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基金,私募,信託概念是什麼有什麼區別分別是怎樣運作的
股票一般來指在交易所交易的上源市公司股票,是一種可以交易的股權憑證。
基金是通過匯集眾多投資者的資金,由專業的基金管理公司負責投資於股票和債券等證券,以實現保值增值目的的一種投資工具。
私募是一種募集資金的方式,現在一般是指私募基金。私募是指不能公開募集,不能通過廣告、一對多推介,而是點對點推介募集資金。
信託即受人之託,代人管理財物。是指委託人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照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其它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處分的行為。
區別就很多了,運作模式,交易市場,法律法規,收益風險都不同。
『貳』 什麼是信託信託的概念是什麼信託投資的方向是什麼
一、信託就是信用委託,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託人,受信於人的受託人,以及受益於人的受益人。信託業務是由委託人依照契約或遺囑的規定,為自己或第三者(即受益人)的利益,將財產上的權利轉給受託人(自然人或法人),受託人按規定條件和范圍,佔有、管理、使用信託財產,並處理其收益。
二、概念:信託(Trust)是一種理財方式,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信託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託人,受信於人的受託人,以及受益於人的受益人。
三、信託投資方向:
1、工商企業。2014年度,工商企業仍是資金信託的第一大配置領域,規模為3.13萬億元,佔比為24.03%。但是,佔比有明顯的下降,相比2013年末28.14%的佔比,同比下降了4.11個百分點;相比2014年3季度末25.82%的佔比,環比下降了1.79個百分點。
特別是在規模上2014年3季度和4季度連續兩個季度出現了負增長:2季度規模為3.22萬億元,3季度為3.15萬億元,4季度進一步減少為3.13萬億元。這主要是因為受經濟下行影響,工商企業普遍經營困難,信託業對工商企業的資金運用開始偏向謹慎。
2、基礎產業。2014年度,基礎產業仍是資金信託的第二大配置領域,規模為2.77萬億元,佔比為21.24%。與工商企業相同,2014年基礎產業投向佔比也呈下降趨勢,規模也呈現負增長。相比2013年末25.25%的佔比,同比下降了4.01個百分點;相比3季度末的21.80%的佔比,環比下降了0.56個百分點。
期間,2014年3季度末規模為2.66萬億元,相比2季度末的2.72萬億元規模,規模減少了0.06萬億元。資金信託對基礎產業配置的減少,與基礎產業過度投資、地方債務風險顯現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可以預見,隨著國務院出台的關於地方政府債務融資方式和存量債務管理方式調整政策的實施,信託業未來將進一步壓縮對基礎產業的配置,信託公司對政信合作業務也將更加審慎。
3、金融機構。金融機構是資金信託的第三大配置領域。2014年度,資金信託對金融機構的運用規模為2.27萬億元,佔比17.39%。與資金信託對工商企業和基礎產業配置減少趨勢不同,資金信託對金融機構的配置則呈現上升趨勢。
相比2013年末12.00%的佔比,同比上升了5.39個百分點;相比2014年3季度末15.73%的佔比,環比提升了1.66個百分點。資金信託對金融機構運用的增加,主要源於信託業強化金融協同、金融業投資及其資產運用波動不大和回報穩定等市場因素。
4、證券投資。證券投資是資金信託的第四大配置領域。2014年度,資金信託對證券市場的投資規模(按投向統計)為1.84萬億元,佔比為14.18%,其中:債券投資佔比8.86%,股票投資佔比4.23%,基金投資佔比1.09%。
與投向金融機構相同,資金信託對證券投資的配置近年來一直呈現上升趨勢。相比2013年末10.35%的佔比,同比增加3.83個百分點;相比2014年3季度末的14.27%佔比,環比基本持平。資金信託對證券投資佔比的提升,主要緣於資本市場投資價值的顯現以及投資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等市場因素。
5、房地產。房地產是資金信託的第五大配置領域。2014年度,資金信託投向房地產領域的規模為1.31萬億元,佔比為10.04%。與其他領域的配置不同,資金信託對房地產的配置近年來表現一直比較平穩。相比2013年末10.03%的佔比,小幅上升了0.01個百分點,基本持平;相比2014年3季度末10.38%的佔比,環比又小幅下降了0.34個百分點。
『叄』 信託的概念是什麼
1、什麼是信託?
官方定義:信託是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進行管理和處分的行為(有些晦澀,不要緊,往下看)。
疑問:不對啊,信託不是一種投資理財商品嗎?
真相:在咱們國家,信託有點“變味”,原本是一種信任託付,而如今變成了理財投資產品。
2、真正的信託應該什麼樣?
如果追根溯源,那還要追溯到數千年前古埃及的“遺囑託孤”。long long ago,有一位古埃及男子寫了一份遺囑,指定他的妻子繼承財產,他的兒子為受益人,並為他的兒子指定了監護人。是不是很好理解,信託其實就是一種基於信任下的託付。比如你要外出旅行,家裡的寵物沒人看管,於是託付給好友或寵物寄存店照顧幾日。
世界上最著名的信託案例非羅斯柴爾德家族莫屬。當時羅斯柴爾德一世由於坐擁巨額資產,在臨終前考慮到整個家族過於龐大,加上家族資產數額巨大,為了讓家族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家族財富得以世代傳承,羅斯柴爾德果斷將自己的資產納入信託架構,這是一個史上最完整的信託架構之一。這個信託內容包括約定未來世代的財富的分配、嫁娶金、大學獎學金、生育子女獎金等等。以至於業界有句話流傳至今:羅斯柴爾德雖死,但他的思想永生!
信託的概念是什麼小編就說到這里了。更多關於信託的干貨知識,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肆』 請問什麼是信託持股啊 就是股票有信託持股概念
信託持股就是某信託公司買了並持有這個上市公司的股票,被炒家利用,當作一種借口來炒專作,冠以屬「信託持股概念股」,類似的概念五花八門。什麼奧運概念、回歸概念、世博概念、環保概念、農業概念、豬肉概念等等,想要什麼概念就可以編造個概念。
『伍』 什麼是信託信託的概念是什麼
信託的定義,依照中國信託法第二條的規定,是指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簡而言之,信託為一種財產管理制度,是由財產所有人將財產移轉或設定於管理人,使管理人為一定之人之利益或目的,為管理或處分財產。
因此,信託定義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含義:
1、委託人信任受託人。委託人對受託人的信任,是信託關系成立的基礎。
2、委託人將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信託是一種以信託財產為中心的法律關系,信託財產是成立信託的第一要素,沒有特定的信託財產,信託就無法成立。所以,委託人在信託受託人的基礎上,必須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
3、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管理、處分信託財產。委託人將信託財產委託給受託人後,對信託財產沒有直接控制權,受託人完全以自己的名義對信託財產進行管理或者處分,不需要藉助於委託人、受益人的名義,這是信託的一個重要特徵。
4、受託人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管理信託事務。正是因為受託人受到委託人的信任,一旦受託人接受信託,就應當忠誠、謹慎、盡職地處理信託事務,管理、處分信託財產,即所謂的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對於違背這種信任的受託人,信託法規定了嚴格的責任。
『陸』 信託股票,信託概念股票有哪些
1,正宗的信託股有陝國投和安信信託。
2,信託概念股有愛建股份(愛建信託),方正證券(方正東亞信託),經緯紡機(中融信託),浦發銀行(上海信託)等。
『柒』 什麼是「信託股」﹖
信託股:指公積金局批准公積金持有人可投資的股票。
600643 愛建股份 600816 安信信託 000563 陝國投A都是信託股。
『捌』 信託是什麼概念
信託(Trust)是一種理財方式,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回,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答。信託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託人,受信於人的受託人,以及受益於人的受益人。
信託就是信用委託,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託人,受信於人的受託人,以及受益於人的受益人。信託業務是由委託人依照契約或遺囑的規定,為自己或第三者(即受益人)的利益,將財產上的權利轉給受託人(自然人或法人),受託人按規定條件和范圍,佔有、管理、使用信託財產,並處理其收益。
『玖』 金融概念股有哪些
銀行股,券商股,保險股,證券股,信託股等具有金融屬性的公回司股票都稱為金答融概念股。
金融股是處於金融行業和相關行業的公司發行的股票。金融股包括銀行股、券商股、保險股、信託股、期貨商股等。
金融股具有四大投資優勢:
一、股價不高,金融股中大部分個股的整體股價目前仍然不高,特別是證券股和信託股基本上處於剛剛起步階段;
二、增量資金介入明顯,從成交量分析金融股上漲時放量顯著,而下跌時量能迅速萎縮,顯示出介入資金是立足於長線投資,並堅定看好該板塊的後市;
三、技術形態良好,個股底部形態構築完整扎實;
四、有政策利好支持,金融股是解決股權分置的潛在試點板塊。
『拾』 信託持股的股票有哪些
1,正宗的信託股有陝國投和安信信託。
2,信託概念股有愛建股份(愛建信託),方正證券(方正東亞信託),經緯紡機(中融信託),浦發銀行(上海信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