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理財五大定律

理財五大定律

發布時間:2021-01-12 18:33:36

『壹』 財富增值五大定律

一、現金流

要擁有持續穩定的正向現金流。

1、創造經營性正向現金流

2、當每月達到30萬現金流以後,再去做投資性正向現金流。

二、信用

讓信用最大化

三、杠桿(運用融資杠桿)

運用杠桿的好處

1、放大資產規模(36萬元可以融360萬)

2、跨時間空間達成目標(比如貸款買房)

3、增加凈資產

4、推動原計劃

5、資金充裕

6、相對的負債變富人

杠桿種類

1、人脈杠桿

2、專業杠桿(金融業各種中介,證券,銀行,擔保公司)

3、職業杠桿(公司形象,品牌形象,愛心,團隊協作,人際關系,社團組織)

了解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價值,去幫助別人,以累積自己在別人心中的信用。

4、信用杠桿(個人資產,信用,相關資產)

5、債務杠桿

6、融通杠桿(現金流,供應方,提供方和承接方的賒銷)

7、有形資產杠桿(保險,基金,房產,黃金

8、無形資產杠桿(看不見的資產,例如知識產權,資質等)

9、中介杠桿(銀行中介,擔保中介,房產中介)

10、通路杠杠:各種結算系統(支付寶,攜程),交易交換,錢換物,銀企協會

四、投資工具

1、債券

2、股票

3、保險

4、資金

5、商業地產

6、住宅地產

7、數字資產(比特幣、區塊鏈)

五、組合適當(資產配置,投資組合)

認識投資工具:

保險,占凈資產的1%-2%(不宜多投)

債券,占凈資產的10%-20%(有8%-12%的增長)

基金,占凈資產的10%-20%(必要時可用於現金流)

股票,占凈資產的20%-30%

商業地產,占凈資產的10%-20%

住宅,占凈資產的30%

數字資產,占凈資產的10%(風險性投資,新一代資本)

『貳』 家庭理財五大定律

「4321法則」分配資金 「4321家庭理財法則」,即收入的40%用於房屋及其他方面的投資,30%用於家庭生內活開支,20%用於銀行容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購買保險。 目前在國內私募網站中私募排排網是比較好的|好買網比較傾向於公募基金|然後提供一站式高凈值服務又有私募等等訊息的目前就只有金杉財富網了|希望答案對你有用哦。

『叄』 黃金的五大定律是什麼

1、一邊是一袋子沉甸甸的黃金,一邊是刻著理財智慧的泥石板,你會選擇哪一邊?選擇財富還是選擇智慧。對於選擇財富的人來說,他不懂得理財,不管有多少黃金終究還是會揮霍一空的;但是,只要擁有理財智慧,你就能夠賺出更多的黃金,而且讓黃金源源不斷地流進你的口袋。

2、關於黃金的第一定律:對於那些能夠將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或者更多的黃金積累起來的人來說,這些積累起來的財富會為自己和家人的未來做好充足的准備,黃金更願意流進他的口袋,而且會不斷升值;

3、關於黃金的第二定律:對於那些能夠讓黃金忠誠地為自己效力的人來說,他們懂得如何讓黃金體現價值,能夠更好地使用黃金,並讓黃金像羊群那樣不斷地繁殖,這樣的人,黃金會像奴隸一樣勤奮地為他賺取更多黃金。

4、關於黃金的第三定律:凡是那些對黃金謹慎地保護的人,而且能夠通過他人的忠告很好地運用黃金,黃金將緊緊地追隨他,竭誠為他服務。

5、關於黃金的第四定律:對於那些在自己不熟悉的行業或者用途上投資黃金的人來說,黃金將會悄悄地從他的手中溜走,因為他們不懂得合理使用黃金。

6、關於黃金的第五定律:對於那些將黃金用在不能獲得收益的項目上或者輕信騙子的謊言的人,或者沒有任何經驗,盲目進行投資的人來說,黃金將會很快離開他們,重新尋找新的主人。

7、有的人,對這些理財一無所知,所以他們賺的金子是有限的,很少;但是,對於掌握了這些理財智慧的人來說,黃金會像流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流進他們的口袋,並且心甘情願地為他們賺取更多的財富。

8、每一個人都渴望擁有財富,這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只有在關於黃金的五大定律的引導下,這種神奇的力量才能充分地發揮出來!一旦能夠通過黃金的五大定律掌握這種神奇的力量,你就有權利去分享巨額財富的一杯羹!

『肆』 五大運算定律和兩個性質

加法交換律:自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減法的性質:a-b-c=a-(b+c)
除法的性質:a/b/c=a/(b*c)

『伍』 黃金運用的五大定律出自那本書 是一本理財的書,寫古代巴比倫首富阿科德的理財故事。

《你為什麼是窮人:巴比倫富翁的理財秘密》

作者:喬治·塞繆爾·克拉森 出版社: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陸』 黃金的五大定律

運用黃金的第一定律:凡把所得的十分之一或更多的黃金儲存起來,用在自己的家庭之未來的人,黃金將樂意進他的家門且快速增加。任何人只要慣徹儲存十分之一所得的做法,且明智得投資,必能創造可觀的財產,確保自己將來仍有進帳,並進一步確保自己死後家人的生活無憂。這一條定律保證黃金會樂意進這種人的家門。我自己的一生便已證明這一點。我攢積的錢財愈多,源源不絕盡量的錢也愈多。我所儲存的金子賺得(利息)越多,那些錢子錢孫也跟著賺更多進來。這便是第一條守則的原理。 運用黃金的第二條定律:凡發現了以黃金為獲利工具且善加利用的聰明主人,黃金將殷切且甘心地為他工作,而且獲利的速度甚至比田地的產出高好幾倍。黃金其實是個樂意為你工作的奴僕。他渴望在機會來臨時替你多賺幾倍的黃金回來。對每一個存有黃金的人而言,機會便能發揮最有利可圖的用處。隨著時光的推移,這些黃金將以令人驚訝的方式增加。 運用黃金的第三定律:凡謹慎保護黃金,且依聰明人的意見好好使用黃金的人,黃金會乖乖呆在他手裡。黃金會緊緊跟隨著審慎操持他的主人,而迅速離漫不經心的主人。向有理財智慧和經驗者尋求忠告的人,不會讓自己的財富陷入危險,卻可確保資產的安全,並且享受財富不斷增加的滿足感。 運用黃金的第四條定律:在自己不熟悉的行業上投資,或是在投資老手所不贊成的用途上進行投資的人,都將使黃金溜走。對擁有黃金但不會使用的人而言,許多用法看起來好象都很有利。其實其中充滿損失的危險,假若讓智者分析,他們必能判斷出有些投資只有很小的獲利性。因此,沒有理財經驗的黃金主人若信賴自己的判斷,把錢投入在他不熟悉的生意或用途上,他往往會發現自己的判斷並不好,而賠上自己的財富。依照投資高手的忠告而進行投資的人,才是聰明的人。 運用黃金的第五條定律:凡將黃金運用在不可能的利得上,以及凡聽從騙子誘人的建議,或憑自己毫無經驗和天真的投資概念而付出黃金的人,將使黃金一去不回。初次擁有黃金的人,經常會遇到像冒險故事一樣迷人又刺激的投資建議。這些建議彷彿能賦予財富神奇的力量,似乎可賺進超乎常理的利潤。但是要當心,有智慧發人確實知道,每一個能讓人一夕之間即成為暴發戶發投資計劃,背後可能隱藏著危險。

『柒』 哲學五大定律是什麼

據我所知沒有官方的哲學五大定律,只有五個階段。附送哲學相關資料。

第一階段:先秦哲學先秦哲學是中國哲學文化高峰時期,後期哲學發展再無出其右者。先秦哲學不僅對群體有著鮮明的闡釋,更對個體生命有著深入的探討;

第二階段:封建哲學從秦始皇實現大一統到洋務運動以來,中國陷入五百年一大亂,三百年一亂當中。哲學的橫向發展停滯,停留在對儒學框架內的探討與研究。

第三個階段:中西哲學從洋務運動的「中體西用」到五四運動文化改革,中國的哲學受到西方哲學的巨大顛覆,中國人開始思考中國哲學的缺陷,並試圖通過「器物引用」(以洋務運動為代表)、「體制改革」(以戊戌變法試圖模仿西方的君主立憲制的代表)、「文化引進」(以五四運動高舉民主與科學旗幟,抨擊舊文化提倡新文化為代表)來改寫中國哲學。

第四個階段:混沌哲學從五四運動至十年文革,對中國傳統哲學進行徹底摧毀。

第五個階段:唯物哲學十年文革後至今,由於五四運動及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原本已經飽受質疑的中國傳統哲學漸趨頹勢,而十年文革更是進一步摧毀了傳統哲學世界觀。中國哲學發展成以借用西方社會、經濟、科學、制度為內在,以中國傳統哲學為包裝的唯物哲學階段。

中西哲學的特點
中西哲學的差異
"哲學" 一詞英文為philosophy, 它源於希臘文,語根為philo 及sophia, 原義為愛智慧(love of wisdom), 或是對智慧的追求(strivefor wisdom)。 "智慧" 一詞意義十分廣泛, 用現代的說話來說, 它泛指一切人類理性的思考和反省活動。羅素把它總結為:「哲學是關於真理的學問」。現在中國官方的定義是:「哲學是世界觀,哲學是方法論。」這應該是最為科學的定義。
西方哲學主要是來源於希臘的數學和幾何的邏輯思維,並機械的認為像數學和幾何一樣從已知的知識可以推出未知的結論。大家知道要進行邏輯思維首先要進行定義,可是定義往往難以精確,推理的過程也經常的與事實不符。這就是西方哲學的困境。因此英國哲學家羅素在他的《哲學問題》結尾這樣說道:「哲學之所以應該學習並不在於它能對於所提出的問題提供任何確定的答案,因為通常不可能知道有什麼確定的答案是真確的,而是在於這寫問題的本身;原因是,這寫問題可以擴充我們對於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豐富我們心靈方面的想像力,並減低教條式的自信,這些都可能禁錮心靈的思考作用。」在這段話里羅素明白無誤的告訴我們,西方哲學家要求精確定義的哲學是根本精確不了的。

先說西方哲學的困境: 第一個層面,哲學的基礎是定義和邏輯。而西方哲學家們發現就是對簡單的1都難以科學的定義。例如一張椅子它由一些木頭組成,而木頭又由眾多的纖維組成,而纖維又是由有機分子組成,有機分子又是由不同的原子組成。即使面對自然界最簡單的物質氫氣都難以定義「一」,因為氫分子由兩個原子組成,而氫原子又由電子和質子組成,在推究還能到中微子、以至到超玄的結構。這就是西方哲學界的「哲學丑聞」。還有西方哲學賴以生存的邏輯也出現了問題,先是發現「主」、「謂」結構的推理會出現謬誤和混亂,後來又發現邏輯悖論。第二個層面,傳統西方哲學有三大主題:上帝(第一存在)、物質(自然界)和靈魂(精神界)。隨著人們對世界認識的加深,上帝在哲學中佔有的地盤越來越少,上帝只存在於宗教哲學里,可以說根本不是現代哲學的研究對象;隨著自然科學的快速發展,哲學對自然世界的一般性原理和結論---即對物質的研究也被各相應的自然學科所替代;近代發展起來的精神分析、語言分析也獨立成為了心理學科,它替代了哲學對精神的研究。因此說哲學面臨失去研究對象的危機。

羅素在《哲學問題》中用 『2+2=4』的例子來說明問題,就是他用數理的概念來替代原來的主謂概念。它們應該比其他的事物具有更純的邏輯性。即使是「2+2=4」這樣被哲學家羅素經常舉例的例子,也難以真確不能夠成為真理。兩個蘋果加兩個蘋果就是四個蘋果。可是兩個人加兩個人就不一定是四個人,這里還需要時間或其他的條件加以限制等式才能成立,要不然就會出現兩個人加兩個人生多少個人的問題;還會出現人與人爭斗仇殺減少人數的問題。因此看上去明白無誤的真理卻不是真理。還有我們平常經常有的概念:明天太陽會再出現。可是也不是真理,因為在南極或在北極都有可能出現明天看不見太陽的情況,因此也不是真理。還有一天24小時是固有的概念,可是這樣大家認為精確的概念也是不精確的,因為地球自轉的加快每年還有零點幾秒的誤差,因此也不能有精確的概念。例子還有很多,這就是西方哲學的困境。也是西方哲學流派繁多卻難以統一的原因,因為他們超越不了,找不到事物的本質。

再來看中國哲學關於「一」的定義:「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抿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計,故混而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尋尋兮不可名也,復歸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為恍惚。隨之而不見其後,迎著而不見其首。」(《道德經》14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道德經》39篇)。 「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無。」「道生於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為和。」《道德經》41篇。

而「定義不能精確,推理不能精確,也因此難以有精確的定論」這樣的認識,中國人的祖先早以瞭然於胸,因此「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經》就出現了這樣的理念。它說明了規律與實質性的真理難以精確描述出來,而且真理會隨時間和事物變化而變化。

再看西方哲學的思維律是:同一律---「是就是是」;矛盾律---「任何東西不能即是又不是」;排中律---「任何東西必須或者是或者不是」。這是西方哲學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的根據。這樣就產生了種種的對立矛盾,也產生了很多的對立概念。如:朋友—敵人、和平—戰爭、對與錯、……。由此西方人的思維容易走極端,完全忽視了事物發展的中間環節。大家都知道人與人的關系除了敵人、朋友還有非敵非友。而中國古人的哲學概念早已脫離對立的概念,儒家的基本點就是「中庸」。由於中國的文化是從周易演化而來,因此大家早明白物極必反的道理,凡事取『中庸』用其不滿不溢之意。「過猶不及」是一個普遍的觀念。

總的來講,中國古代的哲學已經經過了現在西方哲學的思辨期,早以擺脫了現在西方哲學的學術困境。中國古代哲學只給出事物的框架或性質,接著就是由讀者自己去理解、思考。如對待一個木做的方桌子,中國哲學的描述就是木的、長方形的,這樣就算完成了對桌子描述。而像羅素等西方哲學家,如果描述一張桌子,為了極力精確要從觀察著角度考慮,要從光線變化考慮等等,因此難以對桌子有精確的描述。也就是說中國古人跳過了現代西方哲學的困惑,進行了抓住本質的描述。

由於中國古代哲學觀念的影響,中國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特點。中國的字畫就是比西方油畫高一等級的藝術。西方油畫在於寫實的反映,只有到了現代才有了什麼抽象派、野獸派等不是寫實的畫法。而中國畫的留白,又是另一境界,它寫出的意境與觀賞者的感覺是對應的,是白雲就是雲;是青草的留白也能看出是青草;是山巒也能看出是山巒;這是一個印象,它與人們內心的概念是吻合的。中國畫家把這些印象做為留白畫下來,觀畫者自然明白。中國畫的精義就是「神似」,完全是一種抽象的藝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認識第二階段的理性認識。中國的哲學不拘泥於精確的定義,而只要求對事物本質的描述。是否能明白要看讀者自己修養的水平,能明白「知天命」則是自己的造化。這里的『天命』乃是事物的發展規律與迷信無關。不能明白哲理乃是修養不夠是他們自己的損失。中國哲學影響生活的還有語言,語言也是照這樣的思維模式進行。文言文能明白就明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難怪乎連朱熹這樣的大學士也只能說他對大學的釋語才准確,而對其他的解釋可能產生歧義。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道德經》十一章說明的正是大哲學家羅素他們搞不明白的「2+2=4」的問題。當兩千多年前的老子說明「有」消失於「無」時,西方哲學家們還在討論2+2=4的邏輯是否真實的問題。由於中國哲學的進步,也就是世界觀的進步,中國人早就沒有什麼「神」的概念。中國文化中的『天命』、『道』實際上就是事物的發展規律。《論語·述而》里「子不語怪力亂神」。就是儒家不信神鬼的最有力證明。而西方哲學在十七世紀以前還是以教會學派為主的哲學。以後才有脫離以『神論』為中心的唯物學派,唯物論才得以慢慢慢慢推行。雖然早在希臘時期就有關於原子論的論述,可這樣的世界觀在以基督教為主的社會里是沒有市場的,也是不佔主導地位的。因此從思想層次方面來講中國的哲學也要比西方的哲學高一個層次。

中西哲學的差異也可以來解釋為什麼我們可以保持幾千年的先進,而在近一百多年才落後於西方世界。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整個西方哲學可以說是來源於古希臘文化,其中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的「是什麼、為什麼」的提問模式,為後來的西方哲學奠定了基本的研究方法,因此刨根問底的學習、思考方式成為了西方人的習慣。因此瓦特看到鍋蓋跳,就會追究為什麼,也因此而發明了蒸汽機;牛頓看見蘋果掉地,也追究為什麼,因此而導出「萬有引力」定律。中國的哲學思想來源於講究陰陽的「周易」,當西方哲學『犯困』於怎麼定義「一」的時候中國人的思考已經超出了對於詞的定義范疇,也明白了絕對真理的不可追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抿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計,故混而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尋尋兮不可名也,復歸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為恍惚。隨之而不見其後,迎著而不見其首。」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無。」「道生於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為和。」 (《道德經》)。而現在的西方哲學還苦於對「一」的定義怎麼完成。可以說中國哲學比西方哲學高一個層次。

正是中國哲學觀念的先進和超脫才使得我們不會像西方人那樣「追根探底」,應該說中國的先哲們為後輩提供了思維和學習的範式,使得後來人免遭現在西方人一樣的哲學困惑,但這也使得中國人失去了刨根問底的學習精神。 「中庸」、「過猶不及」的思維模式影響著以後的中國人。這就像現在的學生有了計算器以後就很少有人去追究圓周率、平方根怎麼求一樣,現在一千人中也找不到幾個人可以算平方根和圓周率的。計算器發明才幾十年就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眾多使用計算機者,只知道怎麼使用而不知道編程或計算機原理一樣。因為已經存在好的模式可以方便我們操作,大家都不太會去考究計算機的原理和怎麼編程了。

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差別導致了中國與西方的差距產生。但還有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人類生產技術的長期積累,從量變到質變。就像是把二十度的水加熱到了九十多度,量變到了要質變的時候,水要變成蒸汽的時候,也就是人類的生產技術積累達到了要「質變」的時候,西方人的這種刨根問底的思維習慣才能起作用。這就是說系列的偶然因素促成了一個必然的結果。就是這種缺乏進取的、保守的、『自以為是』的學習態度和思想使得近代的科學技術革命沒有發生在中國。正正應了毛澤東的一句話:「驕傲使人落後,虛心使人進步。」

『捌』 基金五大定律是什麼

基金投資的「五大黃金定律」:
(1)時間就是金錢,投資需要及早開始;
(2)通貨膨脹是最大的風險;
(3)不要低估較少的回報;
(4)分散投資,降低風險;
(5)提防投資心魔,不要費神捕捉入市時機。

『玖』 什麼是理財72定律

聰明理財五大定律

4321定律:家庭資產合理配置比例是家庭收入的40%用於供房及回其他方面投資,30%用於家庭生答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用於保險。

72定律:不拿回利息利滾利存款,本金增值一倍所需要的時間等於72除以年收益率。比如,如果在銀行存10萬元,年利率是2%,每年利滾利,多少年能變20萬元?答案是36年。

80定律:股票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等於80減去年齡的得數添上一個百分號(%)。比如,30歲時股票可占總資產50%,50歲時則佔30%為宜。

家庭保險雙十定律:家庭保險設定的恰當額度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倍,保費支出的恰當比重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

閱讀全文

與理財五大定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家族信託優勢 瀏覽:329
銀行信託證券保險 瀏覽:75
信託房地產風險 瀏覽:139
蘋果期貨利好股 瀏覽:513
買信託哪家好 瀏覽:741
一元人民幣對英鎊 瀏覽:794
萬雲股票 瀏覽:758
紅蜻蜓股票行情 瀏覽:56
股票福建板塊 瀏覽:784
股票有個xd 瀏覽:499
廣州財金投資咨詢 瀏覽:340
自動下單股票軟體 瀏覽:385
人民幣匯率的發展走勢 瀏覽:507
漢天下融資 瀏覽:109
170000韓幣換算人民幣 瀏覽:197
孟加拉2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194
貴金屬微信騙局嗎 瀏覽:579
澳元200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898
鏈農融資情況 瀏覽:784
外匯買3手怎麼買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