,賣出。這樣就變成了股票借出方(多頭)和借入方(空頭)的對賭,下跌則是提前借入賣掉的空頭獲利,多頭賠錢;上漲則相反。但是無論漲跌空頭必須支付利息。
(6)融資融券暴利擴展閱讀
1、對中小投資者而言,在目前條件下推出股指期貨等做空機制只能意味著風險的加大。
2、做空機制是強者的游戲,作為股票市場的弱勢群體,如果沒有法律和制度的保護,中小投資者參與這種危險的游戲是極易受到傷害的。
3、做空機制對莊家來說,固然也有很大的風險。但是其暴利的誘惑是巨大的,在暴利誘惑和監管乏力下,他們會不擇手段,會散布更多難以辨真偽的虛假信息,會更頻繁地做莊、聯手操縱價格等等。特別是在做空機制下,股指和股價的暴跌將會經常發生,而且這樣的暴跌將使一部分集團和個人獲得暴利,市場中將出現真正的空方。
4、做空機制對於股票市場來講,固然有著積極的意義和作用,但負面作用也很明顯。特別是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歷史短暫、法制尚不健全、規則尚有漏洞、信息極不對稱的新興市場而言,其負面影響如果不能引起足夠重視,並得到有效控制的話,其殺傷力足以摧毀整個市場並引發金融動盪,破壞穩定的局面,阻礙中國股票市場的健康發展。
5、對於廣大中小投資者來說,對做空機制一定要有一顆戒備和警惕之心;對於監管當局來講,我們強烈呼籲,在推出做空機制時,一定要慎之又慎,特別是要同時出台相關法律、法規,並加強監管,切實保護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7. 融資融券的這項規則怎麼理解
融資融券可以這樣簡單的理解!當你預期一隻股票會上漲,你可內以通過向券商借錢買入資金買容入但是需要支付利息,券商賺取利息手續費,例如一隻股票現在5元你預計他會上漲到10元,你只有資金5000元,在沒有融資業務之前你只能買1000股,而推出了以後券商可以借錢給你讓你多買,假如保障金為50%,那麼你就可以再介入5000元,現在你就有5000自有資金和5000借入資金,可以買入2000股,如果真的上漲你的收益便是以前的兩倍,但是記住虧算也是兩倍!這就是融資! 融券是預期股票會下跌,你可以從券商手中以現在的價格賣出股票,等待以後價格下跌以後買入證券還給券商! 在此「融」可以理解為「借」的意思!
8. 融資融券對我國的證券交易制度有何影響
一是;融資融券交易可以將更多信息融入證券價格,可以為市場提供方向相反的交易活動,當投資者認為股票價格過高和過低,可以通過融資的買入和融券的賣出促使股票價格趨於合理,有助於市場內在價格穩定機制的形成。
二是;融資融券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大資金和證券供求,增加市場的交易量,從而活躍證券市場,增加證券市場的流動性。
三是;融資融券交易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新的交易方式,可以改變證券市場單邊式的方面,為投資者規避市場風險的工具。
四是;融資融券可以拓寬證券公司業務范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證券公司自有資金和自有證券的應用渠道,在實施轉流通後可以增加其他資金和證券融通配置方式,提高金融資產運用效率。
國家在美國以及周邊國家嚴令做空的氛圍下毅然出台融資融券是有著其深遠意義的。
國家的本意是給 機構一個避險對沖的工具 。
當機構預判股價有下跌的風險時候,從券商融得股票作為避險工具,類似於買了看跌期權。他實質上可以起到對沖穩定盈利的作用,而並不是希望機構「趁火打劫」一路暴做空來牟取暴利;此外政府也考慮到我國特殊的國情:「大小非解禁」!因此在行情逐漸走好,股指漸漸走高的時候,大小非一旦套現離場的話,那麼機構同樣可以利用融券進行避險,這樣不至於在和大小非交手的過程中損失太多。所以,國家此舉完全是按照上述思路利國利民的一項綜合考慮。
其實融資融券的一些主要法規最初已經在06年就已經下達了,當時已經具備了出台融資融券的各種硬體條件。但是由於當時牛市初顯威力,因此推出做空避險機制似乎必要性不大,因此國家就暫時沒有推出這個政策。這又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融資融券國家本意不是為了打壓或拉抬股市,更多的是從避險機制、對沖以及資本市場衍生工具的完善這個角度考慮的,而並不是從推出後要給股指帶來多少點的漲幅或者跌幅。
國家本意很好,但是依然需要法治監督
正如許多股民朋友所擔憂的那樣,融資融券如果監管不嚴就會偏離以上國家出台的實質和本意進而造成投機性操作嚴重。這一切都必須要有更為健全的法律、法規以及各項規章制度,包括監管等各個環節的共同努力才可以杜絕大家以及政府所不想看到的種種不良效應。經權威數據顯示:大部分新興資本市場在推出融資融券後散戶基本都很快被殺光。例如:韓國等。可見帶有高杠桿性質的衍生品在推出時一定要輔以嚴刑峻法,監管部門更要時刻注意對市場波動的風險監控,切實的維護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綜上所述:國家推出融資融券的本意大家要客觀的分析,不可隨波逐流的陷入網路「謾罵派」的陷阱。國家依然是人民的國家,出台每項政策一定是要考慮到人民的利益的。但是同時政府也要清楚任何高杠桿的衍生品一旦監管不當必將帶來難以想像的滅頂災難,例如現在讓美國頭疼的次貸衍生品危機等。因此把融資融券作為完善資本市場對沖避險的一環才是比較客觀的評判。
9. 股票融資融券條件和規則
《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管理辦法》第十二條明確規定,如果你在證券公司從事證券交易不足半年、證券投資經驗不足、缺乏風險承擔能力或者有重大違約記錄,證券公司就不能也不會向你融資、融券。也就是說,炒股不到半年的新股民首先被取消了資格,沒有風險承受能力的股民也沒資格。由於券商也擔心風險,在制定條款時可能對客戶的資金量有最低門檻的要求,這樣資金量太小的股民可能就不能參與融資融券。
《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客戶融資買入證券的,應當以賣券還款或者直接還款的方式償還向證券公司融入的資金。客戶融券賣出的,應當以買券還券或者直接還券的方式償還向證券公司融入的證券。
借錢還錢,借股票還股票。這意味著融資買入的證券下跌時,你需要追加資金以還款,融券賣出的股票上漲時,你也需要增加資金來買入同樣數量的股票才能平倉。
《管理辦法》給出了申請試點券商應滿足的7項條件,其中,「已被中國證券業協會評審為創新試點類證券公司」和「最近6個月凈資本均在12億元以上」是兩個較硬的條件。
融資融卷是指證券公司向投資者出借資金供其買入證券,或出借證券供其賣出的經營活動。投資者向證券公司借入資金買入證券、借入證券賣出的交易活動,則稱為融資融券交易,又稱信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