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信託降規模

信託降規模

發布時間:2024-05-06 06:45:43

⑴ 資管新規落地三周年,信託行業變了天

時至今日,《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正式出台已有三周年的時間。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新近發布的一篇報告指出,資管新規實施三年來,一方面讓監管體系不斷完善,前期若干行業亂象得到根本治理,為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令資管行業發展先破後立,逐步邁向新階段,呈現出新模式、新產品、新格局特徵。

具體而言,資管新規又給信託產品帶來了哪些變化?

功能與投向變化大

事務管理類信託中不合規部分是重點壓降對象,比如以監管套利、隱匿風險為特徵的金融同業通道業務。

2020年末,事務管理類信託規模為9.19萬億元,較2017年末的歷史高點15.65萬億元減少了41%。2018~2020年事務管理類信託規模連續三年保持壓降,分別為2.4萬億元、2.6萬億元、1.46萬億元。

除此之外,融資類產品規模近期壓降較多,而逐步壓降融資類信託將成為行業長期目標。

資管新規實施後,2018年融資類信託余額穩中有降,但是2019年開始融資類信託資產規模迅速反彈至2020年6月末的6.4萬億元。2020年6月,銀保監會下發《關於信託公司風險處置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信託公司壓降違法違規嚴重、投向不合規的融資類信託業務,2020年下半年融資類信託規模大幅回落,三季度和四季度共壓降1.59萬億元。

三大類別信託產品中唯一保持規模和佔比同時增長的是投資類信託產品。2020年末,投資類信託產品規模為6.44萬億元,較2018年3月的6.05萬億元增加了6.6%,佔比從24%提升至32%。目前投資類信託在三大功能產品中已佔據近三分之一份額,預計未來這一份額將進一步提升。

從資產投向這個維度來看,投資標准化金融產品的資金信託逆勢增加,資產投向發生兩大變化:其一,房地產信託規模增長態勢逆轉。2018年一季度末房地產資金信託規模為2.37萬億元,2020年末房地產資金信託余額降至2.28萬億元;其二,標准化金融產品趨勢開始顯現。「資管新規」出台之後的2018年到2019年,標准化資產投資規模也經歷了一個快速下降的過程,但是隨著股票市場的回暖以及監管部門的政策引導,2020年標准化金融產品投資趨勢開始顯現。

兩大典型問題亟待解決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新近發布的一篇報告還指出,資管新規有效地化解了資管行業的諸多風險點,但並不能包治百病,當前我國資管行業在發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較為典型的問題有兩個。

其一,投資業務融資化問題仍然存在。投資業務融資化是指,資產管理機構表面上為投資者提供服務,實際上卻是在為融資方提供服務,並從融資方處獲取收入。在直接融資業務中,投資者和融資方是交易對手,如果資產管理機構同時為雙方服務,將面臨巨大的道德風險,存在不可調和的利益沖突。有關專家表示,目前「資管新規」以及相關配套規則尚缺乏嚴格區分資產管理業務與投資銀行業務的相關要求。下階段,相關監管部門應充分認識到投資業務融資化的危害性並加以重視。

其二,投資者教育問題任重道遠。一是剛兌文化短時間內尚未完全破除,多數投資者對產品凈值化、資產配置、長期投資等理念接受程度仍然較低,對資管產品合同條款、風險分類、凈值變動、投研能力的重視程度和辨識能力較為不足;二是宏觀層面有關投資者教育的戰略規劃和長效機制有待完善,投資者教育工作機制呈現碎片化,缺乏國家層面的統籌規劃和立法安排;三是資管機構參與投資者教育的積極性仍有待提升;四是投資者教育方式的有效性有待加強。

⑵ 房地產信託規模收縮 嚴監管背後的深意

窗口指導、余額管控、罰單頻現……房地產信託成為2019年信託業的關鍵詞。伴隨部分項目逾期,市場對地產信託產品的謹慎態度也愈發明顯。不少投資者對兌付情況、抵押物是否足值及處置時間等方面表達了擔憂。
面對逾期信託項目越來越多的情況,對信託公司風控的質疑聲也不斷涌現。這些是否意味著作為信託的主要業務之一的房地產信託從此會「一蹶不振」?嚴監管背後究竟有何深意?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房地產信託近期頻發的兌付危機更多是與市場大環境、政策基本面有關。而房地產行業已經經歷多輪政策調控,大部分信託公司在風控條件方面基本上是可以把握的。作為一種補充融資手段,經歷嚴監管的房地產信託更多是配合穩房價和穩預期,適當地控制增長的節奏。此外,隨著信託步入轉型關鍵期,存量地產業務也有望成為重要立足點之一。
地產信託困境
房地產信託作為信託公司的主要業務,明確的擔保和抵押成為其被青睞的關鍵優勢。
在房屋銷售市場持續降溫的情況下,抵押物是否持續足值及其處置的時間是否過久,也成為多數經歷房地產信託項目逾期的投資者的「心病」。有投資者明確地向記者表達了這樣的擔憂。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房企普遍面臨融資收緊的情況,部分房企現金流緊張,無法償還之前的信託貸款,有些甚至瀕臨破產。此外,今年信託到期量絕對規模仍處於歷史最高位,到期量的分布呈現前低後高的規律,房地產領域的風險暴露有可能加快。
某三方代銷機構工作人員王華(化名)告訴記者,房地產商融資一般會以名下項目作為抵押物,但在違約的情況下,抵押物的處置、變現往往需要一段時間,還可能面臨折價。
「信託處於處置期、延期的項目越來越多。」王華對記者感慨道,現在很多情況是一家企業違約連帶著十幾家機構踩雷,其中不乏信託公司。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房地產信託項目大部分風險都與房屋銷售市場有關系。如果銷售市場行情好,問題一般都很容易化解;反之,若市場在持續降溫,往往會引起較多問題。
「尤其是和商業、辦公掛鉤的項目,比如出現爛尾、租金回報率不高等情況,而融資方又無法獲得一些補給的資金,則會對項目兌付產生影響,需要警惕相關風險。」嚴躍進補充道。
那麼,地產信託相關風險項目,又該如何化解?
某信託公司從業人士李華(化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信託公司角度來看,逾期地產信託項目處置抵押物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存在是否有人接盤的問題,關鍵在於價格。在整個調控依然比較嚴格的階段,市場普遍缺乏流動性,資產較難出手且大概率面臨打折的困境。
「對於信託公司來說,一旦折扣力度較大,則面臨無法收拾的難題。」李華補充稱。
然而,李華亦告訴記者,從普通的固定收益類產品來看,信託基本可以理解為能夠兌付或者有潛在兌付預期的產品。「即使一些延期較長的項目,也不會說最終不去處置,並讓投資者蒙受損失,可能後面幾年問題也就慢慢得到解決了」。
「整體來看,行業風險敞口不是很大。」李華進一步表示,無論項目的情況如何,信託是一直履行管理人職責的。
風控手段多樣
從與投資者交流的過程中,記者注意到,面對逾期信託項目越來越多的情況,對信託公司風控的質疑聲也不斷涌現。
事實上,多位信託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期頻發的兌付危機,更多是與市場大環境、政策基本面有關。
金樂函數信託分析師廖鶴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信託項目方風險的暴露,與整個經濟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從本質上來看,信託或者整個金融行業屬於風險管理行業。
「金融與各行各業都要打交道,因此,風險也會在金融行業集中體現。」廖鶴凱對記者進一步表示,在這樣的情形下,對於風險的管理、控制和化解顯得尤為重要。
「就算是相同的業務,不同的金融機構也會有自己的風控標准參照。」廖鶴凱對記者進一步表示,從整個資管行業來看,信託基本可視為相關手續的完善度與成熟度最高的領域。
「交易對手的復雜化,要求信託具備豐富多樣的風控手段。整體來看,在交易結構方面,有些制度設計是比較創新的。」廖鶴凱補充道。
李華告訴記者,從房地產信託業務來看,目前的風控措施主要包括名單制、質押物、資金監管和投後管理等。「抵押物是傾向的主要因素,但並非決定因素。並不是所有抵押物的資質都很好,還是要結合各家風控邏輯的層次來看,一般風險抓手決定抵押物所佔的權重」。
「總體來看,房地產業經歷了高速發展之後,房企從跑馬圈地進入到加速分化階段。而對行業的理解與合作主體的選擇,成為信託公司房地產業務風控的核心環節之一。」李華告訴記者。
此外,相較前幾輪調控,本輪政策調控具有一些不同之處。
廖鶴凱告訴記者,從前面幾輪調控來看,房地產業整體還是顯著向上的,所以相關質押物的變現可能不會很久,價格也相對可觀。但目前在嚴格調控和房地產稅有徵收預期的大背景下,整個行業向上趨勢並沒有特別明顯。此外,結合棚改政策逐漸退出等多重政策影響,三四線城市也會受到明顯影響。「而信託早期已經投入進去的項目,後續如何去處置,其實是比較關鍵的」。
「房地產行業已經歷多輪政策調控,大部分信託公司在風控條件方面基本上是可以把握的,做業務的邏輯也往往經過了多輪論證。」廖鶴凱強調。
規模顯著收縮
下半年來,地產信託規模經歷「縮水」。用益信託網數據顯示,11月集合信託成立規模為1067.5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808.33億元大幅下降約41%。其中,有213.83億元投向房地產,較去年同期的660.49億元更是大幅下降近68%。
實際上,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託發行規模呈現明顯下降趨勢。
具體來看,用益信託數據顯示,2019年1月-6月份發行的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託中,有5個月的單月規模在800億元以上,6月的規模甚至超過1000億元;而7月-11月,單月規模均是在800億元以下。
同時,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投向房地產的信託資金余額為2.78萬億元,較二季度減少1480.67億元,環比下降5.05%。這是自2015年四季度以來,首次出現新增規模的環比增速負增長。
李華告訴記者,房地產信託今年上半年熱度較高,而下半年則面臨嚴監管,這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對比。
5月,銀保監會下發《關於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
根據《通知》的要求,不得向「四證」不全、開發商或其控股股東資質不達標、資本金未足額到位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直接提供融資,或通過「股權投資+股東借款」、「股權投資+債權認購劣後」、應收賬款、特定資產收益權等方式變相提供融資;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繳交土地出讓價款提供融資,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
隨後,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房地產信託經歷了監管「接力式」的調控。
7月,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為加強房地產信託領域風險防控,針對近期部分房地產信託業務增速過快、增量過大的信託公司,銀保監會開展了約談警示,要求這些信託公司控制業務增速,提高風險管控水平。緊接著,對信託公司房地產信託業務進行余額管控的消息傳出。
同時,據媒體報道,監管部門已統一房地產信託業務放行標准,地產信託業務二級資質將無法穿透兩層,這意味著二級資質的孫公司將無法開展信託業務貸款。
調控還在持續升級。8月份,銀保監會向各銀保監局信託監管處室下發了《中國銀保監會信託部關於進一步做好下半年信託監管工作的通知》(信託函〔2019〕64號)(下稱「64號文」),對下半年信託業的監管重點進行傳達。
根據「64號文」的要求,按月監測房地產信託業務變化情況,及時釆取監管約談、現場檢査,暫停部分或全部業務、撤銷高管任職資格等多種措施,堅決遏制房地產信託過快增長、風險過度積累的勢頭。
嚴監管深意
多位信託從業人士告訴記者,實際上,房地產信託的監管處於一個比較大的邏輯與思路框架下。那麼,嚴監管的深意究竟何在?
資深信託研究員袁吉偉對記者分析稱,房地產信託經歷了嚴監管,但並不是完全被禁止,更多是在前期增長過快的情況下,配合穩房價和穩預期,適當地控制增長的節奏。「畢竟房地產行業無論對於國民經濟增長還是居民財富都有較大影響」。
「避免資金過度投入到一個領域,集中度太高也有比較大的風險,這也是原因之一。」袁吉偉進一步表示。
廖鶴凱對記者分析稱,2019年,監管對地產信託的調控力度大於往年。事實上,這類政策並不僅是針對信託領域。在整個房地產行業資金來源里,信託只能說是一種補充融資手段。「之所以在信託方面也做單獨強調,是有一定原因的。從以往情況來看,在銀行對房地產行業融資收緊的情況下,如果信託再放開口子,一定程度上會減弱政策的效力」。
某中型信託從業人士王誠(化名)告訴記者,嚴監管形勢可以說是「前所未有」,這也與當前宏觀經濟及金融市場所面臨的環境息息相關。在風險易發高發階段,進行嚴監管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利於行業長遠穩健發展。
「雖然短期、單體來看,調控對信託公司的經營業績會帶來一定壓力,但從長遠、整體來看,嚴監管對信託行業、地產行業乃至國家宏觀經濟都十分有必要。」李琦補充道。
廖鶴凱亦告訴記者,監管趨嚴,無論是對房地產業自身發展還是維護金融體系穩定,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具體來看,如果過多資源投放到地產領域,一定會擠壓到對其他部門的投入,這樣反而會阻礙房地產業的長期發展。結合行業特點來看,房地產大概率是在其他行業發展好的基礎上才能得到長遠發展,反之則會出現不穩定的情況,進而對金融體系造成影響。
也有分析認為,從長期來看,房地產業依然是有發展空間的領域,只不過已經過了高速發展期,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後續的存量市場會衍生出新的業務機會,最終整體地產行業的回報率會趨於平緩,但按照行業特點,依然會比傳統行業的回報率略高。
事實上,多位信託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存量業務的規模來看,房地產信託或會成為信託轉型的立足點。
以轉型方向之一的REITs(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為例,雖然信託目前還處在「霸屏」房地產一級市場,REITs業務量還很小,可一旦進入到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博弈階段,信託或將會積極介入。
針對目前REITs業務面臨的租金回報率不高問題,廖鶴凱認為,未來這一點或許會發生改變,去杠桿的精髓在於回歸資產本身的價值。
另一方面,從信託自身來看,最大的優勢在於跨市場操作,回歸本源意味著不僅僅限於資金類信託管理。而房地產作為我國家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存量市場的角度看,信託依然有很多機會。

⑶ 7月份,房地產類信託產品成立規模環比降28%,存量業務如何處置

我認為存量業務需要盡可能控制好自己的業務規模,同時也需要進行精準化和精細化的業務操作。

對於整個房地產類型的信託產品來說,因為整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前景並不好,很多房地產企業的運營情況也非常艱難,這會進一步降低房地產類信託產品的規模,同時也會加大相關產品的運營難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很難指望通過房地產行業獲得高額收益了,這也意味著很多用戶不僅會主動兌現自己的業務,同時也意味著今後的相關類型的信託產品並不好做。

除此之外,我個人也不建議普通投資者去參與所謂的房地產類型的信託產品的投資行為,不管各個城市推出什麼樣的房地產措施,也不管我們的基礎利率如何下調,整個房地產行情已經走向了下行周期。

⑷ 中信信託2020年規模縮水3495億,為何出現大規模縮水

大部分的企業今年都出現過嚴重的考試,A股也是如此,所以的罪魁禍首都是因為新冠疫情,如果要怪就去怪新冠疫情吧,顯然新冠疫情今年是不可能好終的,我個人只希望能夠盡快解決新冠疫情的問題。中信信託的負責人說過,截至2020年末,公司信託資產余額為12.247億元,報告期內,公司新增信託項目1,198個,支付信託資金2,608億元,向受益人分配信託收入682億元,主動管理的信託資產占信託資產的54%,涵蓋基礎設施,金融市場,文化技術和其他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信信託2019年年報中,截至2019年底,公司信託資產余額15742億元,營業總收入71.83億元,凈利潤35.93億元,相比之下,作為主要信託,在信託資產總余額中,中信信託截至2020年底比2019年減少3495億元,同比下降22.2%,只能說企業其實也會變老的,企業的老化並不一定意味著其員工的平均年齡過大。

以上的回答是我個人的想法,如果各位還有其他想法,可以在下方進行討論。

⑸ 中國信託現狀

在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深化過程中,信託作為影子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是行業的立業之基。信託是商業銀行的重要補充,同時相較於銀行,信託公司兼具靈活、反應迅速、風險偏好相對較高的特點,可快速響應實體經濟中長尾客戶的融資需求,高效服務實體經濟,在補充傳統金融薄弱環節中發揮重要作用。

⑹ 行業受託資產規模連降 房地產信託將剎車

在「強監管、去杠桿」政策基調的影響下,我國信託行業受託資產規模持續下滑。9月18日,據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2.53萬億元,較2019年一季度末下降0.02%,連續六個季度下降。與此同時,信託行業風險項目還在持續上升。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房地產信託資金余額的快速上漲也引發了監管機構的關注。分析人士預計,隨著監管部門對房地產信託業務的規范發展,加強了窗口指導,下半年房地產信託業務的規模將由升轉降。

較一季度略有減少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我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2.53萬億元,較一季度末的22.54億元略有減少。雖然環比降幅明顯收窄,但這已是2018年以來信託行業受託資產規模連續六個季度出現下滑。

在金融業去杠桿、嚴監管的背景下,2018年一季度,我國信託行業受託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彼時,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5.61萬億元,較2017年四季度末下降2.41%,2018年二季度這一數據下滑至24.27萬億元。

2018年4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即「資管新規」)提出了嚴控風險的底線思維,就是要減少存量風險,嚴防增量風險,受強監管影響,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在隨後兩個季度的時間里繼續下滑, 2018年三季度下滑至23.14萬億元,2018年四季度下滑至22.7萬億元。

具體來看,2018年全年各季度信託資產規模分別減少6322.35億元、13446.17億元、11292.33億元、4379.47億元。從季度環比增速看,2018年一季度環比增速為-2.41%,二季度和三季度環比增速分別是-5.25%和-4.65%,四季度則是-1.89%。

今年以來,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依舊延續下滑態勢,今年一季度較2018年四季度末環比下降0.7%,同比增速較2018年一季度末的16.6%放緩至-12%。

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下降,無疑會給信託公司的經營帶來影響。從業績經營數據來看,2019年二季度信託行業經營業績喜憂參半,實現經營收入292.37億元,同比增長8.3%;利潤總額為189.99億元,同比下降1.24%,增速較上季度明顯回落。2019年二季度,信託業務收入189.16億元,較2018年二季度增長4.91%,佔比64.7%,但是較2019年一季度下降8.35個百分點。

普益標准研究員吳紅麗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經營層面上,信託規模下降導致手續費收入降低,會影響公司盈利水平;同時,信託公司對所選擇的項目要求更高、風控更嚴,展業難度增加。

風險項目增加超300個

一邊是受託規模的不斷下滑,另一邊則是風險項目數量的攀升。從風險資產規模和風險項目數量的變動來看,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信託行業風險項目1100個,規模為3474.39億元,信託資產風險率為1.54%,較2019年一季度末上升0.28個百分點。

而截至2018年二季度末的數據顯示,信託行業風險資產規模為1913.03億元;風險項目個數為773個。也就是說,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信託行業風險項目增加了327個,風險資產規模增加逾八成。

信託業風險項目和風險資產規模的增加與宏觀環境息息相關,對於信託行業風險項目上升現象,北京大學國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表示,這主要源於去年金融去杠桿、強監管政策下,銀行表外資金加速回表,同時平台公司舉債受到限制,企業現金流相對緊張,部分信託公司展業比較激進,信用下沉較大,導致逾期甚至違約事件增多。金李預計,自資管新規出台之後,信託公司普遍加強主動管理能力與風控能力建設,未來信託行業總體風險可控。

吳紅麗也認為,資管新規出台後,信託公司普遍加強主動管理能力與風控能力建設,未來信託行業總體風險可控,風險項目數量可能趨降。

監管關注房地產信託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地產行業信貸調整的壓力下,房企紛紛轉向信託融資渠道,這也導致今年上半年房地產信託資金余額繼續攀升。據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投向房地產的信託資金余額為2.93萬億元,較一季度末的2.81萬億元增長約4.27%;房地產信託佔比15.38%,較2019年一季度末上升0.63個百分點。

據測算,今年上半年,房地產信託資金余額增長0.24萬億元至2.93萬億元,較2018年末增長8.92%。

「由於房地產信託產品有相對較高的收益率和相對優質的抵押品,使這一領域保持了吸引資金的市場優勢。」金李認為。

隨著房地產信託規模的不斷攀升,監管機構的關注度明顯提高。「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重申『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監管部門也及時對房地產信託業務的規范發展加強了窗口指導,預計下半年房地產信託業務的規模將由升轉降。」金李表示。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也持同樣的看法,他指出,今年下半年房地產信託政策明顯收緊,預計後續房地產投向的規模會保持平穩,甚至數據上會有小幅下降。

「為應對房地產信託過快增長,遵從『房住不炒』的國家宏觀調控定位,今年以來監管機構已發布多項文件並加強窗口指導。信託公司在開展房地產信託業務時將更加強調業務合規性,審慎選擇交易對手和評估項目質量,同時,不少信託公司都對房地產信託業務有了額度限制,預計下半年房地產信託逆勢迅猛增長的態勢將出現降溫。」吳紅麗說道。

⑺ 中國目前信託狀況,哪些信託產品發展較快,有何特點,為什麼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五礦資本(600390);江蘇信託(002608);中航信託(600705)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不同資金來源信託資產規模佔比;單一資金信託資產規模等

我國信託財產來源呈現「一降兩升」趨勢

從我國傳統信託財產來源來看,主要分為單一及集合資金信託。單一資金信託的委託人通常是機構,風險較大,貸款運用型所佔比例更高;集合資金信託的委託人則大多自然人,信託公司起主導作用。具體區別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信託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⑻ 信託業二季度成績單:資產規模降中趨穩 業務結構逐漸優化

9月18日,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2019年二季度中國信託業發展評析報告。

中國信託業協會指出,總的來看,與一季度相比,二季度信託資產規模降中趨穩,資產質量有所優化,資產配置能力則是穩中變強。同時,信託業日益提高防控金融風險意識,在主動收縮業務規模的前提下,人均利潤和平均年化綜合信託報酬率同比的提升反映了行業「增效」的努力。

經營效率明顯提升

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2.53萬億元,較2019年一季度末下降0.02%,降幅進一步縮窄,同比增速較2018年二季度末的4.88%放緩至-7.15%。

其中,事務管理類信託規模為12.42萬億元,較2019年第一季度末減少3089億元,佔比55.12%,較2019年一季度末回落1.36個百分點。

北京大學國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指出,在當前去通道、去嵌套的嚴監管氛圍下,傳統銀信合作通道業務規模仍在收縮,更加考驗信託公司主動管理能力的集合資金信託佔比不斷提高,與單一資金信託佔比平分秋色甚至略有超出。

「近年來,信託公司普遍加強財富渠道建設,注重主動管理能力培養,集合資金信託佔比有望進一步提升。」金李補充道。

業績方面,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信託業實現經營收入292.37億元,同比增加8.3%;利潤總額為189.99億元,同比下降1.24%,增速較前季度明顯回落。

2019年第二季度,信託業務收入189.16億元,較2018年第二季度增加4.91%,佔比64.7%,較2019年第一季度下降8.35個百分點。

金李指出,總體來說,信託業務收入佔比沒有大幅變化,短期的波動可能來自於近期資本市場波動帶來的投資收益較大波動。

值得一提的是,信託公司經營效率同比有明顯提升,這體現在人均創利和信託報酬率兩方面。

從人均創利來看,2019年第二季度人均利潤137.2萬元,較2018年第二季度增長5.13%;信託報酬率方面,2019年第二季度平均年化綜合信託報酬率0.54%,較去年明顯提高。

在金李看來,一方面,近年來信託公司紛紛加強公司治理,提升信息化水平,精簡中後台人員,優化內部管理流程,不斷向精細化與智能化靠攏,行業人均創利有望逐漸提高;另一方面,去年「資管新規」落地後,通道與多層嵌套業務鍵絕答不斷清理與壓縮,信託公司主動管理業務增加,業務結構不斷調整,帶動信託報酬率回升。

房地產信託拐點已至?

信託業務結構正在逐漸優化。這具體表現在工商企業的信託資金佔比穩居榜首,流向金融機構的信託資金佔比逐步下降,房地產信託下半年或由升轉降以及未來流向政策鼓勵相關方向基礎產業的信託資金或進一步增加等方面。

金李分析認為,近年來,信託公稿慧司積極響應國家要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號召,加大對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和科創企業的支持力度,尤其是戰略新興領域,預期未來工商企業這一領域的優質項目將會獲得更多信託資金的支持。

「這主要是因為資管新規推出以來,監管部門加大對金融同業業務的整治力度,限制或禁止通道與多層嵌套的監管套利行為。」金李指出。

證券投資方面,金李指出,隨著擴大國內市場需求的經濟促進政策陸續出台,會使非周期性行業的部分上市公司受益,加上「科創板」落地的利好消息,證券市場向好的跡象是期望之中的。「然而,要使受挫的市場信心有所激活的時間或許會更長一些」。

另一方面,相較於2019年一季度末,投向基礎產業與房地產領域的信託資金佔比繼續上升。

金李也表示,監管部門及時對房地產信託業務的規范發展加強了窗口指導,預計下半年房地產信託業務的規模將由升轉降。「在2019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關於基礎產業信託,金李表示,年初以來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明顯提速。在2019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宏手,要求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停車場、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補短板工程,加快推進信息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預計未來流向相關方向基礎產業的信託資金或進一步增加。

未來風險總體可控

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信託行業風險項目1100個,規模為3474.39億元,信託資產風險率為1.54%,較2019年一季度末上升0.28個百分點。

「這主要源於去年金融『去杠桿、強監管』政策下,銀行表外資金加速回表,同時平台公司舉債受到限制,企業現金流相對緊張。」金李分析道。

「部分信託公司展業比較激進,信用下沉較大,導致逾期甚至違約事件增多。」金李進一步指出。

不過,金李分析認為,自「資管新規」出台之後,信託公司普遍加強主動管理能力與風控能力建設,未來信託行業總體風險可控。

閱讀全文

與信託降規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權股份股票 瀏覽:927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構成 瀏覽:416
采購端融資 瀏覽:745
農行的理財產品哪個好 瀏覽:184
007355基金在哪家銀行認購 瀏覽:443
森信股票 瀏覽:819
永坤投資 瀏覽:583
25萬元理財 瀏覽:573
劉備融資 瀏覽:390
貸款結清證明能補不 瀏覽:299
吉林土地信託 瀏覽:192
富國基金虧損嚴重 瀏覽:295
港幣兌換人民幣5月9匯率查詢 瀏覽:929
國亨貴金屬北京分公司地址 瀏覽:408
我被騙成投資人怎麼辦 瀏覽:515
小哥說理財 瀏覽:301
蒙華鐵路募集資金 瀏覽:982
理財7個點 瀏覽:215
股票納入指數 瀏覽:701
股票信息披露違規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