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移動投融資

移動投融資

發布時間:2021-03-12 23:01:55

1. 中國移動通信發展公司的融資渠道是什麼啊希望詳細點,謝謝各位了。。。

融資就是……一個公司或者企業有能賺錢的項目,但是沒有資金啟動項目,那就要到處「淘錢」,這個淘錢的過程就是融資。「淘」有很多種手段,用一般人的想法來說,你可以借,跟有錢的人借;你可以賣,把你的東西賣給別人換取資金。

人可以借,企業也可以借,簡單的就是跟銀行借,就是貸款。也可以跟其他有錢的企業或者個人借,很多叫「XX投資公司」、「XX風險投資公司」、「XX創業投資公司」、「XX信息投資公司」……當然叫投資公司的不一定都有錢對別人投資,有可能它是幫助「借錢人」找「有錢的人」的人。總之誰有錢就可以跟誰借,專業一點叫「貸」或者「融」。當然,跟銀行借比較容易理解,跟其他人借怎麼辦呢?可以通過發行企業債券來進行。債券簡單點說就是借債的一種憑證,放在過去,那叫做字據、借條……管他叫什麼,反正「借錢人」跟「有錢人」借就要立個文書,然後就可以借了,與貸款差不多,到期還本付息,只是有可能比銀行還得多些,如果借款人信用比較好,也可能比銀行還得少。比如國債,國家信用度一般是比較高的,除國家改朝換代,否則一般是有辦法還的,收益穩妥,那麼利息自然也低。

賣的話呢,在股份有限公司中,當然可以賣企業的產品,但是不一定就是產品,也可能是別的東西,比如「股權」。股權就是把「缺錢企業」的自有財產切分成若干份,這一小份就是一股。

一股的價格=(總資產-負債)/總股數

圍繞著這個價格進行銷售。股份就是將這些資產賣給別人,這部分資產的盈利就應該歸買股權的人,就是分紅。且不說股權是什麼了,如果「缺錢企業」的錢不夠了,能賺錢的項目還有,就可以將股份增多,把資產再切割成更小的塊,股份就增多了,多出來的股份還可以再賣,當然沒有原來的值錢了,可是有了錢就能啟動項目,公司賺錢了就可以做大,現在不值錢的股權將來可能就更值錢。這樣新切割出來的股權就有人買了,所有有人說「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未來」。

如果企業不是股份有限公司,而是有限責任公司,那麼就不存在股權這個概念了,但是股權就以出資來衡量了,誰出錢多誰就可以多分錢,和股份是同樣的道理,但是在融資的時候就不那麼容易說得清楚了。同樣現在「缺錢企業」錢不夠了,那麼現在需要有新的老闆來出錢,這個老闆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企業。出錢不能獲得任何憑證似的的東西,只能在股東名冊上註明這個老闆出錢了,可以分得盈利收益了。其實和股份的意思一樣,但是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分紅的比例也和上面的公式一樣。這種形式也賣了資產,只是表現形式不再是股票,只是記名了而已,這個老闆再想把這部分資產賣給別人比較麻煩,因為沒有實物載體。

上面的融資方式就是我們一般常說的債權融資(借)和股權融資(賣)。如果再說寬泛一點,還有自有資金融資,這個沒什麼技術含量,就是你自己有一筆錢,在銀行生息,把錢取出來用於賺錢項目的啟動就是自有資金融資。如果按照錢來自企業內和企業外進行劃分,自有資金融資算作是內部融資,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都屬於外部融資。

簡單點說融資就是這么多內容,貌似技術含量不高,但是融資的操作就是很有學問的了,因為用人家的錢就要給人家一定好處,這個好處怎麼給,怎麼設計就很有學問。有些能拿上檯面,有些就不能;有些違反了當初設計的規定後的操作,又能顯示出借款人的高明;如何分配股權融資與債券融資比例,MM定理已經研究了多少年了……融資是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理論性也極強,我按照你的要求用大白話說明就難免有語言漏洞了。因為融資概念比較復雜,由於以上解釋引出的問題,我們可以私下交流,希望對你有用。

2. 中國移動是國有企業嗎

中國移動公司是國有企業。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移動")是根據國家關於電信體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國郵電電信總局移動通信資產總體剝離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2000年4月20日成立,由中央管理。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注冊資本為518億元人民幣,資產規模超過3200億元,員工11萬多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在國內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有全資子公司。

全資擁有中國移動(香港)集團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在國內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全資子公司,並在香港和紐約上市。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與所屬子公司是既以資本為紐帶、又以網路和業務為鏈條的母子公司關系。

(2)移動投融資擴展閱讀

中國移動公司的發展

2018年5月18日,中移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宣告成立。6月14日,中國移動與網路在京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2018年7月,中國移動在《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53名 。

2018年7月6日,中國移動在雄安宣布成立中移(雄安)產業研究院,涉及國家重大創新項目落地,及5G網路建設、智能交通、行業應用等領域的研發工作,並構建創新體系和開放共享的研發生態 。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移動發放5G商用牌照。

3. 最近有沒有什麼關於創業的APP,幫助創業者找投融資的

在全球創業周期間有個關於創業者的移動APP,叫創業周APP吧!裡面的有很多投資人和創業者互動和交流,也是針對創業者和投資人的APP,你可以試試!

4. 移動公司的盈利方式

其實你可以想像為,你交的這些話費優惠,其實就是在維護移動的經營,出資主要做在設備維護,買地起站,人員資金,活動經費,系統維修……這一些都是必要使用,(你可以想想要是不理會這些因素,很有可以會導致人員丟失)其實就好像那些機場建設費,必須是需要一起進行維護。
而推出這些活動主要是為了保住客戶,並做出一些優惠是分月返還,而這樣讓消費者總有一些錯覺就是辦了這個活動,但費用就總是在增加,就等同於移動送了多小話費就從中扣多小。
沒有錯,不會有那些商家是想自己虧錢的,但移動就是想拉攏消費者的心,讓他們可以打多一些話費,從中盈利。要是怎樣可以讓用戶打多一些話費吧呢,就是推出這些活動,讓用戶感覺是可以有較多的費用進行使用的,從而不知不覺就打多了費用。因此就會有這樣的錯覺就是移動送了多小話費就從中扣多小。
你們都可以轉換一下角色,要是你來經營移動,要怎樣才可以留住用戶的心,並讓用戶自己產生一些話費呢???要是還有其他方案不妨可以跟我進行聯絡!!!我講話完畢!!!

5. 中國移動公司地方就是非法融資詐騙行為

非法集資罪是指以非抄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所謂非法集資,是指公司、企業、個人或其他組織未經批准。違反法律、法規,通過不正當的渠道,向社會公眾或者集體募集資金的行為個人集資詐騙,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或者單位集資詐騙,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依法予以刑事追訴。由於集資詐騙罪的主觀惡性及社會危害性較大,對於數額特別巨大並且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集資詐騙罪,最高可判處死刑。

望採納

6. 為什麼移動打車 App 一直在燒錢,而投資人仍願意一輪一輪投入

第一輪,2010-2012年,「舶來品」的群雄並起;

這一輪打車熱潮的鼻祖是美國的Uber,09年成立,10年天使輪125萬美金,11年2月A輪1100萬美金;此時Uber僅僅覆蓋了舊金山一個城市;同年12月,Uber B輪融資3700萬美金,此時其服務涵蓋舊金山、西雅圖、芝加哥、紐約、華盛頓和波士頓六個城市,並一舉成為當年最火熱的美國創新公司代表。(10年興起的O2O的概念也在11年找到了其最為有力的代表……)

而在國內,最早的Uber模仿者易到用車在10年9月正式上線,天使投資是徐小平老師,後又在11年8月獲得A輪融資,注意時間節點:11年8月,正好是Uber融資後大概半年;(當然我並不是說易到的融資完全是靠概念,其在初期的執行和模式創新還是讓很多人眼前一亮的)。

但也就此時關於「黑車」的討論讓很多創業者覺得繼續做這樣的模式可能直接風險太高,而與此同時另外一家名為Getaxi的公司進入人們的視野,10年7月成立獲得天使200萬美金,11年6月A輪800萬美金。

也就是在11年底,12年年初的那個時間點,國內的基於計程車的打車應用團隊開始非常活躍的出現,第一批的代表有:搖搖招車、打車助手、打車小秘(易到做的)、微打車、易達打車以及稍晚發布的嘀嘀打車等;

基本上你能聽過的名字的打車類軟體在那個時點都拿到了第一筆投資,無論多少;因為細分行業美國火,中國雖然有很多國情的限制(比如計程車行業封閉),但這並不能妨礙大家以一個天使期的價格參與這一市場。

就像打德州一樣,即便手裡牌很爛,但不少人依然會跟個1-2輪再決定是不是棄牌……
這個時間點幾家公司起步差不多,沒有誰在初期就表現出了能夠領先行業的態勢,所以只要團隊看上去還OK,就都能拿到錢;(很像當年的團購有沒有?)

大家雄心萬丈,瘋狂的跑馬圈地,但……

第二輪,2013年上半年,洗牌開始;

因為行業從業者眾多,除了瘋狂的補貼和砸錢之外,單純想依靠產品體驗獲取用戶和司機已經不可能;所以在2013年上半年在行業之外,大家開始討論打車軟體怎麼掙錢?與此同時由於政府管制的問題,在13年上半年,整個打車軟體的從業者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沖擊」……

而在沖擊中自然有人留下,有人被沖走,所以群雄紛爭的態勢開始出現寡頭;

在北京,嘀嘀開始顯現出強於其他團隊的執行能力,具體體現在PR、廣告投放、瘋狂的補貼策略,而所有這些我們看到的除了團隊自己的決策外,很大程度上是由嘀嘀的A輪投資人---金沙江決定的。投資嘀嘀A輪的正是當年投資拉手的金沙江朱嘯虎;如果你還記得當年拉手在瘋狂擴張時的景象,那麼你就不會吃驚於13年Q1-Q2嘀嘀的表現,結果是北京市場被嘀嘀幾乎全數吃下。

在江浙滬,另外一家打車軟體企業---快的悄悄的撬動著打車市場,因為在杭州以及阿里的關系,快的很早就獲得了阿里的投資;杭州起步的快的在吃透杭州市場後迅速進入上海市場;由於我在上海,對上海市場比較了解,這個市場也是整個打車軟體市場競爭最激烈的地域;

上海整個城市的計程車全國最規范的,電調系統也非常深入民心,但這個系統還是有個問題:收費;所以快的在進入上海之後,通過優秀的用戶體驗和一定的運營手段就在上海獲得了單日過萬的訂單數量…

而就在快的取得一定成效的時候,嘀嘀在北京戰役勝利後進入上海市場,依然延續了在北京的策略:瘋狂砸線下廣告、大力補貼司機用戶;而他們敢這么做的原因就在於在13年4月,北京戰役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獲得了騰訊戰略投資的青睞,1500萬美金到手……短短2個月後,嘀嘀在上海也宣布單日訂單破萬。

我最近半年總會和身邊的朋友講這個案例,我是學工商管理的,在打車軟體這個細分領域里幾乎完美的提現了我所有學過的經典管理學、營銷學、經濟學案例。比如在已經有了一個行業先行者的細分領域,如何撬動市場?嘀嘀在上海的策略就是一種廣泛意義上的「低價」(更高的補貼力度)……

而關於《打車軟體-血站上海灘篇》的故事還沒完,在已經有了2個行業領先者的市場,後發者又該如何撬動呢?大黃蜂這時候給了我們答案:更為激進的「低價」策略!

大黃蜂是13年成立的公司,創始團隊是前土豆COO,天使期從晨興那裡融了300萬美金,上線後瘋狂補貼,補貼不僅僅局限在乘客也在用戶。我印象中大黃蜂最激進的時候是在夏天6-7月,其做了連續8周活動,只要用大黃蜂打車,成交後司機給10塊話費,乘客給10塊話費……

這場戰斗之慘烈程度可想而知,而結果似乎也說明了問題;在8月,快的、嘀嘀、大黃蜂都宣布自己是上海第一;在上海這個局域市場中,寡頭壟斷行成,然後進入典型的「囚徒困境」。

只要誰不補貼或者誰補貼力度小了,司機和用戶就會跑向另外2家……而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快的完成了其又一輪融資;

第三輪,2013年下半年,大佬進場,寡頭之勢形成

到了下半年,能夠吃得消這樣燒錢速度的打車類應用已經沒有幾家了;嘀嘀依然鞏固了其在北京霸主地位,而快的通過「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迅速拓展了30個二線城市市場,兩家行業領頭羊開始出現。再後面一點的搖搖開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大黃蜂經歷了瘋狂的夏季之戰後發力廣州深圳,效果甚微……

而也就在這個時點,領頭羊2家企業的現金流開始吃緊,下一輪融資迫在眉睫;BAT三家中國互聯網的絕對大佬在一個時點為這一輪的融資推波助瀾。這期間還穿插了快的收購大黃蜂這樣的事例……

這里可能會有人問,阿里投資了快的,騰訊投資了嘀嘀,我們都好理解,可關網路什麼事兒呢?

因為網路對移動互聯網的焦慮,因為網路看到網路地圖的用戶量不錯,因為網路地圖想拓展O2O業務,所以:

網路地圖推出用網路地圖打車(後面接的打車軟體),網路給用戶補貼話費的活動……
(你們不是給不起乘客補貼了么?我大網路有的是錢,我給!
金主!給跪!必須跪了!)

那麼這一輪融資的時候,嘀嘀講的又是什麼呢?行業影響力、即將撥雲見日的形式、過去2-3年的執行效果,以及騰訊的背書。所以結果我們都看到了,就是題主所說的,今天正式有消息放出,嘀嘀新一輪融資1億美金,中信領投6000萬,騰訊跟投3000萬;

雖然我不知道嘀嘀現在的股份結構,但騰訊的跟投應該是超出其股份比例的,我相信在整個談判過程中騰訊一定給嘀嘀非常多的加分;(也有新聞關於微信接入打車的,大家也看到了)而至於為什麼是中信這家在國內TMT領域不是那麼活躍的基金來Lead,或許也從側面說明了一些事情,這里不展開了。

至於快的,通過和支付寶的合作,在嘀嘀疲於融資的時點進入北京市場,相信北京的朋友們最近都應該知道用支付寶可以打車了,其背後合作方就是快的,短短時間也在北京市場獲得了不錯的份額,所以如果你是投資人,快的你投還是不投?或者這么問,所有人都不會投么?

第四輪,2014?

一個問號可能是我唯一想說的,沒人知道……因為嘀嘀融到錢了,快的也不會坐以待斃,這場戰爭不會那麼早結束,14年戰爭肯定會升級……

而至於其他答案提及的諸如:收費、大數據營銷、合作推廣等所謂的商業模式在今天這個時點對於兩家公司來說可能優先順序沒有那麼高,我們操心也操不過來,所以也就別操那份心了……

=====================================================================

寫在最後,打車類應用這個細分類目應該算我入行以來所經歷的最刺激的一個行業,真正的競爭其實只有1年,而這1年裡發生了那麼多波瀾起伏,這些波瀾不會因為行業外的人的一句諸如:「打車軟體不靠譜」這樣的結論所輕易掩蓋,我上面所寫的內容不及真實競爭環境的萬分之一,其中之事可能都夠寫一本MBA案例集了……

這個細分類目比團購更驚心動魄,因為直到今天行業領先的2家公司依然沒有任何收入,A輪融資Close的第二天啟動B輪融資是多少年不遇的情境,很多人會說這簡直就是一場豪賭啊,我部分同意,這場豪賭可能依然會延續下去……

(我其實想如果有機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找參與這場大戰的幾家VC的具體負責這幾個案子執行的XDJM一起聊聊這場戰役的前前後後,然後整理成冊,哪怕不發表就小圈子看看也是值得的。

我總會和朋友們說做投資的每個個體都不傻,甚至絕大多數都是絕頂聰明,但到基金作出投資決策的時候,就是群體決策,這里就有個體理性和群體非理性之間的關系,所以有可能結果會讓很多人看不懂,看不懂最後有2種結局:

1、案子敗了,然後投資人被罵SB;
2、案子成了,投資人開始吹NB;)
轉載

7. 請問開發app怎麼找風投投資我是做移動互聯網的,應該可以怎麼找風投投資。

現在移動互聯網方面的項目很多,但是質量魚龍混雜,對投資人的判斷力也是個考驗,所以越好的項目越容易引起投資人的喜歡。找風投的話一般就是自己找到投資人,可以通過他們的官網,或者通過人脈得到投資人的聯系方式,還有就是通過一些融資平台,像微鏈這樣的,上傳商業計劃書後直接投遞給投資人,還可以通過投資人的投資偏好、地域和其他信息來篩選;最後就是可以去參加項目路演,讓投資人自己找上來。

8. 在移動電商時代融合什麼將成為全社會轉型發展的主流

一是傳統電子商務平台爭相向移動端遷移,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從2014年我國移動電商的市場結構看,基本延續了PC電子商務時代的市場格局,且阿里巴巴以超過86%的市場份額占據榜首,一家獨大的市場特徵尤為突出。從排名前十位的移動電商企業看,除了買賣寶之外,淘寶、京東、唯品會、蘇寧易購、聚美優品、國美在線、當當網、亞馬遜中國等全部是PC時代的主流電子商務企業,市場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二是移動時代流量入口多元化,從線上到線下的入口布局是競爭焦點。移動互聯網極大拓展了用戶上網的應用場景,PC時代的入口和用戶優勢面臨挑戰。2013年以來,不論是阿里巴巴在來往、微博上的重金投入,還是騰訊、阿里巴巴在手機地圖領域的大手筆並購,無不顯示各巨頭對入口爭奪的重視。而2014年以來,移動入口爭奪戰更是從線上燒到了線下,阿里巴巴以支付寶錢包為依託、騰訊以微信支付為依託,與線下商家展開廣泛合作,積極布局二維碼入口。在2014年「雙十二」活動中,支付寶聯合100個品牌、2萬家門店,涵蓋餐館、甜品、麵包店、超市、便利店等多場景應用掃碼支付,創造了一天400萬單的掃碼交易紀錄。
三是移動社交和自媒體的爆發,正開啟去中心化的電子商務發展新模式。與傳統電子商務企業通過一個平台聚集所有商家和流量的中心化模式不同,去中心化的電子商務模式是以微博、微信等移動社交平台為依託,通過自媒體的粉絲經濟模式,通過社群關系鏈的分享傳播來獲取用戶。更重要的是,購物也不再是單純的購物,而會在人們碎片化的社交場景中被隨時激發,這極大降低了商家的流量獲取成本,吸引了眾多商家的關注。從微店服務商口袋通的發展看,在2014年3月微信開放支付介面後,一周內開店商家暴增3000家,並在此後以每月翻倍的速度增長,到9月份商家數量就達到了約20萬家。
四是O2O閉環生態鏈相關技術基本成熟,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將是O2O模式創新和創業的窗口期。以二維碼和NFC為代表的移動支付技術、以網路地圖和高德地圖為代表的LBS技術、以阿里雲為代表的雲計算技術、以微信公眾號和網路直達號為代表的CRM管理技術以及免費WiFi等相關技術都已經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服務線下商業的O2O閉環生態鏈基本成熟。特別是在開放平台策略的推動下,這些技術平台開啟了基於O2O模式的創新和創業浪潮。據不完全統計,僅在汽車O2O領域,2014年我國的投融資事件就達30起左右,投融資金額超過5億美元,涉及打車、租車、拼車、保養、維修、洗車、停車、二手車交易等幾乎所有與汽車相關的服務領域。
O2O融合創新為移動電商開辟空間
移動電商已經成為推動電子商務發展新的增長點,特別是基於線下商業的O2O融合創新為電子商務發展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如果說在PC電子商務時代線上與線下還存在激烈的沖突,那麼在移動電商時代融合創新將成為全社會轉型發展的主流。傳統的單中心化發展格局將向多中心化甚至去中心化的格局轉變,商業競爭的焦點也將由流量和價格競爭轉向產品和服務競爭。
在移動電商和O2O領域,互聯網行業所具有的馬太效應將繼續有效,如打車O2O在經歷蜂擁之勢之後形成了滴滴和快的雙雄爭霸的局面。當前,基於移動端的各種模式創新正處於窗口期,除團購、打車等領域外,絕大多數垂直領域尚未出現絕對的領導者。對於創業者和投資者而言,移動電商和O2O領域的市場機會仍然很多。
此外,由於O2O所涉獵的領域十分廣泛且非標准化特性顯著,不同領域所要求的平台模式、交易機制、服務體系等都具有很強的特殊性,這決定了O2O發展的商業基礎設施建設不可能像傳統電子商務一樣搭建統一的標准化平台即可。對於通信運營商而言,可以利用其網路、用戶和服務網點等優勢,在移動網路入口、移動支付平台、社區服務網路等方面發力,探索建立適應線下商家網路化轉型需求的新型商業基礎設施。

閱讀全文

與移動投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
開通能源期貨 瀏覽:476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
小微融資現狀 瀏覽:521
etf股票有哪些 瀏覽:961
期貨松綁影響股市嗎 瀏覽:999
股票上升五浪 瀏覽:988
上海杉眾投資靠譜嗎 瀏覽:332
11萬台幣兌換人民幣 瀏覽:739
海美基金 瀏覽:316
外貿信託其他費用普通代扣 瀏覽: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