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Filecoin會不會被復制
分布式存儲項目並不止Filecoin一個,還有Sia、Storj等。不過Filecoin是特殊的,幾乎不會被復制,因為它是IPFS官方開發的項目,Filecoin作為IPFS的激勵層,參與者可通過為客戶提供存儲和檢索服務獲取Filecoin。隨著新基建、5G建設、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數據存儲需求激增,分布式存儲將成為這個數據時代的底層服務,而擁有巨大的潛力和價值,且Filecoin是全球 最大的(ICO)早期融資項目,金額超過2.57億美元,超過EOS等,排名第一。萬維雲IPFS是上海萬維雲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儲管理平台,對於參與者來說,萬維雲IPFS是一個值得信任、值得期待選擇。
❷ 董利民的學術成果
·董
董利民,毛泓,葉惠,王雅鵬.德國鄉村土地整理融資機制及其啟示[J].新疆農墾經濟,2003(5):73-74,69
董利民,伍黎芝,王雅鵬.土地整理市場融資機制研究[J].江漢論壇,2003(12):40-41
董利民,毛泓,張明,王雅鵬.土地整理融資的市場化取向設計[J].商業時代,2003(23):62-63
董利民,鄧建紅,張明.土地整理項目財務可行性分析的方法運用舉隅[J].見: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編,現代科技與湖北新型工業化(第二屆湖北科技論壇優秀論文集).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81-184
董利民,伍黎芝,王雅鵬.芻議土地整理與土地生態保護[J].生態經濟,2004(2):33-35
董利民,伍黎芝,王雅鵬.我國土地整理證券化設計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4(2):55-57
董利民,伍黎芝,王雅鵬.土地整理的地價評估運作方式探索[J].湖北農業科學,2004(2):4-6
董利民,張明,王雅鵬.可持續土地整理內涵及評價體系構建原則[J].商業時代,2004(6):61
董利民,陳波.老河口市土地整理項目投融資方式分析[J].見:王雅鵬主編,湖北三農問題探索(湖北農村發展研究中心2003年報告).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311-319
張明,董利民,王雅鵬.經營城市的新視角:城市土地整理[J].廣東土地科學,2005(1):18-21
董利民,張明,伍黎芝.可持續土地整理評價體系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06(1):12-16
董利民,張明.房縣大木廠鎮馬回灣土地整理項目融資與效益分析[J].見:王雅鵬主編,湖北三農問題研究(湖北農村發展研究中心2004年報告).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37-42
董利民,陳波.浠水縣土地整理項目投融資方式分析[J].見:王雅鵬主編,湖北三農問題研究(湖北農村發展研究中心2004年報告).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343-348
查文勝,董利民.論我國土地整理的政策性金融資金運行機制[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6(1):46-51
張明,董利民.基於層次分析法的城市土地整理項目風險評估模型[J].湖北農業科學,2006(4):396-399
董利民,張學忙.武漢市都市農業發展的評價研究[J].見:王雅鵬主編,湖北三農問題破解(湖北農村發展研究中心2005-2006年報告).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109-119
董利民.推行新型工業化戰略,開發山區『綠色』寶庫[J].溫思美、羅必良主編《技術、制度與發展》(第三屆「新世紀中國農村經濟發展」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集)中國數字化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董利民.WTO與我省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及其對策[J].陳柏槐主編《WTO與湖北農業》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
董利民.試析農民增收的兩大體制困境[J].湖北社會科學(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2004年9期
董利民.農村稅費改革的體制困境及其解決途徑[J].理論月刊(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2004年9期
董利民.關於武漢發展都市農業若干問題的思考[J].科技進步與對策(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期刊),2006年1期
董利民.我國城鎮化進程中農業災害與糧食安全問題[J].廣東農業科學(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2006年8期
董利民.關於打造綠色品牌發展武漢都市農業的思考[J].中國農學通報(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2006年10期
董利民.小農經濟下的農業產業化[J].安徽農業科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2006年21期
董利民.武漢都市農業科技創新對策[J].北京農學院學報(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2007年2期
董利民等.基於水環境承載力的融合的產業結構和體系構造—以洱海流域為例[J].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論文集,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版
董利民等.中國木本油料與生物質能源發展問題研究[J].江漢論壇,2010(4):24~26
董利民等.基於3R原則的洱源縣地熱水資源開發利用模式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0(10):2609~2613
董利民,彭嬋,陳志紅.江漢平原水資源環境保護與利用潛力研究[J].,,美國科研出版社,2011年版:165-169
董利民等.基於水環境保護下的洱海流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J].湖北農業科學,2011(2):426~429
董利民等.洱海水污染動態模型的構建及分析研究[J].生態經濟,2011(10):384~388
董利民等.洱海流域農業非點源污染負荷分析及防治對策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1(17):3535~3539
黃文佳,吳秋君,董利民.江漢平原水資源保護機制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2,51(9):1755-1758
董利民等.長沙市都市農業土地利用問題與對策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2,51(17):3908-3911
吳秋君,黃文佳,董利民.基於日內瓦模式的梁子湖旅遊開發研究[J].價值工程,2012,270(31):3-4
李凌宜,彭嬋,田原,董利民.江漢平原水污染防治的國外經驗借鑒[J].價值工程,2012(8):318-320
DongLi-min,2006.(ULC)ProjectBasedonPrincipal-AgentTheory.In:ZhangHenry,ChenLisa.Gaoyu.(ISTP收錄).QrientAcademicForum,pp.661–665.
DongLi-min,2006.Pathselectionofchina』ssmallandmedium-.In:ZhangHenry,ChenLisa.(ISTP收錄).QrientAcademicForum,pp.343–347.
DongLi-min,2006.Ontheestablishmentofchina』-sizedenterprises.In:ZhangHenry,ChenLisa.(ISTP收錄).QrientAcademicForum,pp.1561–1564.
DongLi-min.EnvironmentRe-andEngineering(ISTP收錄)
DongLi-min.,.Proceedingsforthe「Euro-(4rd)」Ghana2009.11(ISTP收錄)
DongLi-min.ModellingofInexactMulti-ProtectioninErhaiLakeBasin.Proceedingsforthe「」2009.10(EI收錄)
DongLi-min.(EI收錄),,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ICEED2010:2219~2223
DongLi-min.gPSRmodel-withdatain2009ascase(EI收錄),,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ICEED2010:2172~2177
DongLi-min.Basin(EI收錄),iom,ICICTA2011:158~161。 ·董利民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我國農民收入增長的動力機制研究」(00BJY070),資助金額4萬元,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已通過專家鑒定。
·董利民參與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項目「中西部地區水土資源保護與永續利用」(2000ZDXM77000),資助金額12萬元,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已通過專家鑒定。
·董利民參與湖北省重大項目「新的歷史階段湖北農業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研究」,資助金額7萬元,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已通過專家鑒定。獲得湖北省重大科研成果獎、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董利民主持聯合國發展計劃署(UNDP)資助項目「中國國土資源可持續利用」。2001年1月至2004年7月。資助金額8萬元,已通過專家鑒定。
·董利民主持湖北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湖北省土地整理融資理論與融資機制創新研究」(2005AA404B06),資助金額2萬元,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已通過專家鑒定。
·董利民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西部城鎮化加速發展期糧食安全長效機制研究」(70473028),資助金額14萬元,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第二主持人)
·董利民參與武漢市科技計劃項目「有效促進武漢市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研究」(20044005070-10-26),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經費來源武漢市科技局,資助金額1萬元,已通過專家鑒定。(第二負責人)。
·董利民主持武漢市科技攻關計劃項目「武漢市都市農業規劃與推動發展研究」(20064003113-21),資助金額3萬元,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已通過專家鑒定。
·董利民主持武漢市軟科學計劃項目「武漢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階段目標、成效預測及評價研究」(2006-018),資助金額4萬元,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已通過專家鑒定。
·董利民主持湖北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城市土地整理風險防範與管理研究」(2007AA401C24),資助金額2萬元,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已通過專家鑒定。
·董利民主持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專項項目「中部地區統籌城鄉發展的理論與對策研究」,資助金額4萬元,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已通過專家鑒定。
·董利民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城市土地整理風險管理研究」(07JA630077),資助金額5萬元,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 ·《土地整理融資機制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國際貿易:理論、政策及利益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❸ 中國平安到底是怎樣一個公司呢
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簡介
平安保險公司成立於1988年3月21日,同年5月27日正式對外營業。公司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注冊,總部設在深圳。1992年6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中國平安保險公司」, 公司經營區域為全國及設有分支機構的海外地區和城市,可經營一切險種(含各種法定保險)及國際再保險業務。平安是中國首家股份制保險公司,也是中國第一家有外資參股的全國性保險公司,目前已形成以保險為主,融證券、信託、投資和海外業務為一體的緊密、高效、多元架構。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是「平安」在四川的分支機構,負責四川省內的財產保險業務。1993年開展業務以來,發展迅速,目前已在瀘州、樂山、德陽、宜賓、綿陽、內江、自貢、攀枝花等八地設立了支公司,並在雙流、都江堰、青白江、龍泉、彭州、新都、郫縣、溫江和眉山等地設立了營銷服務部。
平安成都產險的經營范圍涵蓋車險、水險、非水險等,共推出了200餘個險種,能全方位地滿足社會各界的保險保障需求。我公司將以專業的技術、豐富的經驗竭誠為客戶提供不同險種的投保、風險查勘及咨詢服務,並可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設計配套的保險服務方案。除了傳統的業務員和門店,我公司還利用平安的PA18.com網站開通了網上銷售,為客戶提供了更便捷的保險方式。我們有信心、有誠心、有能力為四川省各界提供優良的保險服務。
平安榮譽
«平安2001年經權威評估機構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評為「AAA」級信用。成為國內第一家獲得該等級的金融機構。
«平安在2001年10月15日《資本》雜志2001年度中國最優質服務及最佳品牌大獎評選中獲「最佳保險服務」大獎。
«平安在2000年9月15日出版的《亞洲周刊》評選的亞太地區保險公司資產利潤率中排名第二。
«平安在美國LOMA2000年大會上,獲得年度「教育成就獎」和「教育卓越獎」,成為全球1100多家LOMA會員機構中唯一一家同時獲得這兩大獎項的會員公司。
監督投訴程序
一、分公司設立舉報箱、投訴電話,舉報人可以採取電話、信函、當面舉報等方式,也可委託他人舉報。
二、由分公司監察審計部獨立受理客戶對分公司系統各級領導幹部及其工作人員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及公司制度等違法違紀行為的舉報。
三、舉報人的舉報行為受法律保護,公司將對舉報人的有關情況及舉報內容嚴格保密。
參考資料:http://www.sia1995.net/companyintro.asp?id=170
❹ 接下來一兩個月有木有車展
有呢還多著啦;
2013年將要舉辦的汽車展2013中國上海國際汽車零部件、製造設備及售後服務展覽會2013-06-12至2013-06-15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2013中國(鄭州)國際汽車製造業展覽會2013-06-17至2013-06-19中原國際博覽中心DMC2013汽車模具與裝備專題展2013-06-18至2013-06-21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2013中國(鄭州)國際汽車後市場博覽會2013-06-26至2013-06-30鄭州國際會展中心2013年第十屆中國(鄭州)國際汽車用品暨改裝博覽會2013-06-26至2013-06-30鄭州國際會展中心2013第十二屆中國沈陽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推薦2013-06-27至2013-07-02沈陽國際展覽中心2013海峽西岸汽車博覽會 -推薦2013-06-28至2013-07-01廈門國際會展中心2013武漢汽車用品展2013-07-03至2013-07-05武漢國際會展中心2013年中國國際汽車製造技術與關鍵零部件展2013-07-08至2013-07-10國家會議中心2013年中國(杭州)國際新能源汽車產業展覽會2013-07-12至2013-07-14杭州和平國際會展中心2013蘭州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2013-07-17至2013-07-22甘肅國際會展中心2013中國上海國際汽車內飾、外飾及新材料展覽會暨研討會-推薦2013-07-18至2013-07-20上海世博展覽館2013第三屆中國(上海)國際汽車內飾產品及應用材料與加工設備展覽會暨研討會2013-07-18至2013-07-20上海世博展覽館2013中國(上海)國際車用濾清器技術產品展覽會暨發展論壇2013-07-18至2013-07-20上海世博展覽館2013第四屆中國南京國際汽車零部件展覽會2013-07-18至2013-07-20南京國際展覽中心2013第十三屆新疆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2013-07-31至2013-08-05新疆國際會展中心2013山東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2013-08-07至2013-08-12青島國際博覽中心2013上海國際汽車材料及裝備技術展覽會2013-08-20至2013-08-23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2013(第十八屆)大連國際汽車展覽會-推薦2013-08-21至2013-08-25大連世界博覽廣場中國深圳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2013-08-27至2013-08-29深圳會展中心2013第六屆青島秋季國際車展-推薦2013-09-05至2013-09-09青島國際會展中心CIEVE2013中國國際新能源汽車產業展會-推薦2013-09-05至2013-09-07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新館2013中國重慶國際汽車用品(秋季)展覽會2013-09-11至2013-09-13重慶國際會展中心2013 第九屆廣州國際汽車後市場品牌博覽會2013-09-11至2013-09-15琶洲展館(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2013第七屆中國國際汽車零部件博覽會-推薦2013-09-13至2013-09-15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2013北京汽配展—CIAPE中國國際汽車零部件博覽會-推薦2013-09-13至2013-09-15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2013北京新能源電動汽車展覽會2013-09-13至2013-09-15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AMET2013中國國際汽車模具及製造設備應用技術展覽會 -推薦2013-09-18至2013-09-21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新館2013年中國北京國際汽車製造業博覽會2013-09-18至2013-09-21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新館2013北京汽車製造裝備展覽會2013-09-18至2013-09-21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新館2013中國國際汽車材料及輕量化技術展覽會2013-09-18至2013-09-21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新館2013中國國際汽車測試及質量監控展覽會2013-09-18至2013-09-21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新館2013第十二屆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 -推薦2013-09-29至2013-10-04南京國際博覽中心2013第八屆西安國際汽車展覽會 -推薦2013-09-30至2013-10-07西安綠地筆克國際會展中心2013第十二屆天津國際汽車貿易展覽會-推薦2013-10-01至2013-10-06天津梅江會展中心2013上海國際汽車後市場博覽會(SIAAF)2013-10-10至2013-10-12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2013第八屆南昌國際汽車展覽會-推薦2013-10-11至2013-10-14南昌國際展覽中心2013中國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2013-10-17至2013-10-19國家會議中心2013第九屆上海國際汽車改裝博覽會2013-10-25至2013-10-27上海國際展覽中心STUB 2013中國(北京)國際國標校車展覽會暨論壇2013-10-26至2013-10-28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2013北京進口汽車博覽會2013-10-30至2013-11-05國家會議中心2013上海汽車鑄件展暨首屆精密鑄造展覽會2013-11-01至2013-11-03上海汽車會展中心2013中國(福州)國際汽車配件及後市場博覽會-推薦2013-11-02至2013-11-04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2013上海工博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展2013-11-05至2013-11-09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2013第四屆全國汽車用品暨汽車坐墊(濟南)交易會2013-11-06至2013-11-08濟南國際會展中心2013首屆全球汽車網房車展覽會2013-11-07至2013-11-11杭州和平國際會展中心2013第三屆中國(重慶)汽車博覽會-推薦2013-11-14至2013-11-18重慶國際會展中心2013第十一屆中國(廣州)國際汽車零部件展覽會2013-11-21至2013-11-23琶洲展館(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2013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2013-11-26至2013-11-28國家會議中心2013第九屆中國義烏國際汽車用品交易會2013-11-27至2013-11-29義烏國際博覽中心2013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服務用品展覽會2013-12-10至2013-12-13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2013法蘭克福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汽車用品展覽會2013-12-11至2013-12-14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AAITF 2014第十屆廣州國際汽車改裝服務業展覽會2014-02-17至2014-02-19琶洲展館(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第18屆中國國際汽車用品展覽會2014-02-18至2014-02-23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新館2014(第十三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推薦2014-04-23至2014-04-29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新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天然氣汽車、加氣站設備展覽會暨高峰論壇2014-05-05至2014-05-09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新館
❺ 上海智能工廠展跟慕尼黑是一個展會嗎
不是一個展會、上海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展會。上海智能工廠展主要是暨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的一個展會。慕尼黑是一個電子行業展覽,但是息息相關。
❻ 高分跪求一篇文獻綜述,最好是社會科學類的。
集成電路研究綜述
(塗希文)
【摘要】: 集成電路(IC)是二十世紀重要的發明之一。它被廣泛地應用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的一切領域,其發展規模和技術水平已成為衡量國家地位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IC產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型產業,世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異常迅速,技術進步日新月異。IC技術作為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關鍵技術,關繫到國家產業競爭力和國家信息安全。雖然目前中國IC產業無論從質還是從量來說都不算發達,但伴隨著全球產業東移的大潮,中國的經濟穩定增長,巨大的內需市場,以及充裕的各類人才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可以說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盡得天時、地利、人和之勢,將會崛起成為新的世界IC製造中心。本文在研究過程中,對集成電路的發展歷程進行了回顧,並對當今世界IC產業的主要國家及區域的現狀及未來計劃進行調研,結合我國的IC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本文欲拋磚引玉,共同探討中國IC的振興之路。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導論,分析研究的背景和本文研究的意義。第二章,集成電路產業的國際比較,對於集成電路的發發展進行了回顧,著重介紹美國、日本、韓國和我國台灣地區的集成電路發展歷程,並深入分析了其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原因。 第三章主要介紹了我國集成電路的發展歷程,並在大量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深入剖析我國集成電路的發展歷程、現狀、存在的問題並預測了我國集成電路的發展趨勢。第四章,提出了構建我國集成電路自主創新戰略的戰略指導思想與原則。 第五章,研究我國集成電路自主創新戰略的對策和措施。第六章,全文總結與展望。綜合並集成前面各章的相關結論,得出一些綜合性結論要點。集成電路發展研究是一個新課題,本文盡管做了一些研究,但仍然存在不足,很多重要的問題還有待於今後更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關鍵詞】: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產業 現狀 趨勢 對策
集成電路是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片,經加工製造,將元氣、有源器件和五連線集成在基片內部、表面或基片之上,執行某種電子功能的微型電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集成電路製造技術經歷了從小規模集成(SSI) 、中規模集成(MSI)到大規模集成(LSI)階段,乃至進入超大規模集成(VLSI)和甚大規模集成(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ion,ULSI)階段。尤其在過去的30年中,集成電路幾乎完全遵循摩爾定律發展,即集成電路的集成度每隔18個月就翻一番。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及21世紀以後,其設計規模由VLSI、ULSI向G規模集成(Giga-Scale Integration,GSI)的方向發展,於是,越來越多的功能,甚至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都能夠被集成到單個晶元之中。電子系統設計已從板上系統(System on Board,SoB)、多晶元模塊(Multi-Chip Moles,MCM)進入到系統級晶元(System on Chip,SoC)時代。集成電路的飛速發展體現出如下特點: 特徵尺寸越來越小,晶元面積越來越大,單片上的晶體管數目越來越多,時鍾頻率越來越高,電源電壓越來越低,布線層數越來越多,I/O引線越來越多。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SIA組織給出了1997年到2009年美國集成電路工藝發展趨勢。隨著集成度的提高,晶元內部晶體管數目越來越多,集成電路設計的復雜性越來越高,傳統的手工設計和適應小規模的設計模式已經不再適用。為了設計復雜的大規模集成電路,人們越來越藉助於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對數字電路不斷增強的應用要求,集成電路的發展將對社會的法展起決定性的推動作用。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全球IC的快速發展,對IC的研究也越來越多,跨國公司直接投資進入對東道國市場結構效應的影響成為國際投資研究的重要前沿領域之一。外商直接投資對東道國市場結構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資進入方式的選擇。不同的進入方式對東道國市場結構的影響是不同的,跨國公司與東道國本土企業之間的利益分配也是不同的。跨國公司紛紛進入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建廠,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本土企業與跨國公司並存的情況下,本土企業面臨著發展的機遇和挑戰。新世紀IC產業的變遷為中國IC產業的崛起帶來了機遇,如果我們能抓住這一有利時機,中國不僅能成為IC產業的新興地區,更能成為世界IC強國。在世界IC產業風雲驟變之際,相對薄弱的中國IC產業蘊含著潛龍騰空的契機。
第二章 集成電路產業的國際比較
美國於1981年由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開始了MOSIS計劃。該計劃除了提供多項目晶片(MPW)服務外還訂出了一套與廠家無關的設計規則和元件庫,符合MOSIS規則的設計將可以在所有支持MOSIS規則的廠家進行生產。美國國家安全局(MOSA)和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從1985年開始介入該計劃。支持該計劃的廠商有IBM、AMI、安捷倫、惠普、TSMC、SUPERTEX、PEREGRINE等,已經可以支持0.13微米的設計和製造。由於MOSIS計劃的實施卓有成效,其他國家紛紛效仿。
歐洲一直在跟蹤美國的MOSIS計劃。歐盟發起的EURO PRACTICE是一個面向工業界的類似美國MOSIS的集成電路組織,德國、比利時、義大利、法國、荷蘭、挪威、丹麥、英國、西班牙、瑞典、瑞士、愛爾蘭等十一個國家的61個生產、設計和培訓機構提供多種統一標準的包括多項目晶片在內的服務。
韓國的IDEC(IC DESIGN EDUCATIN CENTER)是在韓國政府和主要的半導體工業界與1995年成立的以培養人才為主的支持機構。
我國僅台灣省的國家晶片設計中心(成立於1991年)。其宗旨是「為提升基礎研究水準,建議成立類似美國MOSIS集成電路設計服務單位,提供微電子系統設計人員更方便之IC製造服務;並推廣IC設計概念至咨訊、通訊、消費性電子、精密機械、自動化、航天航空、光電等領域之產業及研究發展單位。」
此外,國際上對於CPU的研究與實驗性實施很多,而真正能夠生產的卻很少。主流體系結構的完整硬體描述層出不窮。歐洲空間局(ESA)公布了完整的SPARCV7和SPARCV8的HDL(VHDL,VERL LOG)描述。但是高速CPU的設計和實施關鍵卻是集中在集成電路版圖上,例如,美國DEC公司的ALPHA處理器在1992年就以0.75微米的工藝實現了64位處理器21064,並達到了200兆赫的時鍾頻率,稍後,以0.5和0.35微米的工藝實現了21164,分別達到了300和433兆赫的時鍾頻。中國遠落後於之,我國落後於其他國家的根本原因:一是缺乏自主知識產權 ,繼在上海、成都設立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工廠之後,英特爾公司宣布,將在大連投資25億美元建立該公司在亞洲的第一個300毫米晶圓工廠,這使英特爾成為繼法國STM公司之後,第二家在中國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國外半導體巨頭;二是落後在整體水平, 「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國在集成電路的總體設計能力方面提升較快,龍芯、眾志等都是中國自主設計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晶元產品。」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廖小罕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我國的主流晶元設計與美國相比還有幾年的差距,「這幾年就意味著差很多,因為在IT行業,產品的設計都是以月來計算的。」 廖小罕認為,集成電路設計是智力問題,只要我們有優秀的人才隊伍、有好的團隊,就能拉近與先進國家的距離,同時我們也有一定規模的晶元生產能力。但要形成規模化的集成電路裝備製造業,則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與原子彈的生產不同,集成電路產業化涉及面非常廣,其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一個國家的工業化水平。 總體上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初步形成了設計業、晶元製造業及封裝測試業三業並舉、相互協調的發展格局,但產業規模小,產業鏈不完善,裝備製造業有待逐步建立起來。
由於高端的晶元製造技術和設備關繫到國家整體經濟的競爭能力,關繫到國家戰略,所以我國一直沒有放棄發展計算機晶元產業的努力,「863」計劃和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都把集成電路設計列入其中。我們在追趕,但別人進步更快,從整體上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目前仍相對落後。而影響產業發展的瓶頸還是國家工業化水平低。
信息產業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集團)所屬的賽迪顧問半導體產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李珂從另外的角度分析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狀況。李珂介紹說,按照摩爾定律,半導體技術18個月就要前進一代,目前45納米技術最為先進,65納米技術次之,90納米技術為當下國際主流技術,在國內也是領先的。從技術水平看,我國集成電路近5年來發展極為迅速,國內領先的技術與國際水平相比大約有5年左右的差距,問題是整體水平相差很大。
集成電路生產中所需設備96%需要進口,原材料半數以上需要進口。如封裝過程中需要的金絲線,國內的生產工藝達不到要求,高純度的氣體、試劑等都需要從國外買進。「這些東西不是我們不能做,麻煩的是工藝和品質得不到保障。」李珂強調說。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指出,該項目是近幾年來中美經濟合作最大的項目之一,將對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並將從推動人才發展、改進基礎設施和產業供應鏈等方面,全面提升中國在全球高科技產業價值鏈中的地位,對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區域經濟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但政府必須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不管什麼樣的企業來華建廠,都不能替代自主發展、自主創新。只有我們自己不斷地創新發展,不斷地學習和積累自身的實力,才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更多的話語權。」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的清華大學教授魏少軍強調。
第二章 我國集成電路的發展
2008年,中國集成電路晶元製造業產業規模比上年下滑1.3%,其衰退幅度甚至大於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整體下滑的幅度。從往年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到,2007年中國集成電路晶元製造業的增幅為23%,2006年增幅為32.5%,巨大的反差已足以說明晶元製造業所面臨的困難有多大。與2001年因網路泡沫破裂而導致的半導體產業急劇下滑相比,2008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衰退幅度雖然不像當年那樣大,但其波及的產業領域更廣,並且持續的時間還難以預測。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全國市場銷售額為5973億元,同比增長6.2%,這是中國集成電路市場首次出現個位數增長。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2008年四季度,國內許多集成電路業工廠訂單量減少10%以上,產能利用率不足30%。2008年全年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總額8854.3億美元,同比增長1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3.4個百分點。其中,11月電子信息產品月進出口額出現負增長。2009年3月,我國集成電路出口約38.94億個,出口總金額約為16.86億美元,比2月增長19.4%,比2008年同期減少13.9%。1-3月,我國集成電路累計出口約87.12億個,比2008年同期減少19.7%;累計出口總金額約為42.52億美元,比2008年同期減少21.5%。2008年下半年開始的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集成電路出口造成了很大影響。從2008年11月開始,我國集成電路出口額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截止2009年3月底,我國集成電路的出口額已經連續5個月同比出現負增長。其中,1月份的同比降幅最大,達37.6%;2月和3月的同比降幅有所趨緩,分別為12.3%和13.9%。1月、2月和3月集成電路的出口金額呈逐月上升趨勢,但由於全球金融危機餘波還未消散,對我國集成電路出口的深遠影響還有待觀察。2008年11月,國家宣布今後3年,鐵路建設投資將達到3.5萬億元,作為相關產業的集成電路行業將從中獲益。國務院不久前出台的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又明確指出,將「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實施集成電路升級」。對國內集成電路行業來說,政策環境正在不斷改善,都將為行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中小企業應緊緊抓住擴大內需為集成電路產業帶來的機遇,重點開拓新市場和技術應用新領域,提高創新能力,努力實現企業在特定領域技術和產品的領先優勢。
2009年國內集成電路產業仍將保持增長的態勢,但增幅將繼續回落。預計2009年產業的整體增幅在4%左右。從2008年國內集成電路設計、晶元製造與封裝測試業的發展情況看,產業均受市場的低迷影響,製造業所受的影響最為明顯。全年晶元製造業規模增速僅為1%,各主要晶元製造企業均不同程度出現產能閑置、業績下滑的情況。封裝測試業雖然也普遍遇到訂單下降、開工率不足的問題,但情況相對較好,全年的行業增幅在7%左右。
除了與別國技術上的差異外,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很多通用的體系結構及其細節都被人申請了專利,這個情況使得我國的工作很難進行,需要國家高層領導人站在國家和民族戰略利益的高層次以國家行為進行協調。
今天,我國已經具備了物質條件和一定的技術能力,因為我國境內已建成和在建一批集成電路生產線,其生產工藝及參數可以掌握和控制。同時我國已經擁有一些關於集成電路體系結構和數字與模擬設計的專門人才,通過政府的主導,合理組織這些資源,使我國在集成電路和微處理器方面突飛猛進是可能的。
第四章 構建我國集成電路創新戰略
就目前形式來看,我國要研究集成電路的發展規律,形成共識;要統一規劃,集中領導;要完善創新體系,加快技術創新;要抓住信息產業轉移機遇,優化產業鏈結構;要向高技術密集、新知識密集轉移;要增強、提升大公司的國際競爭力;要解決好我國IC發展的關鍵問題;要加強海峽兩岸IC產業的合作;要提高我國 IC 產業發展的可持續性等。總之,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產業和現代製造業的核心戰略產業,其已成為一些國家信息產業發展中的重中之重。集成電路設計要與整機開發相結合,積極支持有條件的整機企業建立集成電路設計中心,設計開發市場較大的整機所需的各種專用集成電路和系統級晶元。開發生產有自主知識產權集成電路產品,有條件地逐步擴大國內現有的集成電路生產線的生產能力,加強工藝技術、生產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加快現有生產線的技術升級,形成規模生產能力,提高產品技術水平,擴大產品品種。實施優惠政策,改善投資環境,積極鼓勵國內外有經濟實力和技術力量的企業或投資機構在國內建立集成電路晶元生產線。
第五章 我國集成電路發展的對策及措施
一、由政府主導制訂出集成電路的長期發展計劃和具體的發展技術規范,鼓勵國內廠商、大學和科研機構採用,其技術和人才作為國家戰略資源加以保護和扶持。建立國家電路設計中心,開發和維護一套可信、可靠的設計工具、設計規則、各種先進的和普及的電路庫等基礎數據。培養、吸引和保持大量的人才,為今後的大發展打好基礎。採取嚴格保密制度,以國防、國家安全和政府應用為突破口,打破專利限制,全面掌握各類技術,同時積極運用國家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制定出一系列對應方案,化解和頂住可能發生的外部壓力。
二、對國家批準的集成電路重大項目,因集中采購產生短期內難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佔用資金問題,採取專項措施予以妥善解決。具體辦法由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為完善集成電路產業鏈,對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封裝、測試、關鍵專用材料企業以及集成電路專用設備相關企業給予企業所得稅優惠。具體辦法由財政部、稅務總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三、國家大力支持重要的軟體和集成電路項目建設。對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企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給予適當支持。鼓勵軟體企業加強技術開發綜合能力建設。國家鼓勵、支持軟體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加強產業資源整合。對軟體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為實現資源整合和做大做強進行的跨地區重組並購,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積極支持引導,防止設置各種形式的障礙。通過現有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資金和政策渠道,引導社會資本設立創業投資基金,支持中小軟體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創業。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立主要支持軟體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發展的股權投資基金或創業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金投資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軟體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採取發行股票、債券等多種方式籌集資金,拓寬直接融資渠道。
四、充分利用多種資金渠道,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發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引導作用,大力支持軟體和集成電路重大關鍵技術的研發,努力實現關鍵技術的整體突破,加快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產業化和推廣應用。緊緊圍繞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目標,重點支持基礎軟體、面向新一代信息網路的高端軟體、工業軟體、數字內容相關軟體、高端晶元、集成電路裝備和工藝技術、集成電路關鍵材料、關鍵應用系統的研發以及重要技術標準的制訂。科技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要做好有關專項的組織實施工作。在基礎軟體、高性能計算和通用計算平台、集成電路工藝研發、關鍵材料、關鍵應用軟體和晶元設計等領域,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有關部門要優先安排研發項目。鼓勵軟體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建立產學研用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鼓勵軟體企業大力開發軟體測試和評價技術,完善相關標准,提升軟體研發能力,提高軟體質量,加強品牌建設,增強產品競爭力。
五、對軟體企業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需要臨時進口的自用設備(包括開發測試設備、軟硬體環境、樣機及部件、元器件等),經地市級商務主管部門確認,可以向海關申請按暫時進境貨物監管,其進口稅收按照現行法規執行。對符合條件的軟體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質檢部門可提供提前預約報檢服務,海關根據企業要求提供提前預約通關服務。對軟體企業與國外資信等級較高的企業簽訂的軟體出口合同,政策性金融機構可按照獨立審貸和風險可控的原則,在批準的業務范圍內提供融資和保險支持。支持企業「走出去」建立境外營銷網路和研發中心,推動集成電路、軟體和信息服務出口。大力發展國際服務外包業務。商務部要會同有關部門與重點國家和地區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採取綜合措施為企業拓展新興市場創造條件。
六、加快完善期權、技術入股、股權、分紅權等多種形式的激勵機制,充分發揮研發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各級人民政府可對有突出貢獻的軟體和集成電路高級人才給予重獎。對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建立的產業基地(園區)、高校軟體學院和微電子學院引進的軟體、集成電路人才,優先安排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所在地落戶。加強人才市場管理,積極為軟體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招聘人才提供服務。高校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軟體工程和微電子專業建設,緊密結合產業發展需求及時調整課程設置、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式,努力培養國際化、復合型、實用性人才。加強軟體工程和微電子專業師資隊伍、教學實驗室和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教育部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督促和指導。鼓勵有條件的高校採取與集成電路企業聯合辦學等方式建立微電子學院,經批准設立的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可以享受示範性軟體學院相關政策。支持建立校企結合的人才綜合培訓和實踐基地,支持示範性軟體學院和微電子學院與國際知名大學、跨國公司合作,引進國外師資和優質資源,聯合培養軟體和集成電路人才。按照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有關要求,加快軟體與集成電路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引進,落實好相關政策。制定落實軟體與集成電路人才引進和出國培訓年度計劃,辦好國家軟體和集成電路人才國際培訓基地,積極開辟國外培訓渠道。
第六章 集成電路發展展望
在國家各項擴大內需政策的帶動下,集成電路設計業將是今後3年國內集成電路產業中增長最快的領域,預計其今後3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4.9%,到2011年設計業規模將達到845.4億元。隨著大量在建晶元生產線的陸續投產,國內晶元製造業在未來3年也將呈現止跌回升的勢頭,其3年的復合增長率預計將為5.8%,到2011年時其銷售收入規模預計為465.07億元;封裝測試業未來則將保持目前穩定發展的勢頭,到2011年其銷售收入規模預計將達到736.7億元,年均符合增長率為6.0%。
【參考文獻】
【1】 中國商情網, 2008-2009年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J]
【2】 燕斌,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M],天津大學,2004
【3】 宮敏,各國的集成電路發展策略[J],科技專題,2002(6)
【4】 國務院,國務院關於印發進一步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A],2011
【5】 徐寧,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物理設計理論與演算法[M],清華大學,2009(9)
【6】 劉萍萍,FDI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市場結構的影響研究[J],大連理工,2009
❼ 雙挖是不是就是同時挖兩種幣
是的,就是用一些支持雙挖的挖礦軟體,例如 claymore,可以同時挖 ETH+(DCR/PASCAL/Siacoin/Lbry)
❽ 王曉霞的近期主要研究報告
《我國酒類市場管理體制研究》,商務部市場運行司重點課題研究報告,共計39000字,2006年3月。
《中國有機食品產業發展報告》,中經網專題研究報告,2005年9月
《中國農業面源污染環境管理政策及其演變》,亞洲開發銀行(ADB)中國技援項目「面源污染控制與管理研究(TA3891-PRC)」子項目研究報告,共計2萬字,2004年。
《我國農村投融資體制:現狀、問題與對策》,2003年農業部軟科學課題「我國農村投融資體制研究」階段性研究報告,1.5萬字,2004年。
《中國有機食品發展的機遇和對策》,2003年國家環保總局有機食品科技發展規劃項目階段性研究報告,1萬字,2004年。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SIA) FOR WEST-TO-EAST GAS PIPELINE PROJECT PROVINCIAL REPORT (HENAN)、《西氣東輸社會影響評價河南省報告》、《西氣東輸社會影響評價安徽省預調查報告》。UNDP/殼牌國際集團聯合項目報告(中英文),共計4萬字,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