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大理財政收入

大理財政收入

發布時間:2021-03-23 12:20:39

❶ 大理的經濟怎麼樣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4年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1996年國內生產總值32.88億元。全市有工業企業501家,基本形成電力、食品、輕紡、機械、建材、造紙、印刷、化纖、制葯、煙草加工、皮革塑料等多門類的地方民族工業體系。1996年全市工業總產值27.25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3.57億元。現有農業耕地面積8598公頃,有效灌溉面積7523公頃,旱澇保收面積7222公頃,全市農業年產值3.05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2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23元。市內交通發達,通訊設施先進,境內鄉村公路基本貫通,水上運輸極為方便;320、214兩條國道穿越市境,成為連接滇西八地州陸路交通樞紐和借道通往四川、西藏、東南亞國家的橋梁;大理飛機場已建成通航,開通了昆明、天津航線;廣通至大理鐵路、"昆楚"二級汽車專用線的延伸段楚雄至大理一級汽車專用線和大理至麗江的准二級公路於1998年建成通車。1996年完成貨運量11.95萬噸,客運量24.45萬人次。通訊傳輸向數字化方向發展,已建成無線電尋呼台、光纜傳輸系統、移動通訊系統等通訊樞紐,全市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7.2萬門,可直撥國內各省市和世界各地。

大理歷史上是滇西物資集散地,目前已形成了專業市場與綜合市場、城區市場與農業市場互補的局面,商品交易規模不斷擴大,1996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1.33億元。大理是國務院劃定的大西南旅遊經濟圈規劃區中熱點旅遊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雲南省旅遊重點城市。近年來,隨著大理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國內外旅遊者日益增多,1996年接待國內外旅遊者306萬人次(其中海外旅遊者4.28萬人次),旅遊社會總收入6.17億元,旅遊業直接收入1.22億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舊城改造投入逐步增加,自來水年供水量1352萬噸,城市自來水用水普及率92%,城市綠化覆蓋率17.8%,已形成大理城區以保持棋盤式布局古城為主,下關城區以建設現代化城市為主的獨特風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城區及70%的鄉鎮基本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升初中比例達94%,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每萬人擁有病床數192張。1996年被雲南省文化廳命名為文化先進市,榮獲"全國科技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

❷ 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有什麼區別雲南大理崗位

一般情況來看,事業單位編制和公務員編制有以下的區別,供參考:
一、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行政編制、由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機關中除了工勤人員以外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身份,都屬於公務員編制,包括機關、共產黨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檢察院和法院等。
二、事業人員主要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事業單位是指為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事業費開支的單位。主要有科研單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新聞、廣播、出版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農業、林業、水利和氣象單位,社會福利單位,環境保護單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
三、公務員是政府工作部門的工作人員,具備行政權力。事業單位是服務性質的單位,通常情況下不具備行政權力,這是事業單位與公務員之間的差別所在。
四、務員的工資收入由政府財政承擔,並根據財政狀況進行調資,公務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公務員法》的規定執行。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一般由各事業單位根據市場情況而定,事業單位人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有關的社會規定 執行,一般要逐步實行社會化。應該說:同崗位同資歷情況下公務員編制比事業編制收入要高一些。

❸ 大理市有幾個鎮哪個鎮比較繁榮

大理市轄10個鎮、1個民族鄉:下關鎮、大理鎮、鳳儀鎮、喜洲鎮、海東鎮、挖色鎮、灣橋鎮、銀橋鎮、雙廊鎮、上關鎮、太邑彝族鄉。

http://www.1818008.com/pcd.php?d=2427

❹ 大理的永平到底怎麼樣啊經濟水平怎麼樣啊請當地的詳細的說說

你可以去,那算是個好地方,只是有點窮,但是有前途,你要對永平有信心,不用對政府有信心!永平縣的確太落後,政府對經濟發展可以說是有氣無力!發展速度非常緩慢!就拿永平縣城與曲洞的連接線來比較,早在八九年前就在規劃建設,平均每年前進一兩米,不知道要有幾年才能連接上!當然這與永平的具體情況有關,基礎薄,人口少,且農業人口佔全縣的百分之90以上,基本無工業和服務業。說到工業和服務業這並不是那個地方天生就存在,需要發展,在這方面我們的政府沒有自主創新和改革的能力,雖然國家對這樣一個小縣的關注是少的,但是對於中國現在來說西部大開發是實事求是的落實,對於西部既有經濟支持,更有政策支持,雖然這些支持對於永平這樣一個窮縣來說是少之又少,但是畢竟是有一定的好處,比如2000年的大寶高速路,2011年即將竣工的大瑞鐵路,為永平發展帶來了必要的基礎設施!具體來說一個農業縣的發展僅僅只靠這些是不夠的。永平縣縣委縣政府唯一的成就就是以家庭為單位,每戶收入過10萬的家庭多起來了!主要是靠大面積種植核桃獲得收入,這是林改的結果,不否認永平縣這方面的成績,然而為此確帶來了森林大面積的銳減,很多地方可以看到整隻山都是黃土,與五年前十年前相比簡直是天然之別!農民雖然富起了,並不代表,永平縣的經濟發展了,現在國家不徵收農業稅,我想縣委縣政府對財政收入和開支是傷腦筋了,對於永平縣的區位來看永平具有很好的地理位置,東有漾濞,魏山,南有昌霖縣,西有保山,北有雲龍縣怒江州,有較好的發展優勢,最具有優勢的便是杭瑞高速通過縣城和現在的大瑞鐵路也通過縣城,可以說永平處於橫跨東西的交通要道上,這對於永平來說可以說是最大的發展優勢,然而這樣的優勢永平縣政府曾經在乎過,可如今好像心不在焉。當然可以理解永平並沒有拿得出來的東西讓資本家投資,這不能怪永平這塊土地,是政府沒有開創和革新的能力!可以看現在永平向外的貿易全是粗級農產品,因為沒有人敢在永平投資,永平要發展必須要打破這一關口,這是每個政府必須突破的!我作為一個永平人,對家鄉發展是不滿的,我對政府是提出解決的質疑!但是我熱愛我的家鄉!

❺ 家鄉大理怎麼寫

家鄉大理
我的家鄉在大理,這里地處雲貴高原與橫斷山脈結合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土地肥沃,氣候變化較大,年平均氣溫在12.2—18.9度,最高氣溫30.4度。最低-7.8度。正是這樣的氣候才孕育出了風、花、雪、月、的大理四絕,為大理景觀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給旅遊的人們增加了無盡的回憶。在這樣的環境氣候下,我的家鄉還有什麼值得觀注的呢?
首先是映入眼罩的是洱海;洱海是一個風光明媚的高原湖泊,呈狹長形,南北長40公里,那碧波盪漾,微波激射,魚兒漂游,實在讓人流連忘返。在風平浪靜的時候泛舟洱海,那一干凈透明的海面宛如碧澄澄藍天,給人以寧靜而悠遠的感受。在蒼山腳下,洱海之濱,還座落著一處游覽勝地——蝴蝶泉。隨著生態平衡的恢復,蝴蝶越來越多,給一些旅遊、談情說愛的情侶提供了絕佳的仙境。
其次是大理「三塔」,三塔是大理的象徵,主塔高69.13米,小塔與主塔相距70米遠,形成了三塔南北對峙,從遠處看,它巍然屹立,氣勢磅礴,優如三顆定海神針,屹立在洱海邊。從近處看,它類似西安的小雁塔,是典型的唐塔風格,更是體現了中國古人的建造風格。
再次這里主要居住的白族,
未完,待續-------

❻ 雲南省屬公務員一般工資多少

在雲南大部分地區普通單位新進公務員大概在2000-3000左右,無住房。隨著工齡變久 ,工資會上升。

❼ 江西上饒人民生活水平高還是雲南大理生活水平高啊這兩個地方哪富裕

上饒市
下轄地區: 上饒縣、德興市等1區1市10縣
政府駐地: 信州區
電話區號: 0793(+86)
郵政區碼: 234119 - 353414
地理位置: 贛東北(江西省東北部)
面積: 2.28 萬平方公里
人口: 689.4萬(2007年)
大理州
下轄地區:大理市、祥雲縣、賓川縣等1市11縣 政府駐地:大理市下關電話區號:0872 郵政區碼:671000 地理位置:雲南省中部偏西 面積:29459平方千米 人口:351萬(2008年)
上饒市主要是工業城市,大理工業加旅遊,2011年大理州預計實現生產總值570億元,財政總收入突破10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1750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4652元。上饒市2011年財政總收入151.5億元,從平均的角度上包括農村來講上饒落後於大理,從城市的角度來看,上饒市要比大理發展的更快!
雖然上饒市比大理市發展更快,但是消費上,大理市和上饒市相當,甚至略高於上饒

❽ 大理賓川的經濟狀況

賓川縣的財政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改革,加快發展,堅持「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財政工作方針,狠抓增收節支,優化支出結構,穩妥推進各項財稅改革,強化財政管理和監督,努力克服財政收支矛盾突出、資金調度困難等問題,確保各年收支平衡。

2005年全縣生產總值為227360萬元,比2003年增長19.79%,其中第一產業117238萬元,增長10.04%,第二產業43536萬元,增長38.39%,其中工業22867萬元,增長20.29%,建築業20669萬元,增長65.75%,第三產業66586萬元,增長28.5%,一二三產業的結構由2003年的56:17:27變化為52:19:2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5282萬元,比2003年增長71.76%;財政總收入10796萬元,比2003年增長3.7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475萬元,比2003年增長24.32%;農民人均純收入2338元,比2003年增長15.00%。

❾ 請問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目前怎麼樣,盡量詳細點。當地群眾素質,收入,安全感,房價等等。謝謝了。

【自然概貌】
雲龍縣地處滇西瀾滄江縱谷區,東經98°52′—99°46′,北緯25°28′—26°23′之間。是大理州、保山市、怒江州的結合部。東與洱源縣和漾濞縣接壤,南與永平縣、保山市相交,西與怒江州瀘水縣毗鄰,北與劍川縣、蘭坪縣交界。東西最大橫距91.8千米,南北最大縱距109千米,總面積4400•95平方千米,基本地勢東西高、中部低,從北往南逐漸降低。雲嶺和怒山兩大山脈貫穿全境,怒江流經縣域西境,瀾滄江由北向南逶迤直下,境內山巒重疊,河谷交錯。年平均氣溫15.9℃,年降雨量729.5毫米,最高海拔3663米,最低海拔730米,縣城海拔1640米,縣城居縣境中部獅尾河谷諾鄧鎮,距大理州府大理市158千米,距省會昆明市518千米。
【建置沿革】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設比蘇縣,屬益州郡,東漢永平十二年(69年)屬永昌郡。唐(南詔)分屬劍川節度和永昌節度。宋(大理)時期,名「雲龍賧」。明、清稱雲龍州。民國2年(1913年)改州為縣。1950年屬大理專區,1956年屬大理白族自治州。
【行政區劃】
全縣轄寶豐、關坪、團結、檢槽、長新、苗尾、民建7個鄉和諾鄧、漕澗、功果橋、白石4個鎮,共 86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民族】

雲龍山地白族
到2010年末, 全縣總人口20.5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8.6萬人,佔90.73%;非農業人口1.9萬人,佔9.27%;漢族人口2.6萬人,佔12.65%;少數民族人口17.9萬人,佔87.35%。少數民族人口及佔全縣總人口的比例分別為:白族15萬人,佔73.27%;彝族1.2萬人,佔5.86%;傈僳族1.1萬人,佔5.27%;阿昌族2568人,佔1.25%;傣族1171人,佔0.57%;苗族1631人,佔0.79%;其他民族690人,佔0.34%。
【經濟綜述】
到2010年末,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83000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7917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8079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7004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0316萬元,工業總產值120000萬元,農業總產值118008萬元;全年糧食產量98000噸;全縣財政總收入16030萬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840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000萬元。
【人民生活】
2010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2268元,職工工資總額1.52億元,職工年平均工資2.3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95元,比上年增長7%。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635元,增長23.2%。居民儲蓄存款余額6.1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15.8平方米,農村人口住房面積17平方米。城鎮登記失業率2%。
【動植物資源】
雲龍動植物資源豐富。全縣森林覆蓋率達56%的,有林地面積332189公頃,活立木蓄積量2523萬立方米,經濟林木30萬畝。蒼巒疊翠的群山中有紅豆杉、滇山茶、水青樹、雲南榧木、禿杉、鐵杉、黃杉、銀杏、紅椿、滇楠等數十種國家一、二、三級保護樹種及總數達110科650多種的木本植物。山野中有數百種中草葯材和二百餘種野生食用菌;雲龍立體性氣候和復雜多變的山形水勢為滇金絲猴、白臂葉猴、小熊貓、金錢豹、穿山甲、梅花鹿、孟加拉虎、黑熊、岩羊、狐狸等數百種野生動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廣大的山野草場和山區農村是雲龍畜牧業發展的天然優勢;雲龍雨量充沛,水資源豐富。由於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境內怒江、瀾滄江、沘江、空漿河、關坪河五大江河及其支流共11條河流的水能蘊藏量為320萬千瓦。瀾滄江水電開發規劃中功果、苗尾兩大電站都在雲龍境內,水能蘊藏達二百多萬千瓦;礦產資源主要有鉛、鋅、銅、鐵、鎳、錫、汞、金、銀及食鹽、石膏、板岩、大理石等。
【旅遊資源】

太極之光
雲龍境內有風光秀麗的「高山明珠」的天池,有類似道教「太極圖」的天然景觀,有「千年白族村」諾鄧,有危岩高聳、山勢雄峻、兩溪拱繞、石壁千尋、古木虯枝的虎頭山,有著名的漕澗下澡塘溫泉瀑布。還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人文旅遊資源豐富。
【民俗文化】
雲龍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有白、漢、彝、苗、回、傣、傈僳、阿昌等十多個民族,其中白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3%。雲龍白族文化有明顯的山地特徵,它同洱海周圍的壩區白族文化相比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這種山地文化的獨特性突出反映在雲龍白族戲劇「吹吹腔」以及白族音樂「打歌調」等形式上。「吹吹腔」同洱海地區「大本曲」相比,前者以嗩吶配奏,後者以三弦伴奏。打歌調」主要流傳於雲龍東北部山區。雲龍民歌(或稱「山歌」)的內容絕大多數反映愛情生活和生產勞動。
雲龍的彝族,多居於山間緩坡台地或半山腰,以十多戶為一村居多。以玉米、蕎麥、小麥、大麥等為主食,服飾比較獨特。曾盛行「兒子上門,女婿入贅」姑舅表優先聯姻的習俗。喪葬習俗明代前均為火葬,清代改為棺木葬。
傈僳族婚俗與其他山地民族差不多,只在局部地區曾存在亞血緣族內婚和「公房制」的習俗轉房制和姑舅表優先婚配的習俗也比較普遍。喪葬習俗與附近白族差不多,送葬前全村人要集中於喪者家打歌、唱陰陽調為死者送葬。
雲龍的阿昌族、苗族、回族、漢族、傣族等民族,他們都是因為不同的歷史原因來到這里,以後和這里的民族長期大雜居,長時期的交往過程中他們把自己先進的生產生活習俗傳授給當地民族外,也隨同當地民族一起傳承當地的原始習俗。所以民俗習慣與前面提到的民族都大同小異。

諾鄧古村
雲龍建築文化在現存的古廟宇、古民居建築上有完整的反映,最典型的可以從被省人民政府授於歷史文化名村的諾鄧村民居、廟宇、牌坊等古建築中得到集中的體現。目前諾鄧村保留完整的明清古建築就有100多個民居院落,還有玉皇閣道教廟宇建築群以及其他多處公共建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四合院」、「一顆印」等民居建築風格多樣,山村構局因形因勢變異多姿,在建築形式上高度重視傳統工藝和圖案雕刻等方面的有機協調、美觀精細,門窗斗拱特色均具,壁牆廳堂莊重典雅。
村邑文化是古代雲龍居民留給今天的又一份特殊遺產。這里有五井、漕澗等地的集鎮式村邑文化,有白石、署場、大達、大村、表村等地的山村式村邑文化,有湯澗、仁山、大坪子、大栗樹、回族村、苗家寨等地民族風格迥異的村邑文化,還有天登等地獨家村式的村邑文化,都是別具特色的民居群落,它們當中所蘊含的不僅僅是村落結構形式的古樸自然,更主要的還是其中飽含著地區精神文化內涵的諸多民族民間生活成份。
橋梁文化作為雲龍現存古代文明的一個重要證據,其種類之多,造型之巧,結構之精,確實不愧於「橋梁博物館」之美譽。在雲龍境內眾多大江小河上,千百年來修建了無數跨江過河的藤橋、木橋、石橋、鋼橋、鐵鏈橋等等,形式則有吊橋、浮橋、拱橋、伸臂橋、風雨橋之類。其中如抗日戰爭中的功果橋、滇西農民起義的飛龍橋遺址及水城藤橋、包羅通京橋、石門青雲橋、順盪彩鳳橋等都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遺產,它們證明著古代雲龍的不凡經歷。
與橋梁文化伴生的還有驛道文化。古代鹽業經濟的發達造就了雲龍這個邊遠之地與四方八面緊密相連的交通網路。東向大理,南至保山,西往騰沖、片馬,北上麗江、中甸,商貿往來貨暢其流,至今縱橫交錯的雲龍境內古驛道上,石板青青,蹄印深深,驛站舊址猶存,馬邦痕跡依舊,而在驛道上留下的馱洋貨、販私鹽、趕考、逃匿、匪事、兵爭等等故事傳說更是多得數不勝數。
采冶文化在古代雲龍以八大鹽井產業為中心,同時還有白羊廠的銀礦開發等礦產采冶輔之。作為某幾個歷史時期的經濟動脈,雲龍曾為此出盡風頭。雲南鹽井自漢代開始即以安寧、黑井、白井及雲龍五井四個地域為重,在采鹵、煮制、推銷以至經濟產業管理方面均有一整套傳統的體系方式,而由鹽而生的政治、文化事件層出不窮,以此決定了所謂鹽文化歷史的出現。雲龍礦藏資源豐富,特別是明末清初銀礦的採掘使雲龍工商產業進一步得到發展,白羊廠銀礦事件是導致杜文秀起義的重要誘因。

雲龍洞經古樂
雲龍民族音樂以「吹吹腔」強激的嗩吶器樂演奏及「五井洞經」悠緩的弦管器樂演奏為特色,此外,「山花體」白族山歌和彝族、苗族、傈僳族山歌也各有鮮明的特點。
雲龍民族舞蹈形式主要有白族的「霸王鞭」與「力格歌」舞蹈、彝族「魯轆則」舞蹈,傈僳族「爪七七」舞蹈及苗族蘆笙舞等,還有各類「打歌」活動和民間舞獅耍龍耍馬要牛頭等表演形式。
民間節會慶典主要有傳統大牲畜和商貿交流會「八三街」,有漕澗「二八」澡塘會,以及「四月清明、五月端五,六月火把、七月祭祖、八月中秋、九月洞經」等活動。許多農村還普遍存在在農事關頭(如栽秧)、跳神祭祀方面舉辦節慶活動。
雲龍民間工藝種類繁多。關坪、長新等山區白族婦女刺綉具有獨到的特色,而石雕工藝、竹編工藝以及剪紙、制扎和地方土特食品果品的加工製作都頗多藝術技巧。

閱讀全文

與大理財政收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智鑫葯業股票 瀏覽:52
九泰基金中證基金 瀏覽:385
身份證掉了怎麼貸款啊 瀏覽:458
黃金分割外匯 瀏覽:603
申銀萬國期貨能化研究院 瀏覽:16
哪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高 瀏覽:16
國際黃金漲跌幅度限制 瀏覽:217
博時絲路主題股票行基金今日漲幅 瀏覽:590
2018年期貨分類監管 瀏覽:351
水泥相關股票 瀏覽:717
人人貸we理財怎麼投資 瀏覽:826
大豆期貨交易所哪家好 瀏覽:509
1400港幣換人民幣多少 瀏覽:432
五千新台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530
拾貝理財怎麼樣 瀏覽:969
農行玫瑰花貴金屬圖片 瀏覽:800
各省小微企業貸款比 瀏覽:142
投資b股 瀏覽:556
最新在岸人民幣反彈 瀏覽:84
外匯黃金怎麼樣 瀏覽: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