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和很多家融資租賃公司打交道,大概了解了一下裡面的情況,就我知道的簡單說一下:
發展現狀:
1、發展速度快:幾乎每幾天就有一家新融資租賃公司注冊成立,整體規模成爆發式增長,可以說整體行業非常火爆。就像樓主說的,已注冊的已經有660多家,金融租賃公司已經有22家(邦銀金融租賃前幾天剛剛把材料報到銀監會了,再有幾個月就開業了。)各家公司在不停的增資,信達金融租賃幾乎每年增一次。所有融資租賃公司都在爭搶這個龐大的市場,客戶經理的任務是沖規模。
2、人均創利高:融資租賃公司幾乎成為人均創利最高的行業,金融租賃公司普遍人均創造六七百萬的利潤。
3、監管缺失:內資由工商總局批,外資由商務部批,金融租賃由銀監會批。監管部門過多反而對整體融資行業缺乏有效監管。這兩天稅務總局也出來搗亂,想從這個高利潤的行業里分一點稅出來,回租業務的本金部分也要收增值稅,目前整個行業都在討論營改增對回租業務的影響。多頭監管導致租賃行業發展混亂。
4、行業有些混亂:所有人都看到了這個行業的快速發展,有錢的都想來分一杯羹,懂不懂的都來湊熱鬧。搞拆遷的、私企大老闆、挖煤的,都來搞融資租賃公司,他們把這個行業看成了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業的好機會。
未來預測:
1、外資融資租賃公司門檻會提高:很多外資融資租賃公司鑽政策空子在境外股東都是殼公司,違反了商務部引進外資的初衷,未來這種現象會受到約束。
2、行業火爆程度會減弱,行業會洗牌。國家放縱融資租賃行業快速發展其實是為了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但很多公司打著租賃的幌子去做通道、政府融資平台甚至房地產,違反上面的意思。未來會從監管上限制那些並未支持實體經濟的業務,一部分投機的租賃公司會因此受影響。
3、做的專的發展好,做得雜的不好過:我個人仍然認為雖然是融資租賃,但項目的風險基本等同於承租人自身信用授信,對融資租賃公司的風險控制能力要求很高。如果選擇專一做一個方向,對行業更了解,風控水平也會更高,會更具競爭力。
B. 經濟法中有關融資租賃的善意取得的規定
近年來,我國融資租賃呈現高速發展態勢,但融資租賃登記制度的缺失,使得融資租賃的權屬關系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制約了租賃業發展。最高人民法院提供的數據顯示,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從2007年的880件上升到2013年的8563件,其中80%的案件涉及租賃物公示問題而造成租賃物權利歸屬糾紛。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於2009年7月建成的融資租賃登記公示系統(以下簡稱「租賃登記系統」),主要目的就是解決融資租賃物權屬的公示問題。
為了保護融資租賃交易當事人和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維護金融資產交易安全,降低信貸交易風險,在廣泛調研和徵求意見的基礎上,人民銀行出台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使用融資租賃登記公示系統進行融資租賃交易查詢的通知》(〔2014〕93號)(以下簡稱《通知》)。近日,本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副司長劉向民,請他對上述通知進行了解讀。
劉向民介紹說,徵信中心於2009年發布了《融資租賃登記規則》,規定凡符合《合同法》第十四章第二百三十七條所規范的融資租賃交易活動及第十三章第二百一十二條規定且租賃期限在1年以上(含1年)的租賃交易,都可以在租賃登記系統進行登記。在我國融資租賃登記立法還是空白的情況下,融資租賃公司和商業銀行等交易主體使用租賃登記系統開展登記與查詢,有助於防範融資租賃交易風險,形成行業實踐,推動立法。出租人通過登記公示交易狀況,可以獲得證明權利歸屬的證據;查詢人獲得登記信息後,也能避免因信息不對稱而在租賃物之上進行的重復交易,避免權利沖突。人民銀行發布《通知》,有利於引導商業銀行和融資租賃公司廣泛開展租賃交易查詢和登記,保護交易安全。
在談到《通知》涉及的主要內容時,劉向民介紹說,《通知》指出,鼓勵融資租賃公司等租賃物權利人在開展融資租賃業務時,積極使用租賃登記系統辦理融資租賃登記。融資租賃的特點之一是租賃物的所有與佔有分離。動產以佔有為權利公示手段,使得第三人依據佔有的表象難以准確地判斷租賃物的真正所有人。對於融資租賃公司等租賃物權利人,租賃登記系統首先為其提供了租賃物登記的平台。融資租賃交易的當事人可以將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基本信息、租賃物描述、登記期限以及其他可以反映融資租賃交易關系的信息錄入租賃登記系統。登記完成後,租賃登記系統將為每一筆融資租賃登記提供載有登記時間及唯一登記編號的登記文件。融資租賃登記,可以揭示租賃物上存在的動產租賃關系以及租賃物權利狀況。一旦發生租賃物之上的權利沖突,登記可以作為證明租賃物權利歸屬的證據。
《通知》要求,銀行等機構作為資金融出方在辦理資產抵押、質押和受讓業務時,應當依照《商業銀行法》的有關要求,對融資擔保物的權屬狀況進行嚴格審查。實踐中,銀行等機構缺少有效途徑來獲知擔保資產之上的與租賃交易有關的完整權屬信息,在動產擔保融資中可能遇到抵押物、質物為借款人不具有所有權的租賃物,從而影響金融債權的實現。相關物權權屬信息的不對稱,會提高動產融資的風險,降低金融機構開展相關業務的積極性,增加相關企業的融資成本,阻礙融資租賃行業的健康發展。租賃登記系統可以為銀行等資金融出機構在受讓動產或接受動產擔保時,便捷地查詢標的物的權屬狀況,成為開展盡職調查的一個有效手段。查詢租賃登記系統,可以按照承租人法定注冊名稱、個人承租人有效身份證號碼以及租賃物唯一標識碼等檢索標准進行。租賃登記系統根據查詢申請,出具與查詢條件相符的查詢結果,並生成證明文件。通過查詢租賃登記系統,可以獲得動產權屬登記信息,在出現權利沖突糾紛時,查詢記錄還可以作為自身在接受資產抵押或轉讓時是否盡到第三人注意義務的證明。
在梳理其意義時,劉向民表示,目前,租賃登記系統已經運行近5年,得到融資租賃公司和商業銀行等機構的歡迎和使用。人民銀行發布《通知》是基於行業實踐,推動完善融資租賃交易物權保障制度的積極嘗試。近期,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其中,第九條是關於租賃物公示問題的規定。該條第三款規定,「第三人與承租人交易時,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行業或者地區主管部門的規定在相應機構進行融資租賃交易查詢的」,第三人不能依據《物權法》有關善意取得的規定取得租賃物的所有權或者其他物。人民銀行對融資租賃交易查詢的要求,為司法解釋的適用提供了制度銜接。通過以上司法解釋和配套的管理要求,應可在實踐層面較好地推動解決租賃物公示的法律效力問題,引導更多的交易主體通過登記和查詢動產權屬信息形成符合市場需要的交易慣例,進一步推動完善相關司法和立法規則,為融資租賃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一個好的制度基礎。
C. 《融資租賃法》草案自從2006年11月第三次徵求意見稿出台,至今已有6個年頭。為何遲遲不頒布
因為我國的融資租賃活動不多,銀行也沒有涉及這個領域,所以沒有產生很多復雜的新情況,現有《物權法》、《合同法》仍可調整。
D. 中國融資租賃法(草案)是否已經通過
我有第三次徵求意見稿,2006年11月的
E. 如何進入融資租賃行業
我是做融資租賃的。
融資租賃分銀行系、企業系、和金融公司系
銀行系的都是國有版銀行下屬權開的融資租賃公司,都是近兩年開的,工商、建行都有開,招聘網站你可以看看,貌似有一般都招經理級別的。目前來看不招沒有經驗的,因此比較難進,主要是做國有大企業。你也可以去投簡歷試試。
企業系都是大型企業,自己開的融資公司,主要都是做自己的產品,因此業務比較局限,不過相對輕鬆些。我有個同學在這類公司, 貌似工資算是同行最低。
金融公司,做的面比較廣,招聘比較多,你可以去試試,國內知名的有遠東、仲利國際等,你可以招聘網投投簡歷。
一般職位就是審查部門和業務部分,分工不同,工作性質,你看看你適合哪類吧。你在銀行待過,應該面試有優勢。
不求拿分。。只是幫幫同志,嘿嘿!
F. 融資租賃會計怎麼處理
一、具體會計處理
1、承租人對融資租賃的處理:租賃期開始日: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孰低)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最低租賃付款額)
2、初始直接費用的處理——手續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
計入租入資產價值: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初始直接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
未確認融資費用
3、分攤的處理——按實際利率法分攤
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二、融資租賃的特徵一般歸納為五個方面
1、租賃物由承租人決定,出租人出資購買並租賃給承租人使用,並且在租賃期間內只能租給一個企業使用。
2、承租人負責檢查驗收製造商所提供的租賃物,對該租賃物的質量與技術條件出租人不向承租人做出擔保。
3、出租人保留租賃物的所有權,承租人在租賃期間支付租金而享有使用權,並負責租賃期間租賃物的管理、維修和保養。
4、租賃合同一經簽訂,在租賃期間任何一方均無權單方面撤銷合同。只有租賃物毀壞或被證明為已喪失使用價值的情況下方能中止執行合同,無故毀約則要支付相當重的罰金。
5、租期結束後,承租人一般對租賃物有留購和退租兩種選擇,若要留購,購買價格可由租賃雙方協商確定。
(6)融資租賃徵求擴展閱讀:
《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七條規定,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融資租賃通常的做法是出租人出資購買承租人選定的技術設備或其他物資,作為租賃物出租給承租人,承租人按合同約定取得租賃物的長期使用權,在承租期間,按合同約定的期限支付租金,租賃期滿按合同約定的方式處置租賃物。
融資租賃合同對租賃物的處理有下列三種形式:
一、退租法
商租賃合同期滿,承租人按租賃合同約定的要求將租賃物退還給出租人,由出租人自行處理出租物,由於租賃物在出租期滿內一般均已達到使用期限,出租人收回後難以再租或轉讓,所以,對租賃物期限屆滿後的處理,一般不採用這種方式法。
二、續租法
商在租賃合同期間屆滿前的合理時間內,承租人應通知出租人,就租賃物的繼續租用進行協商,確定續租期限﹑租金等內容,在融資租賃合同期間屆滿時簽訂續租合同法。
三、留購法
商承租人支付名義貨價後獲得出租物的所有權,承租人獲得租賃物的所有權,進行固定資產投資,這種方法對出租人﹑承租人均有利,所以,融資租賃合同期間屆滿後,對租賃物的處理一般多採用這種方式法。
G. 融資租賃與經營租賃會計處理的主要區別有哪些
區別:
1、作用不同:由於租賃公司能提供現成融資租賃資產,這樣使企業能在極短的時間,用少量的資金取得並安裝投入使用,並能很快發揮作用,產生效益,因此,融資租賃行為能使企業縮短項目的建設期限,有效規避市場風險,同時,避免企業因資金不足而放過稍縱即逝市場機會。
經營租賃行為能使企業有選擇地租賃企業急用但並不想擁用的資產。特別是工藝水平高、升級換代快的設備更適合經營租賃。
2、兩者判斷方法不同:融資租賃其實質就是轉移了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某種意義上講對於確定要行使優先購買權的承租企業,融資租賃實質上就是分期付款購置固定資產的一種變通方式,但要比直接購買高得多。
而對經營租賃則不同,僅僅轉移了該項資產的使用權,而對該項資產所有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卻沒有轉移,仍然屬於出租方,承租企業只按合同規定支付相關費用,承租期滿的經營租賃資產由承租企業歸還出租方。
拓展資料:
融資租賃(financial lease) 是目前國際上最為普遍、最基本的形式。它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用戶) 的請求,與第三方(供貨商) 訂立供貨合同,根據此合同,出租人出資購買承租人選定的設備。同時,出租人與承租人訂立一項租賃合同,將設備出租給承租人,並向承租人收取一定的租金。
融資租賃是集融資與融物、貿易與技術更新於一體的新型金融產業。由於其融資與融物相結合的特點,出現問題時租賃公司可以回收、處理租賃物,因而在辦理融資時對企業資信和擔保的要求不高,所以非常適合中小企業融資。
經營租賃(operating lease),又稱為業務租賃,它是由大型生產企業的租賃部或專業租賃公司向用戶出租本廠產品的一種租賃業務。出租人一般擁有自己的出租物倉庫,一旦承租人提出要求,即可直接把設備出租給用戶使用。用戶按租約交租金,在租用期滿後退還設備。
H. 融資租賃固定資產出租方應設立哪些會計科目它們的科目編碼是什麼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應按本制度的規定,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在不影響會計核算要求和會計報表指標匯總,以及對外提供統一的財務會計報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增設、減少或合並某些會計科目。
因此,對於企業會計制度未規定的融資租賃業務出租人應設置的相關會計科目的科目編號,企業可以比照制度自行編號。
另外,將於2007年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執行的企業會計准則,在其應用指南(徵求意見稿)中,對融資租賃出租人應設置的相關會計科目做出的說明:
1531 長期應收款
1541 未實現融資收益
1611 融資租賃資產
1612 未擔保余值
6041 租賃收入
I. 融資租賃與經營租賃會計處理的主要區別有哪些
融資租賃與經營租賃會計處理的主要區別有:
經營租賃是融資租賃以外的其他租賃。企業為了解決生產經營的季節性、臨時性的需要,並不是長期擁有,租賃期限較短,在租賃期內擁有資產的使用權至租賃期滿。承租企業對租入固定資產不需要將其計價入賬,也無需計提折舊,只需在備查賬中予以登記。
融資租賃是在實質上轉移了與租賃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的一種租賃。採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雖然資產的所有權在租賃期間仍然屬於出租方,但由於資產租賃期基本上包括了資產的有效使用年限,承租企業實質上獲得了租賃資產所提供的主要經濟利益,同時承擔與資產有關的風險。
會計核算上區別:
(1)經營租賃機器設備一台,租金以銀行存款付清。其賬務處理:
借:製造費用
貸:銀行存款
(2)融資租賃對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一般需在「固定資產」賬戶下,設「融資
租入固定資產」明細賬戶核算。
A:在租賃開始日,按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金額(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加初始直接費用),借記「固定資產」或「在建工程」,貸記「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按其差額,借記「未確認融資費用」。
B:租賃期滿,如合同規定將設備所有權轉歸承租企業,應進行轉賬,將固定資產從「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明細賬戶轉入有關固定資產明細賬戶。
C:未確認融資費用應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按合理的方法進行分攤,分攤時借記「財務費用」,貸記「未確認融資費用」。
J. 融資租賃的戰略意義
融資租賃是指具有融資性質和所有權轉移特點的設備租賃業務。即出租人根據承租人所要求的規格、型號、性能等條件,購入設備租賃給承租人,合同期內設備所有權屬於出租人,承租人只擁有使用權,合同期滿付清租金後,承租人有權按殘值購入設備,以擁有設備的所有權。
隨著全球金融業的不斷發展,在經濟發達的國家,融資租賃業已經成為僅次於銀行業的第二大資金供應渠道。而在中國,融資租賃業正迎來發展好時機。
2004年下半年,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開展了內資租賃企業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試點工作,經過三年的努力,試點工作進入穩步發展階段。2007年簽訂融資租賃合同金額81億元,實現利潤2.1億元,繳納稅收7000萬元,分別比2006年增長23.3%、55.6%和12.8%。2007年3月,新修訂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開始實施,允許合格金融機構參股或設立金融租賃公司,宣告中國的融資租賃產業正式進入新的發展周期。
2010年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迅速。截至2010年底,全國注冊運營的融資租賃公司181家,比上年增加64家,融資租賃合同餘額約為7000億元,比上年增長89%。「十一五」期間,中國融資租賃業一直呈幾何基數式增長。
在歐美經濟發達國家,融資租賃是銀行信貸和證券融資的一個重要補充,是社會資金供應的三個主渠道之一。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有望構築和形成一個包括銀行信貸、融資租賃和證券融資有機銜接、科學穩定的資金供給體系。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特別是融資租賃法律規定的出台,國外各大銀行、金融機構及跨國公司均看好中國融資租賃市場的發展前景。中國是世界上潛在的最大的租賃市場,已經成為西方融資租賃業人士的共識。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融資租賃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共十六章。首先介紹了融資租賃的定義、特徵、分類、發展意義、與其他金融服務的區別等,接著分析了中國融資租賃業面臨的外部環境和國際國內融資租賃業的現狀,然後具體介紹了飛機、汽車、工程機械、船舶、醫療設備、包裝印刷設備、鐵路運輸設備、IT設備融資租賃業務的發展。隨後,報告對融資租賃業做了中小企業融資租賃發展分析、融資租賃信託分析、重點企業運營狀況分析、經營管理分析、風險分析、稅收分析和政策法規分析,最後預測了融資租賃業的未來前景。您若想對融資租賃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融資租賃,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