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海外融資案例

海外融資案例

發布時間:2021-04-08 08:45:19

❶ 國際融資案例

國際融資是指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運用各種金融手段,通過各種相應的金融機構而進行的資金融通。
一、國際融資的主要方式及其特點 根據國際融資關系中債權債務關系存在的層次來分類,有存在雙重債權債務關系的間接融資,還有隻含單一債權債務關系的直接融資。
(一)直接融資 1.國際債券融資 國際債券即發行國外債券,是指一國政府及其所屬機構、企業、私人公司、銀行或國際金融機構等在國際債券市場上以外國貨幣面值發行的債券。國際債券主要分為歐洲債券和外國債券兩種。
2.國際股票融資 國際股票即境外發行股票,是指企業通過直接或間接途徑向國際投資者發行股票並在國內外交易所上市。
3.海外投資基金融資 海外投資基金融資的作用在於使社會閑散的資金聚合起來,並在一定較長的期間維系在一起,這對融資者來說相當有益。此外,穩健經營是投資基金的一般投資策略,因而投資基金對資本市場的穩定和發展也相當有益。
4.外國直接投資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中出現了兩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其一、國際直接投資超越了國際貿易成為國際經濟聯系中更主要的載體;其二、國際直接投資超過了國際銀行間貸款成為發展中國家外資結構中更重要的構成形式。
(二)間接融資 1.外國政府貸款 外國政府貸款是由貸款國用國家預算資金直接與借款國發生的信貸關系,其多數為政府間的雙邊援助貸款,少數為多邊援助貸款,它是國家資本輸出的一種形式。估計你用不著!呵呵

華能國際電力公司的股票發行
華能國際電力公司發行了6.25億美元的股票並於1994年11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這是當時以美元為面值股票發行數額最大的一家中國公司。萊曼兄弟公司是這次發行的國際協調人和牽頭經理。

華能國際電力公司是一家中國最大的電力公司,總部在北京,下轄5個發電廠,分布在河北、遼寧、江蘇、福建和廣東五個省。公司希望建立三個新項目,以提高供電能力,因而需要建設資金。為此,華能國際電力公司到紐約交易所進行了初次公募。市場認為華能國際電力公司具有良好的管理隊伍和宏偉的發展計劃。
華能國際電力公司在發行之前進行了重大改造。華能公司原是政府下屬國有企業,為一些地方電力部門共有,它們各持有不同的股份。在股票發行前,這些必須劃定清楚。在這筆業務中,萊曼兄弟公司作為投資銀行、阿瑟•安德森公司作為審計師、貝克•麥肯茲公司作為律師共同設立了一個控股公司,即華能國際電力發展公司(HIPDC),將公司股份的25%出售。結能國際電力發展公司持有40%的股份,仍保留控股權,地方政府的投資公司擁有的股份共佔35%。公司25%的股份以3125萬份美國股票存托憑證的形式出售,這代表著12.5億N股,即紐約股。

在進行公司資產估值時,牽頭投資銀行與公司密切合作,它們比較了同類公司的股票價格,然後根據預定的1995年贏利水平確定了一個價格範圍。由於首次發行這類股票,且發行規模較大,各承銷投資銀行在向投資者推銷時格外謹慎。萊曼兄弟公司派出公共事業分析家和經濟學家與投資者接觸、交流。緊接著進行了范圍廣泛的推介活動,橫跨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香港和東京五個國家和地區。

萊曼兄弟公司認為這次推介與營銷效果良好,但投資者接受的股價較低。投資銀行曾希望價格能達到1995年收益預測的16—20倍之間,但隨著發生日臨近,國際市場不看好來自新興市場的公司,結果它們僅以每股20美元售出,發行市盈率為14倍。

❷ 求項目融資的案例

澳大利亞恰那鐵礦項目融資
一、項目背景
恰那鐵礦位於澳大利亞的西澳州著名鐵礦產區,是中國冶金進出口公司與澳大利亞哈默斯鐵礦公司的
合資項目。恰那鐵礦1988年初開始動工建設,1990年初正式投產,是當時中國在海外最大的礦業投資項目,
也是自70年代初期以來澳大利亞最重要的鐵礦項目開發,曾被譽為「開創了澳大利亞鐵礦發展史上的新時
代」。
二、項目融資結構
1.恰那鐵礦項目的投資結構
與大多數的資源性項目一樣,恰那鐵礦項目採用的也是一種非公司型合資結構。中國冶金進出口公司,
通過在澳大利亞的全資子公司在項目合資結構中持有40%的權益,哈默斯鐵礦公司持有60%的權益。
三、融資結構簡評
① 恰那鐵礦的項目融資結構與本章8.1節中關於中信公司在波特蘭鋁廠的項目融資結構在概念上是一
樣的。由於採用了有限追索的杠桿租賃結構,利用項目投資前期的稅務虧損和投資減免等政府稅務政策大
大地降低了項目的融資成本。特別是在恰那鐵礦達到1000萬噸生產能力之前,項目初期資本投入高,但是
可用於債務償還的項目凈現金流量較少,採用杠桿租賃模式的項目融資,可以充分發揮其吸收項目稅務虧
損償還債務的特點,減輕了對項目前期的現金流量的壓力。這在採用其它形式的項目融資結構時是比較難
以實現的。
②杠桿租賃項目融資結構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稅務結構的穩定性問題。 這里包含了兩個層次的內
容:首先,在杠桿租賃融資模式中的「股本參與者」所獲得的收益是一種被稱為「事先同意的稅後收益」
(Agreed after Tax Return),這個收益大部分通過吸收項目融資結構中的稅務虧損實現,不足的部分則需
要從項目的現金流量中以租賃費(或其它同類性質的形式)支付。因而,不難看出,項目融資結構中的稅務
虧損越大,則需要由項目現金流量部分支付的比例也就越小,項目投資的綜合經濟效益也就越好。如果一
個國家的公司所得稅率經常調整,可作為公司(或項目)稅務扣減性質的支出項目經常變化,必然將影響到
杠桿租賃融資模式中「股本參與者」的收益比例構成,增加了在安排項目融資結構時對其經濟效益進行評
價的難度;其次,杠桿租賃融資模式由於具有大量吸收項目稅務虧損的能力,已經引起了多數工業國家稅
務機構的廣泛注意。在今天,雖然沒有一個國家明確地表示不允許採用杠桿租賃作為一種融資手段,但是
許多國家對其在項目融資中的應用增加了大量的限制性條件,增加了實際操作的難度。以澳大利亞為例,
恰那鐵礦的項目融資已成為使用杠桿租賃模式為一個項目進行完整的融資安排的最後一個案例。自恰那鐵
礦項目融資之後,澳大利亞稅務機構明確表示不再批准完整項目的杠桿租賃融資,只允許對項目的設備以
及可移動設施部分進行杠桿租賃的融資安排。因此,無論是在任何地方安排杠桿租賃形式的項目融資,必
須在融資結構實際啟動之前獲得當地稅務部門的書面批准。盲目採用這種融資方式將會給項目投資者帶來
較大的融資風險。

❸ 求一帶一路中國企業境外投資案例

由於涉及到企業的部分機密,很多內容都不會公開(至少暫時不會公開),以下介紹部分內容僅供參考:
1、皇京港英文名稱直譯為「馬六甲門戶」,是剛成立不久的一家名為凱傑發展的馬來西亞公司牽頭建設的一個包含深水碼頭在內的綜合項目。其中深水港計劃投資80億林吉特(約合人民幣124億元),參與其中的還有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建)、中國深圳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及中國山東日照港集團有限公司。港口計劃在2019年建成。
2、比雷埃夫斯港:中遠集團如今控制了地中海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的全部業務。中國人通過希臘踏入歐洲,擴大「新絲綢之路」的網路。
3、瓜達爾港

❹ 跨國公司融資實例

國際銀行貸款,債券,專項貸款

❺ 世界上有哪些投資成功的案例

中國風險投資業萌發於80年代,被稱為創業投資。1985年1月11日,中國第一家專營新技術風險投資的全國性金融企業--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在北京成立。該公司跟後來成立的北京太平洋優聯技術創業有限公司、清華永新高科技投資控股公司等數家風險投資公司為中國的高新技術產品的開發和應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但由於多方面原因,風險投資在中國並沒有得到穩定的發展。直到1998年,民建中央在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上提出著名的「一號提案」,受到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風險投資才在中國轟轟烈烈開展起來。

國內這方面的案例雖然不像美國那樣典型,但我們更有意義,所以我們將分期作比較詳細的介紹。

(一)

深圳金蝶軟體公司引入風險投資案例

1998年5月6日,我國最大的財務及企業管理軟體廠商之一――深圳金蝶軟體公司宣布,金蝶公司與世界著名的信息產業跨國集團――國際數據集團 IDG已經正式簽定協議,將接受IDG設在中國的風險投資基金公司――廣東太平洋技術創業有限公司2000萬元人民幣的風險投資,用於金蝶軟體公司的科研開發和國際性市場開拓業務。這是繼四通利方之後國內IT業接受的最大一筆風險投資,也是中國財務軟體行業接受的第一筆國際風險投資。

一石激起千層浪,金蝶軟體公司這一敢「吃螃蟹」的舉措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面對風險投資這一新生事物,人們不禁紛紛要問:金蝶公司在自身業務飛速發展時,為什麼要引進風險投資呢?為什麼IDG公司要選擇金蝶公司這樣一個規模並不大的企業進行投資呢?風險投資的引進對我國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對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有何意義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對這一引進風險投資的案例進行分析。

一、引入風險投資的必要性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近20年來,國家對國有企業的投融資體制進行了多次改革,從直接由國家財政撥款,到撥改貸,企業從銀行申請貸款,再到發展證券市場融資,改革的力度不可謂不大。但是,國家對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高科技企業的發展一直支持力度不大,這導致了一種矛盾的現象:一方面,國有企業普遍存在著借錢、要錢、多投資的極大沖動,在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的同時,凈資產收益率卻一降再降;而那些產權關系清楚,極具發展潛力的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卻告貸無門,始終未能建立較好的融資渠道。這是因為,國有商業銀行在對非國有企業的貸款上存在著許多成文與不成文的限制,不願對非國企貸款;另外,非國有企業目前幾乎沒有上市的機會,很難從證券市場上得到資金。這些最有發展前途的企業卻因資金的短缺不能快速發展。由於資金不足,企業只能依靠自身積累發展,所以導致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市場競爭力不強。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直接面對的是國際跨國集團的競爭,往往因企業規模太小而不能形成規模優勢,難以與之相抗衡。 依靠企業自身的積累永遠都是需要的,企業沒有內部積累,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抗禦風險的能力。但是,僅僅停留在以自身的積累進行再投入是難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的。從現在市場趨勢看,往往是高起點、大投入的企業才能佔領市場。完全依靠自身的積累進行大投入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是做不到的,沒有融資的積累是低效率的積累,如果企業的資本積累僅僅局限在由生產經營而產生盈利之後進行分割,企業的資本積累就非常地有限,企業也不能得到快速和超常規發展。要實現企業的快速和超常規的發展,就必須把積累的視野拓展得更寬一些。當今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大公司際竊謐時駒擻

❻ 企業海外投資案例+分析+啟發

這里是游戲行業出海的分析

2018年,國內游戲行業的經歷不用再一一描述,而對於中小研發來說,這種經歷更加痛徹。因此不只是大廠,中小研發也開始著眼於海外。
但熟悉國內市場的中小團隊,在出海初期往往面對一些問題,最大的就是產品問題。近日,在龍虎報聯合量江湖舉辦的出海游戲沙龍上,來自成都星羅互動的劉潔以產品的角度為我們分享了中小研發如何出海的問題。龍虎報將其分享的內容整理出來,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方法論上的指導。
版號問題下中小研發的窘境
2018年對於研發來說都非常辛苦,而成都的研發尤甚。我對2018年的感觸可以總結為三個關鍵詞:版號、寒冬、出海,且這三者表現為因果關系。
首先是版號問題,由於小研發團隊在版號儲備方面的意識薄弱,在版號受限之後,定位於國內市場的游戲很難上線,這使得小研發團隊非常被動。這時候可能會考慮出海,但題材問題又隨之浮出水面,很多產品的題材是在立項之初就確定好的,通用題材還好,但如果是一些武俠、仙俠題材的產品,出海時天然的會失去歐美市場,在亞洲范圍內,日本市場也不一定適合這類題材,而韓國在去年也幾乎沒有仙俠、武俠題材的游戲能進入暢銷榜前五十。
版號問題直接導致了國內游戲行業的寒冬,而國內的寒冬又促使業者出海,但在出海時,題材、產品等又會產生新的問題,因此在出海之前,就需要確定做什麼樣的產品能夠適合出海。
事實上,去年的寒冬暴露了一些中小研發的弱勢,第一便是上述提及的版號問題。這個問題涉及兩個面,首先是版號儲備意識缺失;其次,即便有儲備版號的意識,但中小研發缺乏儲備版號的條件。
以星羅互動為例,公司成立於2015年,而在公司成立之前,團隊曾做過一款產品《龍之守護》,這是2014年國內游戲出海韓國表現最好產品。不過有了成功項目的積淀,但是在團隊出來成立公司以後,雖然公司也延續著魔幻類MMO游戲的開發,但並沒有思考版號的儲備問題,因此在去年新立項游戲時,就有些緊張,如果今年版號問題沒有解決,我們公司也會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
中小研發第二個弱項是產品。一般來說中小研發的團隊規模不會很大,我門公司在做第一款產品的時候只有三四十人,即便到今天已經擴充至七八十人,但最多時也僅僅能夠開發兩三款產品,這容易導致公司產品線單一,抗風險能力弱。
第三點弱勢便是成本。在2014年我們開發《龍之守護》時,美術成本大概為兩三百萬,而到了2015年以後,我們開始做《黑暗與榮耀》時,成本已經飆升至上千萬。在這種對美術品質、技術有更高要求的環境下,研發的成本只會持續增加。成本的弱勢也導致了中小研發止損能力的弱勢,一旦開始一個項目以後,很難再因為方向不對等問題,直接拋棄之前投入成本的內容。
面向海外市場的思維
就海外市場總體情況來看,星羅互動曾在全球發過一款MMO游戲《黑暗與榮耀》(除中東外的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發行韓國時的名稱為《Glory》。這款游戲去年在韓國市場的成績非常出色,曾做到了Google
Play暢銷榜第九,在App
Store上也進入了暢銷榜前五;在東南亞,這款游戲也發行了包括越南語、泰語在內的大部分當地小語種版本;在歐美,則發行了德語、英語、土耳其語、義大利語等多個語種的版本。
通過分析這款游戲,我們發現,韓國和港澳台非常適合魔幻類MMO,其中台灣市場和韓國市場有一定的相似度,包括付費數值和用戶層次;東南亞可能更偏向於仙俠、武俠類游戲,不過在當地獲取用戶較為容易;而歐美市場由於已經有了一些競品,因此我們需要自己開拓一下市場。

❼ 國外著名融資租賃集團的案例介紹

我沒有明白你的意思啊,如果你想看國際融資租賃案例,建議你看一下兩個公司,通用電器的融資租賃公司,主要從事飛機和醫療設備的租賃;卡特彼勒的融資租賃公司,主要是從事機械設備的租賃。

❽ 求國際非上市公司融資案例

以下是來一家德國的國際性公司源(非上市公司)獲得美國風險投資直接股權融資的案例:

2012年1月3日,德國音樂和音頻發布平台SoundCloud已通過新一輪融資,獲得估計5000萬美元的投資,著名風險投資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以下簡稱「KPCB」,凱鵬華盈, 成立於1972年,是美國最大的風險基金)合夥人Mary Meeker將加入SoundCloud董事會獲得一個觀察員席位。

SoundCloud此輪融資由KPCB牽頭,估值達到2億美元,風投公司GGV Capital也參與了此輪融資。SoundCloud此前的B輪融資由風投公司Union Square Ventures和Index Ventures投資,Doughty Hanson Technology Ventures則參與了A輪融資。作為投資的一部分,米克爾將加入SoundCloud董事會擔任觀察員。

SoundCloud的錄音功能允許用戶錄制任何聲音,然後放到自己的播放器里在社交網站上和好友分享,並且還支持添加圖片和位置信息。

閱讀全文

與海外融資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080012基金虧損多少 瀏覽:180
投資最終結果盈和虧或平 瀏覽:318
投行融資案例 瀏覽:41
民生貨幣理財 瀏覽:516
如何看股票的資金流入 瀏覽:18
中投屆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938
合夥企業從事股權投資 瀏覽:177
一元人民幣等於多少捷克錢幣 瀏覽:66
貸款承諾函贖樓 瀏覽:764
32新加坡幣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59
新興籌管股票 瀏覽:267
一百塊錢人民幣可兌換多少港幣 瀏覽:328
005449基金贖回有費用嗎 瀏覽:135
中國最可能上市的期貨公司 瀏覽:87
天圖資本投資騙局 瀏覽:487
外匯戶頭是 瀏覽:3
690捷克克朗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9
襄陽外匯控流出 瀏覽:542
指數基金一定拆分嗎 瀏覽:897
公募基金年度報告披露要求 瀏覽: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