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理財產品定價 是什麼意思
理財產品買賣按照單價*份額計算,最初的單價是1元/份,成立後會有價格波動,這就體現了盈虧。
❷ 理財產品定價遵循什麼原則,理財產品定價遵循什麼原則
保住本金 首選安全度的問題
❸ 理財咨詢服務如何定價
wentaobao
❹ 理財產品定價主要考慮因素
理財產品定價主要考慮因素1理財產品的周期,2銀行定期產品的利率,3理財產品的風險。
❺ 理財產品中定價要考慮多空因素是什麼意思
個人理解多空因素是指能夠影響理財產品投放標的的因素
假設理財產品投放到股市,那麼利好股市就是多因素,利空股市就是空因素
❻ 如何建立自己的理財價值
尋核心投資體系: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
縱觀整個投資界,那些偉大的投資者,不論是價值投資、成長投資還是趨勢投資,他們成功的都是相似的,這些偉人們無不例外都擁有:宏觀行業的分析能力(好生意),微觀企業的剖析能力(好企業),對自我人性的控制能力、對市場情緒的理解能力、對資金偏好的分析能力(好價格)。所以,成功的投資並不復雜,來來去去不過三個字: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其中,好價格是一般投資者和偉大投資者最大區別。
投資的本質是尋找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所以想要做一筆成功的投資,「三好」准則缺一不可,只要滿足「三好」條件,一個公司不論它在什麼市場、什麼板塊、什麼時間、甚至不是上市公司都沒有關系。對此投資者一定不能抱有偏見,我們要尋找投資的本質,不能迷失在市場中,要明白雖然市場的鍾擺一直在擺動,但不論鍾擺如何擺動,都不會影響那些真正的「三好」公司,對於優秀的投資者來說,只有宏觀行業的好壞、微觀公司好壞、估值高低之分(很多人根本沒有正確的投資體系,沒有明白投資的本質,卻還在為了藍籌股和創業板孰優孰劣爭論不休,說到底一筆好的投資是根本不分派別的)。
在中國市場做投資,更需要堅定的意志來堅持「三好」投資體系,因為現在的大部分觀點認為: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賺錢就是對的,這是典型的唯賺錢論,唯業績論,抱著這樣的價值觀的投資者,大部分都在偽投資,但顯然這是極大的錯誤思維,長期看市場必然回歸,投資從來不是平路短跑,而是垂直攀岩的馬拉松比賽。市場中充斥著太多的偽投資者,他們分析都是流於表面,往往出於某個題材或者概念就看好一個行業、公司,卻從沒有對行業、公司做詳細的研究,有些甚至連公司的主營都不知道,但在這些人眼中,「價值投資」甚至淪為虧損的代名詞。但事實上,在過去幾年裡那些真正優秀的投資者仍有較大的收益,在整個市場都在追逐熱門的時候,一些前景好估值低的優質公司,因為沒人關注獲得了大比例的折價,他們提前布局,獲得不菲的收益。
判斷好生意,找到好公司,發現好價格
一、好生意
好生意的判斷標準是搞懂兩個問題:
1.行業現在的壁壘如何(護城河);
2.行業的前景如何(成長性)。
要搞懂這兩個問題,主要是綜合分析一個行業的價值和成長,比如醫葯行業作為典型的好生意,是因為優秀的醫葯公司能不斷研發新葯、申請專利,這是護城河,而巨大的市場是未來的成長性。
未來的好生意還是主要集中在:醫葯、消費股、TMT三個大行業中。為什麼?無論你貧窮富裕,經濟危機還是戰爭,人類都會生老病死、都需要吃喝拉撒。所以只有醫葯和消費能成為百年企業,長牛股票。而醫葯消費讓人類活下來,科技讓人活得更好。但不同於醫葯消費的投資理念,科技行業是不進則亡,20年前的科技巨頭今天照樣破產,Google、蘋果、騰訊不進步不創新未來也要被淘汰。所以投資科技股的核心要素是抓住時代的潮流,活在當下。
確定大的行業之後,就要細分下去,醫葯、消費、TMT三個行業可以細分為比如牙醫、眼科、體外診斷(中國巨大的市場)、特殊屬性的快速消費品、TMT的細分行業更多。
當然,好生意不局限於醫葯消費TMT,不論什麼細分行業,只要能有自己的護城河,能有美好的成長前景,一樣能定義為好生意,比如水電行業(大自然賦予的護城河)、調味品行業(有獨特口味秘方的快速消費品)、胰島素行業(醫葯行業中重復有粘性的消費品)。
總的來說,好生意就是對未來宏觀行業變化的判斷(也包括宏觀政策上的變化)。如果能預見行業變化後出現必然結果,那麼我們就大可不必在乎發展過程的曲,無懼任何短期的變化。
二、好公司
尋找好公司的要點為三點:
1.非量化指標:管理層、企業文化、商譽;
2.量化指標:財務報表;
3.核心指標在於判斷一個公司創造價值的能力:ROIC和ROE。
1.非量化指標的判斷需要靠對一家企業長期的跟蹤才能得出結論,頻繁的實地調研感受企業文化,了解公司管理層,通過長時間對企業運作的跟蹤了解管理層的管理能力。
2.量化的財務指標的判斷需要有扎實的財務基礎,讀財報不僅僅是簡單的看收入、利潤,更重要的是理解深層次的東西,要通過分析財務數據得出企業經營的質量,是否存在作假的陷阱,是否有發展的潛力。
3.判斷好公司的核心是判斷一個公司創造價值的能力,指標是ROE(凈資產收益率)和ROIC(投資回報率)。
為什麼是ROE和ROIC兩個指標呢?因為單純的EPS、PEG估值方法完全可能是個偽命題,比如,A公司去年賺了1萬,今年賺了10萬,十倍;B公司去年賺了1億,今年賺了2億,兩倍。哪一個更好?在現實生活中,誰都知道B公司好。但在資本市場上不是,因為人們總是很短視,只看增速。而ROIC和ROE直接反映了公司的投入產出的效果,他告訴我們一個公司到底是創造價值還是毀滅價值。有沒有競爭優勢,業績是不是曇花一現式的驚艷,成長的質量如何。
ROE就是經典的杜邦分析法,而ROIC的計算比ROE要難一些公式是:
ROIC=NOPLAT/IC
(其中NOPLAT是指息稅前的收益*(1-稅率),IC是指期初的投入資本,包括有息負債、股東權益,扣除非核心經營資產)。
注意:1)其中IC指的是期初的投入資本,這包括有息負債、股東權益,還要扣除非核心經營資產;
2)要注意的是,有些優秀的公司有大量的超額現金,因此在計算初期投入資本的時候超額現金要扣除(比如像貴州茅台這樣的公司,其貨幣資金佔全部資產的50%,歷來存在大量的超額現金,因此超額現金應該視為金融資產而非經營資產);
3)NOPLAT是指息稅前的收益*(1-稅率),NOPLAT直接剔除掉了資本結構和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注意盡管應付賬款也是公司的一種現金來源,但因其未附帶明確的成本而被排除在外。實質上,ROIC是生產經營活動中所有投入資本賺取的收益率,而不論這些投入資本是被稱為債務還是權益。
因此,計算ROIC的關鍵是對公司業務能進行快速分解,快速閱讀公司資產負債表及報表附註,分解出公司的「核心資產」和「非核心資產」;快速閱讀公司的利潤表,分解出公司的「核心收益」和「非核心收益」。
如果簡單地來看,ROIC可以近似理解為ROE。但是ROE有不少缺點,ROE衡量會計利潤與凈資產的比值關系,容易受異常財務杠桿的影響(而ROIC衡量的是經營利潤率,而且剔除了資本結構變動的影響)。ROE的高低並不能直接證明價值創造的能力,高ROE也許說明不了什麼,而高ROIC明顯是價值的正面因素,差的的公司是「高投入、低(高)產出」,而好的公司則是「低投入、高產出」。
結論:只有ROIC超出WACC(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成長,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成長;除此以外的成長,大都是不值一提的偽成長。當然,對於一些小企業,有些項目目前是虧損的,但長遠看不應短視。
三、好價格
發現好價格的方法是對人性、市場、資金有深入的認知和分析能力。
對於投資者來說,往往有一個誤區,即發現好公司之後,其買入價格會用估值模型來決定,這是極大的錯誤。因為估值模型決定長期的安全邊際,而現時買賣價格的好壞是需要通過分析人性和市場來決定的。這很好理解,因為市場長期看必然有效,所以需要估值模型是用來估算長期的安全邊際的;但買賣發生在當下,而短期看,市場經常無效,短期的上漲和下跌僅僅是人類情緒和資金偏好的變化推動的估值的變化,因為這種無效的存在,所以即便是你精確的通過各種估值模型計算的「安全邊際」,也可能被市場打的一文不值。所以大師們一再告誡我們:投資是一門藝術,而絕非嚴謹的科學,寧要模糊的正確,不要精確的錯誤。
所以也是為什麼一般的投資者即使足夠努力學習、累積經驗,也只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投資者,但想要成為一個偉大的投資者幾乎是不可能的。世界上偉大的投資者是極少數,因為偉大的投資者,他們所具備的價格和價值的發現能力,這並不是能通過後天的學習和累積產生的,發現好價格的能力幾乎是天生的,對人性的和對市場的理解是無法復制的。
對「好價格」的判斷是「三好」投資准則中一般投資者和偉大投資者最大的區別。
歸納一下偉大的投資者找到「好價格」的兩大要點:
1. 判斷市場情緒,即判斷人性的變化:是指我們要做到逆向投資(反人性的投資),也正是巴菲特說的「別人恐懼我貪婪」,逆向投資抓住機會。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心態的失衡才是殺死你的是心魔。投資最難的地方並不是了解公司的基本面,而是了解市場人性並戰勝自己。
作為一個優秀的投資者,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們不應該對價格太關注,而對價值又太漠視。因此要永遠記住價值,價值,還是價值,而不僅僅是價格,只有心中具有強烈的價值感,才能抵抗恐懼的情緒。人性這玩意,千百年從未改變,未來也永遠不會改變。
2. 判斷資金的偏好,即市場資金流動的方向:這是可以學習的,也是可以量化的。具體表現為趨勢和量價的變化。
市場資金的變動,趨勢的形成是因為市場資金形成了一致性的預期,表現出方向的一致性。此時抓住「好價格」的核心思想就是:判斷市場資金一致性的預期,抓住資金轉向的瞬間。
判斷短期市場資金的偏好,可以讓我們得到更好地找到好價格,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是什麼風格的投資者都千萬不能忽視,特別是自詡為價值投資不需要技術分析的人,千萬不要因為一個公司出現了價值低估的情況貿然買入,因為市場先生依然會把你搞的破產!計算安全邊際的時候為什麼要打折?打折就是在考慮市場先生的脾氣,但這個打折打多少?價值投資的理論不會告訴你,只有盤面的信息才會告訴你。對盤面的感覺,對資金的流向都是需要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盤感的養成也非一朝一夕。
總結
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的三好理念簡單總結就是分析宏觀行業,分析微觀企業,分析市場和人性,重要的是細分行業的發展前景、微觀企業的發展前景和一個好的買點。
所以在尋找三好公司的時候,要常問自己10個問題:
1. 公司的產品定位如何,所處行業的未來發展如何;
2. 公司在細分行業是否具有競爭力,護城河在哪裡;
3. 企業的盈利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性(模式找對了沒);
4. 歷史財務報表是否健康,盡力排除造假粉飾的可能;
5. 公司股東治理怎麼樣,是欺詐小股東或者對小股東不重視;
6. 橫向縱向比較,找到公司的天花板在哪裡;
7. 現在的價格是否在安全邊際內(用估值模型計算);
8. 整個市場的情緒如何,短期資金的偏好是什麼;
9. 資產是否進行了合理的配置(採用動態平衡策略降低投資風險);
10. 提升自我內心的修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最後多說一句,對於追求三好公司這一點千萬不能教條主義。能追求「三好」公司是最好不過的,但很多時候,「三好」很難全,退而求其次也是無奈之舉,所以有時候不是那麼好的生意,但價格足夠低也具備吸引力,有時候不是那麼好的價格,但公司行業長期積極向好,也值得買入,巴菲特老先生也強調過,用一般的價格買入優秀的公司要遠比用低估的價格買入平庸的公司來得好。
❼ 銀行理財產品利息是怎麼計算的
通常情來況下,理財產品源的收益是根據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投入的資金以及實際理財天數來計算的。一般理財產品計算公式為理財收益=投入資金×日利率×實際理財天數。其中利率又可分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在計算理財收益時要適當地進行轉換。當然這個計算公式一般是適用於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對於一些較為復雜的理財產品還需要考慮到其他風險因素。以上就是關於理財產品的收益計算的介紹,需要注意的是銀行理財產品的一年是按照360天計算的,而其他互聯網理財產品還是按照365天計算。除此之外,對於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還要分清到期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的區別。
❽ 理財產品的定價機制是怎樣的
理財產品的定價機制通常都是按照客戶的需求所定價的,如果客戶的需求量比較大的話,那麼理財產品的價格也就會變得相對較高,如果客戶的需求量比較小,那麼相應的定價也就會比較低,所以理財產品的定價機制和客戶的需求量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