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財務培訓課程有哪些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化和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專,投資、融資屬分析等財務決策業務越來越成為企業決策的重要部分。因此本專業內容包括公司決策、財務管理、企業金融、金融工程和風險管理、證券投資和期貨與期權管理。
主幹學科:經濟學、工商管理
基礎課有:經濟學基礎、經濟數學基礎、會計學、審計學、計算機應用基礎。
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有:財務管理學、公司理財、金融學、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學、金融風險管理、金融工程、期貨期權與衍生證券、審計學、財務報表分析、管理會計、經濟預測與決策、計量經濟學、C語言、電子商務概論、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資產評估、投資銀行業務、保險精算、公司財務理論、風險投資、項目融資、投資分析、資產評估等。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㈡ 創業的基本概念
人人都在講創業,人人都希望創業,
但創業到底是什麼,你有沒有深刻的認識?
下面我從四個方面來講一下什麼是創業。
一.創業是什麼?
1.創業的定義
什麼是創業?引用MBA智庫網路里的一段話來說:
創業指的是發現、創造以及利用適當的創業機會,然後藉助有效的商業模式用以組合生產要素,創立新的事業,以獲得新的商業成功的過程或者活動。
我認為這作為創業的定義來說是非常合適的。
2.創業的本質
創新可以說是是創業的本質特徵。
沒有創新的創業,是低層次的創業,很難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讓變革成為習慣,讓創新成為創業的動力,不斷前行。
3.創業的特點
創業有四個特點:
1)創造具有"更多價值的"新事物;
2)需要創業者付出時間經歷,不斷努力;
3)具有一定的風險,包括人力、物力、財力;
4)過程或結果中能獲取收益,且相當可觀。
4.創業的目的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創業也不例外。
大多數人創業都是為了實現財富的飛速增長,盡管這個過程種充滿了危險。
但還有一部分人不同,他們創業可能是為了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為社會做出貢獻。
二.如何創業?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支持創業政策的實施,投身創業的人數越來越多,
但是創業成功的永遠都是小部分,下面來談談如何正確創業,提高成功率。
1.合適的方向
創業的方向有很多,電商,社交,O2O,實體零售等等,
選擇一個合適的方向是創業成功的關鍵之一。
創業者可以通過不斷學習,關注各類信息,媒體博客等,
同時加入創業的圈子和別人交流,
結合自己的以往經驗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並且有前途的大方向。
一旦選定了,就不要輕易地去更改,畢竟隔行如隔山,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潛規則,摸熟它是需要時間,需要交學費的。
大方向的選擇可以考慮一下三個點
1)新型技術所帶來的新市場,比如當初的互聯網革命
2)國家政策所帶來的紅利,比如允許商品交易所帶來的房產市場
3)人們收入提高所帶來的消費升級,比如可以在部分縣城開麥當勞,肯德基等
記住選擇一個切入點,創業初期切記全線鋪開。
2.團隊管理建設
一個好的創業項目往往不是一個人能夠進行到底的。
團隊在創業過程中占據重要的一環。考慮清楚創業項目需要多少人,初期不要太多。
選擇的人可以從兩個方便考慮:
一是技能,專業能力要強。二是協作,盡量找有合作經驗的人來合作,
創業初期特別注重人員間的磨合期。
創業者除了要清楚自己干什麼,也要知道合作夥伴想做什麼,可以做什麼,最終可以做成什麼樣。
如果過於勉強,既不開心也不持久,對創業十分不利.
3.啟動資金
作為一個創業項目,有許多需要用到錢的地方。
我們可以將創業的資金來源分為三種情況。
1)自給自足:組一個小團隊,不需要投資太多,就可以掙錢,這種是最理想的情況,但往往規模較小。
2)找資本投資:資本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但是融資成本高昂,難度較大,而且與投資人之間的信任關系較難確立。
3)自己掏錢:自己掏錢當老闆創業,收益最大,風險最大,往往容易血本無歸。
4.天時地利
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市場上的形式總是不斷變化的。
創業不僅需要激情和勇氣,更需要的是理性和耐心。
找准合適的時機,切入合適的市場。
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學會權衡取捨,將地理優勢最大化。
可以根據不同地方的不同特點,客觀分析自身條件,選擇具有地方特色的創業項目。
5.合適的制度
一個創業團隊必須要有一個規范適合的制度。
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股權了,分配時既要保證決策的集中,也要權衡團隊的歸屬感。
還有就是人事,團隊的領頭人特別重要,起好舵手的作用,決定大方向。
同時要能找出團隊的不足加以改正,並且實施合理的獎懲措施。
6.運氣運勢
創業可以說是一門藝術而不是科學,科學可以重復並且不被證明是錯的但藝術不可以。
創業也是如此,同樣的創業路,可能第二個人就走不通了。
創業的成功是99%的努力加上1%的運氣,而這運氣往往也是關鍵。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做自己該做的,把成功率放大,即使真的失敗了,
也不要過於難過,你還會有下一次的機會。
文/老夏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盪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里,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如果你喜歡鄙文,那就在下面點個贊呀,也可以轉發或賜幾顆糖果,
你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和支持,在此老夏深表感恩.
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起都好!
㈢ 融資融券開戶條件有哪些
辦理融資融券的條件由證券公司各自製定具體標准。一般為從事證券交易的時間連續過版半年,交權易結算資金納入第三方存管,有證券投資經驗,具有風險承擔能力等。
根據《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
第十一條 證券公司在向客戶融資、融券前,應當辦理客戶徵信,了解客戶的身份、財產與收入狀況、證券投資經驗和風險偏好,並以書面和電子方式予以記載、保存。
對未按照要求提供有關情況、在本公司及與本公司具有控制關系的其他證券公司從事證券交易的時間連續計算不足半年、交易結算資金未納入第三方存管、證券投資經驗不足、缺乏風險承擔能力或者有重大違約記錄的客戶,以及本公司的股東、關聯人,證券公司不得向其融資、融券
㈣ 投資項目決策分析研究的目錄
緒論/1
第一章 資金的時間價值/3
第一節 資金時間價值概述/3
一、資金時間價值的含義/3
二、名義利率與有效利率/3
三、資金時間價值的計算/4
四、資金時間價值計算公式的類型/4
第二節 資金時間價值的計算公式/4
一、一次支付(或稱整支整付)類型/4
二、等額序列類型/5
三、等差序列類型/7
四、等比序列類型/9
五、六個系數之間的關系/9
第二章 投資項目評價指標/11
一、靜態評價指標/11
二、動態評價指標/13
三、項目財務評價指標的應用/16
第三章 方案的比較與選擇/20
第一節 獨立型方案的比較與選擇/20
一、資金不受限制情況/20
二、資金有限的情況/21
第二節 互斥方案的比較與選擇/24
一、壽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比選/24
二、收益相同或未知的互斥方案比較/27
三、壽命期不等的互斥方案比較/29
四、公益性項目方案的比選/3l
第三節 價值工程/32
一、價值工程的基本概念/32
二、價值工程對象的選擇/33
三、價值工程對象情報的搜集/34
四、功能分析/35
第四節 方案綜合評價/36
第四章 不確定性分析與風險決策/37
第一節 敏感性分析/37
一、敏感性分析的概念/37
二、敏感性分析因素與指標的選取/38
三、多因素敏感性分析/39
四、敏感性分析案例/40
五、敏感性分析的不足/44
第二節 盈虧平衡分析/44
一、盈虧平衡分析的含義及分類/44
二、線性盈虧平衡分析的前提條件/44
三、線性盈虧平衡點的求取方法/45
四、非線性盈虧分析的計算/46
五、盈虧分析的應用/48
第三節 概率分析與風險分析/49
一、概率分析的基本概念/49
二、定量的風險分析/49
三、風險分析中概率的確定/52
四、蒙特卡洛模擬法/54
第四節 投資項目的風險處置/56
一、投資項目風險的處置方法/56
二、企業資本成本作為項目折現率的條件/60
三、項目系統風險的估計/6l
第五節 風險決策准則/63
一、在收益可能性大小
都己估定的情況下的決策准則/63
二、在只了解預期收益
或損失的情況下的決策准則/64
第五章 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67
第一節 可行性研究與項目經濟評價/67
一、項目經濟評價的基本要求/67
二、項目經濟評價的內容與指標/68
三、建設項目經濟評價發展的歷史/68
第二節 社會評價/69
一、社會評價的框架和內容/69
二、社會評價的步驟/69
第六章 市場分析/72
第一節 市場分析與項目評價/72
一、市場分析的作用/72
二、市場調查/72
第二節 市場預測/73
一、定量預測方法/73
二、定性預測方法/82
第七章 項目建設方案設計與評價/84
第一節 建設規模的選擇/84
一、建設規模的含義/84
二、影響生產規模的主要因素/84
三、合理生產規模的確定方法/85
第二節 技術方案評價/86
一、技術方案評價的含義及必要性/86
二、技術方案評價的原則/86
第三節 工藝流程評價/87
一、工藝流程的含義/87
二、工藝流程評價的要求/87
第四節 設備選型評價/89
第五節 方案設計/90
一、建設方案總體設計/90
二、建設方案分項設計/91
第六節 節能/92
第七節 節水/93
第八節 環境保護/94
第八章 財務評價的基礎數據/96
第一節 財務評價的基本參數/96
第二節 建設項目總投資/98
一、建設項目總投資及其構成/98
二、建設投資估算/98
第三節 成本費用/104
一、成本費用的分類/104
二、成本費用的估算/105
第四節 銷售收入、稅金和利潤/107
一、銷售收入估算/107
二、利潤總額估算/107
三、現金流量計算/108
四、現金流量計算案例/109
第九章 項目融資/112
第一節 融資方案設計的內容及方法/112
一、資金籌措計劃方案的編制基礎/112
二、投資使用與資金籌措計劃表
編制時應注意的問題/112
三、融資方案優化的內容及方法/113
第二節 融資風險與融資成本分析/115
一、融資風險分析/115
二、融資成本分析/116
第三節 資本金融資和各種負債融資方式/119
第十章 項目財務評價/126
第一節 財務評價概述/126
一、財務評價概述/126
二、財務評價的基本步驟/128
三、財務評價報表/128
第二節 項目贏利能力分析/129
一、靜態贏利能力分析/129
二、動態贏利能力分析/130
第三節 項目償債能力分析/13l
一、償債能力分析指標及內容/131
二、資產負債表分析/132
第四節 項目生存能力分析/133
一、資金來源與運用分析/133
二、外匯平衡分析/134
第十一章 項目國民經濟評價/135
第一節 國民經濟評價概述/135
一、項目國民經濟評價的含義/135
二、國民經濟評價的對象/135
三、國民經濟評價的一般步驟/136
第二節 國民經濟評價中的費用和效益/136
一、費用與效益的含義及識別/136
二、需單獨測算的外部效果/138
三、國民經濟內部的轉移支付/139
第三節 影子價格及國家參數/140
一、影子價格及其特徵/140
二、貨物的分類/142
三、外貿貨物影子價格的測算/142
四、非外貿貨物影子價格的測算/144
五、特殊投入物影子價格的計算方法/144
第四節 國民經濟評價報表及指標/145
一、費用及效益的調整/145
二、國民經濟評價報表及指標/147
第十二章 其他類型項目評價/150
第一節 改擴建及技術改造項目評價/150
一、改擴建及技術改造項目的特點/150
二、改擴建及技術改造項目評價的特點/15l
三、改擴建及技術改造項目評價的前期准備工作/151
四、改擴建項目的經濟評價/153
第二節 其他非工業項目的經濟評價/154
一、郵電通訊項目經濟評價的特點/154
二、水利項目經濟評價的特點/154
附錄:投資項目經濟評價案例/155
參考文獻/187
㈤ 計算產品P-Ⅱ投資決策分析時適用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內容摘要:隨著公司治理結構理論的完善與發展,資本結構逐漸成為國內外學者探討的焦點。本文從企業財務管理的角度,分別論述了無風險條件和風險條件下資本結構的決策方法,並對資本結構的決策方法進行了評價。 關鍵詞:資本結構 財務風險 財務杠桿 所謂最優的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使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企業價值最大化時的資本結構。其判斷標准有三個:有利於最大限度地增加所有者財富,能使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財務風險適度。其中,加權平均成本最低是其主要標准。從理論上講,最優資本結構是存在的,但由於企業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經常發生變化,尋找最優的資本結構十分困難。下面從企業財務管理的角度,探討資本結構決策的方法。 無風險條件下的資本結構決策方法 資本成本是指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金而付出的代價。不同的融資方式具有不同的資本成本。企業應綜合考慮各種籌資的渠道和方式,研究各種資本來源的構成。求得籌資方式的最優組合,以便得到合理的資本結構。 (一)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 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制約,企業不可能只使用某種單一的籌資方式,往往需要通過多種方式籌集所需資金,為進行籌資決策,就要計算確定企業全部長期資金的總成本——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一般是以各種資本佔全部資本的比重為權數,對個別資本成本進行加權平均確定的。其計算公式為: WACC = 上式中:WACC—加權平均資本成本;Kj—第j種個別資本成本;Wj—第j種個別資本佔全部資本的比重(權數)。當個別資本佔全部資本的比重,是按賬面價值確定的,其資料容易取得。但當資本的賬面價值與市場價值差別較大時,如股票、債券的市場價格發生較大變動,計算結果會與實際有較大的差距,從而貽誤籌資決策。為了克服這一缺陷,個別資本佔全部資本比重的確定還可以按市場價值或目標價值確定,分別稱為市場價值權數、目標價值權數。 通過計算不同資本結構的加權資本成本,選擇其中加權資本成本最低的資本結構。國有企業既有債務融資又有權益融資,其融資成本是債務資本成本和權益資本的加權平均數。因為當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小的時候,企業的價值最大。由於這個原因,假如一種資本結構的加權平均成本比另一種要低,可以說這種資本結構比另一種好。而且,假如一種資本結構導致最低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可以說這一特定的債務股權比率代表了最佳資本結構。但是,有時要分清某一融資屬於負債還是權益還有困難。負債與權益的區別對企業的抵稅目的是至關重要的,並且直接關繫到企業的凈現金流量。 (二)每股收益無差別點分析法 根據資本結構理論,判斷企業資本結構優劣的標準是企業價值最大化。對股份公司而言,企業價值最大化也就是每股凈價值最大化。在此以每股凈價值最大化為理論基礎,構建資本結構優化的數學模型。 上式中:EBIT—稅息前利潤平衡點,即無差別點;I1,I2—兩種增資方案下的年利息;C1,C2—兩種籌資方式下的權益資本總額。通過計算可以求出盈虧平衡點的值,即EBIT的值。它表明:當稅息前利潤等於EBIT的值時,選擇權益資本與選擇負債資本籌資都是一樣的;當稅息前利潤預計大於EBIT的值時,則追加負債籌資更為有利;當稅息前利潤預計小於EBIT的值時,則增加權益資本籌資更為有利。 風險條件下的資本結構決策方法 企業在考慮用不同的融資方式籌集所需長期資本時,一般先設計出籌集所需資本總額的不同融資結構的方案,然後在若干個有利的籌資方案(即投資收益率大於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的方案)中,分析計算而確定最佳方案,並對選出的最佳方案進行優化。通過對財務風險和財務杠桿利益的研究可知:好的融資方案應是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之間的一種均衡。 財務風險是由於負債而帶來的風險,它會產生兩種結果:一是導致企業不能償還到期債務而破產;二是導致股東收益發生較大幅度的波動。這種變化現象被稱為財務杠桿現象。財務杠桿的產生基於兩種原因:當利息固定不變時,隨著稅息前利潤的增加或減少,每一元稅息前利潤負擔的利息減少或增加,從而較大幅度地增加或減少普通股收益。由於固定利息費用的存在,使普通股每股收益的變化幅度大於稅息前利潤的變化幅度。根據財務風險、財務杠桿利益和資本結構的分析,
㈥ 如何對上市公司進行融資決策分析與評價
我國上市公司融資決策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1緒論
1.1立論依據與研究意義
1.2國內外研究現狀
1.3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思路
2西方資本結構理論及其評述
2.1 MM理論(MM Theory)
2.2權衡理論(Trade-off Theory)
2.3激勵理論(Incentive Theory)
2.4非對稱信息理論(Asymmertric Information Theory)
2.5公司控制權理論
2.6現代資本結構理論的最新發展
3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綜合影響因素分析
3.1資本結構的外部影響因素
3.1.1國家宏觀經濟因素
3.1.2政策法律因素
3.1.3行業因素
3.2資本結構的內部影響因素
3.2.1企業的經營狀況因素
3.2.2企業的財務狀況因素
3.2.3企業規模因素
3.2.4企業所有者和管理人員的態度
3.3融資政策環境的國際性差異比較分析
4我國上市公司融資決策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4.1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影響因素的綜合評價
4.1.1指標體系的選定及計算說明
4.1.2樣本數據選取
4.1.3實證研究方法確定
4.1.4實證結果及其分析
4.1.5小結
4.2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分析
4.2.1模型構建與指標計算
4.2.2樣本數據說明
4.2.3實證結果及其分析
5我國上市公司融資決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5.1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現狀分析
5.2我國上市公司融資決策存在的主要問題
5.3我國上市公司融資決策優化的對策研究
5.3.1確立股權融資方式的主導型地位
5.3.2大力發展我國企業債券市場
5.3.3優化資本結構與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6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內容摘要
該文在評述西方資本結構理論的基礎上,對其在中國的適應性進行了分析.該文結合中國上市公司融資決策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對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刻的分析,並對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決策政策背景的國際性差異進行了比較;接著在大樣本的支持下,採用主成份分析和多元回歸的方法進行了實證分析,找出影響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決策的主要因素,並考察了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企業績效的相關關系;最後在考察目前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現狀及融資決策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對如何優化中國上市公司融資決策,分別從公司資本結構選擇與治理效率關系等角度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㈦ 關於融資租賃決策用凈現值法分析
融資租賃前一般大的公司都要進行財務分析的。用凈現值能夠比較明顯,這在做設備更換的過程中都是有具體的分析得
㈧ 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財務分析決策從承租人和出租人兩個方向分析
一、融資租賃與經營租賃的區別和共同點:
1、區別
1)融資租賃所有權可以轉移,經營租賃則不可
2)前者要求出租的資產在開始租賃前使用年限不能超過全新時該資產使用年限的大部分,後者沒有此要求
3)在會計處理上,融資租賃承租人對租入資產計提折舊,出租人停止計提
4)經營租賃要對售後租回合同中特殊余額做披露負債表日後三個會計年度將支付的租賃金額
2、共同點:
1)披露要求基本相同,未確認的租賃費用余額,分攤未確認費用所採用的方法
2)承租人租賃費用分攤方式基本一致,均可採用直線法(平均年限法)
3)或有租金和初始費用,確認為當期費用(或收入)
二、決策分析
1、對於承租人
1)如果資金短缺最好融資租賃,即可得到需要的固定資產,又不用一次性支付投資。
2)如果利潤可觀,使用融資租賃可記入本企業資產,提取折舊,沖銷當期利潤,減少應納所得稅。
3)如果是暫時需要的固定資產,應考慮經營租賃,避免設備閑置的風險。
2、對於出租人
1)閑置或未使用固定資產最好融資租賃給其他企業,以增加現金流,減輕企業成本負擔,增加效益。
2)融資租出的固定資產所有權已經轉移,便於資金與實物統一管理,減少出租人資產減值風險。
3)經營租賃租金一般比融資租賃分期付款收入高,即租金收入大於折舊,選擇經營租賃可直接增加企業收益。
三、結論
作為承租人來說,選擇經營租賃還是融資租賃主要考慮資金購買實力和資產需要程度;對於出租人來說,選擇經營租賃還是融資租賃主要考慮資產閑置程度和利益最大化。
能想到的大致就這些吧,如果是寫個小論文基本夠用了,在此基礎上擴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