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理財保費

理財保費

發布時間:2021-01-12 13:05:29

理財保險好還是存在銀行好

這個就要看你需求的方向了,理財保險有理財保險的優點,存銀行也有存銀行的優點。
理財保險目前市場上分兩種繳費的方式,一種是一次性的繳費,業內叫做躉交。還一種是每年投或者每月投的,叫期交。
首先理財保險屬於個人財產,不屬於夫妻財產(我想大多數人明白這個優勢的)哪怕是婚後用對方的錢買的理財保險,只要投保人和收益人都是自己那麼這筆錢也都是自己的個人財產不納入夫妻財產。
理財型保險可以規避遺產稅。
理財保險不能作為債務的抵押。
而且理財保險也要看你給購買的對象,如果你給自己小孩買的話其實是不錯的可以做一筆教育金的儲備,每年存一點,這樣對自己也沒什麼壓力,等小孩開始上學了在取出來用就是了。
其他的就不一一多說了。
理財保險缺點話就是時間長,目前來說躉交差不多滿期都是5年的樣子,期交的話時間就長了,有6年 8年 10年15年20年25年終身型.
大家注意只有滿期你的收益才是最大的,提前支取是很不劃算的,甚至你還會有損失。
打個比方躉交來說,5年期的產品。一般2年保本,何為保本?就是你再存滿2年後要支取只能是本金不損失或者有一點盈利。但是很多賣給你的人是不會告訴你的。所以如果你只是存個2年3年結果在銀行買的是這種躉交型的理財保險,銀行又沒有給你說清楚這個理財產品的內容和注意事項。當你再2年後支取你肯定是上當受騙的。因為收益是和你預想完全不一樣的。但是如果你是存滿了的話收益還是要比存銀行高點的。這個就要看你自己的錢怎麼去合理的規劃了
然後說說期交型的理財保險吧。目前市場上賣的最多的類型就是繳費5年10年滿期。繳費5年15年滿期。繳費10年15年滿期。繳費10年20年滿期。
終身型的話就是繳費5年終身。繳費10年終身。其他的還有很多就不說了
如果你購買的是期交型理財保險,打個比方。你選擇的是繳費5年10年滿期。購買的時候也沒有給你說明產品的條款和合同,注意的事項。結果你第5年支取或者第6年支取那麼你的本金都是要損失的。這個時候你就會認為你上當受騙了。如果你滿期的話收益還是不錯的。
總體來說理財保險你要注意你能不能放那麼久,購買的需求點在哪。如果你只是想存幾個月 或者一兩年 兩三年。建議你還是選擇銀行的短期理財或者是定期和國債
說說存銀行吧
首先肯定是定期了。
定期的話利率是固定。存的時間可以自己來選擇3個月,半年。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可以根據自己的所存的時間來決定。
但是定期有幾個缺點。一個就是如果利率變動。你所存的定期還是按你當時所存的利率來算。
然後提前支取,客戶可選擇全部提前或者部分提前,部分提前支取只能是一次。提前支取的部分是按活期來算的。比方你之前是選擇的5年定期。結果在4年半的時候急用這筆錢。提前支取了,那麼你這4年半的時間是全部按活期計算的,說道這里又得回頭來說理財保險了,如果同樣你選擇是5年的躉交型的理財保險。在你4年半的時候急用著筆錢,你提前支取了,收益是比你放銀行要大很多很多的。因為躉交的理財保險有個保底收益和每年的分紅。你4年半支取是你的保底收益+你4年多的分紅。差不多收益高於銀行的三年定期了(沒具體去算過,因為每個產品是不一樣的有的可能還要高點吧)這個時候理財保險的優勢也就出來了。定期的劣勢也在這里。看你自己怎麼去想了。其實我建議如果你是要存5年定期的話。你可以把你那筆錢分2筆或者3筆去存5年的定期。因為就算以後要急用錢也只是損失其中的一筆而已。但是這樣麻煩到時真的。
有的也會選擇國債了,但是國債真的很難去買到,因為國債每次發行下來很快很快就賣完了。
然後就是銀行的短期理財
銀行的短期理財就太多了。而且每個銀行也不一樣,利率也不一樣,時間也不一樣,產品也不一樣。
優點就是短期理財利率高,時間靈活。可以適合很多客戶的情況。
打個比方,張三的錢流動性比較大,但是又不想放在活期裡面,(因為活期基本沒收益),定期又太長,收益也不高。這個時候就可以選擇短期理財,因為你錢在不用的時候也可以創造收益。等於搞點零用錢~(可能張三是妻管嚴)
但是李四呢,錢基本長時間放在銀行不動,這個時候看著別人也都去買銀行短期理財也想跟著去。其實這個時候短期理財是不適合李四的。
因為短期理財都有個申購期一般是3天到7天。然後到期之後還有一個到賬日,一般是1天到4天。根據銀行的不同產品的不同來定的。雖然短期理財收益很高,但是李四總是購買短期的話其實一年下來真正在理財的時間是不多的。有可能你這樣的理財方式還沒有一次性存一點的定期高。因為你每次的申購期,到賬期都要浪費你的時間。這個時候李四還不如選擇中期或者中長期的理財。

親 打字好累的~~我不打了。。
總體來說理財也要看很多的,並不是盲目的去理財,要根據自己的資金,接受風險的承受能力,接受的時間長短,購買的目的。
不是說存銀行一定好,也不是說理財保險一定好。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
但是理財是肯定需要的,有時候你不經意間的理財也會為你以後帶來很多的財富的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
希望寫了這些能給LZ 一點點的意見吧。

㈡ 理財保額30萬保費多少錢

這要根據你要買的險種才能估算出來。
而且30萬的車能根據車價估算出來的保專費只能是車損險屬。
如果車是新車或者沒使用幾年,那麼一年的保費大概在2000-4000左右吧。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㈢ 理財險最低多少最高交多少保險費

不同的理財產品最低保費是不同的,有的可能1000多也可以,最高保費沒聽說有限制。我們公司這個月一款理財險最高年保費是200多萬。但請記住理財險是理財的,不是投資項目,收益不可能比投資項目高。

㈣ 理財保險是怎麼回事

在等來1-2天工作日,是否綁定了你自自己的號碼。合同是否到期了?,由於合同並沒有終止,只要合同終止了才會給你錢。或是直接給你這個保險公司客服打電話,問問怎麼回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㈤ 家庭理財,保費支出應該占家庭年收入的多大比例

家庭年收入的10%用作保費開支是不是一成不變的?為什麼?~~~~~~~~~~~~~~~~~~~~~~~~~~~~~~~~~~~~~~~~~~~~~~~~~~~~~~~~~~~~~~~~~~~~~~~~~~~~~~~~~~~~~~ 博主宋貫東: 您好!您問了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問題。值得更多網友加入探討。 對於每個家庭來說,保費支出的比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還應該根據各個家庭的具體情況分別對待。 筆者的觀點是將每個家庭所交的保費分為兩塊:1、保障類型的保險產品;2、投資理財類型的保險產品。1、保障類型的保險產品。一般來說保障類型保險產品所佔家庭年收入的比例應該以10%為參考標准。然後再根據具體情況酌情增減。因為這個保費支出比例有太大的講究。 比如一個年收入500萬元的家庭,我們能建議他們用家庭年收入的10%購買保障型的保險產品嗎?這個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為即便是他們用家庭年收入的5%購買保障類型的保險產品,那風險保額也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況且,客戶也不可能願意購買,即便是客戶願意購買保險公司核保也不可能通過。 再舉一個案例,一個有穩定工作但年收入只有3萬元的三口之家,請問如果用他們家庭年收入的10%規劃一家的保險保障真的能解決保障問題嗎?這個答案仍然是否定的。或許他們用他們家庭年收入的15%用作購買保障型保險產品更好,更能讓人安心。2、理財類型的保險產品。理財類型的保險產品一定要建立在家庭保障類型的保險產品充足的情況下考慮。由於當今市場上熱銷的保險產品很多都是理財保障兼顧型的,受這些因素影響,有關保費開支的比例業內人士之間同樣也會有一些爭議。

㈥ 理財保險的缺點是什麼

其實除了某些特定產品,理財型保險在產品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方面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可以很好地作為財富傳承,養老金、教育金規劃的工具。投保正確姿勢請看這里→《個人買保險好嗎?買什麼好?一般會花多少錢?》

一、理財險的缺點
①理財型保險屬於長期持有型的資產,短期內的流動性很差,甚至有虧損的可能,適用於做養老金、教育金而不適用於做短期理財,短期內取出甚至會虧損!

②很多理財型產品是組合型的,比如(年金險+萬能險),比如(分紅型)年金,遇見這種產品大家還是很容易暈,不容易分辨收益率。

二、理財險的優點
1、保費使用的透明度高
理財保險的購買可以較為清晰的認識保險公司的基本策略,進一步可以判斷出該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是否可以購買。

2、繳費額度和頻次靈活
可以根據所購買產品的實際價值,來決定繳費的頻率,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因繳費不及時而導致保單效力中止。

3、保險金額可調整
根據產品自身情況,部分保費可以得到節省,提高保費的使用效率。

三、購買理財險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1、在購買保險理財產品之前,建議消費者保持清醒的頭腦,對自己的資金狀況、預期收益、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理財目標等諸多因素做全面評估,根據個人實際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2、購買保險理財規劃前要充分了解各公司投資連接保險的作用及操作,不能只聽營銷員的一面之詞。

3、對於保險期限,消費者在制定保險理財規劃時應充分了解產品及其購買渠道。

4、理財型保險屬於長期持有型的,手裡的閑錢才能買理財險。

5、只看確定部分!不管產品怎麼組合,吹的怎麼眼花繚亂,我們只看白紙黑字寫進和合同的領取金額。

更多保險問題,歡迎來撩薄荷保!

㈦ 保費是什麼

保險自費是指當投保人參加保險時,根據其投保時所訂的保險費率,向保險人交付的費用。說人話就是我們買保險交給保險公司的錢。償付能力說得是保險公司,和保費沒關系。保險有太多不知道的關鍵點了《買保險的這些問題,99.99%的人都沒做對》

不同收入的家庭,如何配置保費?
不同家庭年收入不同,面臨的風險也不同,因此在購買保險產品上支出的保費也不同,不同家庭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情況進行考量,切記不要盲目跟風,對家庭的基本生活產生影響。

年收入20萬以下的家庭:建議每年家庭購買保險的佔比為總收入的3%左右,主要以基本保障型產品為主,如意外險+醫療+重疾險,還需要結合家庭面臨的實際風險為准,確保提供精確化的保障呵護。

年收入20-50萬的家庭:建議保費支出為家庭總收入的5%左右,可以進行保障型產品+儲蓄型產品的組合計劃,如意外險+返還型重疾險+醫療保險等,實現理財和保障雙重需求。

年收入50-100萬的家庭:保費支出建議為每年家庭收入的8%左右,可以選購保障型產品+理財產品,如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終身壽險等,具體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

任何保險問題,請找薄荷保,有問必有答!

㈧ 理財保險費收費標准

初始費用是花費的。保險類的理財產品都有初始費用的。但是保險理財產品的內利率比較容高。是長期的理財,通過時間,可以把初始費用賺回來。存的時間長的話還是比銀行存款收益大。但是這個和銀行儲蓄是兩回事。如果你短期內退保,初始費用是不返還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㈨ 理財型年金險所交的保費總額是不是帳戶價值

不是。其實理財型年金險是一種錯誤的說法(理解上沒錯,說法不對),保監會其專實是明令禁止說「理屬財」的,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理財和保險的區別。對於年金險來說,在前期賬戶價值是低於保費總額的,一般大概在10-15年左右才會持平。大概20年往後,保險的優勢才能體現出來。對於保險來說,重要的是規劃,而不是收益。所以如果你只是單純的計算收益的話,其實不推薦保險。
那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買年金險?我給你舉個例子,保險就像小時候的存錢罐,那個硬幣你丟進去,就存了下來。不丟進去,就揮霍了。這就是強制儲蓄。

㈩ 存款保險 保費多少

針對投保人在繳費時期抄可能出現的現金緊張、一時難以籌集保費的情況,各家保險公司都設定了60天的寬限期。在寬限期內,投保人基本上有寬松的時間籌措或向親朋好友借錢,或調整自身理財計劃籌集保費。在寬限期內,保單依舊有效,即使投保人不幸遭遇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事故或患病住院,保險公司也會給予相應的賠付金。但如果投保人在寬限期後繳付保費,萬一被保險人在寬限期後遭遇事故,保險公司將不作理賠。所以,投保人若一時難以籌集保費,一定要善用「寬限期」,最好能在寬限期內想辦法繳付保費,以使保單繼續生效。一旦保單由於未繳保費而「半途而廢」,那投保人的保險利益就將遭受損失。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閱讀全文

與理財保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2p理財人跑路了怎麼辦 瀏覽:310
期貨橡膠未來 瀏覽:108
建行日鑫月溢理財產品 瀏覽:891
股票期權通俗 瀏覽:653
遠期外匯價牌 瀏覽:284
股票上的融表示什麼 瀏覽:739
理財資金算作銀行自有資金嗎 瀏覽:200
美元匯率現在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356
什麼是外匯交易的點差 瀏覽:486
十英鎊人民幣 瀏覽:412
股票陳文 瀏覽:823
津貼買理財 瀏覽:262
中國股指期貨的事件 瀏覽:564
油菜籽期貨相關外盤品種合約 瀏覽:733
科創板基金靠譜嗎第一批 瀏覽:791
理財女銷售 瀏覽:174
080012基金虧損多少 瀏覽:180
投資最終結果盈和虧或平 瀏覽:318
投行融資案例 瀏覽:41
民生貨幣理財 瀏覽: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