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理財風險揭示

理財風險揭示

發布時間:2021-01-29 08:51:07

A. 理財產品的風險揭示

如果是掛鉤型產品、應分析所掛鉤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方向與區間是否與市回場預期相符、是答否具有實現的可能。
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只是一個估計值,不是最終收益率。而且銀行的口頭宣傳不代表合同內容,合同才是對理財產品最規范的約定。」理財專家說,在當前弱市環境,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不要對理財產品的收益預期過高。
理財產品市場運行的無序狀態主要體現在金融同業之間的市場分割與同質化競爭。這種現象與金融業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體制有關。大量同質化的產品往往具有不同風格的產品描述與監管規則。

B. 理財產品怎麼買 風險提示必須看清楚

所在城市若有招商銀行,可了解下招行發售的理財產品,購買理財產品前,需先辦理風險回評估,評估後答,可購買對應您的風險承受能力等級的理財產品。
您可以進入招行主頁,點擊「理財產品」-「個人理財產品」頁面查看,也可通過「搜索」分類您需要的理財產品。溫馨提示:購買之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C. 2o16年理財產品的風險揭示

關鍵還是要選擇一個安全可靠的平台,我自己投資的是上海的雪山貸,收益比較穩定,只要簡單的操作就可以獲得平均15%的年化收益率。

D. 理財有什麼風險

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上註明是版保本產品,沒有註明的權都是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

E. 銀行理財產品風險揭示書有法律效力嗎

按照《合同法》的規定,《風險揭示書》屬於要約邀請,不具備合同法律效力。
近年來隨著個人財富的不斷積累,各類存款和投資意識得到復甦,並不斷高漲,各商業銀行也日益重視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的擔憂和關注與日俱增。
一、個人理財產品
當下,個人理財產品名目繁多,如按照法律性質進行分類,主要有這樣幾種類型:一是顧問型理財服務,銀行與客戶之間並不存在具體的資金往來關系;二是委託型理財產品,即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三是委託加銀行保本理財產品;四是委託加銀行保證收益理財產品;五是存款合同理財產品,如「外匯可終止理財產品」;六是存款合同附條件理財產品。
二、要約邀請
要明確認識什麼是要約邀請,首先要認清什麼是「要約」。要約,在商業活動和對外貿易中又稱之為報價、發價或者發盤,發出要約的當事人稱為要約人,而要約所指向的當事人為受要約人。我國《合同法》第14條規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一)內容具體確定;(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足見「要約人是否受其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約束」是區分要約與要約邀請的關鍵。《風險揭示書》雖然具備簽字蓋章等形式,但銀行卻不受產品介紹的約束,更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合同。《合同法》第15條進一步規定到「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

F. 銀行理財產品風險提示在哪

首先你要搞清楚。
一、銀行從來不自己開發理財產品。(銀行只有一個產品那就是銀版行債券)權
二、你在銀行所購買的理財產品,都是基金公司和保險公司嫁接進去的。由銀行代銷。
三、銀行幫基金賣的所有理財產品大體分為三類、資產管理方面的基金、股票基金、基礎建設方面的基金。
所以:要看你選擇購買的理財產品是哪一種。因為每種風險都不同。。我也懶得打太多字。如果想深入的問。關注一下我。給你專業回答。
銀行給你的風險提示。它只用一句話告訴你了:投資有風險、購買需謹慎。這就是它的風險提示。
銀行大廳賣理財產品的。自己都說不清楚這個產品幹嘛的。他只告訴你收益和投資本金。他們從來不會專業的告訴你:你購買的是什麼?這個公司如何?未來發展如何?預期收益是否能達到?分紅政策如何?虧損的程度會有多大??

G. 為什麼建行理財產品沒有風險揭示書

都是不保本保息的,國家不允許在合同裡面提到保本保息,也就是說投資人該了解其中的風險。

H. 買理財必須要填風險揭示書是為什麼

風險揭示書大致包括產品是保本還是非保本,風險是低風險還是中風險還是高風險,適合什麼類型的客戶購買,投資渠道有哪些,讓你簽字的主要目的是提示你風險,讓你風險自擔的意思

I.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有哪些

做理財看三點:收益、安全和流動。從這三點來看,相比其他理財渠道版,銀行理財都不太權好。
銀行理財大多為代銷基金、證券、信託、保險、二級市場等金融機構的產品和衍生品,本身這些產品和衍生品的收益就不高,銀行還對投資人收取託管費、銷售費(即代銷費)和管理費(超出預期部分歸銀行所有),以致給投資人的剩下的收益就沒有多少了,一般只有6%左右,無法抵禦通貨膨脹。
從安全性來看,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比較安全,一般從R1到R4的風險級別理財產品都可以保證本金,不過銀監會還是規定除存款外理財業務都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因為只要投資就是有風險的,銀行有責任向消費者揭示任何潛在的風險。有少數較小的商業銀行,比如城商行會在風險揭示中說可以保證本金和收益,以吸引投資人,這是違反規定的。但是有一點你得清楚,銀行理財在風險揭示書中會寫,風險由投資人自己承擔。
流動性有目共睹,銀行理財中途不能贖回,而且需要募集期、贖回期之類的清算期,這些時期不給投資人收益,銀行白用你的錢。我有個同事做銀行理財,協議書上寫T+1贖回,結果等了一個星期才把錢打回來。

閱讀全文

與理財風險揭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躍嶺股票 瀏覽:326
2015年97號汽油價格 瀏覽:964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
股票賬號注銷後資金賬戶還在 瀏覽:45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
開通能源期貨 瀏覽:476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