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充足的來理財知識的話,基源金理財還是比較合理的一種方式,風險相對小些,但是基金理財要求有耐心,定投是一種比較合理的方式。
每個基金公司都支持定投的,你是學生的話,肯定是考慮畢業之後的事情了,你可以去看看泰達宏利的基金定投,他們有一個富小孩計劃,好像是針對你這種情況的,是一種基金組合的定投理財方式,自己參考吧。
Ⅱ 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哪個好
銀行理財產品年收益比較穩定,風險很低,一般約定收益率基本能達到。但也有沒有達版到的。 基金風權險比銀行理財產品高,也要看買那一類形的基金,風險高的收益也高,風險低的收益也就低,同一類形基金收益差別也很大,要能選對品種選對基金,收益就比理財高得多。 今年到現在前三名與後一名差別就這么大: 1 162102 金鷹中小盤精選(吧) 38.33 2 519668 銀河競爭優勢成長(吧) 17.31 3 519670 銀河行業優選(吧) 13.85不錯,買理財吧,賺點就行
Ⅲ 基金和理財產品哪個好
如果你要求0風險,建議你不要買除貨幣基金以外的理財產品
如果你能承受一點點風險,建版議權你買偏債型的債券基金
如果你能承受再多一些的風險,建議你買偏股型的債券基金
如果你能承受更大的風險,建議你買股票型、指數型基金
如果你對風險無所謂,建議你買股票
不過一句話: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如果你在1年定期和貨幣基金選擇,我建議是貨幣基金
因為貨幣基金比定期靈活,但收益接近甚至超出1年定期
假設你中途真的有急事需要用錢,貨幣基金前面的收益是每月結轉的,有保障。而到時候定期只能計算活期利息
誰好誰壞,你自己看吧
Ⅳ 教教我怎麼理財吧,謝謝
理財的方法有很多,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理財方法.
比如股票,基金,房產,郵票等很多.
Ⅳ 基金理財有多大的風險
比股票風險小點,股票是個人操作的,基金理財是基金公司找投資高手管理投資,成功率高。
Ⅵ 本人想買基金做點理財,有問題問大家
1、穩定性最好的是貨幣基金,基本無風險。其次是債券基金,風險比貨幣基金高一點,長期來看也基本無風險。風險最高的是股票型基金,凈值波幅比較大,跟股市密切相關。
2、基金定投,就是在固定的時間,買入固定金額的基金。比如,每月8日,買入800元某基金,一直這樣買下去。沒有期限限制,可以買三年,也可以五年,十年,也可以隨時贖回變現。
3、收益最穩定的是貨幣基金,但收益率較低。債券基金收益比貨幣基金高,風險也高一點點。股票型基金風險最高,但是如果股市行情好,收益大幅超過貨基和債基。如果是定投,建議定投指數型基金。即與上證指數有關的基金,長期來看,股市雖然漲漲跌跌,但總有牛市出現的時候,目前上證指數2218.55點,處於較低位,如果大盤以後漲到4000點,那麼你持有的指數型基金也會相應的大幅增長~~基金定投一定要有耐心,不能說今天股市跌了,就想賣,也不能說缺點零花錢,就贖回來了。這樣是達不到理財的效果的,一定要長期投,積沙成塔,投兩年之後,你就有自己的一筆財富了~~
4、如果你的資金有特定用途,可以考慮將兩萬塊錢買為貨幣基金或者債券基金。再用每月省下來的錢,比如500塊,去定投一個指數型基金。以達到雙重目的~
Ⅶ 理財新手,應該如何在基金中選擇出低風險的基金
根據艾媒數據中心以及《2020年國人理財趨勢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互聯網理財的用戶將突破6億人,並且有近四成的用戶選擇穩健型投資。理財投資已經成為我們財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穩健型理財,首先要有一顆長期投資的心,盡量不要以短期獲利為目的,長期盈利才是我們的目標。其次,盡量分散投資,沒有一個方向能長期向好,也沒有一個方向會永遠走下坡路,將比重和目標分散,更適合穩健理財。
Ⅷ 買基金好還是理財好了
買股票好,還是買基金好?
這是一個在銀行、在基金公司、在券商,投資人與機構客戶經理常常在討論與爭辯的問題。
其實在過去20幾年的零售金融業務從業中,無論是直接面對客戶、或是培訓機構的客戶經理, 每次遇到這樣「買基金買股票哪一個好」的問題,我最常說的是 —— 「真不一定」。
為什麼說不一定呢?
這里我用買方(投資人)的視角來說明。
首先投資人自己應該要分析自己有沒有投資的「專業」與「時間」,有專業有時間不一定能賺大錢, 但要維持穩定的投資獲利,一是需要有一定的專業能力,二是要有大量時間的投入。簡而言之就是應該具備職業能力與素養,炒股很容易,開個股票交易賬戶打錢進去,分分鍾就能在股票市場下單,就能買股票了, 跟到漁市場買魚一樣, 走進漁市場看到魚就能買。
這讓我想起那些介紹「主廚的一天」的電視節目,一些對海鮮料理特別有研究的廚師,為了給他的客人享用到美好的海鮮大餐,又或是為了特別烹制在當季特色菜餚,常常是起早貪黑,凌晨三四點就起床出發,趕著第一批漁船進港,親自到漁港旁的水產市場精挑細選,只是為了買到最合適的水產海鮮,因為多年的職業生涯造就了他們鑒別質量、嚴選優質食材的專業素養。
當然我們每個人也許都能買到魚,卻不一定懂各種跟魚有關且又合適的烹飪方法,因為我們大多數沒有具備「嚴選好魚」的經驗,那麼可能的狀況是, 到了漁市場只能看熱鬧,真的掏錢買了,卻可能是被各種外在的包裝、現場亮眼的廣告或老闆熱絡的介紹等情境影響下而下單成交,可能買到不合適的魚,也可能不懂烹飪,無法發揮食材的最大價值。
現在,我們把上面的場景換成股票市場投資, 當我們准備開始買股票之時,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大盤新聞、宏觀經濟、產業、行業、個別股票的各種分析,還有基本面分析、財務報告分析、技術面分析、籌碼價量分析等等,甚至還能看到討論區虧損股友謾罵、雜亂信息堆砌無章的畫面......
對一般的上班族來說,投資人基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專業分析,如果冒然投入很可能辛苦賺來的錢打水漂了,偶爾還有身邊好友、遠房親戚、微信群股票推薦,告訴你某隻股票有多靠譜……
But,真正的炒股職業好手都知道市場的信息很多都不靠譜, 何況一般投資人看到的信息常常是「滯後的」、「摻水分的」,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專業來鑒別市場信息、分析投資標的,一般的投資人常常會成為投資市場的「愛心接盤俠」。
會成為「接盤俠」也不難理解, 因為一般人的職業不是「投資」,「專業的事情還是要給專業的人士來做」,這句「亘古名言」到現在依然不變。
那麼,一般人是不是投單只基金比較好呢?
如果拿投資基金跟投資個股來比較,投資基金多了一層專業基金經理人鑒別投資機會、降低投資風險的「保護」,對於每天都很忙碌的「一般人」來說,某種程度上,是個相對好的選擇。
好了我們開始要選擇基金了,一看到這些機構的購買頁面, 我們又暈了——大家會發現「基金真的,好多啊!」
市場的公募基金就有4000多隻, 分類還有一堆: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指數型、保本型、QDII、LOF、FOF, 對於非專業投資者而言,一樣有非常巨大的選擇障礙。
為了協助解決這樣的問題, 我們三思投顧也提供了市場上最新的投資方法,就是投資「基金組合」。
基金組合是一種以基金為投資對象,依照主理人設定的投資策略風格,通過把握大類資產配置的方法,篩選出優秀的基金進行投資,並根據市場波動情況及時調整和優化組合。
通俗的說就是有專業人士幫你選基金讓您投資,而這個專業人士我們稱之為基金組合主理人,你可以把基金組合理解為主理人幫你挑好的「一籃子」基金。
有一些投資策略,當市場好的時候,主理人可以主動加倉股票型基金,當市場不好又可以主動調整倉位為固定收益類產品,這樣的主理人彈性調倉動作,能夠很好避免單一基金的缺點——股票基金遇到市場不好的時候,因為基金風格設定投資股票,要有一定的股票倉位配置,因此承受了凈值不斷下跌的痛楚;而偏固定收益的基金,則很可能在市場起飛時錯失了大幅增值的機會。
簡單來說,配得好的基金組合可以做到大漲時候跟上,下跌時候避開, 最重要的是主理人的策略風格也是一般投資人可以自由選擇的,而且並不像選股票選基金那樣那麼難選。
在三思投顧中,除了單只基金,還有十檔策略不同、風險偏好不同的基金組合,未來一年,如果投資人能夠承受波動風險的壓力,而且想要有增值成長機會,現在的確是開始布局的好時機了。
- END-
Ⅸ 買基金理財靠譜嗎
靠譜的。買債券基金風險小,收益好過銀行定期利息。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風險大但收益高,年均收益在20%左右。但要買對,最好買排行靠前跌少漲多的好基金,觀察一段時間後在低位買入。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