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平安融資上海

平安融資上海

發布時間:2021-01-24 08:39:07

『壹』 平安融資門始末

平安本來想趁國際上股價下跌的機會在國內籌資去國際上做個大手筆的。
誰知道遇到股價大跌,大家就把罪加在平安的頭上了。

一個公司真的能造成全國的投價大跌?是不是有點誇大了?

『貳』 中國平安融資到底目的是什麼~~

【2008-01-21】
刊登向不特定對象公開發行A股方案,上午停牌一小時
中國平安日常關聯交易公告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下稱:本集團)在日常業務過程中,按照一般商務條款與關聯法人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交通銀行)存在存款類日常關聯交易,公司預計本集團於2008年至2010年期間的任意一天在交通銀行的存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390億元。
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報告的公告
2007年10月26日,本公司獲得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及修改公司章程的批復》批准,並於2007年11月13日取得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換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資本變更為人民幣7,345,053,334元(上述募集資金人民幣38,221,924,360元中,人民幣1,150,000,000元計入實收資本,其餘人民幣37,071,924,360元計入資本公積)。
前次募集資金實際投資項目無變更情況。截至2007年6月30日,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後,已全部用於充實本公司資本金,本公司於2007年6月30日的實收資本為人民幣7,345,053,334元。充實資本金後,本公司各項業務保持快速穩定發展,2007年6月30日,本公司合並凈資產較上年末增長106.35%,2007年1-6月合並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104.4%。
董事會認為,本公司按前次A股招股說明書承諾的A股募集資金運用方案以前次募集資金充實了本公司資本金,有效使用了募集資金。本公司對前次募集資金的投向和進展情況均如實履行了披露義務。
公布董事會決議暨召開股東大會公告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08年1月18日召開七屆十七次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如下決議:
一、通過公司與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聯交易的議案。
二、通過公司向不特定對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方案的議案。
1.本次發行種類為人民幣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00元。
2.發行數量:不超過120,000萬股。
3.發行方式:採用網上、網下定價發行方式。公司本次增發A股股權登記日收市後登記在冊的A股股東享有一定比例的優先認購權。
4.發行對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開設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東賬戶的機構投資者以及社會公眾投資者(國家法律法規禁止者除外)。
5.本次增發股票的上市地:上海證券交易所。
6.定價方式:本次增發A股發行價格不低於公告招股意向書前20個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均價或前1個交易日的A股股票均價。
7.募集資金用途
本次募集資金凈額全部用於充實公司資本金以及/或有關監管部門批準的投資項目。
8.決議有效期
自公司200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2008年第一次內資股類別股東會議以及2008年第一次外資股類別股東會議就本次增發A股方案的決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
9.對董事會辦理本次增發A股具體事宜的授權
三、通過關於本次增發A股前公司滾存未分配利潤處置的議案。
在本次增發A股完成後,新老股東將有權根據持股比例共享本次增發A股發行完成前本公司的滾存未分配利潤。
四、通過公司發行認股權和債券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議案:本次發行規模不超過人民幣412億元(不超過41200萬張債券),每張面值人民幣100元,按面值發行,債券期限自本次分離交易可轉債發行之日起6年;同時每張債券的認購人可以無償獲得公司派發的一定比例的認股權證。本次發行所附認股權證行權比例為2:1,即每2份認股權證代表1股公司發行之A股股票的認購權利;認股權證的存續期自上市之日起12個月。公司原A股股東享有一定比例的優先認購權。
五、通過關於本次增發A股和發行分離交易可轉債募集資金運用可行性的議案。
六、通過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報告的議案。
董事會決定於2008年3月5日上午10:00召開200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2008年第一次內資股類別股東會議及2008年第一次外資股類別股東會議,會議採取現場投票與網路投票相結合的表決方式進行,A股股東可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行使表決權,網路投票時間為當日9:30-11:30、13:00-15:00,審議關於以上及其它事項。
本次網路投票的股東投票代碼為"788318";投票簡稱為"平安投票"。

它的第7條里說:本次募集資金凈額全部用於充實公司資本金以及/或有關監管部門批準的投資項目。

但好象是為了收購一家英國的保險公司,詳細資料:

中國平安(601318 )在公布再融資方案後連續兩個跌停,其備受關注的募集資金用途初顯眉目:平安很可能以集資用於海外收購,對象則可能是英國老牌保險商英傑華(Aviva)及金融集團保誠(Prudential)。

記者從接近平安集團的人士處了解到,有平安重要高層在公布再融資方案前曾前往英國。而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平保巨額集資或有意收購英國保險商英傑華及保誠。該報道還稱,中國人壽(601628 )也可能考慮入股這兩家英國公司。

中國平安新聞發言人盛瑞生向本報記者表示,公司目前沒有具體投資項目的信息可供披露。對於入股英國英傑華和保誠的消息,他不予置評。

京華山一保險行業研究員夏平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指出,如果平安成功入股英傑華和保誠,對於平安公司價值將有正面影響。

她指出,以昨日收盤價計算,英傑華2008年預測市盈率為6.36倍,而保誠2008年預測市盈率為8.9倍。以目前市價收購的ROE將分別有15.7%和11.2%。而如果不考慮平安新的海外收購,預計其2009年的ROE水平約為15%。

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英傑華和保誠的股價分別下跌了約34%和19%,市盈率估值也低於一般成熟市場保險股平均11至12倍的水平。

英傑華成立於1696年,總部設在倫敦,在2005年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第35位,是英國最大、世界第六大保險集團。該公司是歐洲壽險和養老金產品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同時在世界其它地區,包括法國、荷蘭、西班牙、義大利、愛爾蘭、波蘭、土耳其、加拿大、新加坡和澳大利亞諸國的保險市場中也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世界最具國際性的公司之一,英傑華集團全球范圍內共有60,000名員工,向世界各地約3,000萬個客戶提供金融保險服務。

保誠於1848年成立於英國倫敦,是英國規模最大的金融及零售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保誠在全球擁有1600多萬客戶,截至2005年6月30日,其管理資產逾3800億美元。英國保誠集團自1923年進入亞洲,目前已成為亞洲最大的英資金融集團之一。(中國證券報 李宇)

中國平安千億融資或洽購英國保誠集團

入股保誠

1月22日,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平安1600億元天量融資背後的海外收購標的早已選定。納入平安管理層視線的,乃是英國最大的保險公司——保誠集團(PRU.L,PUK.NYSE)。

據該人士稱,中國平安計劃將自A股市場融得的約1000億人民幣的現金,用於購入保誠集團的部分股權。

受美國次按風暴侵襲,保誠集團股價已接近17個月以來的最低點,在上周五(1月18日)全球金融股暴跌的背景下再挫5.84%,收報5.965英鎊,較2007年5月高位時已跌去26.81%。

依此市價計算,目前保誠集團的總市值約140.30億英鎊(按當日匯率,摺合1973.57億元)。如此若按傳聞中所述的千億收購資金,中國平安有望獲得超過50%以上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幫助中國平安在中國保險市場取得眾多成就的該公司首席保險業務運營官梁家駒,加盟平安之前便是保誠集團大中華區總裁。梁在保誠期間,曾領銜後者進入中國台灣地區市場,並與中信集團合資,設立信誠人壽。憑借大中華區的快速發展,梁將保誠帶動成為在亞洲市場僅次於美國國際集團的歐美保險公司。

但據保誠集團亞洲區高層表示,昔日導致梁出走平安的一個非常重要原因便是現任保誠全球CEO Mark Tucker的信任危機。但若收購事項完成,雙方也不排除冰釋前嫌,在商業立場上重新合作的可能。

事實上,近年以來,圍繞保誠集團的各種收購事件此起彼伏。包括美國大都會人壽、英國英傑華保險在內的眾多保險巨頭都曾表達並購意向。其中備受業界關注的是2006年英傑華擬以170億英鎊作價的收購計劃。但這一意向在當年3月下旬被保誠方面否決,並發布聲明稱對保持公司的獨立性滿懷信心。

對於近日爆出的中國平安擬收購部分股權傳聞,上述保誠亞洲區高層表示難以判斷。但該人士稱,與英傑華不同,中國平安作為亞洲企業進行收購,很難拿到控制性股權。相信向中國平安出售非控制性的少數股權是可以接受的,目前保誠在亞洲區業務(PCA)已有相當規模,兩者之間有較大的合作空間。

新華未了情

此外,1月22日香港市場中國財險(2328.HK)的股價暴跌似乎也向市場傳達了有關中國平安並購的消息。

受次按危機波及,當日香港市場金融股普遍出現較大跌幅。但出人意料的是,從事一般保險業務的中國財險竟在跌幅榜上位居榜首。午間跌幅一度高達21.96%,收盤時雖有回升,但收報於7.20港幣,急挫19.73%。

多位香港基金界人士稱,導致中國財險如此急跌的原因乃是新華人壽股權收購或生變數。

2007年中國第五大壽險公司新華人壽爆出內部人控制案後,市場傳聞保險保障資金接手的新華人壽股權將在合適時機轉手予中國財險,旨在補足其缺失的長期保險業務部門。據接近中國人壽的消息顯示,甚至同城的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也在2007年下半年建倉大量中國財險股份。於是中國財險股價暴漲,短短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便從不足5港幣,躥升至17.92港幣高點。

如今時過境遷,來自海外投行的消息稱,中國平安或將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中國財險去接手保險保障資金所持有的新華人壽股權。

事實上,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07年初新華人壽內部人控制事件全面爆發之前,中國平安便已著手收購其股權的准備,並在內部代號「小天鵝」。對於這一項目,中國平安向包括寶鋼集團在內的原新華人壽股東給出每股高達10元的收購價格,並向寶鋼集團等大股東許以高比例戰略配售的附加條件。而同期市場上新華人壽法人股的拍賣價格僅在6元左右。

中國平安的目的旨在將新華人壽變成自身旗下的另一間壽險專業子公司。但高價策略依然受挫,遭到原股東的集體反對,於是偃旗息鼓。
參考資料:www.gutx.com/news/gsjj/748716.htm

『叄』 中國平安此次融資1600億究竟做什麼

A股平安缺錢說給誰都難以相信。還記得中國人壽(601628)、平安在2007年初銀行躺著幾千億存款怕跑不過GDP到處找項目投資,昨天(1月21日)在大盤危急關頭拋出個1600億融資?是否想成為千古罪人? 而美國在次貸危機時欲出台1400億美元減稅救市方案。 明明是中國股市中最有錢的人,還在"不要臉"的圈錢?而且是在大盤暴跌3天後弱市起穩的第二天拋出巨額1600億融資。假如後市大盤走向一波更大的下跌深淵,我敢保證中國100%散戶會把這個下跌的罪全部算在平安身上,平安的保險將在未來5-10年內不會好賣,那些說自己是中國平安(601318)推銷保險的將會吃閉門梗。甚至招來唾罵。估計那時候你的同行人壽的、太保、中保等等都有可能取代你的客戶資源。 上市是公司在發展的時候一次宣傳品牌的好時機,能達到比廣告效應更好的效果,反之會得到什麼不用說了。 昨天的平安,無論是否真的套錢、你的時間,你的地點,都沒有選擇好。群眾眼睛是雪亮的。我雖然沒有中國平安,但對於昨天這個時間推出巨大融資的平安來說也許是永久的創傷了中國投資者的心。你昨天的表現已經在你的K線圖上留下了你誕生以來的第一個跌停板。你看到了嗎,那是跌停!那是中國投資者對平安的不信任。那是機構投資者投反對票的決心。 中國平安在不恰當的時機做出了一個人人都意想不到的"滅市"方案,昨天的266點大家要記住是平安賜給我們的。可以看看中國平安凈資產14.06元總股本734505萬股=1032.7104億。這次他的目標是1600億左右已經超過自己的體重,這說明了什麼?死勁的套錢!(

『肆』 中國平安旗下有擔保公司嗎

平抄安融資擔保(天津)有限公司是平安集團旗下的公司,為通過穩盈-安e達成的交易提供全額擔保。
"穩盈-安e"是陸金所傾力打造的首款個人借貸服務。陸金所作為需要融資的借款方與擁有閑置資金的投資方之間的平台,幫助借貸雙方方便快捷地完成投資借貸,並委託中國平安旗下的擔保公司對借款方的信用進行審查與核實,提供擔保。
"穩盈-安e"擔保公司的擔保范圍包括《個人借款及擔保協議》下的借款本金、利息、罰息:
1.借款人尚未償還的全部本金
2.結算至保證期間起算日前一日的應付未付利息
3.結算至保證期間起算日前一日的應付未付逾期罰息。
擔保公司在通過"穩盈-安e"達成的交易中的作用主要包括:
1、借款人到信安門店面簽,接受擔保公司審核;
2、擔保公司將通過審核的貸款請求傳遞給陸金所;
3、借款人逾期還款,擔保公司進行催收;
4、借款人逾期達80天,擔保公司代借款人償還給投資人逾期罰息、本金、利息;
5、擔保公司代償後,對借款人進行追償。

『伍』 中國平安金融財團上海分公司 怎麼樣

中國平安倒是有的。
中國平安金融財團這個名稱沒聽說過。

『陸』 我在平安普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貸款十八萬,到現在都沒有收到這批貸款

你是不是交錢了買了保險,他們和你簽了紙做的合同,還給你發了他們的營業執照?然後他們還要驗資驗證你的還款能力?

『柒』 平安的陸金所融資怎麼樣

您好,目前年化收益率在7%到8%左右

『捌』 有沒有人在上海平安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貸款

坑人的公司

閱讀全文

與平安融資上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一般包括哪些 瀏覽:866
蘇寧與京東的價格戰 瀏覽:213
pr融資 瀏覽:963
投資管理公司章程 瀏覽:241
2013中國外匯儲備結構 瀏覽:21
阿合馬理財措施不包括 瀏覽:453
找工雷達投資 瀏覽:188
紅衛融資一期 瀏覽:225
期貨品種日均持倉數據 瀏覽:473
光大銀行理財可靠嗎 瀏覽:593
韓元128000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8
借貸寶內部貸款一萬的額度 瀏覽:298
8元人民幣兌韓幣 瀏覽:621
個人外匯結算賬戶結匯 瀏覽:109
美元與黃金價格反向變動 瀏覽:177
菲律賓350比是人民幣多少 瀏覽:53
雲南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招聘 瀏覽:343
在生鋁錠價格 瀏覽:63
駐馬店太平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930
智薈理財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