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慈善信託及特徵
公益信託是指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使整個社會或社會公眾的一個顯著重要的部分受益回而設立的信答托。(公益信託是英美的慈善信託(charitable trust)翻譯過來的。但嚴格來說,英美的慈善信託與公共信託(public trust)還是有區別的,有些公共信託不能構成慈善信託。而且,慈善信託較好地表現了現代公益信託的起源。)
⑵ 慈善信託的什麼是慈善信託
但衡平法規則通常將慈善信託分為救濟貧窮的信託,促進教育的信託,發版展宗教的信託和其他權造福於社會的信託四大類。
英美信託法中所稱的「慈善事業」實際上與「社會公益」沒有性質的差別,兩者所適用的法律規則也完全等同,故學理上通常視慈善信託與公益信託為同義語。
按照英美判例上規則的解釋,法律上的「慈善事業」具有不同於其字面含義的特定內容:某些含有營利性意圖和不以社會公眾為受益人的信託卻可歸入慈善信託分類,而某些基於慈善性目的而設立的信託並不屬於慈善信託;因此對慈善信託或公益信託的理解應以立法和判斷規則的列舉為准。
大陸法國家的信託法典沒有統一的公益信託概念,以避免概念混用,它一般包括基於祭祀、宗教、慈善、學術、體育或其他類似目的而設立的信託。
就大部份類型的信託來說,受益人必定是人類。慈善信託及特定用途信託(見下文)均屬例外。
信託如要符合慈善信託的資格,必須具有慈善性質,並對公眾有充份利得財富的利益。財產授予人必須清楚表明有意將財產用作慈善用途。
財產授予人毋須指明慈善項目,因為這可留交受託人酌情決定。慈善信託的主要優點,是信託收益在慈善團體手中是毋須課稅的。
⑶ 「慈善信託」剛起步 捐款交給它靠譜嗎
現在做慈善一般做抄成慈善信託和基金會2種形式。基金會做的時間久,相對來說管理更加豐富。但是現在是基金會+信託模式受歡迎,因為基金會在資產管理這一塊並沒有信託公司專業,對於你來說,交給資產信託其實是挺靠譜的。
⑷ 「慈善信託」是一種什麼產品
僅以實現社會慈善事業為目的,並以全社會或部分社會公眾為受益內人的信託。比如上容海信託的上信」上善「系列,在2016年12月26日,上海信託正式發布《慈善法》頒布實施後首款慈善信託——上海信託「上善」系列浦發銀行「放眼看世界」困難家庭兒童眼健康公益手術項目慈善信託。該慈善信託由浦發銀行作為委託人出資,上海信託擔任受託人。信託財產定向捐贈用於「上海市困難家庭眼疾兒童免費手術公益慈善項目」,用於幫助困難家庭眼疾兒童免費實施手術治療,提高雙眼視功能,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信託受益人為困難家庭符合手術指征的斜視兒童和重症眼疾兒童。上海信託也是上海的一家老牌信託公司了,是中國最早的信託公司之一,前身是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上國投「)07年因信託新規要求改名」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簡稱上海信託。
⑸ 慈善信託新鮮出爐,都有哪些優劣勢
(一)有效保證慈善信託財產安全
信託制度的獨特優勢可以將信託財產的所有權分割為名義上的所有權和實質上的所有權,使得信託財產獨立於委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的固有財產,這一點是公益法人和非法人社團所無法比擬的。慈善信託一般為不可撤銷信託,委託人一旦設置慈善信託,信託財產即從委託人和受託人的自有財產中分離出來。一方面委託人當即喪失其對該財產的權利,另一方面受託人的任何經濟糾紛乃至破產都不會影響財產的存在和使用,使得信託財產得以與委託人及受託人各自的債權人實現有效隔離。
(二)結構簡單,操作靈活
相較與公益法人,慈善信託在設立和管理上更為簡單、操作更為靈活、形式更為多樣。第一,慈善信託在設立上比較容易,僅須經特定主管機關許可,受託人要求比較寬泛。第二,慈善信託不屬於法人,沒有常設機構,具體運營由受託機構負責,無需支付額外成本。第三,慈善信託比較彈性,沒有存續期限的限制,可以提供較為彈性的選擇。由於慈善信託的委託人追求的是公益目的而非投資回報,因此不應按照現有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進行管理,包括不適用禁止利用媒體進行宣傳的限制,不適用合格投資者的規定,不適用對自然人委託人的人數限制,不適用對機構委託人的委託金額起點的限制,不適用對信託合同面簽和雙錄的要求,而應該鼓勵信託公司和慈善組織進行廣泛宣傳,面向廣大人群,不限金額、不限次數、不限人數、不限時間、不限地點地募集慈善信託資金。這一點正好與互聯網金融所固有的分散、小額、多筆、遠程、隨時、隨地等特點相契合,因此,慈善信託有望成為互聯網信託的試驗田。
(三)對受益人提供特殊的制度保護
信託監察人是對慈善信託受託人的活動進行監督的人,其行為目的是為了保護受益人之利益。信託監察人是慈善信託的特有制度,因為慈善信託的受益人是不特定的社會公眾,在慈善信託設定之前並不確定,因此,要讓不特定且不確定的廣大受益人直接行使信託法賦予受益人監督信託之權利,在操作上不可行;而僅依賴委託人來監督來保護慈善信託受益人的利益,在法律上亦不足夠。因此,信託監察人之設計正是針對慈善信託的特點,以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方式對慈善信託進行有效監督。
⑹ 慈善信託是什麼長安信託設立的慈善信託有哪些
慈善信託是以實現社會慈善事業為目的,並以全社會或部分社會公眾為受益人的信託。長安信內托設立的慈容善信託有「長安慈——山間書香兒童閱讀慈善信託」、「大愛長安·陝西銀行業普惠金融扶貧慈善信託」、「長安慈——楊凌精準扶貧慈善信託」、「大愛長安·陝西銀行業普惠金融扶貧慈善信託」、「長安慈—民生001號慈善信託」,最近長安信託的「長安慈——大氣保護慈善信託」也宣告成立,聽說這是國內首單基於環境公益訴訟資金設立的慈善信託。
⑺ 慈善信託存在哪些問題
目前慈善信託的幾個特點讓我們感受到離這個距離有點遠。我們會看到受託人有大量的信託公司,慈善組織很少,或者只作為雙受託人之一。有些慈善組織的加入是作為慈善信託的項目執行人或受益人,或作為一個管道實現免稅功能,因為慈善信託按照當下的稅法,還不能享受公益捐贈抵扣的優惠,慈善組織的存在成了尋求稅收利益的必然選擇。慈善信託從本意上來講應該就是免稅的。又比如說慈善信託財產規模比較小,所有的慈善信託資金加在一起都不如一個集合信託計劃,可能品牌效應對信託公司來講大於公益效應。再者慈善信託的期限都是以固定期限為主,財產種類是貨幣為主,現在市場上僅僅是有一單的是股權形式,接下來還有幾單的出現還在觀望中。以上問題的出現不僅僅是在業界,更重要的是在政策的不明朗,或者有些政策存在大的誤區。
商業能解決社會問題,而慈善是起步於商業止步之處,就是說商業無法解決的問題才是慈善大有作為的空間。講究公益績效是對的,但是僅僅關注公益績效而忽視過程的慈善就犯了大忌,因為過程與目的不相吻合。
最後我以十三世紀波斯詩人的一句詩來結束今天的發言,「所有的人類都來自於同一軀體,最初是來自共同的精髓。如果時光用痛苦折磨一條手臂,那麼另一條手臂也甭想安然休息。」
⑻ 慈善信託,投錢給它安全嗎
慈善信託最早起源於中世紀的英國。當時英國的天主教會逐漸演變為一個獨立於封建君主,僅服從於羅馬主教的團體,且信徒眾多。信徒們信奉生前捐贈給教會財產做善事,則能積福積德,死後可以上天堂的信念,將大量財產都捐贈給了教會,由教會來管理和使用,用於救濟和扶貧等,這便是慈善信託產生的雛形。當教會接受到的捐贈越來越多,所涉及的慈善事業內容也更加豐富,擴展到了教育、醫療、農業生產等領域,而同時英國皇室政權地位也更加岌岌可危。為了削弱教會勢力,同時也為了規范這種慈善捐贈行為,英國逐步形成了由法律規制和調整的慈善信託法律關系。
為引導和鼓勵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1601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通過議會頒布了《1601年慈善用益法》,這部法律確定了政府對慈善基金會的管轄權,並且創設了慈善監督制度和對從事法定慈善活動的基金會給予免除若干稅收的優惠待遇。另一方面,為了防止和杜絕慈善信託財產被誤用、濫用和管理不當的情況發生,英國於1853年成立了慈善委員會,建立起對慈善信託的全方位監管體系。這部法律對當時慈善信託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其作用甚至影響至今。
由於鼓勵措施有力,監管手段有效,慈善信託在英國十分發達,始終是慈善事業中佔主導地位的法律制度,涌現出一大批卓具影響力的慈善信託組織,創辦於1895年的國民信託就是其中的著名代表。英國國民信託是一個民間法人機構,通過籌集信託資金用來購買土地、歷史建築物、繪畫作品等財產以保護該財產,並以此為全體國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它的主要收入來自會員的會費、捐贈以及門票收入、投資收益等。據該機構2007—2008年度報告顯示,當時已有會員356萬名,不僅來自國內,還有來自世界其他國家的,任何人通過繳納會費均可成為其會員。國民信託擁有超過700英里的海岸線,250000公頃自然景色優美的土地,超過300處歷史遺跡、公園、古老的紀念碑和自然保護地等。國民信託宣稱,80%的國民居住地周圍20英里處,一定有信託公共財產;任何地方開車40分鍾,一定可到達一處信託公共財產。國民信託的觀光景點可供遊人參觀,會員免費,非會員則購門票進入。前述報告表明,參觀者達1500萬人,並有 52000名志願者為其提供免費服務。
隨著信託從英國走向世界,美國、加拿大、日本等許多國家引進和繼受了慈善信託制度,有的還發展出了新的慈善信託類型,其中以美國的慈善余額信託和優先權慈善信託最為典型。
二戰後,美國藉由戰爭之機大肆積累財富。從國家層面,為了使這些財富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美國慈善信託獲得了大好的發展機遇。迄今為止,美國的慈善基金會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影響之廣都令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可以說慈善信託依託私有制的發展為基礎,從法律層面規制誕生於英國,成熟發展及繁盛於美國。
我國慈善信託制度確立於2001年,在時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中,對慈善信託事業專列「慈善信託」一章,規定了慈善信託應當遵守的特別規則。
對於慈善信託的概念,歷來便有許多說法。作為通說的一種,認為慈善信託是以實現社會慈善事業為目的,並以全社會或部分社會公眾為受益人的信託。它同時包含了「慈善」和「信託」兩個概念。從現今主要慈善信託實踐來看,它的特徵是顯而易見。
(一)以慈善為目的 以「公益慈善」而非「私益」為目標是慈善信託的首要特徵。所謂慈善,指對社會有價值或有重要意義的事業,它包括發展濟貧、教育、宗教、醫療、體育、科學研究、文化藝術、市政建設等方面。
(二)以不特定社會公眾為受益人 慈善信託受益人是指慈善信託在設立之初想要給予施善幫助的主體。由於慈善信託的公益性,這就決定了它的受益人具有不確定性,且這些受益人本身也對慈善信託財產不具有支配性的權利,他們無法對信託財產直接佔有收益,也不能與其他確定後的受益人共同分割整個信託的利益。
(三)設置專門機關進行監督 由於慈善信託受益人在信託關系中的弱勢地位,慈善信託必須設置專門的監督機構來保障整個慈善信託的運作,否則不但不能實現信託目的,反而還有可能對社會公共利益造成傷害。
(四)享受稅收優惠 慈善信託本身的公益性質使得政府鼓勵它的發展,從而提供了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這種方式是一種更為經濟有效的發展公益事業的方式,不僅可以減輕慈善信託的負擔,同時也可以節省行政資源。雖然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或地區,如美國、日本、中國香港、台灣等地都對慈善信託做出了稅收優惠,但我國目前尚未制定相關稅制。
(五)永久持續性 相對於私益信託來說,慈善信託打破了「禁止永久性」原則。因為它運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創造更多更大的慈善價值,促進整個社會更加和諧有序的發展,所以也將得到社會大眾的永久持續性支持。
(六)適用近似原則 「近似原則」的中心思想是,一旦一項慈善信託的目的已經不再能實現或者已經實現但信託財產仍有剩餘的情況下,法院可以將信託財產用於與委託人意志最相似慈善目的。適用這一原則的目的是為了最大程度上發揮慈善信託造福社會的積極作用。
三、功能概述
(一)有效保證慈善信託財產安全
信託制度的獨特優勢可以將信託財產的所有權分割為名義上的所有權和實質上的所有權,使得信託財產獨立於委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的固有財產,這一點是公益法人和非法人社團所無法比擬的。慈善信託一般為不可撤銷信託,委託人一旦設置慈善信託,信託財產即從委託人和受託人的自有財產中分離出來。一方面委託人當即喪失其對該財產的權利,另一方面受託人的任何經濟糾紛乃至破產都不會影響財產的存在和使用,使得信託財產得以與委託人及受託人各自的債權人實現有效隔離。
(二)結構簡單,操作靈活
相較與公益法人,慈善信託在設立和管理上更為簡單、操作更為靈活、形式更為多樣。第一,慈善信託在設立上比較容易,僅須經特定主管機關許可,受託人要求比較寬泛。第二,慈善信託不屬於法人,沒有常設機構,具體運營由受託機構負責,無需支付額外成本。第三,慈善信託比較彈性,沒有存續期限的限制,可以提供較為彈性的選擇。由於慈善信託的委託人追求的是公益目的而非投資回報,因此不應按照現有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進行管理,包括不適用禁止利用媒體進行宣傳的限制,不適用合格投資者的規定,不適用對自然人委託人的人數限制,不適用對機構委託人的委託金額起點的限制,不適用對信託合同面簽和雙錄的要求,而應該鼓勵信託公司和慈善組織進行廣泛宣傳,面向廣大人群,不限金額、不限次數、不限人數、不限時間、不限地點地募集慈善信託資金。這一點正好與互聯網金融所固有的分散、小額、多筆、遠程、隨時、隨地等特點相契合,因此,慈善信託有望成為互聯網信託的試驗田。
(三)對受益人提供特殊的制度保護
信託監察人是對慈善信託受託人的活動進行監督的人,其行為目的是為了保護受益人之利益。信託監察人是慈善信託的特有制度,因為慈善信託的受益人是不特定的社會公眾,在慈善信託設定之前並不確定,因此,要讓不特定且不確定的廣大受益人直接行使信託法賦予受益人監督信託之權利,在操作上不可行;而僅依賴委託人來監督來保護慈善信託受益人的利益,在法律上亦不足夠。因此,信託監察人之設計正是針對慈善信託的特點,以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方式對慈善信託進行有效監督。
綜合評價:慈善信託,只要是正規的信託公司管理的,那投錢給慈善信託就沒有什麼問題。
⑼ 什麼是」慈善信託「
公益信託是指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使整個社會或社會公眾的一個顯專著重要的部分受屬益而設立的信託。(公益信託是英美的慈善信託(charitable trust)翻譯過來的。但嚴格來說,英美的慈善信託與公共信託(public trust)還是有區別的,有些公共信託不能構成慈善信託。而且,慈善信託較好地表現了現代公益信託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