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在買銀行理財還靠譜嗎
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上註明是保本產品,沒有版註明的都是權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
2. 買銀行理財產品可靠嗎
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上註明是保本產品,沒有註明的回都是有本金損答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
3. 買理財產品可靠嗎
理財產品的本質是錢滾錢,接新錢還舊錢,很少進入實體經濟產生實際的效益,所以長此以往隨著利率的走高,可能會在某一個時點產生崩盤的可能性(現在有的理財產品甚至已經有7,8%利率,對於理財產品這一類性質的理財有點危險了。)
如果你的資金量不是很大,可以考慮拿出5元萬買一個一個月到2個月左右的短期理財。
如果資金量超過100萬了,全部放進理財產品太危險。我覺得可以考慮購買信託產品,因為信託產品其實是把錢借給企業去擴大生產,這類企業往往得不到銀行的低息貸款而退而求其次找到信託,利率往往有8%-10%,而且有固定資產作為抵押,危險系數也不算高。(當然每個信託產品都需要認真甄別)
4. 現在買理財安全嗎理財平台怎麼選擇
作為投資者在購買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時要做到三個方面:第一、分散投資,減少風險。如果你投資30萬買理財產品,就要分成3份分別買3隻理財產品,如果發生一隻虧損2%,一隻賺了4%,另一個賺了10%,那麼平均收益也有4%,這樣可以使投資者分散購買理才產品的投資風險。
第二,期限不要太長。目前國內經濟形勢充滿變數,理財產品風險系統數不言而喻,建議投資者最好不要投資一年期以上的理財項目,只要購買3-6個月的理財產品就可以隨時調轉船頭。第三,目前監管部門給了各個理財機構一個過渡期,改過渡期要到2020年底才算結束,所以,現在投資者還可以著重購買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至少,短期內銀行還是可以推出保本保息理財產品的。
另一種,銀行理財產品的「飛單」指,是指銀行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向投資者推薦銷售銀行以外的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產品包括保險、基金、私募理財、P2P產品,乃到「虛假理財」產品。也就是說,投資者實際是購買非銀行進行管理的的理財產品,這些產品本身就虛構了一些不存在的項目來欺騙大家。
而對於投資者來說,不要輕信銀行銷售人員的推薦,盡量不要購買銀行代銷的產品。要做到以下幾點防範措施,才能確保你的投資資金安全:第一,在簽署理財產品時要認真閱讀,發售理財產品一定要是該銀行各稱。對於明顯有保單、第三方理財的產品要予以拒簽。不要光顧宣傳冊上面講的高回報率。
第二,按照規定,銀行只能發行已在理財系統進行登記並獲得登記編碼的理財產品,投資者可依據該登記編碼在中國理財網查詢產品信息,核對所購買產品是否為銀行發行的正規理財產品。如果查不到,那這個理財產品肯定是有問題,可以向監管部門進行舉報。第三,在簽訂理財合同時,應做好錄音錄像備案,避免發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