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財觀念及方法和生活規劃供參考
資金安全是第一位的,否則本金都全無。
首先我只做一點點股票,占自己銀行存款的1%(一定要控制資金,如果對股票沒有一點了解,不建議入市,牢記資金安全是第一位的。),其餘的我都用一種方法做定期存款了。
我覺得如果是學生重點還是學習,錢多花在學習上,吃的好點,保護好大腦應該是最重要的.如果能結余點錢,也別急於理財,資金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學生最好別炒股,別分散精力.以後工作了有精力多學點炒股知識再投入少量的資金,還可以考慮.炒股風險還是很大的,再沒有知識的情況下不建議炒股.就是炒股,也要有控制力,資金的投入一定是少量再少量.
我的觀點是沒有天上掉餡餅的,為什麼叫風險投資,首先肯定是有風險。大部分人都說(我接觸的好多賣理財的)他們說風險高,收益也高,但從不給你強調風險的問題。但你買產品時,他們又讓你填寫「已閱讀,風險自擔」之類的話,等到風險真產生時,就沒人替你了。買產品時是你的錢,人家讓你買時你買,但產生風險時,人家就撤了。
我的理財觀點就是一定要保本,投資萬一有損失不要影響自己的基本生活及質量。不買理財產品。保本產品,如寫「風險自擔」之類的詞時也不買。否則不是保本。
我做股票十幾年了,一開始也是聽別人說買哪只股票,現在能自己判斷一些了,要認真學習的。投資股票有紀律,家中的資金不要都投進去。
假如你投資1萬元到股市,等你賺錢到2萬元時,就將原來存入的本金1萬元取出,這樣留1萬元在股市就是你賺的錢,其餘1萬元本金取出了,以後1萬元就是都賠了,也是你賺的錢賠了,不影響心情及基本生活的。如果賺了,資金到一定數目就取出一些,轉而存定期去,保證收益。
另外,我將我的收入每月分成幾塊:從衣、食、住、行、教育、醫療、電話費、水電費、租房費(如果貸款買房就是還貸的費用)去計劃。
我管理家中資金的方法是:
有關銀行卡的管理
用物理隔離法
在自己存錢的銀行,共開三張卡:
第一張:存款相對多一點的銀行卡,一定不要開網上銀行;
第二張:用於轉賬的銀行卡,可開網銀,但平時保留1000元以下的存款即可;
第三張:如果用支付寶購物,可開這張卡,用於綁定支付寶,上面平時也保留2000元左右即可,用於平時小購物,方便一些。
下面就說說這三張卡的使用:
1、 如有需要,存錢多的銀行卡(不開網銀的)到櫃台給轉賬卡上轉一些錢,用多少轉多少;
2、 再用專用轉賬卡給別人轉(一定不要給陌生人轉)或給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卡轉錢,一定記住用多少轉多少,安全第一;
3、 支付寶要用錢,用支付寶綁定銀行卡充值即可;
4、 平時轉賬卡、支付寶綁定銀行卡都不要存太多的錢,這樣可以防止銀行卡被盜用。
存款的管理
1、 一開始將2個月的工資,除去必要的花費剩餘的錢存一張定期(一般存一年);
2、 這樣一年就有6張存單(假如說每雙月),到第二年再在每單月存一張定期,這樣循環下來,以後每個月都有到期的錢,每個月又有結余的錢,如果沒有急用,就可以繼續連本帶息存上;
3、 循環起來就好了,每個月都有錢到期,不怕有急事了。也可以將錢積少成多存起來。
有了一定資金後,可以將這些資金規劃一下,分孩子的教育資金,旅遊,養老等。
注意事項
· 牢記不要輕易給陌生人轉錢,銀行工作人員的勸說是好意。
下面說說生活規劃
首先自己的存款盡量做到專款專用,具體怎樣專款專用下面說.
將自己月收入合理支配後的結余部分用以上每兩個月一存單的方式存起來,等資金積累到一定程度後,作分配.
年輕時這塊積累資金要養寶寶及孩子稍大以後的教育消費,還要想著自己及愛人的父母親,給他們一點錢,哪怕很少一點,等以後自己錢多一點再給.
中年時,此時上有老下有小,積累的資金要分塊的.
1 有醫療資金,現在有醫保好一些,目前還有沒有醫保的.
我想醫療資金要有家人的大病資金,每人多少考慮周到.我是將這塊錢存定期是基本不動的,要確保家人(含雙方父母親)有大病時有解決辦法.
2 要有教育資金,主要幫助孩子完成必要學業.
3 再每月給雙方父母點錢(自己錢多就多給點,錢少就少給點,別忘了父母).
4 要存點自己及愛人到老時所需資金.因為人老了可能需要找人來幫著照顧的或 去養老院的.
5 其他資金.有了閑余資金可考慮旅遊等其他個人的喜好了.
㈡ 幫忙擬定一份理財談話提綱500字以上。
我也等這題呢。同求啊。
㈢ 求推薦一些好的財經類節目
據說去復旦世來界經濟源面試都很受打擊啊,那應該是必然的。經濟學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提高的。
電視上的新聞節目比較水,提高不了「經濟學修養」。可以看看郎咸平什麼的,聽聽觀點就行,千萬不要認為他們的觀點就是絕對正確的。至少復旦經濟學院更傾向於有自己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
報刊往往是獲取經濟信息的重要渠道(國內國外都要看看),上面經常有經濟學教授、商業領袖發表自己觀點,有助於激發自己的思考。
至於「提高經濟學修養」,多看看外國的教材和文獻(比如NBER,比如JSTOR,找些核心期刊、著名經濟學家的文章、著名學校的論文看),雖然讀起來很累,但是比國內那些很水的論文絕對高不止一個檔次。
㈣ 有光大銀行的理財相關人員嗎可以接受我的訪談嗎
我買過光大基金,和光大永明人壽的產品,能不能收到采訪?
㈤ 要做一份職業生涯人物訪談報告,求助金融、證券、銀行類行業的精英們~
證券:
1 通過投簡歷,面試,筆試等常規環節
2 開市前搜集資料,分析行情,開市盯盤,版收市權後收集信息,回顧一天行情。另外同時和客戶保持交流
3 經濟金融基礎知識,一般至少大專以上經歷,後台的本科,投行的研究生,從業資格證必備
4 外向的,善於人際交往的,對數字敏感的,性格獨立的人比較適合市場工作。另外,耐性,細致,良好的溝通能力也適合後台客服工作
5 證券,基金等金融知識培訓,拓展培訓,企業文化培訓
6 多勞多得,挑戰性高,能夠將學到的理財知識應用於自己的資產,自己給自己理財
7 考從業資格證,必備。有興趣的要看基礎的經濟金融知識。不善於交際的宅男宅女最好慎重考慮是否要進入本行業
㈥ 對一個金融人士的訪談,回答以下問題
問題太大了。也太多了。
㈦ 生涯人物訪談 從事金融類的工作人員
銀行理財經理,略。
1.校園招聘
2.金融經濟常識、扎實功底,誠實,與人交內流能力,符合容行業的個人氣質。
3.什麼樣的人都能做好,滿足2的。
4.本科以上,再加上2。
5.當然會培訓。與2相關的培訓。
6.從工作本身來說差別不大,關鍵是看個人能力。
7.很好。
8.了解金融訊息,分析,根據客戶情況為其規劃並推薦產品。
9.國有銀行難免有些官僚的事情不太喜歡,別的都蠻好。
10.人生價值,還太年輕。基本滿意。
11.第一財經周刊可以幫你入門。
12.偶爾。
13.均等。
14.初級職位,遠高於當地平均水平。高級職位,遠高於初級職位。
15.如果是你想進銀行工作的話,多去實地看看,問問,或者有機會的話去實習幾個月。能看出來你對這個行業非常不了解。
㈧ 理財師與客戶交談時應注意什麼問題
理財師在和客戶交流過程中有以下的注意事項:
1、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把專業內容通俗化
2、用「專我們屬」來代替「我」,用公司的商譽、各類資源來加深客戶的信任感
3、要聆聽客戶的需求和困惑
4、不要使用「保證」、「肯定」、「一定」等承諾性的語言
5、適當誇大預期以提高客戶滿意度
㈨ 有什麼關於投資理財的節目或書籍
節目類:
《頭腦風暴》是立足國內,面向全球優秀企業總裁的大型財經深度訪談回節目,播出時間:周日 第一答財經21:30 寧夏衛視21:10 。
《波士堂》 是由第一財經、東方衛視、唯眾傳播聯合打造的以脫口秀形式呈現的高端訪談互動節目,播出時間:周一至周五 第一財經21:00 寧夏衛視21:45。
《理財寶典》是上海第一檔以投資理財為主線的財經類電視專題欄目,播出時間:周一至周五 第一財經17:15 。
書箱類:
金融理財原理
股神巴菲特的自傳
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解密私募股權基金》
《變成有錢人並不難》也不錯
再推薦一下網站:
和訊網,中金在線,證券之星
㈩ 參加了一個主持人比賽,要做一個理財類的訪談節目。求節目名稱,開場白結束語。
節目名稱:理財你我他 理財想說愛你不容易 理財進行時 等等一類的都行
開場白:大家好!歡版迎大家收看我們的。權。我是主持人()那麼今天那我們依然有請XX理財規劃是為我們講解有關理財的風險問題。。。。。。
結束語:那麼感謝XX為我們講解的內容,我相信大家對理財風險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歡迎大家在下周的同一時間繼續關注我們的節目
說的不是太好 可以給你點借鑒 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