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人民大學信託

人民大學信託

發布時間:2021-04-09 16:29:45

投資分析師何調查分析師的區別都是在金融機構就職嗎

是的。只有金融機構才需要分析師。
調查分析師就是經常出差到外地調查企業的經營情況;而投資分析師坐在辦公室閱讀你的調查報告進行投資分析。

⑵ 發行銳減帶來什麼積極影響

發行銳減近4成 信託業或現拐點

監管態勢讓信託業感到寒意濃濃。數據顯示,一季度,信託產品新發行數量環比銳減近4成,收益率則繼續延續去年以來的上漲趨勢,平均預期收益率超過7%。

Wind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信託行業發行產品1453隻,同比減少24.5%,環比減少39.2%。其中,653隻產品披露了信託規模,合計1397.03億元,平均規模2.14億元。總體來看,信託規模小於1000萬元的產品有32隻,主要是證券投資類產品;信託規模大於10億元的有18隻,主要以權益投資信託為主。

在發行的1453隻產品中,296隻信託產品公布了預期收益率,其中,最高的為10.2%,最低的為4.3%,平均預期收益率約為7.29%,環比增加0.2個百分點,同比增加1.04個百分點。其中,股權投資和貸款類信託預期收益率普遍高於其他類型產品,證券投資類信託相較其他處於較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296隻信託產品中,預期收益率超過10%的產品有3隻,均為中糧信託貸款類信託產品;預期收益率低於5%的產品有2支,均為中航信託產品。

另外,記者發現2月份投資於各個領域的信託產品收益率總體上升較快。其中,1年到2年期的金融領域信託產品收益率上漲最快,環比上升1.52個百分點;3年期以上的基礎設施信託產品收益率亦上升1.41個百分點至9.50%。

「去年嚴監管後,信託就面臨一些缺資金的情況,之前還有人主動詢問是否做項目。」北京某信託人士向記者坦言,無論從新發行產品整體看,還是從不同資金運用方式看,信託產品預期收益率都呈現不斷上揚的趨勢。他判斷,未來信託產品收益率很可能繼續保持這種小幅上升的趨勢。

不過,普益標准相關報告認為,「強監管和信託行業轉型發展的大背景,無法支撐信託產品收益率持續上升。與此同時,信託產品創新型業務的不確定性也較難支撐收益率上升。事實上,相較前兩年,信託業營收和利潤增速持續下滑,已跌至個位數,近期產品收益率上升主要受資金面緊張影響。」

罰單頻開 傳統業務受沖擊

3月2日,中國銀監會深圳銀監局發布(深銀監罰決字〔2018〕12號)行政處罰決定,平安信託有限責任公司違規向土地收購儲備中心放貸,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對平安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罰款人民幣30萬元。

這不是平安信託第一次違規受罰,平安信託也不是今年一季度第一個受罰的信託公司。根據銀保監會網站公開的處罰信息顯示,一季度,包括平安信託、安信信託、中原信託、華潤深國投信託等8家信託公司接到11張罰單。這也是繼去年22張罰單後,信託公司再次「吃單」密集期。

從違規原因看,監管機構開出的罰單幾乎涵蓋信託產品存續的全過程,比如:信託資金投向違規(固有財產股權投資、資金池項目、融資平台貸款業務未直接對項目等)、交易結構涉及違規(政信項目違規擔保、杠桿比例超限等)、內控管理不合規(注冊資本變更未審批、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信息披露不合規(向委託人披露信息有遺漏等)。

「幾十萬的罰款金額對信託公司財務影響不大,但卻對展業產生了重大的負面影響。處罰不僅影響信託公司的行業評級和監管評級,還將限制部分業務開展,如銀行間市場非金融企業債承銷資格,擔任特定目的受託機構、開展受託境外理財業務、受託管理社保基金信託資產等。」百瑞信託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研究員谷曉明表示。在她看來,目前信託監管強度依然不減,今年信託公司合規風險不容小覷。

事實上,今年信託監管多項政策密集落地,銀信、結構化股票投資、房地產、政信等信託業務均受到影響。1月5日,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委託貸款管理辦法》(銀監發〔2018〕2號),明確商業銀行不得接受受託管理的他人資金、銀行的授信資金、具有特定用途的各類專項基金、其他債務性資金和無法證明來源的資金等發放委託貸款。1月11日,有關部門停止了所有集合類和基金類一對多投向的信託委託貸款項目的備案工作。與此同時,北京和上海等銀監部門已經對信託公司進行了窗口指導,要求規范信託公司證券投資類業務,暫停設置有中間級的結構化證券投資業務。

在此背景下,不少信託公司也開始收緊政信類合作項目,加大存量政信產品風險排查力度。截至今年1月31日,事務管理類的信託資產規模為15.45萬億元,比年初減少1959億元,其中銀信通道業務較年初減少了1137億元。

「按這個監管態勢,如果事務管理類全年負增長,行業資產規模增長將受到較大拖累。今年可能呈現為規模增長緩慢,業績小幅增長。因為雖然量的增速是下降,但是價格上去了。」資深信託研究員袁吉偉稱。

轉型升級 回歸行業本源

實際上,今年以來信託業的監管政策、經營環境、競爭格局、業務模式和風險狀況等都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現在監管定調防風險、去杠桿,如果信託還是用傳統方式做通道業務、房地產開發貸款業務、政府融資平台,那是不行的。」 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執行所長邢成稱,「今年信託業實際已經進入剛性轉型期,信託公司主動轉要轉,被動轉也要轉。」

記者了解到,去年各信託公司在信託業務回歸本源的方針指引下,積極開展轉型性業務,各信託公司推陳出新,推出了多種與實體經濟需求和本源要求相適應的信託業務,如投貸聯動、資產證券化、產業基金、消費信託、慈善信託、綠色信託等,主動管理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在業內專家看來,今年信託業只有更積極地推進信託公司業務轉型,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嚴守合規經營底線,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回歸信託本源,才能實現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從當前競爭格局來看,大型信託公司主動管理能力優勢凸顯,業務布局更加廣泛,市場品牌更加顯著,致力於打造綜合化、全周期的金融服務平台,以搶占更多市場份額。中小型信託公司更有必要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與創新能力,重點聚焦幾個行業領域,深耕細作,成為行業權威,才有脫穎而出的機會。」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報告指出。

而在谷曉明看來,信託登記系統上線運行後,實現了全線上信託登記申請和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信息公示制度,對有效防範化解行業風險已經起到了積極作用,「4月8日,中國信登已正式啟動2017年度信託登記評價,制定了信託登記評價制度與評價表,將對信託公司通過信託登記系統進行信託產品登記報送的完整性、及時性、准確性和配合程度,以及其他登記相關工作進行綜合評價。目前,中信登正在督促各信託公司按照監管規定於6月30日前完成全景補報,加快推進電子認證系統、數據報文報送等提高登記便利性工作的進程。」

來源:經濟參考報



⑶ 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怎麼樣

在國內算是排名靠前的研究所了,師資歷量雄厚。

⑷ 我國信託業進入20萬億元時代

中國信託業協會今天發布的2016年信託公司主要業務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繼三季度突破18萬億元後,達到20.22萬億元,同比增長24.01%,信託業跨入「20萬億元時代」。

各項指標顯示,2016年,我國信託業經營業績步入平穩增長期,逐漸回歸信託本源,主營業務凸顯,信託業利潤總額持續上升。

具體來看,2016年年末,信託業實現經營收入1116.24億元,較2015年年末同比下降5.09%。其中,利息收入與信託業務收入占經營收入比均呈現上升趨勢,而投資收益佔比則呈現下降趨勢;信託業務收入占經營收入比例從2015年的58.61%,增加到2016年的67.16%。

利潤總額保持增長勢頭。2016年年末,信託業實現利潤771.82億元,較2015年年末增長2.83%。2016年4個季度的利潤分別是一季度139.84億元、二季度199.43億元、三季度179.37億元、四季度253.18億元。

人均利潤指標下降。2015年年末人均利潤為319.91萬元,2016年年末則下降到316.1萬元,同比下降1.19%。

受託管理成效,就清算信託項目為受益人的年化綜合實際收益率而言,2016年3月份8.18%、6月份6.35%、9月份7.59%、12月份7.60%,相對於2015年,整體呈現下降趨勢。

信託風險項目個數和資金規模自2015年第四季度持續快速增加以來,2016年第四季度實現雙雙回落。2016年末,信託業的風險項目個數為545個,較第三季度減少61個,資產規模為1175.39億元,較第三季度末減少243.57億元,環比下降17.17%。在1175.39億元的風險項目中,其中集合類信託600.71億元,佔比為51.11%,較第三季度降低21.12%;單一類信託556.92億元,佔比為47.38%,較第三季度降低12.52%;財產管理權信託風險項目資金規模為17.76億元,佔比為1.51%,較第三季度降低14.71%。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執行所長邢成教授認為,對應20.22萬億元的信託資產規模,不良率為0.58%的中國信託行業,風險總體可控。

2016年,信託財產的投向依舊是在工商企業、基礎產業、證券投資、金融機構和房地產五大領域。2016年四季度末,信託資產投向工商企業佔比24.82%,基礎產業佔比15.64%,證券投資佔比16.2%,金融機構佔比20.71%,房地產佔比8.19%,其他佔比14.44%。相較於2015年四季度工商企業佔比上升2.31個百分點,證券投資下降4.15個百分點,金融機構上升2.78個百分點,基礎產業下降2.25個百分點。

對於這些觀點,你怎麼看?

留言說說~

喜歡我就關注我喲!

⑸ 信託理財的剛性兌付

「剛性兌付」是國內信託業一條不成文的「潛規則」,指信託產品到期後, 信託公司 須向投資者分配投資本金及預期的收益,當信託資產出現風險、本身沒有足夠的現金價值時,信託公司需「兜底」處理。這種特性令信託產品獲得不少投資者充分信賴,甚至被當成「高額儲蓄」,卻忽視了風險。事實上,我國並沒有法律條文規定信託公司進行「剛性兌付」。
分析師岳婷表示,「目前大部分信託產品都不像股票、基金一樣能很容易地轉讓。信託資產流動性差、投資起點高,如果沒有剛性兌付這一防線,投資者的利益將很難得到保障。」岳婷進一步指出,「信託業的剛性兌付如果長期持續,肯定沒有前途,但要將之終結,還須伴隨軟硬體等相應配套設施的完善,包括監管層、信託公司的人員配置,及相關法律法規、市場環境等。」
根據銀監會發布的《信託公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下稱《辦法》),信託計劃文件的認購風險申明書應包括信託計劃不承諾保本和最低收益,具有一定的投資風險,適合風險識別、評估、承受能力較強的合格投資者等內容。《辦法》還指出,信託合同應在首頁右上方用醒目字體載明下列文字:信託公司管理信託財產應恪盡職守,履行誠實、信用、謹慎、有效管理的義務。信託公司依據本信託合同約定管理信託財產所產生的風險,由信託財產承擔。信託公司因違背本信託合同、處理信託事務不當而造成信託財產損失的,由信託公司以固有財產賠償;不足賠償時,由投資者自擔。
8月初,有消息人士稱,銀監會對信託公司的監管思路正發生轉變,即允許信託公司暴露風險,並希望利用市場機制化解兌付危機,不要總是無論對錯都「剛性兌付」。對此,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所長周小明表示,當信託產品發生風險事件,監管部門督導信託公司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處置,實質是確保信託公司履行受託人的盡職管理職責,而不是要確立對信託產品「剛性兌付」的潛規則。
周小明認為,信託業急需建立完善規范的個案信託產品風險處置機制:首先,要杜絕信託公司違規以固有財產與信託財產進行交易的方式,對風險進行「兜底」;二是在無法有效處置信託產品風險時,堅決啟動責任區分機制,通過司法程序或談判機制區分信託公司責任,信託公司對風險負有責任的,由其負責賠償,不負有責任的,風險由投資者自行承擔;三是監管部門理性對待出現個案信託產品風險的信託公司,對於已經履行了盡職管理職責的信託公司,不因發生了風險事件而採取限制性監管措施,只有對那些未履行盡職管理職責而導致風險事件的信託公司,才區別情況採取不同的監管措施。

⑹ 什麼是資管新規它對金融行業有哪些影響呢

資管新規全名《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於去年11月發布。簡單來說,宏觀層面關繫到國家金融穩定、防範金融風險;中觀層面關繫到百億元規模的資管行業;微觀層面關繫到萬千家機構未來生存轉型之道,以及數量更為龐大的金融民工的年終獎能拿多少。

有保險資管人士點評,這是第一次正式把保險資管列入資管行業,使保險資管機構可以在同一起點上與其他金融機構開展公平競爭,改善了保險資管機構的市場地位。

保險行業可以跳過銀行、直接賺取利差收益,促進商業保險的發展。

對信託行業,迎來剛性轉型期主動管理成大方向

在降杠桿、去通道的大背景下,信託業難免經歷轉型的「陣痛」,但就長期來看,資管新規對行業發展是利好。

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執行所長邢成認為,資管新規對行業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的監管環境下,信託轉型不僅是生存的的需要,更是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要求。

他表示,2018年信託業實際已經全面進入剛性轉型期,這意味著信託公司業務轉型已經勢在必行,不可逆轉。「今年註定會成為信託公司剛性轉型元年,任何沖規模、做通道的動作都可能是踩紅線的動作,靠通道業務為支撐的外延式發展模式將成為過去。」

截至2017年年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達26.25萬億,去通道、去杠桿背景下的信託業面臨著行業收入增長放緩、信託報酬率下滑的挑戰。

⑺ 債權信託的風險

債權信託和其他投資理財方式一樣,也存在風險。
盈利空間有限,存在支付風險。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一位專家認為,信託公司傭金收入大概為融資額的1%,100億的融資額才有1億的利潤。如果通過貸款的形式使用,信託的收益率通常比銀行利率高大概兩到三倍,而信託貸款的利率按規定受到貸款通則20%的剛性約束,僅可以在銀行利率上下浮動5%,信託公司把本金和收益支付給投資者後,兩者相抵,信託公司所剩無幾。
信息不暢、監管不嚴存在經營風險。以房地產信託為例,房地產信託的發售方式是,開發商委託信託公司進行產品設計,由指定銀行代為發售,開發商支付產品的本金與利息。信託公司按理應該嚴格選擇信託項目,但為了收取設計費用,可能會有意忽略一些有可能不利於投資者的重要信息。有關規定不明確存在政策風險。銀行債權信託產品仍是個政策空白,因為有關法規並未規定不允許這么做,銀行利用信託工具在現有法律法規的框架范圍內打了一個擦邊球。一旦遇到政策調整或政策更加明確,信託機構和投資者對因此而出現的風險是難以控制的。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日前在深圳調研時特別強調,當前要特別注意防範理財產品等創新業務中的風險,要從風險可不可控、成本可不可算以及充分信息披露三個方面來嚴格監控。一些商業銀行對於開辦人民幣理財業務產品趨之若鶩,競相推出高回報率產品。這種做法可能使人民幣理財品市場陷入一種無度的惡性競爭,抬高銀行的資金運作成本,從而關繫到投資者利益是否能夠兌現。
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主任楊華表示,當前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已經成為共識,從公司治理角度看,發展債券市場的著力點應該放在落實市場主體的責任,強化他們的誠信意識上來。債券市場的繁榮,不能單純依靠國債和特種金融債的發行,也不能只關注債券交易的集中化程度,還應該注意微觀操作中的激勵問題,只有公司有了積極性,債券市場才能發展起來。從宏觀層面上看,債券市場的繁榮需要通過對債權人權利的保護來實現,就如同股票市場的繁榮需要通過對股東權益的保護來實現一樣。
據有關部門統計,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市場余額已達300億元,雖然市場上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風險都是提前鎖定的,投資者並沒有風險,但是隨著理財市場向縱深發展,投資者首先需要樹立的意識就是:只要是理財產品,就不會像銀行存款那樣安全,就會有風險。

⑻ 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哪一年成立的

2002年9月11日
可以到中國人民大學網站查詢院屬科研機構。

閱讀全文

與人民大學信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690捷克克朗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9
襄陽外匯控流出 瀏覽:542
指數基金一定拆分嗎 瀏覽:897
公募基金年度報告披露要求 瀏覽:805
熊貓幣福字幣投資 瀏覽:1000
2014年北京92號汽油價格 瀏覽:717
2017年12月份長江鋁錠價格 瀏覽:518
什麼樣的人做期貨夜盤 瀏覽:123
春生科技基金 瀏覽:819
沈陽新松股票代碼 瀏覽:29
天能鋰電投資理財是騙局嗎 瀏覽:96
渤海信託電話 瀏覽:210
工資貸款包裝犯罪嗎 瀏覽:95
人民幣的兌換哪個幣最高 瀏覽:304
再生銅投資 瀏覽:70
傳統外匯海星 瀏覽:897
期貨外匯公司 瀏覽:388
掌眾金額小額貸款 瀏覽:502
華天科技股票分析 瀏覽:746
海星股票 瀏覽:589