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央行「定向降准」,對實體經濟影響有多大
加之此前國務院《關於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管理的通知》下調了部分基礎設施項目的最低資本金比例,寬松的融資環境和積極的宏觀政策具有廣泛的影響,客觀上將推動基建發力,並惠及上下游領域。
當然,基建發展仍需遵循《政府投資條例》和黨中央相關會議強調的「適度發展」思路,地方政府應依據實際情況落地與自身財力、經濟發展「節奏」相匹配的項目。2018年12月中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以及城市停車場、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補短板工程都是重要抓手。
2020開年降准,意義不僅僅在於釋放資金,更在於通過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以激發市場微觀活力,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對於基建等實體經濟而言,順勢而為,發力托底經濟也是大勢所趨。
② 「把脈中國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難在哪
「把脈中國實體經濟」,實體經濟難在哪,專家們從不同角度給出了不同原因。
一是總體經濟結構存在重大性失衡。具體表現為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實體經濟失衡以及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失衡。
二是實體經濟存在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過去盲目追求GDP、投資驅動型的經濟體制,使中國許多領域的產能都處於嚴重過剩狀態。去產能攻堅戰持續對生產造成負面沖擊。
三是製造業市場萎縮,而我國工業產品仍處於產業鏈低端,缺乏國際競爭力。
四是企業融資難。資金緊張,無法實行生產擴大、設備升級及技術改造等。貸款利率也偏高,融資成本大。
五是勞動力成本增長過快。從2012年開始,我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就在逐年遞減,尤其是勞動力工資水平,逐步與發達國家水平持平。
六是企業實際稅(費)負問題。在營改增深入推進階段,企業稅負不降反增等問題都會存在。未來工業結構調整會對整體產業發展情況造成影響,企業利潤會在低位遊走,稅費負擔剝奪企業利潤的行為會嚴重打擊企業生產積極性。我國工業生產仍處於產業鏈中下游,大部分製造企業仍遵循「薄利多銷」的生產銷售模式,產品附加值不高,直接導致了工業企業利潤水平遭遇瓶頸,同時這樣的產品在我國勞動力成本和稅費成本走高的背景下,也逐漸喪失了價格優勢,缺乏可持續發展動能。
七是本土企業外遷。
八是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利潤率存在差異。「實體經濟不實,虛擬經濟太虛」,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間發展的嚴重失衡現象。央行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7946億元,其中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796億元。「實體經濟脫實向虛的根本原因,是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偏低,致使企業資金流入房地產、金融等領域,對實體投資意願不強。資產價格增速一旦比實體利潤更高,經濟就容易有脫實向虛的傾向。在利潤率差異的驅使下,企業都不願意辛苦地做實業,都更願意去做資本市場、衍生金融產品和房地產等;另一方面,虛擬經濟存在真實利率高、資產價格高、杠桿率高等問題。現在中國的資產價格,如股票、房地產、藝術品甚至郵票等等,其價格都存在著嚴重的泡沫。
PS:其實,深層次的原因不僅於此。電子商務對實體店的沖擊,完全在於二者稅費不公平,商業環境不同(實體店敢賣假貨嗎)。而在研究或產品技術研發領域,受政策影響也比較大。
③ 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的根本途徑是什麼為什麼
還是靠發展,貧困要解決就是要實現收入的增長,就是空談
④ 扶貧"四類對象""五類重點人群"指哪些
一、低保戶
是家庭成員平均純收入,低於當地農村生活最低保障標準的常住農村居民,享受國家低保補助的貧困家庭,他們一般是因為病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難的農戶,這些家庭成員很難通過努力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只能夠靠領取低保金生活下去,所以國家會給這些家庭最低的生活保障金,讓他們可以繼續生活下去。
二、五保戶
五保戶是指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撫養或扶養人的「三無」人員,國家對五保戶在吃、穿、住、醫、葬方面給予的生活照顧和物質幫助。所謂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即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孤兒為保教)。
三、殘疾戶
殘疾戶是指因為先天性或者後天性的事故導致殘疾的家庭。這些家庭成員一般情況下很難通過努力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所以國家會給這些家庭最低的生活保障金,讓他們可以繼續生活下去。當然,現在也不乏有很多殘疾成功人士,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了正常人都羨慕的生活。
四、獨居老人戶
獨居老人戶,顧名思義指的是老人一人獨自居住生活的家庭。之所以被稱為獨居老人,通常情況下,這些老人都是有兒有女的,但是可能由於子女都不在身邊,到導致老人家自己一個獨自生活,其實,現在的農村很多這樣的獨居老人戶。
五、大病戶
大病戶,顯而易見指的是因家有大病或重病人員的家庭。現在農村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但是患病的人也越來越多了。不管是哪一種疾病,也呈現出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畢竟人食五穀雜糧,要想一輩子不生病,還真的很難做到啊!
綜上所述,不管是哪一種戶類型,都是屬於農村的貧困群體。隨著2020年全部脫貧,這些貧困群體想要納入貧困戶的話,是不太可能了。因為農村現有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將會全部脫貧,如果達不到脫貧條件,國家將實行全面兜底的保障措施,要麼五保,要麼戶保。
幹部天天講「幫扶」,群眾時時盼「幫扶」,這已經成為了基層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為了保質保量完成2020年的脫貧攻堅任務,做到真扶貧,扶真貧,國家在精準扶貧的道路上越走越寬。
⑤ 中國共產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三大攻堅戰是指的什
1、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刻認識和准確把握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和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障。
2、精準脫貧攻堅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把扶貧開發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黨的十九大之後,黨中央又把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這些年來,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
今後兩年脫貧攻堅任務仍然艱巨繁重,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脫貧攻堅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真抓實干、精準施策,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
3、污染防治攻堅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不斷豐富和完善。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一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其中一條基本方略,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堅戰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堅戰。
這「四個一」體現了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把握,體現了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地位,體現了黨對建設生態文明的部署和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努力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
(5)融資難攻堅擴展閱讀:
加快老區蘇區發展,要有長遠眼光,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推進黨的各方面建設,以堅強有力的黨組織確保工作任務落實。
要高度重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海洋環境污染防治,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實現海洋資源有序開發利用,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碧海藍天。
⑥ 打贏三大攻堅戰,應該怎麼打
盛會觀察
「十圍之木持千鈞之屋,五寸之鍵制闔之門」。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跨越的關口。正在召開的省兩會上,如何打贏這三大攻堅戰,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既防「黑天鵝」,又防「灰犀牛」
備豫不虞,居安思危。
「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省政協委員、南通金融辦主任張乃華解釋說,這是由金融風險破壞性強、影響力大且遠決定的。歐債危機、亞洲金融危機、拉丁美洲金融危機早已證明這一點。「金融風險類型較多,各地防範重點也不一樣。近幾年,南通為防範非法集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但形勢依然較為嚴峻。防範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應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和執法部門兩股力量,在「打早打小」和「部門聯動」上求突破,進一步健全齊抓共管、協同有力的工作格局。
省人大代表、丹陽市市長黃春年介紹,近兩年,丹陽持續開展打擊惡意逃廢債、崇法維信、「圍獵老賴」集中執行等重點工作。法院完全執行涉金融案件170多件,執行到位標的額達4.1億元;開展「圍獵老賴」凌晨集中行動139次;銀行不良率降至2.7%。丹陽將堅持「解」「破」「打」相結合,「解」得巧妙、「破」得穩妥、「打」得狠准。同時突出誠信這一重要核心價值觀,幫助誠信企業家渡難關。
「姜堰金融形勢總體平穩,但也存在部分行業企業聯保互保、部分金融機構運行不規范等現象。」省人大代表,姜堰區委書記、區長李文飆建議,堅持問題導向,探索發揮產業引導基金杠桿效應,撬動社會資本注入,帶動金融資源更加精準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有序開展企業「化圈解鏈」,引導擔保圈內企業合力確保存量貸款安全;加大非法集資清理打擊力度,對區內各類互聯網金融機構、線下投融資機構、涉嫌非法集資企業甄別認定、分類處置,同時,切實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行業性風險的底線。
省政協委員、省社科院副院長章壽榮表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既要防「黑天鵝」(指小概率而又影響巨大的事件),又要防「灰犀牛」(指很多危機事件,爆發前已有跡象但容易被忽視)。對於可能出現的各種金融風險,江蘇應堅持主動防範、系統應對、標本兼治、守住底線的原則,切實做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篇文章,切實降低部分行業、部分企業過高的金融杠桿率。
要搞「精準滴灌」,不搞「大水漫灌」
從負債累累的貧困村,到全年實現總收入近300萬元,揚州市江都區真武鎮真武村靠開展規模經營,破解發展瓶頸。「精準脫貧要『精準滴灌』,不僅要因地制宜,還要緊盯『痛點』對症下葯。」 省人大代表、真武鎮真武村黨支部書記戴爾慶說,6年前,真武村村級集體經濟薄弱。他們通過流轉農戶土地、聘請村組幹部做田間管理員、開展農村土地規模經營,使畝均成本降低約150元。合作社建立「分配+分紅」,對農民進行保底分配,利潤用來對農民進行二次分紅和村莊基礎建設。
省人大代表、省水利廳防汛抗旱督察專員劉麗君說,省水利廳作為豐縣湖西片區整體幫扶牽頭責任部門,全力推進整體幫扶工作,截至去年底,落實整體幫扶項目76個,完成總投資17億元,完成計劃任務的116%。近兩年,針對豐縣湖西片區田間基礎設施不配套、水系欠發達、灌溉條件差等問題,省水利廳在水利項目中給予重點傾斜,有效改善了片區灌排條件。
扶貧,民營企業也大有可為。省政協委員、福中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宗義說,近年來,集團通過旗下電商平台積極投身「互聯網+農業」,構建電商精準扶貧的長效機制,助力農民搭上電商快車。
在省人大代表、連雲港市贛榆蘇合農產品銷售專業合作聯社理事長王統揚的名片上,還有一個「老海邊煎餅加盟連鎖機構總裁」的身份。「煎餅在贛榆、東海一帶比較流行,是連雲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老百姓想要創業,卻苦於沒有創業的本錢和項目,我想能不能就從他們擅長做的事做起。」王統揚創建的煎餅加盟機構,為困難戶、下崗職工制定專門的幫扶措施,目前會員已有260人。
對於精準脫貧攻堅戰,章壽榮提出三點建議:通過實施更為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引導企業和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工作;推動各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強化職責分工和責任落實,形成各部門共同參與、各司其職的工作合力;進一步完善貧困識別系統,做到收入標准和支出標准相結合,重點解決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因學致貧、因災致貧等支出型貧困問題。
既是「頭等大事」,也是「關鍵小事」
省委書記婁勤儉在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要集中力量解決事關人們生存的「頭等大事」,重視解決影響百姓日常生活的「關鍵小事」。污染防治,既是「頭等大事」,也是「關鍵小事」。
省人大代表、泰州市委書記曲福田表示,無論是打造揚子江城市群中部崛起城市,還是建設里下河生態經濟示範區,泰州都必須把環境整治作為最為緊迫的攻堅任務,落實落細落到實處。過去一年,泰州認真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堅持將近三分之一的長江岸線作為「不開發區」;扎實推進「263」專項行動,制定11個專項實施方案,減少化工企業203家,畜禽養殖污染關停戶數、治理率均居全省首位,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經驗全省推廣;實施「藍天工程」「碧水行動」,空氣質量優良率超過省定指標,省控以上斷面優於Ⅲ類水質比例居全省首位。今年,泰州將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戰略思想,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努力還老百姓一個天藍、水清、地綠、氣爽的生態環境。
作為來自環保戰線的省政協委員,南通市環保局副局長季紅星認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關鍵要做好三篇「大」文章:構建大格局,把生態環保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形成工作合力,把好項目准入門檻,淘汰現有落後產能,推動美麗江蘇建設;開展大整治,圍繞水、氣、土等突出環境問題開展大整治,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完善大機制,真正做到源頭嚴控、過程嚴管、後果嚴懲,以嚴執法換取生態環境高質量。
省政協委員、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積與環境演化研究室主任羊向東建議,在強調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要思考現存的生態系統還有多大環境容量的問題,需要科學評估其服務的可持續性;轉變生態環境治理思路。目前治水措施基本以「堵」為主,藍藻打撈、底泥疏浚等都是治標不治本,建議堵疏結合,從全流域考慮疏導治理方案,進行水生態系統修復。
⑦ 為什麽說我國正處於改革攻堅階段發展關鍵時期,為什麼說現在正處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時期
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外需減少,外部投資減少,嚴重影響我國以出口(特別是加工製造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在這個大環境下促使我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用結構,減少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產業,轉變為環境友好,資源節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業,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在世界老牌發達國家發展普通低迷的大環境下,我們處於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的迎頭趕超的關鍵時期.
此外,買房難,看病難,上學難,出行難,就業難,中小企業融資難,城鄉二元強構不合理,中西部與東部沿海發展不平衡等等問題急待方方面面的改革.
改革開放以來,容易改革的問題已經都解決,剩下的就是一些要涉及各個利益團體的堅關,這些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引發社會矛盾,影響我國發展,所以我們也處於改革的攻堅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