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內做分布式存儲研發的公司有哪些
做過一些集成項目,國內集群NAS(分布式文件系統)這塊了解一些,隨便說說,僅限於通用集群NAS。宣傳自研集群NAS的公司不少,OEM居多,做研發的不多,完全自研就更少了。列一些接觸過,完全自研,產品化程度相對高一些的吧。大一點的,華為 (oceanstor 9000),曙光(parastor)。市場上見的比較多了。小一點的,龍存,這個算是老牌子了。聚存,這個知道的人不多。基於ceph的公司這幾年不少,用過其中一家的東西,塊這塊還行,文件這塊還需要時間。分布式存儲其實是一個比較大的領域。有分布式資料庫、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塊(ServerSAN)、分布式對象存儲之類。做的公司挺多,不過真正都自己的代碼的挺少,很多都是開源改的。分布式數據來說一般互聯網公司用的多,像阿里,騰訊、網路都有自己分布式資料庫。國內做分布式文件系統來說,數中科院的一幫人做的最早。從中科院出來人基本的分為三家,曙光,龍存,達沃。這三家基本都屬於自研並且應用時間都在國內來說時間最久了。也有像華為、淘寶、網路、騰訊的文件系統。
⑵ 請問漢代宮殿「未央宮」的「未央」兩字有什麼意思嗎
「未」字義中有作「沒有」、「不曾」解;「央」字有「盡」,「完了」解。「未央」一詞,古籍常見,意猶「未盡」,「未已」也。如《許經·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楚辭·離騷》:「及年歲之木晏兮,時亦猶其未央。」霍去病《琴歌》:「國家安寧樂無央兮。」曹丕《燕歌行》:「星漢四沉夜未央。」杜甫《章梓州桔亭餞竇少尹》詩:「主人送客何所作,行j酒賦詩殊未央。」等等。句中「未央」皆屬此義。
漢高租劉邦,從泗上亭長、小吏而登上皇帝寶座,享受到至尊至貴之樂,自然是躊躇漪志,如「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趙王、楚王朝未央宮,置酒前殿。上奉玉卮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亡賴,不能冶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殿上群臣皆稱萬歲,大笑為樂。」(《漢書·高帝紀下》)顯然,劉邦是希冀這樣養尊處優的帝王生活永遠「樂」下去的。這一願望,在他居住宮殿的命名涵義上當然也會反映出來。先是修葺秦「興洛宮」而改名「長樂宮」,後又興建「未央宮」,二宮連成一片,宮名相聯成義——「長樂末央」,即永樂不盡之謂。清康熙間,曾在未央宮遺址立有一石碑,上刻「萬壽無疆」四字,可說是「未央宮」涵義之注腳。
⑶ 什麼是可轉債,為什麼最近這么流行
關於可轉債,最近炒得沸沸揚揚,近期,雨虹轉債、林洋轉債、金禾轉債、隆基轉債、小康轉債等一批可轉債相繼在網上申購,引發了中小投資者參與可轉債投資的熱情。究其一點就是無風險套利機會,事實上,可轉債信用申購「20%左右的個券收益」並不穩定。後續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加、上市後潛在拋盤加大等因素的影響,預期收益可能逐漸降低。
可轉換債券是債券的一種,可以轉換為債券發行公司的股票,通常具有較低的票面利率。本質上講,可轉換債券是在發行公司債券的基礎上,附加了一份期權,允許購買人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將其購買的債券轉換成指定公司的股票。簡單地說,可轉債是一種可以在特定時間、按特定條件轉換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業債券,兼有債權和期權的雙重屬性,絕大多數有回售條款,是一類風險比較低、流動性比一般債券強的產品,具有攻守兼備的特點。
可轉換債券兼有債券和股票的特徵,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可轉債的優勢:
1、由於可轉換債券可轉換成股票,它可彌補低的不足。如果股票的市價在轉券的可轉換期內超過其轉換價格,債券的持有者可將債券轉換成股票而獲得較大的收益。當要轉換的股票市價達到或超過轉券的換股價格後,可轉換債券的價格就將與股票的價格聯動,當股票的價格高於轉券的換股價格後,由於轉券的價格和股票的價格聯動,在股票上漲時,購買轉券與投資股票的收益率是一致的。
2、在股票價格下跌時,要轉換的股票市價達到或跌到轉券的換股價格以下後,由於轉券具有一般債券的保底性質,所以轉券的風險性比股票又要小得多。
信用申購並非穩賺不賠
正是由於信用申購無門檻的特性導致申購戶數較多,中簽的概率也對應大幅降低。「20%左右的個券收益」並不穩定,「雨虹轉債」的上市價格是2017年截至目前可轉債中最高的。早期發行的「永東轉債」的上市價格在101元附近;「光大轉債」的上市價格在102元附近,甚至還有不少可轉債在上市後還跌至面值以下。這表明,在變化的證券市場中,參與轉債一級申購,不僅可能只能獲得較低的投資收益,甚至還有虧損本金的風險。可轉債的信用申購並非「穩賺不賠」.
由於在可轉債的一級發行中,涉及到正股股東的配售條款,部分投資者可能會為了提高可轉債的配售比例,優先在A股市場買入其正股,這種情況增大了可轉債發行和上市前後其正股價格博弈的激烈程度,同時也意味著可轉債在上市後有跟隨個股下跌的潛在壓力。
總體而言,可轉債作為債券市場上一類具有權益性質的活躍資產,為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提供了更豐富的投資工具選擇。從歷史上看,幾次股票牛市中可轉債確實也為不少投資者賺取了豐厚的回報。目前,信用申購形式也為普通個人投資者帶來了一定的無風險收益。當可轉債市場的活躍度提升時,總體上對資本市場是利好。更多的可轉債順利發行,意味著有更多的公司主體可以使用更豐富的融資工具,以達到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更好發展的目的,更多個人投資者的參與也意味著更完善的市場定價行為。在火熱的現象背後,投資者更應客觀冷靜思考相應的投資風險。
風險提示:
本報告由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根據市場公開數據整理發布,僅供參考,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無法保證數據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報告內容不代表天天基金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上海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⑷ 樂視被疑涉嫌金融欺詐是真的嗎
近日,樂視債務危機愈演愈烈,此前上海奇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7500萬美元可轉債遭樂視違約,如今又有媒體曝出,海通證券旗下子公司上海海通創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管理人」)管理的樂視4.1億元可轉債陷入違約。
海通創世在對媒體的公開回應中表示,在了解樂視移動當前經營情況以及對贖回款項的安排進行了溝通,樂昱創投的投資人向管理人出具《處置指示》,要求辦理到期贖回工作,不再轉債或轉股,4月21日,海通創世正式向樂視移動發出《贖回通知》,之後又多次拜訪樂視總部才與賈躍亭達成還款計劃,目前首期款項已由樂視移動償還。
但在回應中,海通創世並沒有對可轉債憑證為何遲遲沒有給到投資者,當初的可轉債最終為何變成了借款等問題作出解釋。有律師對記者表示,樂視與海通創世原團隊在可轉債的問題上是否構成金融詐騙,目前不好下結論,具體得看當時相關的投資合同。
⑸ 如何評價SequoiaDB巨杉資料庫
equoiaDB巨杉資料庫 是國內領先的新一代分布式資料庫廠商。
主要產品SequoiaDB是國內唯一一款企業級的新一代分布式、標准化NewSQL資料庫。作為商業化的資料庫產品,現已開源。同時也提供了包括企業數據融合和再加工、非結構化數據管理平台、大數據管理平台在內的多個企業級大數據解決方案。
SequoiaDB巨杉資料庫也於近期發布了SequoiaDB 2.0企業版,新版本加入了SQL2003支持、雙引擎核心存儲、雙活機制等,在企業級功能上超越矽谷同類產品。作為Spark全球的發行商之一,巨杉在2.0時代將提供高並發實時計算、高吞吐量批處理分析、以及在線流處理計算等一系列企業級解決方案,SequoiaDB巨杉資料庫平台可以幫助企業快速地進行跨系統的數據融和、提煉和再加工。
近期,在當前的資本寒冬之下,巨杉於近期獲得了DCM領投的近億元B輪融資。這體現了投資界對於這家務實的大數據基礎軟體公司發展的一致看好,而此次融資也成為國內新一代分布式資料庫領域最大的一筆投融資。
⑹ 澤熙私募基金排排網2016
4月18日,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了第五批失聯(異常)私募機構名單,共含有17家機構,包括大名鼎鼎的澤熙投資和金賽銀。
據記者統計,自2015年11月23日中基協公布首批失聯私募機構公告以來,此次失聯機構數量是最多的一次(詳見附文)。其中,私募扎堆的北京占據了此次17家失聯機構中的8個席位,來自上海的機構則有3家。
中基協的公告顯示,通過這些公司在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系統預留的固定電話、手機號碼、電子郵件等方式,均無法與公司取得聯系,公司亦未在限定時間內回復相關情況說明。如果這些公司不能在5個工作日之內,對公司經營情況及風險情況予以書面說明,則將被正式認定為失聯(異常)私募機構,並在官方網站上進行公示。
同時,協會還公布了前四批公示的失聯私募機構的反饋情況,在此前公布的30家私募中,截至目前,已經有21家私募機構被認定為失聯(異常)機構。其中,多達16家機構沒有正在管理的私募基金產品。在中基協的官方網站上,投資者可以通過「私募基金管理人分類公示」一欄,查詢到失聯(異常)機構的詳細名單。
而此次公布的名單中,最為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曾經風光無限的澤熙和金賽銀。
澤熙投資的靈魂人物——昔日的「私募一哥」徐翔被調查已有5個多月,徐翔的舊部也紛紛離職,另覓去處,曾經威震江湖的澤熙投資如今無聲無息失去蹤影。
而深圳金賽銀早在2015年底就陷入了60億元的兌付風波,董事長王維奇跑路玩失蹤,至今仍然失聯。
事實上,由於私募基金的公開程度遠遠不如公募基金,因此行業內部亂象已非一朝一夕。自2016年以來,中基協也是頻發新政策,試圖整頓各類不規范行為。
2月5日,協會頒布《關於進一步規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幹事項的公告》,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進行了多方面的規范。4月15日,協會再次出手,發布最嚴格的《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新辦法規定不得將100萬元的私募產品募集門檻分拆。也就是說,過去幾個投資者湊錢共買一份基金的情況,未來不允許出現。但是,現在拆分銷售的情況在業內不算少見,新辦法的出台對機構業務確實會產生一定影響。
上海朝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兼副主任律師徐培龍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募集行為是監管的核心,新辦法的重點在於「合格投資者」的甄別,通俗來說,就是明確了誰可以募集、向誰募集、如何募集,有助於消除行業亂象。
此外,中國基金業協會4月15日還對中金賽富、中金信安和中投金匯作出撤銷管理人登記的紀律處分,對有關責任人員公開譴責,加入黑名單。
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3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5901家,相比於2月底的數據,減少了78家。
附文: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的第五批17家失聯私募機構名單
1.山東瑞源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
2.四川歐陽福資產管理拍賣有限公司
3.中乾財富(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4.北京瑞達利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5.黑龍江中舜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6.銀基財富(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7.山東中東華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8.遼寧安瑞錦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9.上海毓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10.北京中和億澤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1.華萊財富國際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12.上海澤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13.北京中農立信科技投資有限公司
14.中聯盟財富(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15.深圳金賽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6.北京恆銀中嘉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7.上海喆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私募亂象叢生
作為A股市場的生力軍,陽光私募近年來取得飛速發展。但是,隨著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私募存在的問題和風險也正不斷凸顯。
本刊調查發現,在新形勢下,陽光私募行業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包括涉嫌非法集資、偽市值管理、內幕交易、利益輸送等。
日前,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指出,自協會建立投訴登記制度以來,針對私募基金的投訴事項有495件,佔比高達85%,而且不少管理人的機構登記備案信息與事實有出入。從上述數據也足以說明行業亂象從生。
監管機構的監管風暴,讓眾多違法違規行為曝光的同時,對私募亂象也起到了威懾作用。同時,監管層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文件,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私募行業將朝著合法有序規范的道路健康發展。
偽市值管理 與大股東操縱股價
2015年11月,「私募一哥」徐翔因為涉嫌通過非法手段獲取股市內幕信息,從事內幕交易、操縱股票交易價格而被公安機關帶走協助調查。
據了解,徐翔精於資本運作,與上市公司合作「管理市值」。以華東重機為例,2014年澤熙增煦斥資1億元參與華東重機定向增發,當時公司市值規模約為24億元,業績自上市之後連年下滑,有外延式擴張、增厚業績的強烈動力,各項指標都頗對澤熙的胃口。不過,華東重機2015年11月23日發布公告調整定增預案,徐翔旗下澤熙增煦被踢出局。
事實上,在私募行業內,一些私募機構喜歡打著「市值管理」的旗號進行項目運作,幫助上市公司管理股價,與大股東捆綁形成利益共同體,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與私募機構的股票炒作相互配合,在特定時段共同推高股價,從而非法獲益的現象十分突出。
日前,證監會對江蘇宏達新材實際控制人朱德洪與私募機構上海永邦投資有限公司合謀,利用信息、資金優勢操縱宏達新材股價案,以及朱德洪泄露內幕信息,與另一家私募上海金力方串通做內幕交易案依法做出處罰。該案直指飽受市場詬病的「偽市值管理」,意義重大,也是證監會查處「利用信息優勢進行價格操縱」的第一案。
在此案中,私募機構以「市值管理」為名提供「一攬子」服務已呈現出專業化趨勢,上海永邦對此形成了成熟的操作模式:先是雙方就「標的股票、融資規模、期限、利率、折扣率、預警線、平倉線」等確定「交易要素」,然後上海永邦通過發行集合理財產品籌資或以自有資金,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接盤,隨後融資方支付保證金,合作期間由上海永邦管理股票,到期回購或處置股票,按約定比例分配收益。
盡管宏達新材案緣起「偽市值管理」,但該案件卻有著多種違法行為交織混雜,除了市場操縱外,還存在相關人員內幕交易、相關主體信息披露違規等多重問題。當然,我們同時也可以看到,監管層對於證券市場違法行為正逐漸彰顯出依法從嚴監管的決心。
涉嫌非法集資 空殼私募大行其道
近期備受輿論關注的「中晉系」圈錢騙局有了新進展,根據上海公安披露的最新案情,該案應與P2P無關,因為中晉系主打的業務是私募股權投資,私募機構非法集資成為投資者需要警惕的又一種投資理財亂象。
據了解,中晉系投資注冊50餘家子公司,並控制100餘家有限合夥企業,以私募股權投資產出高收益率吸引投資者。其在宣傳網頁上披露,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晉合夥人投資總額已突破340億元,涉及總人次超過13萬。而它旗下股權基金投資公司的全稱是「中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記者在基金業協會官網上能輕易查到該公司的備案信息,案發前中晉集團官網上也曾掛出過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的牌照。
據了解,中晉系採用「獨特」的合夥人模式中,中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充當了一個很關鍵的角色:其既是中晉合夥人股權投資(基金)的產品管理人,也是其普通合夥人。而上海中晉一期和二期股權投資基金公司,則是中晉合夥人股權投資(基金)的流動性基金。通過這樣的合夥人模式,中晉系圈錢數百億,其行為與合法私募背道而馳,投資者必須擦亮雙眼。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已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達到26039家,其中有管理規模的有8521家,僅占登記總數的32.72%,也就是說空殼私募佔多數席位,行業亂象叢生,亟須監管。可喜的是,《私募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將在本月發布,一同落地的還將包括與私募基金合同條款有關的指引文件,此前基金業協會還陸續發布了《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內部控制指引》、《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等多個重磅文件。在密集的新規規范下,私募行業亂象有望得到遏制。
一期產品冒尖 後續產品業績平平
一期產品冒尖、後續產品業績平平的現象算得上私募業最為常見的一大亂象,清水源、滾雪球投資、巨杉資產、景林資產、尊嘉資產等私募公司旗下基金產品均有出現類似的情況。以深圳清水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例,根據私募排排網的數據,公司於2011年11月23日成立的首期產品「清水源1號」年化收益率為56.51%,累計收益率高達596.66%,但公司後來成立的產品如「清水源優勢」、「清水源4號」等業績十分普通,再往後發布的產品則以負的收益率居多。
之所以出現上述現象,主要是新私募利用「一期產品」具有標桿效應,只要一期產品業績做上去了,規模自然而然就上來了。2013年的私募單只產品業績冠軍創勢翔是其中的典型。2012年5月20日,創勢翔成立了旗下第一隻陽光私募產品「創勢翔1號」,2013年該產品以125.55%的收益率拿下當年陽光私募排行榜的冠軍。此後公司規模迅速擴張,旗下管理的產品也不斷增多,產品風格也進一步優化。
有業內人士指出,私募對第一隻產品往往非常謹慎,會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將其打造為旗艦產品,為後期發行樹立標桿效應。只要首期產品業績冒尖,產品業績能進入年度或半年度的前10名、前20名,各路資金就會蜂擁而至,新產品發行才會更順暢。特別是在弱勢背景下,規模對私募而言,不僅意味著利潤,也意味著江湖地位。
此外,私募變花樣提業績報酬的行徑近期也浮出了水面。猛獁資產與投資人的糾紛在圈內引起了轟動。據悉,猛獁資產曾提取過3次管理費,而基金經理陳揚帆則稱,共提取600萬報酬。該公司去年3月發行了第一隻產品「光輝歲月」,在即將結束1年封閉期之時,單位凈值卻跌至0.9元以下。管理人賺錢投資者虧錢,讓私募提取業績報酬的時點及方式提出質疑,基金業協會對此高度重視,已經要求相關機構作出說明,並按程序啟動調查工作,對有關情況予以全面核實。
人員流失率高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隨著私募進入野蠻擴張期,該行業從業人員的隊伍也逐漸壯大。根據基金業協會披露的數據,截至2016年3月底,私募基金從業人員44.65萬人,在去年3月底的時候該數字僅為15.42萬人。短短一年,私募從業人員數量增加了將近2倍。另有數據顯示,2015年,有超過300名公募基金經理離職,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進入了私募領域,前述猛獁資產的基金經理陳揚帆也是其中一位。這些都印證了私募行業仍處於野蠻生長的草莽時代。
從數量上看,目前私募行業從業人員已然超過了證券、公募以及期貨從業人員。從規模上看,和公募、券商相比,大部分私募都顯得廟小,其對從業者的要求卻比前者嚴格得多。私募基金不養閑人,以成敗論英雄,研究員的壓力非常大。因此,私募人員流失率也相當高,做得不好的老闆不想要,做得好的又很難留得住,缺乏激勵機制的私募容易讓有能力操盤的人單飛。私募這種個人英雄主義反映到團隊建設和管理水平方面,和其投資水平相差甚遠。
另一方面,「空殼」、「跑路」公司時有出現,機構失聯屢被曝光,原本「公奔私」的人員也出現了迴流。再加上行業監管趨嚴,專業度欠佳的機構和從業人員面臨淘汰危機,私募行業人員流失率將進一步加大。值得一提的是,有的私募基金公司為節約成本,租一間辦公室,兩三個人就成立私募,一人身兼多職的小公司隨處可見。事實上,一家正規的私募至少應該達到20人才算合格。有業內人士稱,沒有一套完備的體制,缺少一個強大的團隊,這樣的私募從長遠來看是做不大的。
除了上述幾大亂象之外,私募行業還存在風控薄弱、公開推介私募基金、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以及通過轉讓、拆分等方式變相突破私募投資門檻等違法違規亂象,作為投資者,必須時刻保持警惕,避免被捲入私募亂象中。(綜合證券時報股市動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