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去日本投資要做什麼手續
可以抄給您一點建議:
申請條件:
1、500萬日元以上的資本金
2、需要辦公室的使用證明
3、來日本後詳細的事業規劃(事業計劃書,買賣合同、房產投資)
有三種模式:
1少資本創業型,這種模式屬於創業型,一般有具體經營事業計劃。多以外貿/電子商務等為主。(創業資本少,需要全身心投入。)
2一定資本型,這種模式一般這創業型加強版,已經在經營一些事業,或都擴展事業。另外沒有具體事業項目,加盟其他事業項目。(利點風險少點,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資本)
3多資本型,使用於一些成本高的投資,比如民宿/酒店/房產投資等。(利點風險少,管理簡單,投入時間精力相對少,但是要求資本高)
㈡ 日本工薪階層怎樣理財
宮本夫婦是家住大阪的一個普通工薪階層的家庭,擁有歲、6歲一雙兒女,剛剛參加了女兒隆重的入學儀式的夫婦二人,在歡喜的同時感覺到更重的壓力,近50萬日元的「入學祝金」可不是一筆小數字,3年之後還有兒子也要入學,又需要至少50萬日元的費用。這個四口之家的每月收入是30萬日元(凈到手金額),扣除每月的房貸5萬日元,生活資金只有25萬日元,這在日本,對於一個四口之家是只能達到維持基本生活的標准。 在日本,大多數的金融機構設有「生活規劃」、「財務規劃」這樣的服務項目,由持有執照的財務規劃師為客戶量身定做生活或者財務計劃。近些年,因為日本人均收入的連年減少,加上養老問題成為備受社會關注的話題,年輕人也開始感到財務和將來養老的壓力,定製《生活規劃》、《財務規劃》的人群從1930年代的向年輕人群推移,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做規劃。 一般,日本的財務規劃師會要求客戶先做好自己真實的「財務報表」給他,然後同客戶一起分析制定一份最適合自己的《財務規劃書》。 現在,較流行的規劃方法是:資金三分法就是將資金分成:流動資金(緊急預備)、使用預定資金、生利性資金。 流動資金主要是為了防備生病、受傷、災害等突發的急事而准備的資金,要求是可以馬上變現的。所以這筆資金可以以活期存款、定存、短期的定期、MRF、MMF等的靈活的方式儲備。從金額上來說,一般建議是月平均生活費的6倍(約100萬日元左右)。 使用預定資金,主要是指有計劃在5年內或者數年後使用的資金,例如買房或買車計劃、3年後子女上大學所需的學費等,根據個人具體的「生活規劃」來的。特別要說的是,如果現金資產呈負增長的家庭,需要預備可能用來補貼到生活費的一筆資金也是歸屬到使用預定資金的范疇里。這筆資金的投資可以偏向於中長期的回報較高點的金融產品,例如:定期存款、累積型定期存款、國債、財形儲蓄等等。但是仍然要注重本金的安全性。 在日本,有政府牽頭,企業執行的「財形儲蓄制度」,就是企業同雇員約定好每月定期從薪水中提取一定的金額(由雇員決定自己的金額)存到銀行,以「累積定期存款」的方式計息,這部分薪水就可免除所得稅,有些銀行還提供高於個人客戶的特殊利率給這個產品。所以,「財形融資」是使用預定資金的首選投資方向。 生利性資金,是指預計10年不會使用的資金。一般這筆資金主要是用來養老、交子女學費的。這筆資金可以用來進行長線產品的投資,賺取更高回報。這筆資金的有效利用是關鍵,具體在投資回報的比較之下,從實際情況來看還是將這筆資金投資於股票、基金、債券、外匯等高收益的金融產品的人居多。但是專家還是建議設定金額的上限,保證有部分的余剩資金,以備萬一的使用。 資產三分法在日本是被較為廣泛接受和廣泛使用的理財基準。例如在選擇投資哪個金融產品時,要先定好自己選擇條件,諸如資金的可投資期限、資金的類別(三分法中的那一類),期待的回報率等等,這樣有助於縮小篩選的范圍,便於盡快地決策。同時這種方法也是被認為可用於「自我管理」的較有效方法。希望對中國的讀者們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㈢ 日本人整體上是如何儲存財富的
日本人不太喜歡理財或投資,但有存錢習慣
1、日本的家庭資產中,現金所佔的比率高達52%,而美國的家庭資產中現金所佔比率只有13%,歐洲則是35%,處於兩者之間。
① 在日本,傾向於尊重認真工作獲取報酬的方式。也就是說看輕所謂的投資收入。
② 在日本,投資(主要是股票投資)的成功體驗很少。經歷了泡沫經濟和之後的經濟不景氣,導致「投資=投機」的固定觀念根深蒂固。
③ 在日本,金融資產的8成以上是由50歲以上的老年人持有。這批人因為退職金、財產繼承、保險到期金等,金融資產一下子增加了很多,但是他們多數因,優先考慮的是如何不讓資產「減少」,而不是怎樣繼續「增加」,所以對於投資都很節制。另一方面,30~40歲的年輕一代,則是需要把工作收入的大部分用在償還住房貸款和教育上,能夠用於投資的資金十分有限。
也就是說,在日本,由於社會觀念、經濟不景氣、可支配收入等因素,導致投資理財這個理念沒有深入人心,很多人還是覺得現金更能帶來安全感。
2、一般,日本的財務規劃師會要求客戶先做好自己真實的「財務報表」給他,然後同客戶一起分析制定一份最適合自己的《財務規劃書》。
現在較流行的規劃方法是:資金三分法就是將資金分成:流動資金(緊急預備)、使用預定資金、生利性資金。
流動資金主要是為了防備生病、受傷、災害等突發的急事而准備的資金,要求是可以馬上變現的。所以這筆資金可以以活期存款、定存、短期的定期、MRF、MMF等的靈活的方式儲備。從金額上來說,一般建議是月平均生活費的6倍(約100萬日元左右)。
3、日本人除交納保險和家庭開支外,會投資股票或購買國債、基金等。日本人還比較常見的理財方式是存款。日本銀行利率非常低,尤其是活期存款,幾乎接近於零。為規避低利率,有條件的日本人喜歡到國外用外幣存款,選擇貨幣堅挺、利率較高的國家的貨幣。日本人比較遵循分散投資的理財原則,理財時會比較理性地判斷行情。
㈣ 關於理財的書籍
新手在投資前建議要做好以下准備工作。對新手可以少走彎路。
1.不要聽老版手說什麼不用看權書,也不用看技術資料,多炒就會了。我覺得新手必須知道的一些基礎知識還是要學習的。
例如,你是否知道什麼是K線,什麼是壓力線,如何使用模板,5根均線如何使用等等。
2.蠟燭曲線圖 這本書,完全是外匯聖經,推薦你看這邊理財必看的書。
3.多看數據,沒有什麼比數據更加有說服力和學習型的了。多和群裡面的高手交流。
4.前期不要投,也不需要投資,很多地方可以申請模擬賬戶,什麼時候,你模擬的有感覺了,在去投資。
5.選擇主流平台,不要去碰黑平台,框進去的全部都是新人。還有什麼返點的呢什麼的,我都不大相信。
另外,建議選擇平台一定要受到受NFA,FSA和CFTC監管的交易商,資金流轉也嚴謹,對我們資金有安全感。
6.把炒黃金當成理財,不要當成投機。我感覺這個是個理財的方向。要做理財的人,要做投資,不做投機,投機的都是賭徒。
7.保持好的心態 盈利很正常
8. 希望能多結交幾個志同道合的投資朋友
㈤ 日本人的投資理財習慣是什麼
在日本,大多數的金融機構設有「生活規劃」、「財務規劃」這樣的服務專項目,由持有執屬照的財務規劃師為客戶量身定做生活或者財務計劃。近些年,因為日本人均收入的連年減少,加上養老問題成為備受社會關注的話題,年輕人也開始感到財務和將來養老的壓力,定製《生活規劃》、《財務規劃》的人群從1930年代的向年輕人群推移,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做規劃。
一般,日本的財務規劃師會要求客戶先做好自己真實的「財務報表」給他,然後同客戶一起分析制定一份最適合自己的《財務規劃書》。
現在,較流行的規劃方法是:資金三分法就是將資金分成:流動資金(緊急預備)、使用預定資金、生利性資金。
流動資金主要是為了防備生病、受傷、災害等突發的急事而准備的資金,要求是可以馬上變現的。所以這筆資金可以以活期存款、定存、短期的定期、MRF、MMF等的靈活的方式儲備。從金額上來說,一般建議是月平均生活費的6倍(約100萬日元左右)。
㈥ 緊急求助:日本人寫的一本書,關於50歲以後的人生規劃
http://www.paihang360.com/mqmj/xiangqing.jsp?record_id=81442&op=op_browse#header
孫正義先生是個奇人,他是典型的東方男子,身高只有五呎,但確是一表人材。孫先生具有矮個偉人的特點,他本人的特有素質,非他人所有。孫先生有著美國人做生意的本能,有著日本人的沖勁和韓國人的抱根精神。
(ABAC)亞太中小企業峰會」將在杭州召開,由馬雲做東。來自亞太地區21個成員國的APEC工商咨詢理事會企業家代表,軟銀總裁孫正義等世界知名企業 家,海內外商人精英,都將從世界各地齊聚杭州,共同研討亞太地區中小企業發展的熱點話題。因為馬雲做東,因為孫正義參加,所以更加的備受矚目,也讓這個投 資界的傳奇,亞洲首富孫正義更加直面國內中小企業。
孫正義的創業故事
孫正義是軟體銀行集團公司的創始人,現在是該公司的總裁兼董事長。他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內,創立了一個無人相媲美的網路產業帝國。他的這個帝國並非是受其 統治的帝國,而是一個由他支持扶助的高科技產業帝國,他不是在自己獨自享受,而是為使更多的人掌握高科技信息,貢獻出他的智慧與才能。
孫正義先生出生在日本,其祖藉是韓國。他從小就對美國的事情非常感興趣。1973年,孫先生16歲時,他到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柏克萊大學學習英文。他對美 國那裡的一切都非常好奇,感興趣。他覺得美國所有的東西都大,而且是那麼有次序。他認為美國是一個他應該了解和學習的國家。1975年,孫先生轉到社區大 學上學,兩年後就轉入加州柏克萊大學學習經濟。在上學期間,他每天花五分鍾時間,考慮新發明的事。在他19歲那年,他發明了一袖珍翻譯器,於是他雇了一個 教授製造出翻譯器樣機,然後申請了專利,以一百萬美元的價格,把翻譯器賣給了Sharp公司,這是孫正義的第一次創業,也是一個19歲少年淘到的第一個百 萬的美金的發源故事。
孫正義的瘋狂故事
1981年9月,孫正義在靠近福岡市南方的大野市創立日本軟體銀行(後半名稱變更為軟體銀行),資本額1000萬日元。辦公室位於一間鐵皮屋建築物的二 樓,公司成員除了他自己之外,只有兩名打工的職員。 公司正式成立那天,孫正義帶著一個蘋果箱到辦公室。他站到蘋果箱上,面對兩名職員,激情地說出他的「人生50年計劃」,並指出「未來公司的營業額將高達1 兆日元!」「每天我拚命地將理想說給他們聽,最後這兩名員工卻一起辭職。」 毫無疑問,職工當他是瘋子。
日本軟體銀行成立之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爭取到1981年10月在大阪舉辦的電子展攤位。孫正義投入800萬日元,取得最靠近會場入口、也是最大的攤位。 對一家才剛成立不久,資本額1000萬日元的公司而言,一口氣大膽投資800萬日元,可說是相當冒險的舉動。對於孫正義這項舉動,身為合夥人的經營總和研 究所當然是捏了一把冷汗。孫正義不僅投入巨額的金錢,更在沒有任何展示商品的情況下取得最大的展示攤位,他的做法根本不近情理。孫正義說:「沒有軟體商 品,就無法開拓銷售通路;沒有銷售通路,就無法銷售進貨的軟體商品,這好比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但推動事業總要有個開始,所以我才毅然投下800萬日 元來打知名度。」這樣的瘋狂,相信沒有幾個人可以做的出來。
孫正義投資故事
孫正義先生的經驗理念和企業運作的魄力非常人所有。在1995年,他看準了網路產業,決定在此方面做巨大的投資。當時,他選中了雅虎公司,給雅虎公司第一 筆投資就是二百萬美元。不久,他和雅虎公司的創辦人楊致遠一起吃飯,表示要再投資給雅虎,要再投一億多美元,換取雅虎公司33%的股份。楊致遠先生聽了孫 先生的提議,認為孫正義先生是瘋啦,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雅虎公司的未來如何,怎麼敢給一個剛剛起步的新公司這么多錢。可是孫先生在1996年3月真的投給雅 虎公司一億多美元,以後又陸續投入許多資金,一共是三億五千五百萬美元。雅虎公司有了資金,如虎添翼,一下成為世界頭號網路公司。孫正義先生的軟體銀行集 團公司是雅虎的最大股東,投下的資金已換來今天的收獲,軟銀集團公司在所擁有的雅虎公司股份市值為八十四億美元(1999年7月)。如果當初孫先生不是如 此有魄力,敢投資的話,就不可能換來現在的碩果。
而孫正義最具傳奇的是經過馬雲的概念闡述,6分鍾內決定投資阿里巴巴。馬雲曾經單槍匹馬地去赴會孫正義。可是當他推開門,卻見黑壓壓滿滿一會議室的人,個 個瞪著大眼瞅著他的時候,號稱網路投資皇帝的孫正義問:「你要多少錢?」 馬雲對孫正義說:「我不需要錢。如果你有興趣,我可以給你介紹一下阿里巴巴的情況。」 孫正義當時還沒有看過阿里巴巴的網站,他的助手打開電腦將阿里巴巴網站調了出來,馬雲現場作介紹。6分鍾後,孫正義說:「馬雲,我一定要投資阿里巴巴」。 而且,當時孫正義同意投資是2000萬美金,但是打入馬雲賬戶的卻是3000萬,馬雲怕股份被過分稀釋,推給了孫正義1000萬美金,這樣的故事不得不說 很精彩。
孫正義的雙乘兵法
孫正義有一套「雙乘兵法」。這套兵法是他在與病魔纏斗時,以《孫子兵法》為基礎,再加上自己的看法,所創造出來的金科玉律。因此,孫正義的「雙乘兵法」即意味著孫子孫正義。
「一流攻守群、道天地將法 、智信仁勇嚴、頂情略七斗、風林火山海」。
一流攻守群(身為領導者,應該攻守俱佳,群策群力,努力不懈)。
道天地將法(道天地將法是致勝的五大條件)。
智信仁勇嚴(領導者應該具備智、信、仁、勇、嚴)
頂情略七斗(站在最高處環視四周的變化,盡可能搜集情報,研擬戰略,只要有七成的勝算,立刻採取行動)。
風林火山海(海一侵吞之勢如海潮)。
孫正義將《孫子兵法》應用於經營,獨創出「孫孫兵法」作為自己的思想武器和經營法寶。共有25個字:「一流攻守群、道天地將法、智信仁勇嚴、頂情略七斗、風林火山海」。
「一」是孫正義最基本的思想,「Number one主義」的表現。在事業上,除了第一名以外,均等於失敗。因而孫正義從不去做不可能成為第一的事,不能取勝的仗決不打,必須每戰必勝。
「流」是指從根本上不能逆歷史潮流而動。
「攻守」是告誡自己,要掌握攻守平衡,攻重要,守也同樣重要。
「群」是說不應只從事單一的品種或一條線,在生意上要有組織,多條線組成一個陣營。
道天地將法
孫子所說的「道天地將法」指的是帝王之道。孫正義的理解是:作為分析敵我的基礎項目,道=方針,天=時機,地=狀況,將=指揮官,法=組織形式。一一不能錯過。指揮官=經營幹部所必須有的是智謀、信義、仁愛、勇氣和威嚴。
智信仁勇嚴
孫正義總是勉力自己,要成為滿足這五項條件的人。要取得這五種更高層次的均衡發展,是相當難的事,而且它是我們永遠追求的目標。
頂情略七斗
「頂」,頂峰,高瞻遠矚之意。
「情」,掌握了整體,再集中精力徹底分析得到的情報(信息)。
「略」,收集到情報以後,確立自己的戰略。如不能確定要進軍的事業領域、目的,不計算好戰爭的利害得失,戰術本身就不復存在。
七「,指七成。應以七成為一個尺度,只要各種條件准備到了七成,就應迅速行動,同時,事業的風險也要控制在整個經營體系中三成以下。
斗」,認為智慧就是斗。智慧如果不是斗而取勝的智慧,那它只不過是紙上談兵。
風林火山海
海,像大海一樣吞噬。風林火山,浪濤般的戰斗結束了,戰爭並未結束,還留下了平定的工作。只有將所有的可以引起新的斗爭的火種都吞噬掉了,和平了,戰斗才算完了,才真正算是勝利了
孫正義五十年生涯規劃
這個生涯規劃的內容是:二十多歲時,要向所投身的行業,宣布自己的存在;三十多歲時,要有一億美元的種子資金,足夠做一件大事情;四十多歲時,要選一個非 常重要的行業,然後把重點都放在這個行業上,並在這個行業中取得第一,公司擁有十億美元以上的資產用於投資,整個集團擁有一千家以上的公司;五十歲時,完 成自己的事業,公司營業額超過一百億美元;六十歲時,把事業傳給下一代,自己回歸家庭,頤享天年。
提起孫正義的成功,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他具備嫻熟的市場運作能力和無以抵擋的創業激情,還有人會認為孫正義的「運氣好」。然而,日本著名作家井上篤夫卻 在他的作品《飛得更高——孫正義傳》一書中,以詳盡真實的事例和准確有力的筆觸告訴我們:「事實上,孫正義之所以真正成為世界級富豪,除了激情、除了市場 運作能力之外,有一個前提,是大部分人沒有發現的,這個關鍵就叫做有先見之明。」不錯,我們只要看看孫正義為自己制訂的五十年生涯規劃就會發現,做事喜歡 制訂計劃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能像孫正義那樣,總能看準正確的方向、找准關鍵,最終成就夢想。對此,他的一位創業夥伴曾說:「孫正義做具體的事情不行,但 辨認方向的本領一流」。所以他造就了美國的雅虎和中國的阿里巴巴。
孫正義先生出生在日本,其祖藉是韓國。他從小就對美國的事情非常感興趣。1973年,孫先生16歲時,他到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柏克萊大學學習英文。他對美 國那裡的一切都非常好奇,感興趣。他覺得美國所有的東西都大,而且是那麼有次序。他認為美國是一個他應該了解和學習的國家。1975年,孫先生轉到社區大 學上學,兩年後就轉入加州柏克萊大學學習經濟。在上學期間,他每天花五分鍾時間,考慮新發明的事。在他19歲那年,他發明了一袖珍翻譯器,於是他雇了一個 教授製造出翻譯器樣機,然後申請了專利,以一百萬美元的價格,把翻譯器賣給了Sharp公司,這是孫正義的第一次創業,也是一個19歲少年淘到的第一個百 萬的美金的發源故事。
孫正義的瘋狂故事
1981年9月,孫正義在靠近福岡市南方的大野市創立日本軟體銀行(後半名稱變更為軟體銀行),資本額1000萬日元。辦公室位於一間鐵皮屋建築物的二 樓,公司成員除了他自己之外,只有兩名打工的職員。 公司正式成立那天,孫正義帶著一個蘋果箱到辦公室。他站到蘋果箱上,面對兩名職員,激情地說出他的「人生50年計劃」,並指出「未來公司的營業額將高達1 兆日元!」「每天我拚命地將理想說給他們聽,最後這兩名員工卻一起辭職。」 毫無疑問,職工當他是瘋子。
日本軟體銀行成立之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爭取到1981年10月在大阪舉辦的電子展攤位。孫正義投入800萬日元,取得最靠近會場入口、也是最大的攤位。 對一家才剛成立不久,資本額1000萬日元的公司而言,一口氣大膽投資800萬日元,可說是相當冒險的舉動。對於孫正義這項舉動,身為合夥人的經營總和研 究所當然是捏了一把冷汗。孫正義不僅投入巨額的金錢,更在沒有任何展示商品的情況下取得最大的展示攤位,他的做法根本不近情理。孫正義說:「沒有軟體商 品,就無法開拓銷售通路;沒有銷售通路,就無法銷售進貨的軟體商品,這好比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但推動事業總要有個開始,所以我才毅然投下800萬日 元來打知名度。」這樣的瘋狂,相信沒有幾個人可以做的出來。
孫正義投資故事
孫正義先生的經驗理念和企業運作的魄力非常人所有。在1995年,他看準了網路產業,決定在此方面做巨大的投資。當時,他選中了雅虎公司,給雅虎公司第一 筆投資就是二百萬美元。不久,他和雅虎公司的創辦人楊致遠一起吃飯,表示要再投資給雅虎,要再投一億多美元,換取雅虎公司33%的股份。楊致遠先生聽了孫 先生的提議,認為孫正義先生是瘋啦,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雅虎公司的未來如何,怎麼敢給一個剛剛起步的新公司這么多錢。可是孫先生在1996年3月真的投給雅 虎公司一億多美元,以後又陸續投入許多資金,一共是三億五千五百萬美元。雅虎公司有了資金,如虎添翼,一下成為世界頭號網路公司。孫正義先生的軟體銀行集 團公司是雅虎的最大股東,投下的資金已換來今天的收獲,軟銀集團公司在所擁有的雅虎公司股份市值為八十四億美元(1999年7月)。如果當初孫先生不是如 此有魄力,敢投資的話,就不可能換來現在的碩果。
而孫正義最具傳奇的是經過馬雲的概念闡述,6分鍾內決定投資阿里巴巴。馬雲曾經單槍匹馬地去赴會孫正義。可是當他推開門,卻見黑壓壓滿滿一會議室的人,個 個瞪著大眼瞅著他的時候,號稱網路投資皇帝的孫正義問:「你要多少錢?」 馬雲對孫正義說:「我不需要錢。如果你有興趣,我可以給你介紹一下阿里巴巴的情況。」 孫正義當時還沒有看過阿里巴巴的網站,他的助手打開電腦將阿里巴巴網站調了出來,馬雲現場作介紹。6分鍾後,孫正義說:「馬雲,我一定要投資阿里巴巴」。 而且,當時孫正義同意投資是2000萬美金,但是打入馬雲賬戶的卻是3000萬,馬雲怕股份被過分稀釋,推給了孫正義1000萬美金,這樣的故事不得不說 很精彩。
㈦ 日本人是怎樣理財的
這個四口之家的每月收入是30萬日元(凈到手金額),扣除每月的房貸5萬日元,生活資金只有25萬日元,這在日本,對於一個四口之家是只能達到維持基本生活的標准。 可是為了兒子的入學祝金、以後孩子們的學雜費不存錢怎麼能行?再加上,電視、報紙每天談養老的問題,宮本太太甚至都開始擔心養老金的問題了。雖然宮本先生說「現在都很緊張,哪裡有錢儲蓄!」,最後,這對夫婦還是決定請專家幫助制定《財務規劃》。 在日本,大多數的金融機構設有「生活規劃」、「財務規劃」這樣的服務項目,由持有執照的財務規劃師為客戶量身定做生活或者財務計劃。近些年,因為日本人均收入的連年減少,加上養老問題成為備受社會關注的話題,年輕人也開始感到財務和將來養老的壓力,定製《生活規劃》、《財務規劃》的人群從1930年代的向年輕人群推移,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做規劃。 一般,日本的財務規劃師會要求客戶先做好自己真實的「財務報表」給他,然後同客戶一起分析制定一份最適合自己的《財務規劃書》。 現在,較流行的規劃方法是:資金三分法就是將資金分成:流動資金(緊急預備)、使用預定資金、生利性資金。 流動資金主要是為了防備生病、受傷、災害等突發的急事而准備的資金,要求是可以馬上變現的。所以這筆資金可以以活期存款、定存、短期的定期、MRF、MMF等的靈活的方式儲備。從金額上來說,一般建議是月平均生活費的6倍(約100萬日元左右)。 使用預定資金,主要是指有計劃在5年內或者數年後使用的資金,例如買房或買車計劃、3年後子女上大學所需的學費等,根據個人具體的「生活規劃」來的。特別要說的是,如果現金資產呈負增長的家庭,需要預備可能用來補貼到生活費的一筆資金也是歸屬到使用預定資金的范疇里。這筆資金的投資可以偏向於中長期的回報較高點的金融產品,例如:定期存款、累積型定期存款、國債、財形儲蓄等等。但是仍然要注重本金的安全性。 在日本,有政府牽頭,企業執行的「財形儲蓄制度」,就是企業同雇員約定好每月定期從薪水中提取一定的金額(由雇員決定自己的金額)存到銀行,以「累積定期存款」的方式計息,這部分薪水就可免除所得稅,有些銀行還提供高於個人客戶的特殊利率給這個產品。所以,「財形融資」是使用預定資金的首選投資方向。 生利性資金,是指預計10年不會使用的資金。一般這筆資金主要是用來養老、交子女學費的。這筆資金可以用來進行長線產品的投資,賺取更高回報。這筆資金的有效利用是關鍵,具體在投資回報的比較之下,從實際情況來看還是將這筆資金投資於股票、基金、債券、外匯等高收益的金融產品的人居多。但是專家還是建議設定金額的上限,保證有部分的余剩資金,以備萬一的使用。 資產三分法在日本是被較為廣泛接受和廣泛使用的理財基準。例如在選擇投資哪個金融產品時,要先定好自己選擇條件,諸如資金的可投資期限、資金的類別(三分法中的那一類),期待的回報率等等,這樣有助於縮小篩選的范圍,便於盡快地決策。同時這種方法也是被認為可用於「自我管理」的較有效方法。希望對中國的讀者們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㈧ 想學著炒股,已看日本完蠟燭圖技術,不知道學均線可以看什麼書
你好
炒股入門必讀哪幾本書?進入股市的第一步不是去看盤也不是選股,而是自己的條件踏踏實實選幾本書看看,讀完書之後認真考慮自己要做中長線還是做短線,小編也給您推薦幾本炒股入門必讀的經典書籍,反正我讀過感覺不錯,也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聰明的投資者》
巴菲特的老師,本傑明格雷厄姆生涯的嘔心力作,如果說《股市大作手操盤術》在整個股市中享有聖經美譽,那麼《聰明的投資者》就是價值投資和價值分析領域的王中之王。這本書基本上囊括了所有關於價值和基本面分析需要的股市基本功和技巧。
推薦指數:5星級
易讀指數:4星級
二、《纏中說禪》
很多國內投資者希望外國投資理論,但我們要說這本纏中說禪真可謂是炒股入門必讀的經典書籍了,目前國內也有不少人開始關注它了,排在《投資正途》之後,很多人還為它鳴不平呢。但是我想說說我的推薦理由,纏中說禪的作者在經史哲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寫出來的東西真是很有哲理,但是問題也在這里,對於大多數對於哲學不太了解的投資者,理解和消化這些東西有一定難度,那樣的心態不是容易復制的,所以說在小編的推薦榜單中只能位列次席。
推薦指數:4星半
易讀指數:4星級
三、《看盤細節》
這本書類似名字的有很多,只推薦作者是潘偉軍的這一本。推薦理由是對一些技術指標的分析進行了簡化,一種用一兩句話說明用法的存在,如果想把技術運用的合理,處理清楚各種情況下各種分析技術效果是否明顯必須要結合盤口。從這方面的知識來說小編要推薦這本書,對於技術分析進階者來說實在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上面的炒股入門必讀書籍看完之後,對於新手來說基本上夠用了。多讀不一定能更精,反而眾說紛紜容易添亂。其他的書就不推薦了,可能需要有一定經驗的朋友去選擇。
如有幫助,望採納,
㈨ 炒股必讀的十本書
1、《炒股必讀-股票入門基礎知識電子書》。
2、《股票基礎知識》。
3、《聰明的投內資者》作者:(美國)本傑容明·格雷厄姆。
4、《股市趨勢技術分析》作者:(美國)羅伯特。D。愛德華約翰。邁吉。
5、《道氏理論》作者:(美國)道。瓊斯。
6、《籌碼分布》作者:陳浩。
7、《股市晴雨表》作者:(美)漢密爾頓。
8、《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解讀》作者:(美國)本傑明·格雷厄姆。
9、日本蠟燭圖,
10、期貨市場技術分析,
11、道氏理論。
(9)日本理財書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除了櫃台遞單委託方式是由櫃台的工作人員確認你的身份外,其餘3種委託方式則是通過你的交易密碼來確認你的身份。
所以一定要好好保管你的交易密碼,以免泄露,給你帶來不必要的損失。當確認你的身份後,便將委託傳送到交易所電腦交易的撮合主機。
交易所的撮合主機對接收到的委託進行合法性的檢測,然後按競價規則,確定成交價,自動撮合成交,並立刻將結果傳送給證券商,這樣你就能知道你的委託是否已經成交。
不能成交的委託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排隊,等候與其後進來的委託成交。當天不能成交的委託自動失效,第二天用以上的方式重新委託。
㈩ 日語中的健康,經濟,理財,是不是日本偷了明朝翻譯的書
恰恰相反,中國一直復用古文,直到清制朝滅亡。
而日本早就開始明治維新。
中國的「新文化運動」,有話語權的魯迅等人,都是在日本留學的。所以就把日語中現成的詞彙搬運過來。
結果是,這么說把,漢語中兩個字的詞十有八九都是日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