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只買理財險

只買理財險

發布時間:2021-01-12 06:52:37

❶ 大爺買34萬理財險8年虧5萬,所謂保險理財是否是騙局

說到理財保險,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就算自己沒有購買過,應該也聽身邊的人說過吧。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理財保險 綜上所述:任何理財都是有風險,無論你選擇哪種方式購買,所以買保險一定要理性看待,銀行的理財產品也不例外,一般來說,銀行理財還是比較安全的,具體風險就要看產品類型了,銀行理財產品面臨的主要風險有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以及不可抗力風險等。最後,奉勸大家准備買保險的,一定要擦亮眼睛認真選擇再購買!避免上當受騙!

❷ 理財產品卻買了保險

您可以從收益來的計算方源法來區別: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最先都會去關注收益率如何。盡管保險產品與銀行理財的收益率通常情況下差距並不大,但是提醒大家保險產品一般都是採取復利計算,而銀行理財產品卻是單利計算。
所以如果銷售人員推薦產品時,說到「復利」、「利滾利」等字眼時,那麼這一定是保險理財產品了。您也可以從期限區分保險產品和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通常偏向於中短期,長期產品也有,但通常不會超過兩年;而保險產品一般都是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投資期限。還有您也可以從投資門檻上區分: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最低就是五萬了,收益率高一些的甚至會更高些;但是保險產品的門檻一般僅需一兩萬元,甚至幾千元就可以購買了。
在購買產品之前您可以看看產品說明書,銀行理財產品的產品說明書中,一般只會有「產品託管人」,且只會是本銀行;而保險產品不但會有「產品託管人」,還會有「產品管理人」,這個管理人一般就是保險公司了。簽署協議的時候你也可以區分出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只需要簽上投資者的姓名就可以了;保險產品不但需要投資人簽上自己的姓名,還需要寫上一個被保險人的姓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❸ 理財型保險是什麼意思

您好!理財保險是人壽保險市場新興的保險產品,和傳統的人壽保險產品回相比,理財保險產品最答大的特點是既具有保障功能又有投資理財功能。分紅險是理財型保險產品的三種形式之一。
理財型保險有固定的保障作為保險保障,但其卻沒有固定的預定利率,客戶的投資收益具有不確定性,既可能獲得高額的投資回報也需承擔一定的風險。
購買理財型保險需注意哪些問題?
1、理財型保險多種多樣,您應明確有哪些保障需求,進行針對性的選擇。
2、保障最重要,不要太看重有沒有收益或者是有多少收益。
3、選擇值得自己信賴的保險公司和投保平台,優先選擇服務好產品優的保險公司和平台。
4、應在獲得充分保障的基礎上選擇購買理財型保險,切不可單純追求利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❹ 理財型保險誰買誰後悔

投資理財的方式有很多種,儲蓄、保險、股票、債券、期貨、房地產、黃金、古董、郵票等,但是理財的優先工作是想辦法保護自己和家人,以面對突然遭遇收入無著的狀況。保險的本質是保障,然而,很多人也利用保險理財。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可見家庭理財對於每個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綜上總結

因此,我們在購買保險產品的時候,特別要留個心眼,一般來講保險產品的銷售人員都會把產品最好的一面告訴你,但是產品的性價比高低是相對的,我們要辯證性地看待這個問題。如果你期望買重疾險或者定期壽險,那麼我建議你直接購買消費型保險,不要貪圖多少年後返還保額,最終三四十年後通貨膨脹不知道什麼程度,返還的那幾十萬保額能有什麼用呢。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所幫助。

❺ 為什麼有人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最後卻發現買的是保險呢

看了以前很多存款變保險的案例,我總結出3個原因,一個是「貪「 ,一個「信」,一個是「騙」。

先說下第一個原因:貪

這些年有很多存款變保單的案例,但是為什麼還是屢禁不止呢?這難道全都是銀行在坑蒙拐騙?難道用戶一點都不知情?

我覺得不是,因為存款和保單有著明顯的的區別,現在存款基本都是卡存,額度大點的有存單,但是保險肯定是要簽訂保險合同的,而且投保過程會有投保須知、健康告知、免責條款、合同條款等,難道存款人一點都不知道?

下面是保險合同:


在很多老人看來,他們認為就算買的是保險也應該沒有風險,甚至很多人會認為這個保險就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所以他們都沒有什麼防範心理。

再來看下第三個原因:騙

蒙這個原因應該是很多人存款變保險的主要原因,很多人缺乏判斷,沒法區分銀行存款還是保險,這樣就給一些銀行工作人員有乘之機。

目前很多銀行工作人員都有各種任務考核,比如基金,保險等,還有銀行工作人員售賣保險的獎金要比存款高很多,所以他們推銷也積極。

而保險是不怎麼好賣的,甚至有很多人很反感保險,哪怎麼辦呢?那就只能騙了!

比如銀行工作人員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存款送保險,存款還免費給你送保險、這是多好的事情,所以很多用戶想都不想,直接在保險合同上簽字按手印,這樣以來就表示你已經購買了保險。

當然銀行工作人員還有其他手段誘導存款用戶購買保險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去銀行存款,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認真閱讀和查看各種合同和文件,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存款變保險。

❻ 理財保險好還是存在銀行好

這個就要看你需求的方向了,理財保險有理財保險的優點,存銀行也有存銀行的優點。
理財保險目前市場上分兩種繳費的方式,一種是一次性的繳費,業內叫做躉交。還一種是每年投或者每月投的,叫期交。
首先理財保險屬於個人財產,不屬於夫妻財產(我想大多數人明白這個優勢的)哪怕是婚後用對方的錢買的理財保險,只要投保人和收益人都是自己那麼這筆錢也都是自己的個人財產不納入夫妻財產。
理財型保險可以規避遺產稅。
理財保險不能作為債務的抵押。
而且理財保險也要看你給購買的對象,如果你給自己小孩買的話其實是不錯的可以做一筆教育金的儲備,每年存一點,這樣對自己也沒什麼壓力,等小孩開始上學了在取出來用就是了。
其他的就不一一多說了。
理財保險缺點話就是時間長,目前來說躉交差不多滿期都是5年的樣子,期交的話時間就長了,有6年 8年 10年15年20年25年終身型.
大家注意只有滿期你的收益才是最大的,提前支取是很不劃算的,甚至你還會有損失。
打個比方躉交來說,5年期的產品。一般2年保本,何為保本?就是你再存滿2年後要支取只能是本金不損失或者有一點盈利。但是很多賣給你的人是不會告訴你的。所以如果你只是存個2年3年結果在銀行買的是這種躉交型的理財保險,銀行又沒有給你說清楚這個理財產品的內容和注意事項。當你再2年後支取你肯定是上當受騙的。因為收益是和你預想完全不一樣的。但是如果你是存滿了的話收益還是要比存銀行高點的。這個就要看你自己的錢怎麼去合理的規劃了
然後說說期交型的理財保險吧。目前市場上賣的最多的類型就是繳費5年10年滿期。繳費5年15年滿期。繳費10年15年滿期。繳費10年20年滿期。
終身型的話就是繳費5年終身。繳費10年終身。其他的還有很多就不說了
如果你購買的是期交型理財保險,打個比方。你選擇的是繳費5年10年滿期。購買的時候也沒有給你說明產品的條款和合同,注意的事項。結果你第5年支取或者第6年支取那麼你的本金都是要損失的。這個時候你就會認為你上當受騙了。如果你滿期的話收益還是不錯的。
總體來說理財保險你要注意你能不能放那麼久,購買的需求點在哪。如果你只是想存幾個月 或者一兩年 兩三年。建議你還是選擇銀行的短期理財或者是定期和國債
說說存銀行吧
首先肯定是定期了。
定期的話利率是固定。存的時間可以自己來選擇3個月,半年。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可以根據自己的所存的時間來決定。
但是定期有幾個缺點。一個就是如果利率變動。你所存的定期還是按你當時所存的利率來算。
然後提前支取,客戶可選擇全部提前或者部分提前,部分提前支取只能是一次。提前支取的部分是按活期來算的。比方你之前是選擇的5年定期。結果在4年半的時候急用這筆錢。提前支取了,那麼你這4年半的時間是全部按活期計算的,說道這里又得回頭來說理財保險了,如果同樣你選擇是5年的躉交型的理財保險。在你4年半的時候急用著筆錢,你提前支取了,收益是比你放銀行要大很多很多的。因為躉交的理財保險有個保底收益和每年的分紅。你4年半支取是你的保底收益+你4年多的分紅。差不多收益高於銀行的三年定期了(沒具體去算過,因為每個產品是不一樣的有的可能還要高點吧)這個時候理財保險的優勢也就出來了。定期的劣勢也在這里。看你自己怎麼去想了。其實我建議如果你是要存5年定期的話。你可以把你那筆錢分2筆或者3筆去存5年的定期。因為就算以後要急用錢也只是損失其中的一筆而已。但是這樣麻煩到時真的。
有的也會選擇國債了,但是國債真的很難去買到,因為國債每次發行下來很快很快就賣完了。
然後就是銀行的短期理財
銀行的短期理財就太多了。而且每個銀行也不一樣,利率也不一樣,時間也不一樣,產品也不一樣。
優點就是短期理財利率高,時間靈活。可以適合很多客戶的情況。
打個比方,張三的錢流動性比較大,但是又不想放在活期裡面,(因為活期基本沒收益),定期又太長,收益也不高。這個時候就可以選擇短期理財,因為你錢在不用的時候也可以創造收益。等於搞點零用錢~(可能張三是妻管嚴)
但是李四呢,錢基本長時間放在銀行不動,這個時候看著別人也都去買銀行短期理財也想跟著去。其實這個時候短期理財是不適合李四的。
因為短期理財都有個申購期一般是3天到7天。然後到期之後還有一個到賬日,一般是1天到4天。根據銀行的不同產品的不同來定的。雖然短期理財收益很高,但是李四總是購買短期的話其實一年下來真正在理財的時間是不多的。有可能你這樣的理財方式還沒有一次性存一點的定期高。因為你每次的申購期,到賬期都要浪費你的時間。這個時候李四還不如選擇中期或者中長期的理財。

親 打字好累的~~我不打了。。
總體來說理財也要看很多的,並不是盲目的去理財,要根據自己的資金,接受風險的承受能力,接受的時間長短,購買的目的。
不是說存銀行一定好,也不是說理財保險一定好。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
但是理財是肯定需要的,有時候你不經意間的理財也會為你以後帶來很多的財富的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
希望寫了這些能給LZ 一點點的意見吧。

閱讀全文

與只買理財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元匯率現在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356
什麼是外匯交易的點差 瀏覽:486
十英鎊人民幣 瀏覽:412
股票陳文 瀏覽:823
津貼買理財 瀏覽:262
中國股指期貨的事件 瀏覽:564
油菜籽期貨相關外盤品種合約 瀏覽:733
科創板基金靠譜嗎第一批 瀏覽:791
理財女銷售 瀏覽:174
080012基金虧損多少 瀏覽:180
投資最終結果盈和虧或平 瀏覽:318
投行融資案例 瀏覽:41
民生貨幣理財 瀏覽:516
如何看股票的資金流入 瀏覽:18
中投屆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938
合夥企業從事股權投資 瀏覽:177
一元人民幣等於多少捷克錢幣 瀏覽:66
貸款承諾函贖樓 瀏覽:764
32新加坡幣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59
新興籌管股票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