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月供2000理財求救,本人開2個店,淡季平均每月剩3一5干元,求如何理財,淡季約8個月
樓主提供的信息有限。需要參考你的整體收支情況、理財目的等
Ⅱ 還完月供每月就剩2000,該怎樣理財呢,大家給個意見。
吃飯和租房都不用付錢的意思嗎?那就500定存強制儲蓄或者定投基金,1500放貨基里隨取隨用,靈活性強賺點蚊子腿。累積多了再做別的投資。
Ⅲ 怎麼理財,每月房貸1萬
如果收入不高,建議能保證把貸款月供還上,剩餘的錢生活搞好。
等房貸還清再想法理財更實際些。
Ⅳ 現在有40萬,提前還房貸還是做理財產品好
我覺得理財來比較好。你自想啊,理財的收益利率已經和你的房貸利率差不多了,像理財通收益目前是在4.3%,招財寶的收益一般是在4.8%-6.8%。個人覺得理財比較好,你可以多看一下這些理財產品,多了解一下。理財的話建議分散理財,不要集中在一個理財產品上。
如果你不想冒任何的風險,就可以將房子租出去。不過我提到的這些理財產品,都是比較安全的。你也可以在網上了解一下。
Ⅳ 什麼是月供理財 又是怎麼理財的呢
月供理財每個月都有固定的資金放到理財的賬戶,每個月的收益就是理財理財,還可以理財投資,房產金融,供應鏈金融,渥金理財產品所以以上這些,理財資訊時時播報!
Ⅵ 一般家庭理財產品選什麼好
錢幣基金
安詳性險些和存款一樣,但收益率更高,機動性靠近,弱點是一樣平常必要1-2個事變日才氣到賬,不外今朝不少錢幣基金已經可以實現T+0買賣營業了。
和存款對比,錢幣基金有個上風:銀行按期存款假如提前支取會釀成活期利錢,錢幣基金卻是持有幾天算幾天利錢,按日計息,按月付出無到期日,不會出諸如一年期按期存款在第360天提前支取會前功盡棄的氣象。錢幣基金出發點金額1000元起。
購置渠道:銀行、證券公司、第三方理財機構、部門付出器材(淘寶、銅板街、匯付全國等)
銀行存款
安詳性機動性好,但收益率較低,一樣平常跑不贏CPI。
不外值得一提的點是我國今朝的存款都是單利的,存期到期時一次性付息,雖然差異存時代是復利的。打個例如,你存了一筆10000元存期為5年的存款,5年期利率為5%。則滿5年的時辰,網貸,你的收益率為25%,總金額釀成12500元,第二個5年開始的時辰,假設收益率是6%,則再過5年的後的總金額=12500*6%*5.
國債
儲備式國債收益率高於銀行存款,安詳性最高(這是個看起來較量稀疏的徵象,一樣平常前提下安詳性更高的投資器材給的收益率應該會低些)。國債活動性一樣平常,可提前支取可是收益率必要打折扣。
儲備式國債的一個弱點是供不該求,在銀行櫃台難買的到。儲備國債出發點金額低100元即可。今朝最新的三年期儲備國債收益率5%,5年的5.41%. 在憑據式和電子書儲備國債之間,提議優先思量電子式國債,由於電子式是每年付息,憑據是最後一次性還本付息,5年下來每年付息的再投資後會比憑據式的跨越不少。
銀行理財
牢靠收益類的銀行理工業品,收益率一樣平常高於存款和國債,可是活動性較差,必需持有到期,安詳性大都環境下不必要擔憂,由於有銀行名譽在內里。銀行理財一樣平常得當於投資限期一年以內的環境。出發點金額5萬、10萬、30萬都有,相對較高。
保險
理財型保險得當人群和場所較量有限,必要詳細題目詳細說明。理財型保險投資限期長,機動性差,一樣平常收益率也不高。
P2P理財
對付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較量吻合。年化利率在10%-20%之間。近幾年風行起來的投資方法,許多股民資金轉投P2P市場,凡是只要平台靠譜,回收第三方資金託管,一樣平常能較安詳的保障本金及收益的安詳性,因此受到寬大投資人士追捧。門檻低,網上操縱,便捷機動。是中和安詳與收益來說性價比最高的投資方法。
一樣平常家庭理工業品選什麼好?理財說難也確實有難度,要做好現金、教誨、保險、投資、養老、工業傳承等籌劃,以上籌劃都處理賞罰好是個大工程。得當家庭的理財方法和家庭周期所處階段、家庭投資風險偏好和遭受手段、時辰和詳細狀況都有細密相關,必要團結現實選擇。
Ⅶ 最近有30萬提前還房貸好還是拿30萬買理財產品好
利率打7折的 肯定是買理財產品好了 收益跟利率差不多 但是錢放在自己手裡 以後急需錢也用得上
現在貸款不容易 你貸出來的錢就別著急還 以後再貸可就難了
Ⅷ 保險公司有月供的理財產品嗎
商業保險大部分都是年交保費,你可以折算成月交,每月存在交保費的卡上即可。
Ⅸ 我今年27,已婚無子,月薪兩千,月供房貸五百,現有存款三萬,有適合我買的理財產品么
不建議買保險,保險公司是靠你的錢盈利的,算下來你的錢還不如存定期呢。
你去開個賬戶,做基金定投吧,三百五百,一千兩千,都可以,
每月定期買入,由基金經理給你理財。收益和風險是比較均衡的。
Ⅹ 貸款買理財產品劃算嗎
銀行理財產品可以質押貸款,利息有兩種:基準預期年化利率或上浮%。於是有人問,如果把質押貸款的資金再去買銀行理財產品,會賺到錢嗎?這樣貸款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否劃算主要看貸款利息和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比。如果預期年化收益比利息高,就會劃算。下面,希財網詳細為你介紹。
目前市面上的銀行理財產品,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5%至5.8%之間,比一年期銀行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稍高。
以100萬元買理財產品為例,若投資期限為1年,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5%,投資預期年化收益為5.5萬元。在該產品剛起息時,質押貸款獲得90萬元,然後到另一銀行買投資期限為11個月的理財產品,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8%,投資預期年化收益約為4.8萬元。
兩款產品獲得的預期年化收益共為10.3萬元。若上述貸款預期年化利率為5.1%,貸款期限為11個月,則90萬元貸款利息約為4.6萬元。10.3萬元減去4.6萬元,純預期年化收益為5.7萬元。也就是說,折騰了半天,冒著被銀行提前收回貸款的風險,純預期年化收益才多收入2000元。
綜上來看,貸款買銀行理財產品要想賺到錢,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原來購買的理財產品,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要比質押貸款預期年化利率高;二是重新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也要比貸款預期年化利率高出許多。
此外,還要注意理財產品質押貸款主要是針對急需資金周轉的投資者,貸款資金禁止用作購買理財產品等權益類投資。如果被銀行發現貸款資金用來投資理財,那麼會對個人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