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據說安信信託的老闆高天國是A股最慷慨老闆去年安信人均薪酬200多萬挺大方啊有了解的介紹下不
好友現在就在安信信託的前台業務部門上班,具體數字他沒透露,不過根據2016年安信信內托年報公布的容數據核算,2016年他們員工平均年薪就有217.27萬元。這要是放在一般的單位,估計都直接秒殺高管的工資了吧。雖然這是一個簡單的算術平均數,不能視作最真實的平均薪酬,但也多少反應出安信對員工很慷慨,但整體都比較低調的,尤其是老闆高天國,對員工很慷慨,但個人很朴實很低調,就是踏踏實實做事業,也是為員工們樹立了個好榜樣吧~
Ⅱ 中融信託2016年凈賺27億,能排第幾行業Top10還有誰
根據銀行間市場披來露的自60家信託公司2016年未經審計財報數據顯示,平安信託以31.97億元的凈利潤拔得信託公司盈利最高的寶座頭籌,重慶信託和中信信託分別以36.01億元和30.4億元位列第二、第三位。2016年盈利能力位居行業前十的信託公司還有安信信託、中融信託、華潤信託、華能信託、華信信託、上海信託和興業信託。
Ⅲ 目前的信託產品一般年收益為多少
信託產品是指由信託公司發行的一種為投資者提供了安全性高、內穩定收入回報的金容融產品。其年化收益率多在8%-12%之間。
信託產品收益率是年化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是把當前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是一種理論收益率,並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
Ⅳ 總結一下2016年中國家族信託行業的發展情況和現狀
總結去年行業發展來看,目前對家族信託感興趣並認真思考財富保障和傳承的群專體多集中屬在50歲左右,早期財富持有群體處於財富增長和積累階段,而到70、80歲則有些晚,因為家族信託的設立需要一定的時間。
《中國信託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計,在未來的5~10年,我國家族企業將迎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家族傳承潮,超過300萬家私營企業將在未來3~8年面對接班人的問題,預計傳承的財富價值為4~7萬億元,中國可能會成為未來最大的家族信託市場。
不同於一般的信託產品,家族信託更像是一種家族財富的保護機制。受益人為家庭成員主要是子孫後代,主要目的是實現財富傳承,由於缺乏客觀約束,受託人的選擇是信託成敗的關鍵因素。
Ⅳ 信託業6年來首度整體裁員,2016年會是信託拐點嗎
不會的。。今年業務量萎縮是早就預見到的了。所以現在信託公司也在積極尋找其他創新點。只要新的路子走出來以後,信託又會迎來新的爆發期
Ⅵ 2016年信託排行
看排行榜沒用,主要是挨個分析風險,公司風險以及投的項目的風險。
Ⅶ 中融信託2016年9月在售什麼產品
在售的有中融信託-慧富融投20號,懿德嘉行18號,中融信託-長河盛世2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盛世尊爵26號
Ⅷ 外貿信託投了100多萬今年2016年2016年6月份到期了,這次還會逾期嗎
難道您上次買的有逾期的信託計劃嗎?具體逾期不逾期是由項目決定的。你說一下項目名稱。我幫你查一下具體項目運行情況
Ⅸ 2016年怎樣投資信託,有何要求,安全嗎
為什麼買信託?
問題一:信託公司和銀行啥區別?
答:信託公司和銀行都是有監管機構,銀行的上級監管機構有銀監會和人民銀行,信託公司的上級監管機構過去是人民銀行,現在是中國銀監會,所以信託公司和保險公司、證劵公司、基金公司都是正規的金融機構,都由政府機構來監管,在中國銀監會的官方網站可以查詢到所有信託公司的備案信息。
同時,對於信託公司的業務管理也有專門的法律《信託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1]第50號公布,2001年10月1日開始實施。
所以說,信託公司是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其業務運作均有法律依據受法律約束,絕不是像「典當行」那樣的民間組織;(本人對典當行並無任何成見)
問題二:銀行在信託計劃運作中是幹啥的?
答:銀行有兩個作用。1、是資金通道,所有資金流運轉經過銀行;2、是替信託公司保管資金,確保整個業務過程中信託公司碰不到錢,避免大家所謂擔心的「挪用」;這兩項職能我們業內俗稱「陽光化」,讓錢和管的人分開,確保業務流程資金結算環節沒有風險;
問題三:信託這類理財方式保本保收益嗎?
答:很多客戶會問這樣的問題,現在各類理財方式中只有部分「低收益」的產品會寫保證收益類,其他都叫做「預期收益」,我們看待預期收益時,主要要看產品的投向來認定風險,投資股票、黃金、外匯這樣波動的標的必然有風險,而一些債權、債券、實體項目、股權類的投資方式風險低得多,如果再有完善的風險控制措施,是完全可以安心投資的;
不要對「預期收益」一棒子打死。一方面這是監管機構的要求,國家法律規定在合同中不能寫保本保收益,另一方面也要看產品的具體構架,收益率高、風險控制措施得當的產品同樣可以積極參與。事實上,信託在過去30多年的時間裡面,還沒有一款固定收益信託是違約的,全部的預期收益都兌付了。
問題四:信託產品有沒有低於100萬的標准?
答:沒有,這是《信託法》規定的,一個項目計劃中100萬-300萬(不含)的名額最多50個,300萬以上不限制。
當然,如果你能和親戚朋友合買100萬的,也是可以的,但這是客戶私人之間的事情了,信託公司最後只確定和一個人簽約,合同上只能有一個客戶的簽名;每個信託理財計劃一定有「風險控制措施」,這個風險控制措施就是確保我們投資人本金和收益不受損失的重要依據,有的是實物抵押、有的是股權抵押、有的是擔保公司擔保,總之一定有這部分內容,說白了就是「我」借錢給「你」用,光給我高利息不行,必須有擔保或抵押措施,你要是沒錢還我就賣你壓給我的東西,或是你沒錢還,擔保人就要替你還。
問題五:信託咋能保證投資人的利益?
答:這個問題最為關鍵,所以放在了最後。咱個人家的錢攢起來都不容易,投資就一定要投個明明白白的,必須弄明白產品是幹啥的?收益多少?咋能保證我的本金和收益沒有問題?這絕對是我們投資人必須問的,也是我們的權利,回答好了並在合同中找到對應的內容,才能最終確定參與投資——大家切記一定要這么做。
但是,並非所有的信託理財項目都是能100%控制好風險的,有些項目專業人士是能夠發現其中的問題的,所以要麼投資者能獨立審查項目的優劣,要麼就需要金融機構的專業人士幫客戶審核項目的風控措施是否完善。
總之,信託項目中大部分都是好的產品,而且風險完全可控,關鍵是要找到明白人幫投資人把關。
小結一下:
一、不用擔心信託公司的資質,它是正規的金融機構,有「領導」看著,有「法律」約束。
二、參與信託投資最少100萬起,如果和別人合夥買也可以,但這是客戶個人的事情,信託公司只認一個受益人,合同上只簽一個人的名字。
三、信託理財計劃絕不是「非法集資」,信託公司在風險控制上和銀行流程基本一樣,必須在抵押足值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幫企業融資。
四、信託公司永遠碰不到「資金」,不可能挪用。
五、信託公司如果對企業(項目)調查不準確,風控措施不嚴密而造成的損失,信託公司是要賠償的;觸及法律要負法律責任;所以,信託公司作為融資的中間金融機構,必須對項目和投資人的利益認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