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目標理財計劃

目標理財計劃

發布時間:2021-03-18 02:47:59

理財規劃的目標有哪些

理財規劃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特定的程序為客戶制定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包括現金規劃、消費支出規劃、教育規劃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稅收籌劃、投資規劃、退休養老規劃、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等某方面或者綜合性的方案,使客戶不斷提高生活品質,最終達到終生的財務安全、自主和自由的過程。
理財規劃是為您/您的家庭建立一個獨立、安全、自由的財務生活體系,以實現個人人生/家庭各階段的目標和夢想,早日達到財務自由境界的過程!
所謂的財務自由包括兩方面的含義:其一,通過理財獲得的現金流收入持續穩定,且遠大於個人/家庭年總支出;其二,個人/家庭財務獨立,安全,並且具備持續實現理財年現金流遠大於個人/家庭年總支出的能力

❷ 目標理財計劃

你好,你有很強的保險意識,這點值得肯定。

我是中國平安綜合金融的代理人,很樂意幫你解決問題。可以給你推薦一些不錯的理財產品。

首先,你需要足夠的保障,這點你已經意識到了,這很好。掙再多的錢,如果沒有保障,只會送給醫院等其他人。社保只是基本的保,不是包,當前中國的醫療政策,相當一部分錢還是需要自己拿的。一般疾病住院花費1萬元,只能實際報銷70%左右,可是現在就是一個普通的骨折就要3萬多了(年前一個客戶剛因左臂骨折住院,一個鋼板要1萬多),社保報完自己掏了1萬左右。我們保險公司把他自己掏的錢報銷完,還盈餘5000多,當做營養費。
根據4321理財法則和保險公司的限制,一般我們都建議把不超過20%的收入存入保險,來保障剩餘的80%收入不受損失。你每月完全可以拿出800~1000元存入保險。我將會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幫你設計出最合適你的產品組合。
其次,我們建議,你把收入的40%左右參與風險投資,我們中國平安是一家綜合性金融集團,旗下有很多金融理財產品,可以根據你的需要幫你推薦一些低風險的產品。既然你希望在3~5年內買房,那麼風險一定不能高。且資金回籠要快捷,不能超過1年期。
至於股票方面,我們平安也有證券公司,不過根據現階段中國股市的情況,我建議普通人還是不要選擇股票為宜。

希望可以幫到你,有問題可以問我。

❸ 你的個人理財目標是什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理財目標,對於個人理財而言目標和規劃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個人理財規劃其實並不神秘,而且與每個人和每個家庭都密切相關,這種個人化的個人理財服務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已經在國際上比較發達的城市擁有成熟的市場。開放式基金是2001年出現在國內的個人理財產品,短短5年已經成為許多中國老百姓的個人理財工具。如何通過投資基金,一步一步來實現您的夢想,華夏基金為您設計以下投資三個步驟。 第一步:確定您的個人理財目標。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多種不同的目標,其中之一就是個人理財目標。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目標都不可能取得成效,沒有個人理財目標就會每天隨著股市的漲跌,在自己的得失情緒中煎熬。而有了個人理財目標就可以減少情緒化的決定,理性面對市場變化。 第二步:明確您的投資期限。個人理財目標有短期、中期和長期之分,所以不同的個人理財目標會決定不同的投資期限,而投資期限的不同,又會決定不同的風險水平。例如3個月後要用的錢是絕對不能用來做高風險投資的。反之,3年後要用的錢如果不用來投資,則會失去獲得更高回報的可能。 第三步:制定適合您的投資方案。當投資人確定了自己的個人理財目標及投資期限後,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案就是隨後需要決定的了。也就是說在考慮了所有重要的因素之後,就需要一個可行性方案來操作,在投資上我們稱投資組合。投資人的風險承受力是考慮所有投資問題的出發點,風險承受力高的,可以考慮較高風險的股票型基金;風險承受力低的,可以考慮低風險的債券型基金或貨幣。基金投資人因年齡、資產收入不同風險承受力也會不同,投資組合也就有保守型、一般風險型、高風險型之分了。事實上,個人理財規劃的真諦其實是要通過合理的規劃、管理財富來達到人生目標。

❹ 理財規劃的目標有哪些

總體目標:實現財務安全和追求財務自由。
具體目標:
1 必要的資產流動性。
2 合理的消費支出。
3 實現教育期望。
4 完備的風險保障。
5 積累財富。
6 合理的納稅安排。
7 安享晚年。
8 有效的財產分配與傳承。

❺ 如何規劃自己的理財計劃,怎樣實現自己的理財目標

說到理財計劃和理財目標,就不得不說P2P投資理財,相對來說門檻低,周期短,收益較高都版很吸引權人。
但同時P2P有一定的風險性,這是每個投資人投資前必須了解的事實和前提。其次,要有自己的投資計劃以及資金規劃,這樣也是對自己和家人負責。
要想保證生活質量,實現自己的存款目標,那麼掌握一定的個人投資理財知識是必不可少的。所謂理財就是根據客戶對風險的偏好和承受能力,合理安排資金的運用,並使之最大程度增值的過程。
首先需要了解投資的一些風險,知道風險與回報的關系。然後是獲利的能力,畢竟理財的主要目的就是獲利。
在投資之前,投資者一定要做好調查,認真辨別,明確策略與計劃,謹慎投資,不盲目追高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51錢管家,全力打造安全放心的P2P投資理財平台。保證安全透明的前提下,給你更專業的風控與服務。

❻ 理財規劃的最終目標是什麼

  1. 理財規劃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特定的程序為客戶制定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包括現金規劃、消費支出規劃、教育規劃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稅收籌劃、投資規劃、退休養老規劃、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等某方面或者綜合性的方案,使客戶不斷提高生活品質,最終達到終生的財務安全、自主和自由的過程。

  2. 投資是人生之大計,每個人的理財規劃首先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在明確目標的前提下,才能有計劃的開始我們的投資,一般而言,人們的主要投資目標不外乎計劃退休保障和子女升學教育,當然,也還有諸如買車,買房等其它目標。每個人的理財目標千差萬別,同一個人在不同的階段的理財目標也不相同,但從一般角度而言,理財規劃的目標可以歸結為兩個層次:實現財務安全&追求財務自由。

❼ 根據理財目標制定理財計劃

要根據理財周期、理財收益進行理財,堅果理財

❽ 該如何制定一個理財計劃

手上有點小錢的時候,我的建議是買短期定期保本理財。

首先,買任何理財之前,先買1000試水。

放上一個月,看收益。年利率超12%的不買,定期超一年的不買。

原因有下,

你這手頭的錢,沒事的時候,是活的,有事兒的時候,是死的。

比如,突然計劃春節小長假陪女朋友去旅遊,預算5000怎麼說?

是我的建議,拿出30%左右放余額寶,吃2.6%的活期利息即可。因為這錢日常消費和緊急大額消費都夠用。

然後剩下的,可以投入穩健的理財產品去做定期理財。

至於定期理財的選擇,個人建議:

如果對於流動性沒有太大要求的投資者,可以選擇的范圍就比較大了,可以考慮短期理財(券商+銀行、P2P/P2B)、大額存單、銀行結構性存款、國債逆回購等理財。

短期理財產品,多數收益略高於貨幣基金,但是流動性稍遜色。

1,短期理財(券商+銀行、P2P/P2B)。

在固定期限如30天~365天等,無法主動賣出,也就是到期贖回。

券商理財,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66%,以20萬元本金測算,一年的預期收益約為9320元。

P2P/P2B,固定收益產品,年化收益率在6%-14%之間。

P2B很多人說不會選。

說它風險低呢,若啥也不看地瞎投,等於蒙眼接飛刀啊!把命運交給老天,那就只能聽天由命。

說它風險高呢,上班族如我,以「邊投邊學」的姿態幾年來還算穩妥,它成為了我餐盤的主食之一。

所以要學會怎麼選適合的,了解得越多,風險越可控。

我從2014年開始投P2B到現在,沒耗費過多精力,每年多掙個幾萬,收益還比較有優勢的。

也比較喜歡穩健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所以選的是P2B類的頭部平台,簡單來說就是風險比較小,省事兒,但是收益頂多也就10%了,如果對收益沒有特別高的追求,倒是可以一試。

年化收益在9%——11%,而且門檻低,300起投,現在投資還送500京東卡:100紅包+500京東卡

ps:專屬活動,此頁面注冊才有獎勵

可以去看看他們的理財論壇,體驗一下優秀的客服服務和社區論壇,以後投資其他平台也有對比。

2,大額存單和銀行結構性存款。

綜合部分銀行公布的利率,近期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分別為2.28%、3.18%、4.15%、4.19%,要比普通的定期存款高一些。

此外,流動性更好的銀行結構性存款大多數是一年期以內,收益率在4%左右,不過現在不保本不保息,收益浮動等風險需要自己承擔。

3,國債逆回購。

個人通過國債回購市場把自己的資金借出去,獲得固定的利息收益。月底,季底、年底時候,收益高到10%也有,需要好好選擇分析

以上幾種是目前比較穩健的理財方式,也可以說是我自己投過的理財產品,確實是比較不錯的。

說了這么多理財,最重要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產品其實沒有對錯,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找到適合的,就是對的。

不建議購買項:保險、股票、股票基金、各種幣。

說句實話,買這些東西能賺錢么?

能,但絕對不會是你,如果你相信自己買股票能賺錢,還不如買彩票實際點。14年有朋友建議我買比特幣,當時了解了一下,感覺噱頭很大、風險更大,堅決不買,至今我也不後悔。因為,他買了五千多,一個月不到就變兩千多了,然後為了止損就都賣了,沒有人能夠看到四年後今天漲成這鬼樣。

如果你手頭這兩萬不急用,就當不存在,你可以全買比特幣,十年後再見。

❾ 理財計劃書的列出優先目標

在了解了自己的財務狀況之後,下一步就是要確定你的目標。你想在65歲時退休嗎?或者你更希望再買一棟房子?人們只有先確定了優先目標,才有可能找到實現它們的辦法。咨詢理財顧問的意見可能會有助於你確定自己的優先目標。一旦找到了答案,就應該把你想要實現的目標列一份清單,然後按照它們對你的重要程度排序。要注意,你應該把償還債務和退休儲蓄作為重中之重,但至於去阿魯巴島(Aruba)度假和買一件皮衣孰輕孰重,就全憑你自己的喜好了。

❿ 怎樣通過理財計劃實現理財目標呢

計劃是家庭理財成功的關鍵,沒有計劃你就會象一艘飄盪在大海上的沒有帆的船,不知道將會漂向何方。當你年屆而立一覺醒來才想起該為退休後打算,已為時過晚。

1.家庭理財計劃的范圍。理財計劃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包括職業計劃、消費和儲蓄計劃、債務計劃、保險計劃、投資計劃、退休計劃和遺產計劃,貫穿這所有計劃的還有所得稅計劃。所得稅實際上是政府對你的成功的一種分享,人們已經越來越司空見慣了。很多人的工資單上都增加了所得稅這一項。

(1)職業計劃。選擇職業是人生中第一次較重大的抉擇,特別是對那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更是如此。選擇職業首先應該正確評價自己的性格、能力、愛好、人生觀,其次要收集大量有關工作機會、招聘條件等信息,最後要確定工作目標和實現這個目標的計劃。

(2)消費和儲蓄計劃。你必須決定一年的收入里多少用於當前消費,多少用於儲蓄。與此計劃有關的任務是編制資產負債表、年度收支表和預算表,這是人們為確保實現目標所經常使用的一種工具。

(3)債務計劃。很少有人在他的一生中都能避免債務。債務可以幫助我們在長長的一生中均衡消費,還能給我們帶來購物便利。但我們對債務必須加以管理,使其控制在一個適當的水平上,並且債務成本要盡可能降低。

(4)保險計劃。人生的不確定性導致持續的保險需求。當你年輕沒有負擔時,你的主要財富就是工作的能力。因此,你必須保證自己不會喪失這種能力,為此有殘疾收入補償保險。當你一步步進入生命周期的後幾個階段,其他保險的重要性就顯露出來了。隨著你事業的成功,你擁有越來越多的固定資產,汽車、住房、傢具、電器等等,這時你需要更多的財產保險和個人信用保險。為了你的子女在你離開後仍能生活幸福,你需要人壽保險。更重要的是,為了應付疾病和其他意外傷害,你需要醫療保險,因為住院醫療費用有可能將你的積蓄一掃而光。

(5)投資計劃。當我們的儲蓄一天天增加的時候,最迫切的就是尋找一種投資組合,能夠把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三者兼得。投資工具種類繁多,從最簡單的銀行儲蓄到投機性最強的期貨,成功的投資者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妥善加以選擇。

(6)退休計劃。退休計劃主要包括估計退休後的消費和其他需求及如何在不工作的情況下滿足這些需求。我們大多數人都習慣於靠政府的社會養老保險,但要知道要想退休後生活得舒適、獨立,光靠社會養老保險是不夠的,必須在有工作能力時積累一筆退休基金作為補充,因為社會養老保險只能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7)遺產計劃。如果你能長生不老,你就可以不考慮這個問題。遺憾的是,長生不老只是人們歷代追求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神話。遺產計劃的主要目的是使人們在將財產留給繼承人時繳稅最低。這個問題在國外比較突出,許多國家規定了很高的遺產稅率。我國雖然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法律,但隨著人們一天天富裕起來,有關遺產征稅的法律遲早會出台。遺產計劃的主要內容是一份適當的遺囑和一整套避稅措施,比如提前將一部分財產作為禮物贈予繼承人。

(8)所得稅計劃。個人所得稅是政府對個人成功的分享,所得稅與人們生活的關聯將越來越緊密。過去,個人收入所得稅是與歌星、大款聯系在一起的,與普通老百姓似乎沒有什麼關系。而現在,很多人的工資單上都多了一項「個人所得稅」。人們常聽說的是大腕們偷漏稅,你有沒有想過可以通過調整自己的行為達到合法避稅的效果。

2.構築理財大廈。家庭理財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分清主次。在人的一生中會碰到許多風險和機會,你需要從長遠考慮。假設你是一個已經建立了家庭的年輕人,積蓄還不很多。這時,你的一個做經紀人的朋友告訴你有一個投機性很強的投資機會,你該怎麼辦?這確實是一個強大的誘惑,如果成功,可以使你的錢翻幾番,讓你做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是,一旦失敗,將使你放棄許多作為基本生活必需的更為重要的計劃,如購房、生兒育女等。理財專家會建議在實現你認為最重要的各項計劃之前忘記那些高風險的投資。

個人理財就象構築一座大廈,打地基最關鍵。大廈不可能是空中樓閣,你要先從最底層砌起,首先滿足底層的磚石需要,再逐級向上。比如,你決定購買國債作為投資,雖然收益率不太高,但安全穩定,以便將來作為子女上公立大學的學費。如果相反,你將其投到投機性股票上,將來也許有可能送子女去國外求學,但也有可能你須對子女說你已沒有能力繼續供他們深造了,哪怕是學費低廉的公立學校。

因此,你在理財時,必須先採取儲蓄、國債、保險等安全的方式,以使家庭的基本需要可以滿足。在此基礎上,為獲得更高的消費而去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的項目。

3.理財決策。決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有的時候真的感覺難以取捨。你首先要盡可能找到全部可供選擇的方案,然後要確定對每個方案決定取捨的依據,最後選擇一個最佳方案。回想一下你考大學前填報志願時的經歷吧,面對全國幾千所大學、幾百個專業,真是令人眼花繚亂,到底哪一個能給你帶來最好的前程呢?同樣,在家庭理財中也要遇到許多需要你當機立斷的時候。這時,判斷的依據主要是邊際分析、機會成本和貨幣的時間價值。

(1)邊際分析。邊際分析是指分析問題時考慮最後一個單位數量的某物品給你帶來的收益或成本,而不是考慮所有物品的平均收益或成本。比如,你大學畢業剛剛參加工作,需要為你這第一份工作購買一些職業套裝。為了便於換洗至少要買兩套,那麼買三套好不好呢?這時你就要考慮購買第三套衣服能給你帶來的收益和所需的花費,如果你覺得值得就買三套,否則就只買兩套。很明顯,第三套衣服給你帶來的收益與前兩套相比要小一些,因為有兩套衣服已經足以使人認為你衣著整潔得體。

在進行兩種方案的對比決策時,通常要用邊際分析的方法。比如,你要在兩家保險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險單中選擇一份,兩者的基本保險條款相同,其中一家的保險范圍中多了一項嚴重燒傷,相應其保險費也高一些。在決策時,你不必考慮總保險費的多少,而只需比較高出的保險費與多出的保險范圍是否值得,從而決定購買哪一份保險單。

(2)機會成本。從投資角度上看,機會成本是指當你將資金投入一種投資活動所放棄的其他投資活動能給你帶來的最大收益。可供選擇的方案多種多樣,當採用其中一種時,實際上同時也就放棄了其他方案。如假設你在暑假裡決定打工掙錢,那麼你就不能去海邊看日出,則你打工的機會成本就是看海的樂趣。

你選擇作教師而不從商或從政的機會成本是多少?你進大學深造的機會成本是多少?你選擇租房而不買房的機會成本是多少?等等。這些問題有的比較容易用數字來衡量,有的是由個人價值觀決定的,只能由個人決定。

比如是否上大學的問題,一般的分析是考慮上大學的費用和大學教育可以給你帶來的知識與能力,而機會成本分析考慮的是:我上大學會得到知識能力;如果不上大學,我用這一段時間工作,可以得到經驗,而且也許能碰上好的機遇。這里的經驗和機遇就是上大學的機會成本,如果你認為機會成本小於上大學的收益,就應選擇深造;也有人更看中經驗的積累和機遇,他就會選擇工作。

(3)貨幣的時間價值。理財決策更多地會涉及在未來某個期間內的貨幣的流入和流出,這就需要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貨幣的時間價值是指貨幣經歷一定時間的投資和再投資所增加的價值。你當然知道,今天的一萬元錢與三年後的一萬元錢是不等價的。如果有兩個投資機會,同時投入10萬元,一個機會在兩年後可以收回13萬元,另一個機會可以使你在三年後收回13.2萬元,你認為哪一個更好呢?從金額上看,當然是第二個方案收益大,但是如果考慮時間價值因素,就不那麼容易判斷了,通常的做法是把兩個投資機會的收益都換算成現值,然後進行比較。

如果你實在覺得理財決策太過復雜,你無法掌握,可以去請教理財策劃師(Finance Planner)。這一職業在國外已經越來越受歡迎,就象會計師、律師一樣。理財策劃師的主要作用就是幫助人們制定合理的理財計劃。他們對稅收、保險、投資、財務等有著廣泛深入的理解。雖然他們並不一定是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專家,但有他們通常有廣博的知識,能迅速敏銳地發現問題並提出建議。

選擇一個好的理財策劃師並不容易,你需要對他的知識、能力、經驗、品質作全面了解,因為這是涉及家庭經濟的大事,馬虎不得。與其請一個二流又不負責任的理財策劃師,還不如自己來。

在社會分工高度分化的時代,用專業人才做事是合乎邏輯的。以投資為例,美國的統計顯示,僱用投資顧問的投資者成績比」靠自己」的投資者優越。道理很簡單,通過投資顧問,投資者明白自己真正的投資目的,對風險也有較全面了解。因此挑選合適的投資顧問十分重要。美國投資管理及研究學會(AIMR)勸投資者以「5P原則」來篩選合適的投資顧問,這5P是Preparation(預備工夫)、Professionalism(專業水平)、Philosophy(投資哲學)、Performance(過去表現)及Professional Designations(專業資歷)。當然,你為合乎這種條件的顧問所付的顧問費用也會比較高。始終要記住的一點是:一個發達的社會也是一個專業的社會,利用專業人才是合乎時代的表現,也對一項事業的發展更有利。

在你會見一些候選理財顧問時,可以提出下面一些問題,根據他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評價選擇出最理想的一位。他應該有能力,具備專業資格,你跟他相處融洽,他的理財風格適合你的財務計劃。

(1)是否經驗豐富?

了解理財師有多長時間的工作經驗,請他概括介紹他的工作經歷。你選擇的理財師至少應有三年以上的個人理財咨詢經歷。

(2)具備什麼樣的資格條件?

許多理財方面的專業人士都自稱「理財策劃師」。你應該知道候選人是否具備正式的資格證書。可以到注冊理財師協會等機構了解他的背景。證書資格只能證明歷史,理財計劃領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內容、手段不斷推陳出新,理財師還應跟得上形勢的變化。

(3)可以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務?

理財師也不都是全能的,取決於他所獲得的資格證書、任職許可證書以及其業務專長。除非有政府部門的注冊許可,理財師不能出售保險以及共同基金、股票等證券。有些理財師只提供某些方面的理財計劃咨詢,如遺產計劃或避稅計劃等。選擇時要根據家庭的具體需要來定。

(4)制定理財計劃的方法是什麼?

詢問理財師喜歡什麼樣的客戶以及喜歡與什麼樣的金融機構有業務聯系。有些理財師喜歡把你的所有財務目標綜合在一起制定一個計劃,有的理財師只是根據你的需要提供某一特定方面的建議,你應確定候選理財師是否能為你提出有價值的建議。

(5)是否是唯一為我提供咨詢服務的人?

有些理財師自己擁有許多助手協助他工作,包括法律、保險和稅務方面的專業人士。在咨詢過程中這些人都有可能與你打交道。請理財師開列這些人的名單,了解他們的有關背景。

(6)需要為其服務支付多少費用?

理財師應該用書面方式清楚地講明他的服務如何收費。一般的收費方式有:

①客戶將費用或傭金交給提供理財服務的公司,公司向理財師支付工資。

②理財師直接向你收費,費用按提供服務的小時計算或按你所擁有的財產或收入的數量計算。

③同時收取費用和傭金,費用是作為為你提供理財計劃建議所付出的勞動的補償,傭金由銷售了投資品的機構提供。有些理財師收到傭金後會少收取一部分費用。

④根據理財師的建議,你可能會投資某種投資工具,則傭金就由提供這種投資品的第三方機構來支付,傭金數量通常按照你投資額的一定百分比計算。

(7)除了我之外,你的建議是否還會給其他機構帶來益處?

理財師與其他機構的商務聯系和合作關系可能會影響他為你提供咨詢服務時的專業判斷,使他不能完全從你的利益出發考慮問題。例如,銷售保險、證券和共同基金的理財顧問與提供這些投資產品的公司有著商務上的聯系和利益關系,你應該了解這些有關情況,了解理財師為完成理財計劃而把你推薦給保險經紀人、會計師或律師時能得到多少益處。

(8)在執業過程中是否因違法或不道德行為而受到紀律處分?一些政府主管部門或行業協會都保存有理財策劃師的執業記錄,可以查詢。

(9)能否簽定書面協議?

請理財策劃師將可以提供的服務的細節用書面的形式提供給你,並保存好這些文件,以備將來參考。

閱讀全文

與目標理財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指期貨最少多少資金 瀏覽:740
華楓投資 瀏覽:974
炒股炒外匯 瀏覽:922
港澳一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643
癌症銀行貸款 瀏覽:150
短期理財渠道 瀏覽:813
段永基投資 瀏覽:251
中國外匯管制限額 瀏覽:288
股指期貨後買基金 瀏覽:254
2880表價格 瀏覽:232
中林集團信託 瀏覽:193
在陸金所里投資安全嗎 瀏覽:315
期貨大行情特點 瀏覽:239
買基金用什麼賬戶 瀏覽:90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建行 瀏覽:185
股票簡單解釋 瀏覽:34
pe股票ttm是什麼意思 瀏覽:825
海航投資值得長線嗎 瀏覽:358
什麼股票賺錢最快 瀏覽:295
東亞銀行信託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