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20年銀行理財產品報雷的是哪個銀行
爆雷!工行代銷理財產品全線違約,涉及40億
一言難盡,銀行4.1%的理財也暴雷!
最近專,銀行理財圈屬有件大事,今天跟大家說道說道
「我們已經傾家盪產」,理財產品再「爆雷」,這次涉案近15個億!
2020-06-11·生活五線譜
驚雷!銀行理財虧錢後,信託爆雷又開始了!|理財產品|理財|債券|銀行...
安信信託爆雷如果說,投資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是小虧,那麼信託投資者今年可謂是雷聲不斷。 6月15日,上海銀保監局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相關規定,公開了安信...
網易訂閱 - dy.163.com/a...-2020-6-28-快照
。。。。
㈡ 山西信託爆過雷,還敢買這個公司的信託嗎,銀行買信託比直接去公司買安全嗎
銀行只是渠道,暴雷後不負責剛兌的,華夏銀行招商銀行代銷理財暴雷網路了解下,山西信託出的問題後期都全部兌付了的,只是公司低調沒有出來澄清而已。
㈢ 2019年P2P爆雷不斷,你虧了多少
監管部門要求合規前行對P2P行業還是個人來說都是好事,能經歷過這次洗禮,剩下內的應該至少不會不合規。容
判斷P2P平台是否合規的重要信息如下:
1、信息是否足夠透明;
2、三證,也就是銀行存管,ICP電信增值業務許可證,3級等保。
三證是網貸行業入門的資格憑證,好比餐飲行業需要有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是一個道理。
3、完成108條監管細則的整改工作。
例如禁止平台設立理財計劃,禁止期限錯配,禁止代賣信託、資產管理、基金、銀行業務、股票、外匯等,禁止對接金交所等等。
㈣ 四川信託爆了什麼雷
據媒體報道,7月26日,四川銀保監局發函回復投資者對四川信託的投訴稱,四川信託在關聯交易、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存在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的情況,目前已對其採取監管強制措施。
事實上,回顧四川信託先前發行的產品,可以看出爆雷早有預兆。四川信託與另一先前已爆雷的信託巨頭—安信信託(600816.SH)早年在資金上有諸多交集,兩家信託不僅互發產品,而且股權關系極為密切。
四川信託的爆雷,使劉滄龍的窘境愈發突出。回顧危機始末,監管叫停TOT業務是危機爆發的直接原因。
據媒體報道,2020年6月12日,四川信託監事會主席孔維文承認,無法兌付系四川信託違規運作產品導致,屬於借新還舊,因TOT產品發行突然被叫停,導致該類型產品的到期無法償還。
(4)理財信託業務爆雷擴展閱讀
四川商人集體陷入危機: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頗有意思的是,在四川信託陷入危機前後,與劉滄龍關系密切的四川商人同樣幾乎全線陷入危機之中。
以安信信託為例,2018年下半年起,安信信託業績大變臉、高管陸續辭職、各類信託計劃被曝出延期,流動性危機一觸即發。截至2020年6月末,安信信託的信託管理資產規模近2000億元,信託產品近800億元到期無力兌付而逾期,而不良資產也高達約700億元。
同樣是在6月,安信信託近日發布公告稱,收到實際控制人高天國家屬的通知,高天國因涉嫌違法發放貸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在無力自救過後,目前安信信託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並且正由國資進場進行資產重組。
㈤ 當前信託暴雷對消費信託是否有影響投資失敗後責任怎麼承擔當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時如何救濟
什麼是信託?我來回答一下吧!
其實,「信託」來源於遙遠的古埃及,那時候一家之主在去世之前,會將財產交給可靠的人代為管理,將來再留給自己的後人,算是一種臨終託孤的行為。
後來慢慢發展到現在,就成了「信託」,具體是指委託人基於信任,將自己的財產權,交給受託人,讓其以委託人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對財產進行管理或處置,信託即「受人之託,代人理財」。
再通俗點講,我們只要理清這三個名詞就可以了,分別是:
委託人,即財產的所有人,可以叫「大boss」;
受託人,接受委託人的要求,承擔管理財產的責任,也就是「打工者」;
受益人,即財產的收益方。
這里委託的財產可以是股票、債券、土地、房屋等有形財產,也可以是知識產權、信譽、專利商標等這樣的無形財產,並且按照委託財產性質的不同,可以將信託業務分為金錢信託、動產信託、不動產信託、有價證券信託等等。
在我國,信託業務由信託公司依據《信託法》開發,並受到銀監會的監督,目前獲得銀監會所頒「牌照」的信託公司僅有68家。
這些信託公司通過開發信託產品,籌集資金,利用其專業知識,投資於金融市場、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並給投資者帶來收益。另外,也有類似於國際上「家族信託」的產品,富豪們會通過成立家族信託,幫助子孫管理遺產。
信託理財有什麼優勢?
信託是一種比較受有錢人歡迎的理財方式,那麼它與其他理財相比,有什麼優勢?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信託具有破產隔離功能。即使委託人或者受託人因為經營不善而破產,也不會影響到信託財產的安全,受益人仍可以享有財產權益。
於此同時,信託產品的投資起點也較高,單項投資最低為100萬,對於符合條件的投資者來說,也只有富人們了。
另外,信託理財還有其他特點:比如,它以信任為基礎;有特定目的,受託人需要按照委託人的意願進行各項投資;還有它以經營的實際效果計算收益,受託人不承擔風險,所有收益歸受益人所有,虧損也歸受益人承擔。
為什麼不直接把錢給受益人?
可能你會問,為什麼不直接把錢給受益人,而要委託給別人再將收益給受益人呢?這多麻煩?!
其實是因為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是有遺產稅的,而且稅率高達50%-70%,利用信託的方式可以規避高昂的遺產稅,保留住大部分的遺產,因此西方很多富人會用這種方式保留遺產。
然而在我國是不征遺產稅的,為什麼國內也有人青睞信託?
因為除了避稅,信託還有許多用處,比如為了避免不善於理財的子孫敗光家產,很多有錢人會選擇在子孫沒有能力管理龐大的家族財產時委託信託機構。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如前面所說,當老爹經營不當背上負債時,辦理信託後,「即使老爹在外欠了債,但子孫繼承的那部分財產依然不受影響」,而且委託給有投資理財能力的人或專業機構,還能讓你的財富繼續增值。
㈥ 湖南高速集團買信託產品出問題,打官司卻敗訴,敗訴的原因是什麼
回湖南高速集團買信託產品出問題,打官司卻敗訴,敗訴的原因是什麼?按照我國現行法律制度,實行的是二審終審制,也就是說湖南高院這個判決之後,雙方不服的就不能再上訴了,但是後面還有個再審程序,不過這個程序就比較難了,除非有重大錯誤。像這個判決,估計很可能就是最終結果,也就是說湖南高速這個錢,90%以上的概率,是要不回來了。
那麼這個事,可不光是湖南高速一家倒霉,這個判決有著重要的司法意義,他為現在正在進行當中的,還有以後所有的同類事件都打了個模板,而且這個絕對不光是法院的表態,相關監管部門也多次表態。銀保監會的相關領導,對於信託產品對付問題的表態用了12個字,一單一策,賣者盡責,買者自負。對於有的信託公司出具兜底函,監管態度一直是非常明確的,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違規行為,因為這不符合信託法律關系的本質特徵,也違背了信託公司作為受託人履職的基本要求。所以此次湖南高院,必然是跟監管溝通之後,才做出的改判。所以雖然不合理但卻合法,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
湖南高速的背景其實並不弱,他是湖南省交通廳下屬的事業單位,湖南高速集團財務公司相當於湖南高速集團的內部銀行,可謂是掌上明珠,這次也是動用了全集團的資源,甚至是全湖南的資源,在打這場官司。但最後還是敗訴了,可見此次從監管到司法的態度之堅決,那麼一個這么大的事業單位都要不回錢了,普通的投資者還能要回錢嗎?
所以,小編建議買信託的投資者可長點心吧,未來信託這塊,可能會出大問題,不要再對剛性兌付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無論信託公司告訴你兜底,還是他找的擔保方承擔兜底責任,一概全都不能相信。買者自負之前是監管的精神,現在已經變成了司法精神。以後恐怕一審你都不過去。打官司也是輸。還白白承擔訴訟費用。信託雖然暴雷的概率要比P2P小得多,甚至風險只是P2P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但是他的殺傷力極強,因為起購門檻高,動輒就是100萬,300萬,很多家庭甚至把一輩子的積蓄都壓在了一個信託一隻產品上,那麼即便他有10%的概率收不回來,你也是無法承受的。所以千萬千萬要小心,最好的辦法就是什麼信託都不投。
固收是個火葯桶,他會一層一層的爆炸,最外面那層就是P2P,已經炸過一輪了,這東西自然也是遵循買者自負的原則,而且基本都刑事立案,即便人抓到了,也攥不出多少錢了,投資者也只能自認倒霉。第二層就是信託了,信託資產很多也都是垃圾債性質的,你想想他給那麼高的收益,一定是做不了貸款,也發不了債的資產,才會去搞信託,承擔高成本,否則有5-6%的錢不借,為啥要借10%以上的錢,那麼自然他資產質量肯定不如債券。前幾年經濟擴張,再加上金融擴張,信託行業風生水起掩蓋了很多問題,並不是他能夠還錢,而是很多信託都是借新還舊,通過資金池的滾動在遮遮掩掩,現在要控制信託規模,那麼他資產質量不足的問題,馬上就會暴露出來。後面很快你就能看到,很多信託暴雷的新聞了。有這個判決在,以後投資者,也就再也別想打官司的事了,即使去告,也是白白承擔訴訟費用。
趕緊告訴你的父母家人,不光是信託,以後買任何理財產品,也千萬別相信,任何形式的保本保息承諾,可以說除了存款產品之外,其他的保本保息都是違規的。最後自然也就在法律上無效。那有人說,這些孫子騙人,難道沒人管嗎?肯定有人管,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處罰都是少不了的,讓他們丟掉工作,甚至蹲監獄,但問題是,處罰了他,你的錢也回不來了。就像當時P2P一樣,大家都以為大機構不會有風險,說大平台沒事,結果大家都看到了。投資需謹慎。
㈦ 理財中的雷潮是啥意思
爆雷潮,就是P2P平台集中跑路的一種表現,因此也可以被叫做是跑路潮,平台跑路分為兩種,一種是故意的,有預謀的,純粹是為了騙老百姓的錢而建立的平台,一種是運營不善而攜款跑路的平台。
前者就是詐騙投資人錢的平台,這種平台主要有以下表現:
1、利息特別高。
2、經常設置秒標。
3、標期比較短 。
4、宣傳活動較多。
(7)理財信託業務爆雷擴展閱讀:
理財中頻繁爆雷潮的背後原因:
P2P是英文「Peer-to-Peer」的縮寫,一般翻譯為「點對點」借貸,通過P2P平台,借貸雙方可以快速確立借貸關系並完成交易。P2P借貸門檻低、便捷的特點,讓小企業、個人融資難度大幅降低,也為大批投資者(資金提供方)帶來了可觀的利息收益。
過去幾年,P2P理財高額的投資回報,讓很多人獲得了高收益,2015年,國內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額首次突破萬億元,到今年6月,P2P網貸歷史累計成交額已突破7萬億元。
收益與風險並存,P2P的高收益是其火爆的主要原因。P2P相較於銀行的理財產品而言,其本身的收益優勢十分明顯,P2P主流平台收益率都在10%左右,遠高於銀行等理財產品。
同時,P2P投資門檻低,大部分的網貸平台低至100元,相比於信託和理財產品、股票、外匯、金融等,P2P理財不需要完備的專業金融知識,是低門檻的大眾理財產品,公眾的接受度也更高。
因為校園貸屬於新生事物,所以最初監管並不到位,此後出現的因暴力逼債、非法集資等問題而引發的社會事件,更是使校園貸站在了風口浪尖。
㈧ 當前信託暴雷對消費信託是否有影響投資失敗後責任怎麼承擔
消費信託也是有明確投向的信託產品。只要標的資產沒有問題,信託也不會有版問題。如果底層資產權出了問題,比如說消費人大規模逾期導致資金迴流出了問題。那也會影響到消費信託。
投資那就有風險,投資失敗要看是哪一方的主要責任。如果確實負有責任,那可以追責。如果是因為市場變動等等因素。那隻能等待資產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