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條件有哪些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條件為公允價值出現較大的下降。
可供出售金專融資產是公允價值可計量屬的且不準備短期出售賺差價的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減值是根據公允價值變動是否發生較大的下降,且在可預見的將來此影響因素會不會消失來作判斷的。
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按照會計准則規定的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㈡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 是什麼意思
減值准備是指資抄產的帳面襲價值超過其可收回金額,判斷資產是否減值,應依據資產可能已經發生減損的某些跡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種跡象,企業應對其可收回金額進行正式估計。
資產計提的八項減值准備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對資產計提八項減值准備,其分別是:
1.對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等應收款項計提的壞賬准備;
2.對股票、債券等短期投資計提的短期投資跌價准備;
3.對長期股權投資和長期債權投資等長期投資計提的長期投資減值准備;
4.對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庫存商品等存貨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
5.對房屋建築物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6.對專利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7.在建工程減值准備;
8.委託貸款的委託貸款減值准備;
除了貨幣資金、應收票據、預付帳款、長期待攤費用等外的資產均計提了相應的減值准備。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 是說該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變現價值小於賬面記載價值,減值了,需要對該減值金額進行確認,並通過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 科目對該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修正
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的考慮有哪些
《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一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應用指南特別指出,分析判斷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否發生減值,應當注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是否持續下降。通常情況下,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發生較大幅度的下降,或在綜合考慮各種相關因素以後,預期這種下降趨勢屬於非暫時性的,可以認定該項金融資產已經發生減值,應當確認減值損失。
這也說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下降並不一定意味著對該類金融資產需要計提資產減值准備。在實務中,如何判斷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否需要計提減值准備,筆者認為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步驟:
判斷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是否低於其賬面攤余成本。在判斷公允價值是否低於賬面攤余成本時,需要根據不同的類別進行考慮,而不能匯總考慮。
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攤余成本,則需要判斷公允價值的下降幅度是否較大。如果公允價值的下降相對於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比重較大,則需要考慮計提減值准備。
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下降幅度並不大,則需要考慮公允價值的下降是否屬於非暫時性的減值。
所謂非暫時性的減值,也就是說在合理期間內,這種減值並不會轉回。因此,在判斷是否出現非暫時性的減值時,需要結合企業打算持有該類金融資產的時間來考慮。如果企業打算在短期內出售該類金融資產,且在此期間內,公允價值回升的可能性不大,則需要考慮計提減值准備。
如果企業並不打算在短期內出售該類金融資產,那就需要進一步分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下降的具體原因。對債務工具來說,公允價值變動的原因主要是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市場利率的變化、市場匯率的變化以及市場整體流動性的變化。對權益工具來說,公允價值變動的原因主要是被投資對象的經營狀況變化以及市場利率、匯率和市場整體流動性的變化。
例: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於2017年8月28日召開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和第二屆監事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計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的議案》。現將相關情況公告如下:
計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的具體情況說明
計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的方法和依據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權益工具投資的公允價值發生嚴重或非暫時性下跌應當計提減值准備,以及《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3號-財務報表附註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披露》對於期末公允價值相對於成本的下跌幅度已達到或超過50%,或持續下跌時間達到或超過12個月,應披露公允價值相對於成本的下跌幅度。
計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情況
上海銀橙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橙傳媒」)是本公司持股4%的參股公司。與初始購買銀橙傳媒股權時的股價相比,2017年6月30日,銀橙傳媒公允價值相對於成本的下跌幅度已超過50%,因此綜合考慮各方因素,本著謹慎性原則,本報告期公司將計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 3,615.08萬元。
新華網:關於計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的公告——中財網
㈣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如何轉回
減值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權益工具減值,一種是債務工具減值,兩者的處理不同
一、債務工具 發生減值時: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轉回時: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產減值損失
二、權益工具(權益工具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不能通過損益轉回) 發生減值時: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轉回時: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其他綜合收益
三、注意一下這里都只是轉回到原值,超過的部分分錄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其他綜合收益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擴展閱讀: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主要賬務處理
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高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借記「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貸記本科目;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公允價值變動」科目,同時,按「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的余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處置以公允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按照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投資性房地產——成本、公允價值變動」科目。
同時,按「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的余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同時,按「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的余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貸記或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
㈤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
已計提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在已確認減值損失范圍內轉回。
已確認的減值損失是「資產減值損失科目」所以應當按照資產減值損失科目的借方余額內轉回。
㈥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怎麼計提減值准備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通常是指企業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的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減值損失的計量: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即使該金融資產沒有終止確認,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中的因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應當予以轉出,計入當期損益。該轉出的累計損失,等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攤余金額、當前公允價值和原已計入損益的減值損失後的余額。
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發生減值時,應當將該權益工具投資或衍生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與按照類似金融資產當時市場收益率對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確定的現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與該權益工具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也應當採用類似的方法確認減值損失。
2、對於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債務工縣,在隨後的會計期間公允價值已上升且客觀上與確認原減值損失確認後發生的事項有關的,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
3、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另外,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或與該權益工具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融資產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轉回。
㈦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是怎麼計提
資產減值損失=賬面價值-公允價值+或-以前年度累計確認的其他版綜合收益
借:資產減值損失權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其他綜合收益【或在借方】
注意:在以後會計期間可以轉回。權益工具通過其他綜合收益轉回、債務工具通過損益轉回
㈧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會計處理有不明白之處
你好,
很高興給你回答問題:
解析: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應就其減值後的公允價值與其原始入賬價值之間的差額,作為減值損失額,記入到當期損益中(即借記「資產減值損失」),並將以前期間因公允價值變動而記入到「資本公積」中的金額結轉(借記或貨記),將確定減值時點上的公允價值與上一期的公允價值之差,貸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減值時點公允價值與原始入賬價值的差額)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也可能在借方,以前期間公允價值變動累計形成)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減值時點的公允價值與上一期公允價值之差額)
下面我們拿你的那個例子來結合上面的表述具體的演示一下吧:
比如原入賬價值為100
跌到95時。會形成「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借方發生額為5,累計發生額5
(1)你表述中的第一種情況:
跌到60時,被認定為減值了,公允價值變動為95-60=35,則此時需要進行減值處理了。
減值總額=100-60=40
即處理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40(減值時點公允價值與原始入賬價值的差額)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以前期間公允價值變動累計形成)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35(減值時點的公允價值與上一期公允價值之差額)
(2)你表述中的第二種情況:
從95又上升到97時,又會在貨方形成「資本公積-其他……」發生額2,累計會在借方有5-2=3.
又從97跌到35時,公允價值變動為97-35=62,被認定為減值了,則必須進行減值處理:
減值額=100-35=65
即,處理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65(減值時點公允價值與原始入賬價值的差額)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以前期間公允價值變動累計形成)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62(減值時點的公允價值與上一期公允價值之差額)
這就是以上兩種不同例子中的分別處理,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㈨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屬於什麼科目
資產減值准備科復目屬於資制產類科目它的對應科目是「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如果確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出現了減值,那麼應當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減值計入資產減值損失。
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原計入的損失金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㈩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計入什麼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計入資產減值損失;貸方記其他綜合收益。
會計分錄為: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其他綜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即使該金融資產沒有終止確認,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因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也應當予以轉出,計入當期損益。對於轉回後的賬面價值不應當超過假定不計提減值准備情況下該金融資產在轉回日的攤餘威本。
(10)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擴展閱讀
資產減值標准:
一、永久性
即對在可預見的未來不能恢復的資產減值給予確認。這個標准雖然避免了確認暫時價值波動形成的損失,但需要會計人員對暫時減值與永久減值進行判斷。
二、經濟性
即在資產負債表日若資產賬面價值低於可回收金額則確認其減值。它能如實反映資產負債表日資產的價值,避開了採用職業判斷區分資產減值類型的難題,便於操作。
三、可能性
即要求對可能的資產減值予以確認。其目的主要在於與歷史成本保持一致,避免對不必要減值損失的確認。
我國的《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准則未明確各項資產減值的確認標准,導致在會計實務中可操作性差。由於不同資產的性質及價值的變化有著不同的規律,因此應對不同種類資產採用不同的確認標准。
例如:短期投資與委託貸款流動性和變現能力較強,企業一般不會長期持有,採用永久性或可能性標准確認其減值沒有實際意義,所以可以用某一時點的價值為標准來衡量,即採用經濟性標准。而對存貨、固定資產宜採用永久性標准。
因為會計人員對此類資產一般相對容易區分暫時性或永久性減值,此類資產一般數量大、品種多,由於採用永久性標准不需要確認大多數資產的暫時性減值,因而大大減少了需要確認減值的資產數量和種類,減少了工作量,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而長期投資在一段時間內其價值變動較大,信息使用者對其關注的已不是歷史成本或現時價值,而是其未來的獲利能力,只有發生價值變動性大的投資才會影響收益,由於不易判斷其屬於永久性還是暫時性減值,宜採用可能性標准。
但考慮到我國會計人員職業素質較低,各種資產相關信息不充分,在確定減值標准時可側重於經濟性標准,待時機成熟後,再進一步確定各項資產減值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